天天看小說

第843章 朔正

就在大夥心驚肉跳中,王巨忽然www..lā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自古以來,治理百姓的手段無非有兩種,一是愚民,典型的就是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告訴百姓,有人生下來,那怕是呆子,也是高人一等的,有人生下來,那怕是才高八斗,只要出身不好,也是低人一等的。這樣,將各階層百姓放在一個不動的位置上,再用一些手段,讓百姓變得愚昧,心甘情願的過著貧苦的生活,國家也就穩定了。哦,對了,除了我們中國以前的一些落後朝代外,還有南方蠻人小國家的婆羅門教,也是用這種手段維持著各個國家的穩定?!?

實際宋朝有時候依然執行著一些愚民政策,不過大多數人已經否定了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

齊人嘛。

“還有一種,那就是重視民生,使百姓衣食無憂,總結而言,就是以人爲本,君是舟,民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過執行最好的還是我朝,因此雖有一些賊匪暴亂,始終不能動搖國本。”

“這一條是得到所有士大夫認可的,不過問題是這個人,這個民,是什麼樣的民與人!或者說,貧困的百姓是不是人,或民。陛下,諸公,在這個問題上,我與許多士大夫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對於這些貧困百姓,我一直稱呼平民,平等的平,或者貧民,貧困的貧。但許多人的稱喟則是小民,豎民?!?

“我不說這種稱喟對不對,但我想說的一件事則是,之所以有這些稱喟,是因爲這些人因爲貧困,沒有機會讀書,接受教育,不識字,不知詩書經義,但這些人是否真的愚昧無知?首先我說的是道德觀,即便最貧困地區的‘小民豎民’,實際他們同樣有著道德觀,憎惡坑蒙拐騙,欺詐勒索,巧取豪奪,同樣有著樸素的道德觀、是非觀、人情世務?!?

“再說忠君愛國,朝廷對士大夫的要求僅是公心多一點,私心少一點,將朝廷的利益放在個人家族的利益之上。但在西北,正是一羣不識字、不知詩書經義,由小民豎民組成的軍隊,用他們的生命保衛著大宋的安危!世上最珍貴的是什麼?不是榮華富貴,而是生命,連命都沒有了,還談什麼榮華富貴!”

“可是朝廷給了這些小民豎民什麼?又給了士大夫什麼!”

其實那一個國家都不會真正做到團結一致,不要提中國人喜歡內鬥,看到美帝兩黨之爭吧。爲什麼有這個一土蓋天,同樣是內鬥之故。

不過現在是宋朝能否中興的最最關健時刻,能不能搞出這個一土蓋天?

也就是這些拿著前所未有薪酬的高官士大夫與權貴們,還不如一羣連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百姓與大兵哥!

“祖宗承認精英治國的理念,我也承認精英治國的理念,但無論祖宗,或者是陛下,或者是我,在認可精英治國的同時,還是希望大家公心多一點,以國爲重,儘量給普通貧困百姓更多的生機,所以說齊人,這樣國家才能長久,我們的子孫後代才能享受一個穩定富裕強大王朝的榮光。”

“然而自仁宗末年,已經變了味道……”

“世間有一個最最高貴的職業,他們叫擺渡人,孟子用他的養浩然之氣爲世人擺渡,齊太史三兄弟用他們的史筆爲世人擺渡,蘇武用他的符節爲世人擺渡,張巡用他的牙齒爲世人擺渡,顏真卿用他的舌頭爲世人擺渡,諸葛亮用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爲世人擺渡,範文正用他的先天之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爲世人擺渡,恩師用他的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爲世人擺渡?!?

“這種氣節纔是中國的脊樑,何謂脊樑,一是這種浩然的正氣,二是凡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的精神,正是這種自尊自強的精神,才使得漢人在遊牧民族一次次入侵之後,依然還能站起來的原因。然而我發現,自仁宗後,這種氣節,這種精神,在我朝已經開始全部丟棄了。”

“當然,想做這種擺渡人真的很難很難,諸公,你們都沒有達到這樣的高度,我也沒有。不過雖達不到這樣的高度,但我們可以做一堆牛糞?!?

