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7章 鬧劇

元旦節(jié)就是後來的春節(jié)。

這個名字也容易理解,一年之旦,一年之始。

元旦節(jié)到來,也意味著大多數(shù)官員將會迎來一年最開心的漫長假期,從除夕開始,一直到元宵節(jié)結(jié)束。但有一些高級官員,會有三天例外。

第一天就是除夕,皇帝會召高級官員進宮候歲,就是吃吃喝喝,到子夜來臨,大家回去。不是每一年都會有之,但十年會有七八年會是如此。

還有就是元宵節(jié)正日,正月十五那天,一些重臣會與皇帝一起登上宣德門城樓觀燈。

另外還有一天,一般遼國使臣在臘月入宋,大約在除夕前來到京城,賀拜宋朝元旦節(jié),正月初六七,宋朝會在大慶殿款待遼使一行,這一天就會有許多重要官員進殿作陪。

也不能算是羞侮,宋朝如此,遼國那邊也是如此,遼國使者來京城,宋朝使者去遼國,遼國那邊也會盛情招待,君臣作陪。區(qū)別就是宋朝在京城大慶殿,遼國多在長春春捺鉢的場所。

鬧劇便是這一天發(fā)生的。

今年這次有些意外……

許多大臣看著前面的五個空位,除了那些教條的,餘下的大臣臉上或多或少有些喜意的。

因爲除了兩名遼使,還有三名尊重的客人。

怎麼說呢?

實際兩國使者相互往來,確實是利於兩國和平的。然而做爲遼國,可能心態(tài)要好一點,但做爲宋朝,心態(tài)多少有些不同。

王巨看著大家的表情,心中冷笑一聲,然後拱手與一些熟悉的大臣拜年。

一一落座後,王巨又對上首的張璪說道:“張公,我在下面漂泊了許多年,去年得蒙陛下信任,將我召回京城。也終於能再次看到京城新年的繁榮?!?

“那是,論繁榮,罕有城市能及之?!?

“張公,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這個新年,替我朝賺了多少錢帛。”

他現(xiàn)在是東府副相,已經(jīng)屬於頂級大臣了,在他前面的不過數(shù)人而已,就是趙頊的老師王巨的政敵孫固。只與他平起平座。

聞聽這一句,孫固心中譏諷道,粗鄙!

但是其他人很好奇啊,這個新年,朝廷能賺什麼錢帛?難道朝廷什麼時候置立了新年稅不成。

“子安,何解?”

“新年到來,家家戶戶歡慶新年,置辦新衣,購買酒肉。做菜就要用到鹽,鹽用得越多。朝廷是否就能得到更多的榷鹽之利?”

宋朝不是缺鹽,而是榷鹽政策導(dǎo)致鹽價太貴,百姓消費不起,往往導(dǎo)致各個鹽場往往賣不出去而產(chǎn)生大量積壓。

因此王巨曾經(jīng)推廣過曬鹽之法,最後看到這個局面後,興致怏怏,沒什麼動力了。

然而王巨這句話,讓一些聰明大臣呆住了。

王巨繼續(xù)說道:“酒也是如此啊,酒賣得越多,我朝榷酒是否就得到更多的盈利?就是其他商貨。亦是如此,雖然我朝未得到直接的盈利,然而商貨交易的越多,我朝商稅是否就能徵得越多?”

“嗯?”

在不遠處下首的張商英站了起來。問:“王公,你是指如果百姓越富,我朝隱形的收入就會越多?”

