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三五章 嚇一跳

呂惠卿開講鹹有一德,說,商朝司空咎單在伊尹死後,懼商王沃丁廢而不用伊尹之法,於是訓其事以告之,與曹參遵蕭何十分相似,其實則不是。先王之法,有一歲一變者,則《月令》:季冬節國以待來歲之宜,而《周禮》:正月始和,布於象魏(象魏是指古代於宮外建一高樓曰闕曰觀,於其處懸示政令)是也。有數歲一變者,則夏貢、商助、周徹、夏校、商序、周庠之類是也。有雖百世不變者,尊尊親親貴貴長長,尊賢使能是也。

趙頊聽後額首,這與王巨用穿衣服做比喻差不多,夏天穿單衣,冬天穿厚衣,但不能不穿衣,天冷了加衣服,天熱了脫衣服。

這就是一歲一變,一世一變,百世不變。

呂惠卿又說,蕭何約法三章,其後則爲九章,爲什麼不守蕭何之法?惠帝除挾書律、三族令,文帝除誹謗、妖言,除秘祝法,皆蕭何法之所有,而惠與文除之,景帝又從而因之,則非守蕭何之法而治也。光之措意,蓋不徒然,必以國家近日多更張舊政而規諷;又以臣制置三司條例,看詳中書條例,故有此論也。臣願陛下深察光言,茍光言是,則當從之;若光言爲非,則陛下亦當播告之,修不匿厥旨,召光詰問,使議論歸一。

於是趙頊將司馬光召來。

這是外面的傳言,不然司馬光怎麼將邇英閣當成了政事堂與延和殿?

但王巨很懷疑,若是隻召了司馬光,這個說法能成立。關健這次除了司馬光。還是王珪。王珪倒也罷了,他同樣是帝師,能進入邇英閣,可除了王珪外,還有吳申等人,吳申可不是帝師。

然而因爲“禁中”失密,趙頊勃然大怒,即便張若水也沒有打聽到真相。所以王巨也不大清楚這次辨論的經過。

反正這次不應當的來了好幾個人。

司馬光開始辨論:“惠卿之言,有是有非。惠卿言漢惠、文、武、宣、元,治亂之體,是也。其言先王之法,有一歲一變,五歲一變,一世一變,則非也。《周禮》所謂‘正月始和,佈於象魏’者,乃舊章也。非一歲一變也。亦猶州長、黨正、族師於歲首四時之首月屬民而讀邦法也。天子恐諸侯變禮易樂,壞亂舊政。故五載一巡狩,以考察之有變亂舊章者,則削黜之,非五歲一變也。刑罰世輕世重者,蓋新國、亂國、平國,隨時而用,非一世一變也。刑新國用輕典,亂國用重典,平國用中典,是爲世輕世重,非變也。且臣所謂率由舊章,非坐視舊法之弊而不變也。臣承乏侍經筵,惟知講讀經史,有聖賢事業可以裨益聖德者,臣則委曲發明之,以助萬分,本實無意譏惠卿。”

在這裡司馬光改口了,俺也不是認爲舊法不能變,適度地矯正舊法的一些弊病,平國用中典,但不是王安石變法這般的騷動。

並且呂惠卿用的典故也錯了。

不過司馬光也含蓄服了一軟,說俺沒有譏諷呂惠卿。

就是這個本實無意譏惠卿讓王巨產生懷疑,因爲司馬光前次對話只說不能變法,並沒有譏諷呂惠卿,那麼何來這一句。

因此最大的可能,司馬光不是趙頊應呂惠卿之意召見邇英閣的,而是呂惠卿前往邇英閣開講,司馬光將翰林院幾個學士召集,找了一個理由進入邇英閣,然後象看猴子一樣看呂惠卿如何開講,然後又在中間插話,說呂惠卿講得不對,議論不當變法,順帶著譏笑了呂惠卿。呂惠卿這才用開講鹹有一德,論變法的正當性。

不過隨後司馬光感到自己語氣不當服軟,又說了一句:“治天下就象修居室,壞了則修之,非大壞不更造,大壞更造,必得良匠,又得美材,今二者皆無,臣恐風雨之不庇,講筵之官,皆在此,請陛下問之,三司使掌天下財,不才罷之即可,不可使兩府侵其事。今制置三司,何故?宰相道佐人主,豈能用例,若用例則胥吏足矣,現在臣又看到看詳中書條例司,何故?”