“啊,”大夥一起傻掉了。

“我是一個山溝裡出來的野孩子,與諸公相比,確實缺少了一份溫潤?!?

君子溫潤,溫潤如玉。

不過溫潤過頭了,那則是另一個詞,陰柔!

但王巨不想多說了,繼續道:“因此我有時候脾氣很不好,倔強。所以那種擺渡人,我是做不來的,但不介意做一堆牛糞,一堆讓大宋這株花卉開出豔麗花朵的牛糞!”

原來如此……幾個大佬不知說啥好了。

“對於世人的評價,我也不會太在意,但不管怎樣,在這時候,望諸公支持我,陛下能否成爲超越漢宣帝的中興明君,大宋能否中興,就在這下面一年來時間了?!?

王巨說完,站起來鞠了一躬。

這個一土蓋天傳出來,有兩種做措施,一種就是魚死網破。

還有一種就是冷處理,但要冷處理,不僅趙頊主動地壓著,還要這幾個宰相配合著。不然,王巨就是想低頭,事兒也鬧不清了。

…………

做爲一個官員,多是說一套做一套的。

往往一個領導在上面開會,說反腐倡廉呢,但不知道門口正站在*的人,準備等他說完上臺去抓捕他……

宋朝也差不多,只是形式不一樣罷了,比如說愛民如子,有多少官員真正做到愛民如子呢?

範純仁可不相信王巨就這樣輕輕地放下去。

不但範純仁,許多大臣也不會相信王巨就這樣放過去了。

隨後王巨動態似乎也是如此。

第二天王巨給蔡確拜了年。

準確的說,趙頊一朝首相不能包括王巨??赡茚崛硕鄬λ纬僦坪芎龎T,其實只要知道了,也不難以甄別。

比如差官制,職官是拿工資的,階官是名譽官職,論資排輩的,差官纔是實權官。

比如宰相,西府宰相只有處理軍務的權利,對政務只有提議權,相反東府宰相不僅有處理政務的權利,多少還有一些過問軍務的權利。

東府宰相又分爲平章事與參知政事兩個級別,參知政事無疑是副相了,不過平章事還有一些區別,這個區別也容易甄別,加平章事後面綴集賢殿大學士與昭文館大學士的只能稱爲宰相,而不能稱爲首相,只有綴上監修國史的纔是真正的首相,所以這個監修國史並不是真的監修國史,只是一個區別的榮稱。後來改制了,則是中書令爲首相,在史上則是中書侍郎左僕射爲首相,右僕射爲次相。

因此趙頊朝的首相只有韓琦、曾公亮、韓絳、王安石、吳允、王珪、蔡確七人。

不過也要看,就象范仲淹爲參知政事時,東府上面還有章得象與晏殊,不過因爲慶曆新政,實際上政務大權並不在晏章二人手中,而是在范仲淹手中。同理,曾公亮與韓絳爲首相時,因爲王安石變法,他們手中的實權並不比王安石多。

這個性質一直延伸到了王巨,雖然王巨二次進入東府,沒有擔任首相,上面要麼有老王,要麼有蔡確,不過實權最多的還是王巨,特別老王死了後首相落到蔡確之手時。

就是現在,王巨在朝堂上或多或少還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但要怎麼看了,如果蔡確心胸狹隘,弄不好兩人就會反目成仇,不過王巨一直做得不錯,第一蔡確這個首相確實等於是王巨讓給他的,第二王巨一直沒有與蔡確爭過,加上兩人在政務上衝突不多,故總體而言,蔡確與王巨關係還是不錯的。

這時候,王巨拜訪蔡確想要做什麼?

隨後不久,連元宵節都沒有過,王巨就離開了京城。

現在西北還是天寒地凍之時呢,王巨根本不用這麼急。因此這更讓某些人憂心仲仲,他們倒不是擔心王巨學習安祿山,在宋朝想做一個權臣是可以的,但想做安祿山是很難很難。之所以擔心,乃是王巨一旦去了前線,更容易弄出些風波來。

不過擔心者,或者擔憂者,只是極少數知道內幕的人了。

京城裡議論最多的還是宮宴上發生的事,王巨在宴會上莫明其妙的舉動,以及朝廷同意與西夏議和。

前面的倒無所謂了,權當王巨發了一回神經。

主要的還是後面,朝廷在這個大好局面下,爲什麼要與西夏議和。

缺錢嗎?