宋朝有兩個大臣頗有意思,一是就是張齊賢,一個就是張商英,兩人不僅是一代名臣。所做所爲,還頗有俠客風(fēng)範。

不過張商英也纔來中書不久。

“張檢正,中的也,介甫公以前一直說民不加賦而國用自足,實際不是不可能。就象前年我朝收入幾達兩億,一時間無數(shù)大臣上書,說自古以來,斂財名目與繁重未及我朝之多。但認真的去想一想,我朝百姓安樂當真不及漢唐乎?如果真的斂財過重,又何來的販夫走卒也能穿上羅襪(絲綢做的襪子,襪子出現(xiàn)很早了,但普通百姓只能穿著麻布襪子,至於毛襪與羅襪只能有權(quán)貴穿得起,這也說明實際宋朝百姓生活提高了)。只是介甫公還沒有找到真正的方法。這個方法不是將財富轉(zhuǎn)移,而是將財富做大,讓所有百姓都變得更加富裕起來,朝廷再製訂公平的稅法制度,通過各種稅務(wù),朝廷就能得到更多的財富。所以祖宗家法,一再說齊人。但反觀我朝現(xiàn)在卻是象另一個方向轉(zhuǎn)移,財富向豪強集中,他們不交納稅務(wù)……又隱田。因爲豪強的兼併,普通百姓生活會變得更困難,如果朝廷直接地攤派各種稅務(wù)或變相地攤派各種稅務(wù),這些百姓生活就更困難了。”

其實真的很難。

中產(chǎn)階層的壯大,對一個國家產(chǎn)生什麼樣的好處,都懂。然而就是後來的美帝,都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更不要說宋朝了。

“如何讓所有百姓生活更富裕?”

“張檢正,讓所有百姓生活更富裕?這是不可能的。就象祖宗家法,齊人,能做到真正齊人嗎?就如商賈,所有豪強都齊商稅,但是不是齊商稅?就是齊商稅了,是不是齊人?因爲豪強們手中擁有更多的資源,比如行商的本錢,提前知道國家政策的變動,各地物價多寡的情報,人脈關(guān)係,等等,能相齊嗎?因此任何時代,都不可能讓所有百姓都富裕的,只能說國家如何讓更多的百姓富裕,是六成還是七成,而不是現(xiàn)在的可能只有一成的百姓富裕。只有做到這一點,國家再有更合理的稅賦標準,那麼民不加賦而國用自足了?!?

王巨說得很含糊。

有些大臣厭惡地皺起眉頭,果然這小子是來勢洶洶。

這也是必然的。

但有不少大臣同樣在深思。

說不管用的,主要還是去做。

而王巨做了,無論在慶州,或是泉州,或是兩廣。

他就是這麼去做的,而且不顧朝廷爭議,殺了一些人。

但正是這麼去做的,幾個地方都迅速變得更富裕了,當?shù)毓俑氖杖胍裁土业卦黾恿恕?

這纔是最好的證明,只是王巨以前只做不說。現(xiàn)在才說出來。

王巨又拱了一下手說:“當然,它真的很難,但若是做的得當,就能實現(xiàn)我所說的??赡苡幸恍┤艘誀懳页鹨暫缽姟D且彩清e了。如果實現(xiàn)了我所說的環(huán)境,當?shù)匕傩帐杖爰ぴ?,那麼在這種環(huán)境裡,各個豪強獲利不是被打壓下去,而是同樣在提高。張檢正。你明白我意思了嗎?最好的例證,就是王韶與馬瑊之爭。馬判官提議於熙河徵收兩稅,能徵稅纔是一個國家治理的象徵,朝廷也同意了。然而王韶反對之,認爲熙河地區(qū)新近收復(fù),還沒有完全平穩(wěn),又是蕃人,不僅是蕃人,還多是遊牧民族?!?

“這一條很重要,爲何我能在雲(yún)南路執(zhí)行相關(guān)的稅務(wù)。其實區(qū)別就是在遊牧民族與農(nóng)耕民族,這兩種幾乎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文明形式。因此王韶不支持立即置設(shè)兩稅,而且通過市易的手段,所得也遠超出兩稅所得。朝廷未採納王韶的意見,終於置設(shè)兩稅,果如王韶所說,收入未增反減,而且導(dǎo)致熙河地區(qū)一直人心不穩(wěn)定。就連我提議的於熙河推廣養(yǎng)馬,也因爲置了兩稅,而不能執(zhí)行。”