宋朝積貧積弱如此,還不算是房子大壞,好吧,北宋滅亡,還有一個江南呢,南宋滅亡,還有幾千萬漢人呢……

然後呂惠卿說了一句,司馬光備位侍從,見朝廷事有不便,即當論列,有官守者,不得其守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方則去,豈可但已(但已,差不多,大概)。

這個但已更莫明其妙了,因此王巨又估計了呂惠卿中間辨了很多,讓司馬光啞口無言,於是司馬光用了一個但已一詞。但呂惠卿沒有掌握輿論咽喉工具,或者低估了司馬光的厚顏無恥,所以這次對話是司馬光等人傳出來的,不利於司馬光的地方,一起消失不見了。

司馬光又被問得啞口無言,只好說了一句:“前者,詔書責侍從之臣言事,臣立即上疏,如制置條例司之類,皆在其中,不知道陛下有沒有看到?”

趙頊答:“見之。”

“然則臣不是不言,或者是言不當而臣不去(不當做侍從之臣)則是臣的罪過,惠卿責臣,實當其罪,臣不敢辭。”

呂惠卿說了什麼話,逼得司馬光說惠卿責臣,實當其罪,臣不敢辭,外界就不清楚了。

但說明司馬光那天被呂惠卿逼得不輕。

當然,俺是帝師,在其他地方是臣,但在邇英閣即便皇上也要尊重的,司馬光生生將邇英閣變成問罪場所,呂惠卿同樣也急了。

呂惠卿說了什麼,王巨沒有打聽到,但可以想像,現在的局面呂惠卿氣憤,司馬光下不了臺。因此趙頊說:“大家一起開講吧,何至如此。”

一是爲了讓司馬光下臺,不辨了。再辨下去司馬光十分難堪。二是撫慰呂惠卿胸中的怒氣。你也不必生氣了,你當衆開講,司馬光與王珪

馬上破例也當著幾人面開講。

王珪一看機會來了,說:“光所言,是因爲朝廷所更之事,或許是利少害多,不如不更。”

用了一個蓋,也就是或許。趙頊年紀青沒看出來,王珪看出來了,保守派依然佔據上風,所以略偏向了司馬光,但也不至於太得罪呂惠卿,說完了,衝司馬光使了一個眼色,勸其退下,然後不顧辨論如何,直接開講《史記》。呂惠卿,俺雖偏向司馬光。但也將自己當成了猴子,至少俺比你資歷深吧,你還能不能生俺的氣?

史書對王珪評價很低,但爲何王珪在這個年代裡不倒,最後成了首相,這是心機,心機如此!

司馬光當時也識了相,於是開講了資治。

講完了,降階(司馬光帶了不少人過來,皆不是帝師,司馬光開講,他站在趙頊身邊,其他人只能站在臺階下),趙頊讓大家坐在他眼前的墩子上,其他人看到情況不妙,這是一個機會,請求離開,於是只留下呂惠卿、司馬光、王珪與吳申四人,爲什麼吳申不識相地要留下,請看程顥,他做了呂公著司馬光的炮灰,最後什麼下場?不過這些人看不穿,想賭想投機。

司馬光怎麼將這些人召集的,王巨不清楚,但趙頊清楚,趙頊當然也不大高興,別人就算了,你王珪是“老實人”,在中間插什麼腳,因此問:“朝廷每更一事,馬上舉朝士大夫洶洶,都說不可以,又不能說明具體的原因,爲什麼?”

爲什麼?

王安石變法,主要針對的就是財富權利向權貴集中,現在變相地從權貴手中拿出一部分財富,所以大家都不高興,但王珪能回答嗎?王珪嚅嚅道:“臣疏賤,在闕門之外,卻不能盡知,使聞之道路(指京城謠傳紛紛,大約是呂惠卿剛纔說出來的),又不知虛實。”

趙頊逼道:“據所聞言之。”

王珪答不出來了,司馬光立即轉移視線:“朝廷發佈青苗法,茲事非便,今閭里富民乘貧者乏無之際出息錢貸之,等收穫讓其用谷麥償還(豈止用谷麥償還,是用田宅,妻子,女兒償還!但司馬光不會說了),貧同寒耕熱耘,僅得鬥斛之收,未離場圍,盡爲富室所奪。他們都編戶齊民,並沒有上下之分,刑罰之威,只因爲富有之故,尚能蠶食細民,使其困瘁,況縣官督責之嚴,臣恐細民將不能聊生。”

呂惠卿說:“光不知此事,青苗錢令民願取者則與之,不願者不強也,因此彼富室爲之則害民,今縣官爲之乃是可以利民也。”

說不變法,司馬光肯定辨不贏呂惠卿,但說青苗法一點不害人,那是不可能的,司馬光馬上就找到了漏洞,說:“愚民急切之時,只知道取債之利,卻不知還債之害,不是縣官不強,富民同樣不強,可是愚民還是借了。君子嚴肅詳實誠信的律法,弊害仍然很多,要是貪圖小便宜的律法,弊害又該是多少?昔日太宗平河東,輕民租稅,然戍兵很多,於是命和糴糧食以供之,當時人稀物賤,米一斗才十餘錢,草一圍才八錢,民皆樂與官府爲市,不以爲病。後來人口增加,物價益貴,而轉運司卻守舊價,不願意增加。民不賣,於是更折以茶布、支移、折變,那怕歲飢時租稅免,而和糴不免,至今爲膏盲之害,朝廷知道其害民,卻以用度乏不能求(剛說了平國用中法,宅屋不危,又說膏盲之大)。臣擔心青苗害也象河東之和糴一樣。”