可能會缺一點吧,如果不是高級官員,不知道王巨接下來的龐大移民計劃以及修徹一道長城,甚至會認爲朝廷的庫存完全能應付接下來的平夏戰爭。

缺將帥嗎?別逗了。

缺武器嗎?更不要提了。

或者說缺少後勤,那也不對,這幾年不知運了多少後勤去了西北。

其實再遲一點,後勤則會讓許多人懷疑,不過現在嘛,天氣還是很冷的,大多數運輸都停了下來。

因此許多官員真以爲朝廷與西夏議和了。

這讓許多官員與百姓感到不解。

其實宋朝去年年底就暴露了“野心”,無他,因爲從年去年底就頒發了詔令,自今年起更改年號,號爲“朔正”。

如果不更改年號,今年則是元豐十一年,這個無所謂,不一定非得過了十年就一定要更改年號,就象唐太宗,爲君王二十三年,只用了一個年號,永貞。

有的君王則喜歡更改年號,比如宋仁宗用了九個年號,有的不喜歡更改年號,比如唐太宗只用了一個年號,唐玄宗只用了兩個年號,不喜歡更改年號的皇帝未必是好皇帝,喜歡更改年號的皇帝也未必是壞皇帝,這只是個人愛好罷了。

趙頊一朝原先只用了兩個年號,熙寧,元豐,現在用了正朔,只不過三個年號,實際也不算多,就連宋太祖還用了三個年號呢。

但是年號有兩個注意事項,第一個不能與前朝年號重疊。

這裡有一個故事,據說趙普讀書讀得少,趙匡胤有次召集大臣議改年號,改元乾德,乾爲極陽之卦,人君之卦,人君有德,趙普連連說好。一旁的盧多遜臉上掠過一絲陰笑,數年之後,宋朝滅掉後蜀,後蜀皇宮裡一些物品送到皇宮,趙匡胤無意中發現了有乾德字樣,大驚,立召集大臣詢問。盧多遜立即上前說,此乃僞蜀曾用年號。趙匡胤立即派人查典閱典籍,果然如此。於是一怒之下,拿起毛筆在趙普臉上打了一個叉。趙普臉色黯然地離開朝堂,子讓他洗臉,趙普拒絕。第二天上朝,趙匡胤看到趙普臉上墨跡還在,詢問,趙普說,臣犯下大錯,無陛下口諭,不敢洗臉。趙匡胤哈哈一樂,此事就了結了。但從此以後,趙普與盧多遜就結下了仇恨。

這個故事不可信,因爲盧多遜那時還是一個地方官員呢,直到開寶時才擔任翰林學士,進入到高層行例,如何在乾德年間就有資格參議年號?

因此又有了另一個版本,趙匡胤用了乾德年號,大家一起未注意。直到滅蜀後,後蜀有宮女被送入後宮,一天趙匡胤觀賞此宮女的鏡匣,發現銅鏡背面有乾德四年鑄五個字樣,大爲吃驚。於是召重臣詢問,趙普等宰相答不上來,趙匡胤又召集諸學士,學士陶谷、竇儀就說道,此鏡一定乃是前蜀物事,前蜀王衍曾用過這個年號。趙匡胤聽了才恍然大悟,說了一句,宰相必須用讀書人。

但這個傳聞也不大可信,特別是後面的那句話,多半是後來士大夫弄出來的玩意,因爲知道這件事後,趙匡胤也沒有更改年號,乾德年號依然用了三年,直到乾德六年的第二年,才改了開寶這個年號。

不過它確實是宋太祖君臣犯下的一個錯誤。

爲何?