“但爲何王公又取締了市易?”中書堂後官周清問道。

“看過我恩師張公著寫的《爻變》嗎?人必須是穿衣服的。以遮羞恥,這是根本所在。我朝根本所在是何?重視民生!它是不能變動的。但在一些根本所在的基礎(chǔ)上,要適度的調(diào)節(jié),冬天穿厚衣服。夏天穿薄衣服。唐朝實施新鹽政與兩稅法,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被我朝當成立國根本。情況不同,手段不同。地區(qū)不同,具體的策略也要不同。朝廷讓我徵交趾,我沒有使用多少朝廷的禁兵。而是立即於當?shù)赜?xùn)練土兵。爲何,北兵南下,水土不服,更不適應(yīng)當?shù)氐难谉釟夂颍坏珪a(chǎn)生大量傷亡,也不能發(fā)揮出他們的戰(zhàn)鬥力。對了,還有潘美南征南漢,也是用了在荊湖南路訓(xùn)練許久的土兵爲主。這就是王韶能在秦州實施市易法成功,但全國推廣市易法失敗的原因所在。所以,我取締了市易法。因此爻變的真正思想是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江南東路能推廣江東圩,但能在河北推廣江東圩嗎?”

雖然王巨刻意用了一個京城元旦節(jié)繁華,引出一大堆話題,關(guān)健地方也故意說得含糊,其用意更是深遠。不過至少王巨說出了所以然。

爲何爭,正是因爲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它還是變法嗎?”

“周後官,爲何熙寧變法?乃是因爲當時國家財政嚴重虧空,介甫公不得不爲也。但現(xiàn)在虧空問題得以解決,就不能再需要那種激進的手段了。然而也不能不爲,後面的就是各種調(diào)整。包括取締市易法,重置南方十二路發(fā)運司,也屬於一種調(diào)整,區(qū)別就是它算是動作比較大的調(diào)整。不過新年到來,大家高高興興,就不要多討論這些個沉重話題了?!?

呂公著心中鬱悶,既然知道,爲何你要挑起這個話題?

難道這小子又要搞什麼大動作了?

但來不及他細想,五個尊貴的客人被帶了進來。

訶黎跋摩三世。

段氏兄弟。

遼國使者,長寧軍節(jié)度使蕭偉,太常少卿、乾文閣待制石宗回。

看到了王巨,訶黎三世一哆嗦,連忙彎腰說:“見過少保?!?

“你我同爲大宋之臣,而且你位於我之上,就勿虛多禮哪?!蓖蹙捱B忙將他扶將起來。

如果在南方,馬馬虎虎就算了,這可是在大慶殿。

訶黎三世乃是宋朝的郡王,自己如何能受訶黎三世的大禮?

聽到王巨說同爲大宋之臣,訶黎三世心中有些五味雜陳。

王巨立即看了出來,說道:“訶黎郡王,請記住我一句,只要你們占城不學(xué)習(xí)交趾,那麼我們大宋就會與占城共存亡,也是你們占城最強的後盾。”

僅是一句,便讓訶黎三世變得開心起來。

不過王巨心裡想,這個老傢伙現(xiàn)在漢語說得還挺流利的嘛。

怎麼辦呢?宋朝入主交趾了,想要生存,想要與宋朝南方大臣打交道,怎能不學(xué)習(xí)漢語?

但在王巨內(nèi)心深處,他對東南亞這羣馬來種族人十分排斥的。

這纔是一羣又笨又懶,負恩忘義。手上沾滿無數(shù)華人鮮血的人種!

當然,此世非是前世,能將前世種種當成借鑑,特別是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就是現(xiàn)在王巨最好的借鑑。但不能將前世的恩怨完全代入到這一世。

太監(jiān)引著,讓五位坐下。

但兩位遼國使者只坐在後面了,這也不是趙頊有意安排,人家一個是占城國的國王,一個是雲(yún)南路名義上的郡王與國公。不可能坐在遼國使者下側(cè)吧。

因爲王巨位極人臣,離他們也不遠。

訶黎三世又說道:“我還要恭賀少保替大宋拿下了雲(yún)南路?!?

“這就不說了,”王巨衝段氏兄弟那邊努了一下嘴,段氏兄弟同樣有自尊心哪,聽後能高興嗎。

訶黎三世哈哈一樂。

大理都被王巨吞併了,自己僅是臣服,不算是恥辱吧。

段氏兄弟更加不悅。

王巨心想,看來要給趙頊寫一道奏章了,示意趙頊安撫好段氏兄弟。

有段氏兄弟配合,與沒有段氏兄弟配合。治理雲(yún)南地區(qū)那是兩樣的。

正想著,趙頊走了出來。

羣臣拜見。

趙頊讓大家坐下,然後與五人說了幾句話。

而且自尊心特強的趙頊,看到坐在前面的三人,他心情更加高興。

然而這讓蕭偉與石宗回不開心了,因此蕭偉忽然說了一句:“陛下,我主早就聞聽貴國王子安之才名,因此託臣向陛下帶一句話,能否讓王子安出使我國,以便讓我主得以一見?”