聽到這裡,趙頊終於皺起眉頭,實際王巨便講得很清楚,不動無事,一動有利有害,包括王安石的變法,因此不能以斂財爲目標,而是以矯正弊病爲目標,減少其害,不過那個黑窟窿還在,怎能不斂財。

司馬光算是抓住了問題的重心,只是“用心有些不良”。但青苗法確實是“用心不良”,因此主動替呂惠卿轉移話題,說:“陝西行之久,民不以爲病。”

司馬光答道:“臣是陝西(他是陝州人氏,現屬山西,宋屬陝西),只看到其病未看到其利,起初朝廷有司都不許,況且立法。”

這就是睜說眼睛說瞎話了,李參那個青苗錢絕對是利多害少,不過過去了很長時間,趙頊不清楚,呂惠卿是後來上位的,同樣不清楚,因此不大好辨,趙頊於是再次轉移話題,問:“坐倉糴米(是王安石剛出來的一個小法,原來宋朝一部分屯田士兵多出的糧食,還有外戍士兵吃不完的糧食,都是自己想辦法賣出去的,賣得很便宜,但總體宋朝戍兵缺少糧食,官府除了賦糧外,還用錢購買,甚至從江南調運,王安石便推出了這個坐倉糴米,由各州縣官員開始,到各營指使,統一將這批糧食收購回來,一是給了士兵公道的價格,二是減少了中間的差價,三是減少了糧商爲富不仁地謀利,四是減少了東南負擔。應當開始還是好的,後來各營指使看到其中的契機,於是大肆剋扣士兵的餉糧,從中謀利,以至北宋末年,因爲這個坐倉糴糧,士兵吃不飽,十之面帶飢色),如何?”

呂惠卿道:“坐倉得米百萬石,則歲減東南百萬之漕,以其錢供京師,何患無錢?”

司馬說:“東南錢荒而米賤,今不糴米而漕錢,棄其有餘,取其所無,農皆病末也。”

這又是瞎說八道,東南百姓纔不想要這個糴米錢!國家當真在公道地糴米?

呂惠卿說:“光所言都是吏不得人的原因,故爲民害。”

坐倉糴米之害現在不明顯,但就是有害,比在東南糴害之害肯定要好,況且朝廷得到了好處。爲什麼不好,主要是下層官吏貪墨不作爲。這是呂惠卿想說的意思。

但馬上被司馬光抓住了漏洞:“如惠卿的言,這正是臣前日所說的自古以來有使國家安定的人,並沒有使國家安定的律法(出自荀子)。”

這又是瞎說八道,雖然人很重要,若是沒有律法做框架與標準,那還了得。

吳申立即拍馬屁,道:“此等細事,皆有司之職責,不足煩惱陛下,陛下但擇人而任之,有功則賞,有罪則罰,此陛下之職爾。”

這更是狡辨,以法治國與以人治國,一千年後依然很重要,就不要說宋朝了,而且這個法,則是變法的重要依據。

不過趙頊當時也沒有想起來,因此說了一句:“上曰:“然,‘文王罔攸,兼於庶言,庶獄,惟有司之牧者。’此也。”

那怎麼可以,呂惠卿於是立即反駁,究竟說了什麼,王巨又沒有打聽到,但似乎更讓司馬光下了臺,因此趙頊又和稀泥,道:“卿勿要以惠卿之言不慰意。”

然而命令內侍進湯,停止對話。

總的來說,這場對話司馬光羞侮了呂惠卿,不過司馬光沒有撈到好處。

於是傳到外面的說法則是變成了呂惠卿進讀,說司馬光說得不對,然後趙頊將司馬光召進邇英閣詢問,司馬光說了一番話,呂惠卿不能對。然後司馬光又說到青苗法,司馬光又將呂惠卿說得不能對,然後退下,連進湯都沒了。

這一條恐怕呂惠卿都遠遠沒有想到,但效果顯著,經過某些人的顛倒黑白過後,真相徹底掩沒了,剩下的全部是司馬光想要的流傳,當然也達到了司馬光用意。看一看,當著皇帝的面,我將呂惠卿說得無言以對,我發力了,各位,這個變法同樣損害了你們的家人、親戚的利益,輪到你們了。

王巨聽到消息後嘆息一聲:“異論相攪,平衡之道害死人啦。”

不但害死人,馬上就害到了王安石,最後還害掉了這個國家。

然而王巨暗暗驚心,幸好他撇得快,否則自己與呂惠卿一樣,馬上就會聲名狼籍。(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