在古代記事時,不可能存在公元多少年,而是用年號綴多少年,比如貞觀十五年,唐太宗命李道宗護送李道宗的女兒文成公主入藏,其實就是公元641年發生的事。比如趙頊於史上元豐八年春天去世,其實就是公元1085年發生的事。

這是大一統的,即便割據時代,年號也最好不能重疊,比如開寶之時,因爲南唐與吳越向宋朝稱臣,這兩國用的年號就是開寶了,但其他割據國則用了其他年號,如北漢同時間是天會、廣運,南漢是大寶,遼國是應歷、保寧,大理是順德、明政,于闐是天尊,西北生女真起義所建立的定安國則用了元興這個年號。

如果翻開此時南漢的書籍或者一些物事,上面有大寶十年的字樣,則是公元968年了,也就是宋朝的開寶元年。

但若是年號亂用,整個時間就亂了套,最少在整理史書時會產生許多混亂。

其次年號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就象熙寧,熙,興盛、和樂與喧鬧紛雜之義,寧是平安平靜,兩個字聯在一起就明白趙頊的苦心,好了,現在是朕即位了,俺父親也入土爲安了,那麼濮儀之爭引起的種種爭執也好平息吧。

還有一個有名氣的熙,康熙,安定爭執,俺大清入土中原已成定局,你們這些漢人就不要再反抗吧!

再如元豐,其實從這時候起宋朝的“經濟危機”已經化解,至少積欠沒有了,國庫開始充盈,所以用了這個年號。

於是又造成另一個問題,中國曆朝歷代不僅有諸多大一統王朝,還有許多小割據國,僞國,想要年號不重疊,又要有一定象徵與吉祥的意義,那麼越往後越難以取年號,故明清時諸君王無奈之下,多隻用一個年號了。

因此今年更改年號,不用多做其他解釋,關健是這個朔正的象徵意義。

何謂朔正?那麼得看另外一個詞,正朔。

大年初一叫正朔,還有帝王新頒的歷法也叫正朔,因此在上古之時,從夏到商到周到秦到漢,帝王易姓受命必改曆法,直到漢武帝時,才沿用了傳說中的夏制曆法,也就是最早的農曆,一直沿傳到後世,這個曆法才穩定下來。

不過正朔自此已經賦予了更多的意義,那就是天下最正統的王朝。

所以三國時蜀國大臣雍闓爲了美化蜀國的正統,說,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

顯然蜀國肯定不是三國時的正朔了。

那麼到了宋朝之時呢?宋朝似乎大一統了,但爲何黑汗那邊稱遼國纔是中國?

因爲宋朝做爲大一統王朝,面積最小,實力也很弱,別問西晉,如果不是西晉內部鬧了一個八王之亂,不要說餘下的那點可憐的匈奴人了,就是鮮卑人也不可能入主中原!

故做爲一些有遠大抱負的人,總覺得宋朝這個正朔王朝有點兒名不副實。

那麼什麼樣的王朝才能稱爲名實相符的正朔王朝?

首先交趾得拿下的,因爲自古以來,交趾就是中原王朝轄下的管區。

大理不一定要真正治理,但最少得讓它屬於中原王朝的羈縻區。

這兩條目標已經提前實現。

然而北方呢?

西北不提西域吧,現在科技生產力與交通就是這樣了,即便西域與青海高原上所有部族政權一起主動投靠宋朝,怎麼治理???

但最少河西走廊與靈原平原、南北河套得屬統治或羈縻起來。

可這一大片地區不但不能治理與羈縻,相反地成了宋朝的惡夢。

再看東北,不提遼南、漢江以北的高麗地區吧,最少幽雲十六州這個北方最最關健的門戶,得屬於中原王朝的吧。只有到了這一步,宋朝才能真正稱爲大宋,或者真正的正朔王朝。

好了,明白了這個涵義,那麼就知道何謂朔正了,也就是從今年起,宋朝開始向這個真正的正朔王朝大步的進軍。

但就在這個關健的時刻,朝廷議和了?朝廷議和了!