老王愕然道:“王子安乃是參知政事。如何以使者身份出使貴國?”

兩國互往的使者也是精心挑選的,多是中高層官員,頂級官員之下,中層官員之上。如現(xiàn)在的蕭偉石宗回,如擔(dān)任御史時的包拯。

但蕭偉不知道嗎?

他知道,然而這就是有意的羞侮。

不就是拿下南方幾個小國嗎,有什麼囂張的。

趙頊立即會意他的想法,臉上同樣堆起了陰雲(yún)。

蕭偉繼續(xù)說道:“王公,我聽聞貴國變法。連法都可以變,爲何規(guī)矩不可破之?王相公,不知你意下如何?”

王巨嗤笑一聲,說:“我無所謂,只怕陛下不同意,羣臣不同意。諸位,你們誰想我出使遼國?”

還別說,真有人想王巨出使遼國。

但誰敢說出來?

訶黎三世在邊上聽著聽著,終於聽明白了。

一是規(guī)矩不可能讓王巨出使遼國,如果那樣,宋朝臉就丟大了,這是遼國使者有意羞辱宋朝呢。

二是若王巨真的出使遼國,以他的軍事才能,多半成了漢朝的那個什麼武來著,被扣留下來了。

因此他在邊上說道:“蕭使者,若是王少保去遼國,恐怕貴國多半危矣?!?

去你們遼國成啦,是帶著大軍去的。

蕭偉立即色變:“你以爲你們占城是我們遼國啊,一個小國,不知天高地厚。”

兩人爭執(zhí),很不好,呂公著立即規(guī)勸:“二位,莫爭,莫爭,北國君主此議,也是善意,訶黎郡王不要誤會啊。”

雖然是勸說兩人不要爭執(zhí),但呂公著明顯偏向了蕭偉一方,訶黎三世立即不喜了:“呂公,我不明白,以中國之實力,爲何害怕遼國?”

呂公著那敢回答。

然而有的事點破了很不好的,趙頊也勸道:“訶黎郡王,兩國和好,不存在誰怕誰,而是利國利民?!?

趙頊發(fā)話,訶黎三世只好不吭聲,然而蕭偉挑釁地又說了一句:“石少卿,有人成了階下囚,不憂反喜,奇怪來哉?!?

說老實話,訶黎三世還真不是階下囚,相反的,只要他一來到京城,立即就成了京城最尊貴的客人,這也是讓他最滿意的地方,所以立即惱火了,說:“一羣茹毛飲血的傢伙,如果來我們占城,我一定會統(tǒng)統(tǒng)將你們掃地出門!”

宋朝害怕遼國,但他可不害怕遼國,有種來掐死俺啦。

孫固立即不喜了:“訶黎郡王,你說什麼啦!”

“孫相公,難道你也怕遼國嗎?這太讓我失望了。”

孫固還真怕,然而不能說出來哉,一說出來,多尷尬啦。而且讓訶黎三世這麼一整,也等於將宋朝一層遮羞的面紗扯了下來,這個宴會同樣成了一個鬧劇所在。(未完待續(xù)。)