第704章 殺母 上第二七七章 新的誓言第四二五章 侵利第817章 一波波第三八五章 鬱悶唐三少第一七一章 貴人第六章 上岸第五十二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一四一章 沽名釣譽第三四二章 羣龍無首第四二九章 道第651章 宋朝特色 上第四四四章 二王 上第639章 八櫓船第三八一章 五分心第四四七章 一頃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一六七章 鐵門第673章 惡婚 上第793章 大捷 下第638章 一念之間 下第二四三章 虎踞炮第三四三章 贖人第二三七章 三百斤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三十九章 勞動吧第三十一章 幸運草第475章 鼓聲 中第528章 開胃菜 中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598章 白衣 上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529章 開胃菜 下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一七三章 攏心第三六三章 霸道第三第470章 動援第850章 磨古斯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十八章 折服第502章 驚喜第476章 鼓聲 下第一四〇章 明妃曲第二七〇章 縣學第二七三章 撈好處第一二二章 賭第639章 八櫓船第二一三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十二章 殿下 上第一五七章 請權 上第三五二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上第725章 斷錯了第三五七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三六七章 變化第一七九章 兄弟第二六三章 斬龍 下第658章 海戰 中第823章 值第八十四章 鬧大吧 三第三三一章 寬厚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四〇七章 真正的老師第二六〇章 屹立 下第三四三章 贖人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838章 願望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四二七章 擔心第三七七章 平戎策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605章 冒泡 上第678章 溫水之戰 下第507章 逆轉 上第一五三章 小知縣 上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一六七章 鐵門第二七〇章 縣學第四五二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一九三章 東澗橋 上第四二六章 楚懷王第二七五章 威名 上第三二二章 小痛痛第637章 一念之間 上第三〇九章 帶頭第一三二章 章 家之傑第四〇六章 來巧了第563章 羞侮第二四六章 五萬十萬第四〇二章 在等著第657章 海戰 上第580章 遙思第651章 宋朝特色 上第一二四章 觀燈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634章 足跡第529章 開胃菜 下
第704章 殺母 上第二七七章 新的誓言第四二五章 侵利第817章 一波波第三八五章 鬱悶唐三少第一七一章 貴人第六章 上岸第五十二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一四一章 沽名釣譽第三四二章 羣龍無首第四二九章 道第651章 宋朝特色 上第四四四章 二王 上第639章 八櫓船第三八一章 五分心第四四七章 一頃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一六七章 鐵門第673章 惡婚 上第793章 大捷 下第638章 一念之間 下第二四三章 虎踞炮第三四三章 贖人第二三七章 三百斤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三十九章 勞動吧第三十一章 幸運草第475章 鼓聲 中第528章 開胃菜 中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598章 白衣 上第二三四章 喜上加喜第529章 開胃菜 下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一七三章 攏心第三六三章 霸道第三第470章 動援第850章 磨古斯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十八章 折服第502章 驚喜第476章 鼓聲 下第一四〇章 明妃曲第二七〇章 縣學第二七三章 撈好處第一二二章 賭第639章 八櫓船第二一三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十二章 殿下 上第一五七章 請權 上第三五二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上第725章 斷錯了第三五七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三六七章 變化第一七九章 兄弟第二六三章 斬龍 下第658章 海戰 中第823章 值第八十四章 鬧大吧 三第三三一章 寬厚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四〇七章 真正的老師第二六〇章 屹立 下第三四三章 贖人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838章 願望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四二七章 擔心第三七七章 平戎策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605章 冒泡 上第678章 溫水之戰 下第507章 逆轉 上第一五三章 小知縣 上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一六七章 鐵門第二七〇章 縣學第四五二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一九三章 東澗橋 上第四二六章 楚懷王第二七五章 威名 上第三二二章 小痛痛第637章 一念之間 上第三〇九章 帶頭第一三二章 章 家之傑第四〇六章 來巧了第563章 羞侮第二四六章 五萬十萬第四〇二章 在等著第657章 海戰 上第580章 遙思第651章 宋朝特色 上第一二四章 觀燈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634章 足跡第529章 開胃菜 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乐县| 江源县| 敖汉旗| 金门县| 开阳县| 体育| 搜索| 珲春市| 洪泽县| 略阳县| 九龙坡区| 武鸣县| 清水县| 建瓯市| 临潭县| 周口市| 通河县| 平利县| 三门县| 石城县| 亳州市| 东明县| 濮阳县| 尖扎县| 阿拉尔市| 论坛| 广河县| 鄯善县| 丘北县| 宁阳县| 阿拉善右旗| 彩票| 二连浩特市| 井陉县| 固原市| 左权县| 宁远县| 平顶山市| 潼关县| 遂昌县|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