p

第727章 鬧劇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著坑 下第四三二章 宋燦第三九〇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二五三章 更上一層樓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七十八章 不合格第二六四章 朱序 上第二一五章 希望第二三五章 秋碩第二九五章 四駕馬車第639章 八櫓船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二二八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上第701章 場務第854章 囚籠 中第一九四章 東澗橋 下第二八〇章 不早死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四四六章 二王 下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二三九章 都有手段第727章 鬧劇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519章 死亡樂章 8第二十九章 畫皮第四十四章 奇蹟之戰 一第708章 聖儒 上第816章 響第二十一章 朱鈔第668章 第二國 下第627章 動心第563章 羞侮第二二五章 礦奴第一二〇章 上眼藥第二七五章 威名 上第二三七章 三百斤第七章 路窄第453章 一路向北 中第七十五章 對子第一一二章 省錢第四一七章 請求第二四二章 大順大順 下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 下第六十五章 拜節第二七六章 威名 下第651章 宋朝特色 上第十一章 圍殺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601章 保馬第三二九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二八四章 應戰 下第二十七章 敗了第480 勸說第三三一章 寬厚第二五九章 屹立 中第649章 海盜 中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五十七章 苦逼的丁家 中第三十三章 愚者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一四六章 相約第735章 最暗黑 上第四四九章 十將;血衣第531章 斬第三七九章 不可行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四四九章 十將;血衣第634章 足跡第662章 破城第一二三章 妹夫生猛第三十六章 漁夫的故事第一六六章 推官 下第九十四章 第一躍 四第518章 死亡樂章 7第三〇七章 南方第六十四章 買馬社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二五〇章 九屍迎客 四第一四三章 柺子第五章 斬首第528章 開胃菜 中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二八一章 可信賴的人第四三四章 羞侮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502章 驚喜第729章 考驗第三〇二章 永垂不朽第649章 海盜 中第632章 右孫吳第508章 逆轉 中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823章 值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一六二章 立威 下第725章 斷錯了
第727章 鬧劇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著坑 下第四三二章 宋燦第三九〇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二五三章 更上一層樓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七十八章 不合格第二六四章 朱序 上第二一五章 希望第二三五章 秋碩第二九五章 四駕馬車第639章 八櫓船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二二八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上第701章 場務第854章 囚籠 中第一九四章 東澗橋 下第二八〇章 不早死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四四六章 二王 下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二三九章 都有手段第727章 鬧劇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519章 死亡樂章 8第二十九章 畫皮第四十四章 奇蹟之戰 一第708章 聖儒 上第816章 響第二十一章 朱鈔第668章 第二國 下第627章 動心第563章 羞侮第二二五章 礦奴第一二〇章 上眼藥第二七五章 威名 上第二三七章 三百斤第七章 路窄第453章 一路向北 中第七十五章 對子第一一二章 省錢第四一七章 請求第二四二章 大順大順 下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 下第六十五章 拜節第二七六章 威名 下第651章 宋朝特色 上第十一章 圍殺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601章 保馬第三二九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二八四章 應戰 下第二十七章 敗了第480 勸說第三三一章 寬厚第二五九章 屹立 中第649章 海盜 中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五十七章 苦逼的丁家 中第三十三章 愚者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一四六章 相約第735章 最暗黑 上第四四九章 十將;血衣第531章 斬第三七九章 不可行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四四九章 十將;血衣第634章 足跡第662章 破城第一二三章 妹夫生猛第三十六章 漁夫的故事第一六六章 推官 下第九十四章 第一躍 四第518章 死亡樂章 7第三〇七章 南方第六十四章 買馬社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二五〇章 九屍迎客 四第一四三章 柺子第五章 斬首第528章 開胃菜 中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二八一章 可信賴的人第四三四章 羞侮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502章 驚喜第729章 考驗第三〇二章 永垂不朽第649章 海盜 中第632章 右孫吳第508章 逆轉 中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823章 值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一六二章 立威 下第725章 斷錯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孚县| 丁青县| 南皮县| 十堰市| 三都| 曲沃县| 涟源市| 新竹市| 北宁市| 焦作市| 安义县| 泉州市| 利川市| 井冈山市| 莒南县| 应城市| 通山县| 香港 | 鄂托克旗| 宁远县| 宁陕县| 昭通市| 沁水县| 同德县| 泰州市| 景德镇市| 修文县| 喜德县| 祁门县| 潢川县| 白玉县| 登封市| 灌云县| 邯郸县| 额敏县| 射洪县| 城固县| 武功县| 磐安县| 河北省| 会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