第三〇二章 永垂不朽第三七七章 平戎策第785章 動手了 上第三一七章 坐臥者第二五七章 吾願往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 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 下第831章 降第620章 威名 下第488章 泄露第二二六章 底氣第三一〇章 愛民如子第二一一章 成事在天第四三二章 宋燦第四四七章 禽獸不如第531章 斬第537章 會戰(zhàn) 2第一七五 新私商 上第四十八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三五四章 驕傲 上第四四一章 火拼第四〇八章 各自找朋友 上第六十七章 逆天西夏第八十六章 鬧大吧 五第三七一章 爲難第一〇六章 捉他第一四一章 沽名釣譽第四五〇章 門客第587章 燕歸來第一〇八章 姐第一四九章 東華唱名 下第三五一章 共妾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二五三章 更上一層樓第八十九章 高家第一三四章 古怪的字第五十九章 離去第四一三章 總向愁中白第633章 南國山河第二三八章 不能比第605章 冒泡 上第二八〇章 不早死第五十章 滿意第二九二章 首相第738章 哭第三八八章 交好他第一八二章 子午山第二〇二章 不明白第799章 不敢碰第二六三章 斬龍 下第一五五章 文臣 上第683章 文豪的產(chǎn)生 上第727章 鬧劇第二六八章 龍手 下第一四五章 衙內(nèi)第658章 海戰(zhàn) 中第756章 第一步第704章 殺母 上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二九三章 一個訪客第四四二章 法術(shù)第832章 慘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一〇一章 見龍在田 下第二二八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上第510章 雪祭第645章 長城 中第六十章 拒第二七四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534章 小孩子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572章 提醒第四二四章 軍監(jiān)司第806章 三國第一七二章 贈馬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三十章 以直報怨第816章 響第三二四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二〇九章 真相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一九五章 ** 上第一四一章 沽名釣譽第八十五章 鬧大吧 四第513章 死亡樂章 2第二三五章 秋碩第七十六章 世仇第一四〇章 明妃曲第一九〇章 亮劍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二十五章 寶藏 下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 下第473章 迷宮 下第一七八章 子安第498章 後方
第三〇二章 永垂不朽第三七七章 平戎策第785章 動手了 上第三一七章 坐臥者第二五七章 吾願往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 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 下第831章 降第620章 威名 下第488章 泄露第二二六章 底氣第三一〇章 愛民如子第二一一章 成事在天第四三二章 宋燦第四四七章 禽獸不如第531章 斬第537章 會戰(zhàn) 2第一七五 新私商 上第四十八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三五四章 驕傲 上第四四一章 火拼第四〇八章 各自找朋友 上第六十七章 逆天西夏第八十六章 鬧大吧 五第三七一章 爲難第一〇六章 捉他第一四一章 沽名釣譽第四五〇章 門客第587章 燕歸來第一〇八章 姐第一四九章 東華唱名 下第三五一章 共妾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二五三章 更上一層樓第八十九章 高家第一三四章 古怪的字第五十九章 離去第四一三章 總向愁中白第633章 南國山河第二三八章 不能比第605章 冒泡 上第二八〇章 不早死第五十章 滿意第二九二章 首相第738章 哭第三八八章 交好他第一八二章 子午山第二〇二章 不明白第799章 不敢碰第二六三章 斬龍 下第一五五章 文臣 上第683章 文豪的產(chǎn)生 上第727章 鬧劇第二六八章 龍手 下第一四五章 衙內(nèi)第658章 海戰(zhàn) 中第756章 第一步第704章 殺母 上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二九三章 一個訪客第四四二章 法術(shù)第832章 慘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一〇一章 見龍在田 下第二二八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上第510章 雪祭第645章 長城 中第六十章 拒第二七四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534章 小孩子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572章 提醒第四二四章 軍監(jiān)司第806章 三國第一七二章 贈馬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三十章 以直報怨第816章 響第三二四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二〇九章 真相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一九五章 ** 上第一四一章 沽名釣譽第八十五章 鬧大吧 四第513章 死亡樂章 2第二三五章 秋碩第七十六章 世仇第一四〇章 明妃曲第一九〇章 亮劍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二十五章 寶藏 下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 下第473章 迷宮 下第一七八章 子安第498章 後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息烽县| 平昌县| 武胜县| 永顺县| 宁都县| 揭阳市| 驻马店市| 临猗县| 卫辉市| 保康县| 和平区| 武山县| 台南县| 额尔古纳市| 鄂州市| 阳朔县| 江源县| 博兴县| 新龙县| 峨山| 介休市| 保山市| 资中县| 镇宁| 兴仁县| 扎囊县| 仙居县| 饶阳县| 沾益县| 临海市| 望江县| 舒兰市| 旬阳县| 饶河县| 邯郸市| 仙桃市| 赤峰市| 丰台区| 岳西县|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