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

土豆宴後,朝廷開始了大動作。

先是整頓各個坑礦,這次整頓一直持續到明年四月,幾乎將全國國有的六成坑礦一起拿出來,承包給私人經營,一下子清空了九成以上經營出現問題的坑礦,釋放了近四萬名匠戶與各色亭戶。

而且朝廷還制訂了礦務條例,如果各州縣查看坑礦產量以及管理課解的胥吏,對各礦主進行敲詐勒索,輕者杖笞,重者流配。

不過各礦主如果報賬不實,避納朝廷課解,以漏稅罪懲處。

何謂漏稅罪,也就是新商稅的律法。

這一回朝廷真的執行齊商稅了。不論何人經商,必須按照朝廷制度交納商稅,偷稅五十貫以下來,笞,一百貫以下者,杖,一百貫到五百貫者,查沒其所有商貨,五百貫到一千貫者,除查沒其商貨外同時還處以其商貨價格的罰金。一千貫到五千貫者,除上述懲罰外,其管事或主人處以流配之懲,五千貫到一萬貫者,則黠字流配,超過一萬貫者,死!

胥吏若因對方地位尊貴而包庇之,或者貪污包庇使商賈漏稅者,與商賈接受同樣的刑罰(也就是除了罰物罰金外的笞杖流配與死刑)。

同時鼓勵其他百姓或商賈舉報,一經覈實,官府對舉報人保密,並且從其罰沒的商貨與罰金中抽出一半,以做獎勵。用此來一個全民監督。

但還沒有完,如果任何邸店接受無朱鈔(場務開的收稅憑據)商貨,或者朱鈔份額明顯不足,等同漏稅商賈懲罰,也就是除了刑罰外,同樣要處以罰物罰金。

如果外戚與士大夫有家人行商者,須本人寫下證明並且蓋上印章,由各場務保留其有印章的本人證明,另外紫鈔,稅賦減半。

比如文彥博家的管事去買或賣一批貨物。必須文彥博本人寫下證明,再蓋上文彥博的印章,然後稅賦才能減半。

夠客氣了,但到時候文彥博是否得寫這個證明呢?

難啊難……老文一定會頭痛萬分的。其實這纔是一個梗……!

同時各市舶司榷香只要榷其商賈的一半商貨。爲何有這個補充,實際是宋朝的榷香制度是霸氣測漏,香料要專榷,玉石珍珠也要專榷,連掛鐘都要專榷。因此導致了與彼岸產生矛盾。

然而這是彼岸,實際各個海商不可能將這些香料玉石交給市舶司專榷的,往往八成以上,都通過走私渠道流入民間。

反正以前宋朝的商稅是一個大黑窟窿。

可面對這種史上最嚴的商稅制度,等於從陸地各個源頭將走私渠道掐斷了。因此要拂平海客的情緒,所以纔有了這個制度,一半歸市舶司,實際就是歸內庫專榷,一半交給海商自己出售。

這道制度印了幾萬份,發散下去。張貼於各個場務、州衙縣衙與鬧市街頭。

至於它能不能做到真正的齊商稅,或者會產生多少糾紛,現在不得而知。

不過王巨現在“發瘋了”,沒有一個人敢抗議。那就執行吧,或者說貼一貼,是否執行與本官無關,那是胥吏的責任……

各有各的想法。

然而王巨第二道詔令下來了。

從此以後,朝廷免掉所有寬剩錢,同時因爲房宅與大牲畜不計入戶等,導致許多戶等下降。免役錢同樣因之減少了一百三十一萬貫。實際算起來寬剩錢同樣也減少了不少,然而那都全免掉了,就不用再說了。

因此朝廷自此以後,每年拿出三百萬貫錢。將這個減少的免役錢填補起來,餘下的則用來增加各胥吏差役的薪酬。這樣分攤下來,每一個長役,一年基本可以提高四貫錢的收入,短役每天則能提高二十文到三十文。

雖然還不能保障一家人的溫飽,不過肯定能改善其原來拮據的生活。

同時又撥出一百萬貫慈助貧困州縣或者一些特殊的州縣。

比如陝州。本來就是多山少平原地區,再加上一個三門漕運,將百姓坑苦了,因此越窮困就越窮困。執行了免役法後,這個情況仍沒有改觀。

因爲貧困,徵不到多少免役錢,免役錢少,差役數量又龐大,那麼攤派到差役身上的薪酬也就少得可憐。張方平反對免役法,並且用西川的一些情況來做證明,那也是事實,可是主要原因一就是缺少貨幣,二就是這些地區極度貧困,百姓因攤派了免役錢增加了壓力,可是差役得到的役錢卻少得可憐,大家一起繼續活在苦海里。

所以這一百萬貫錢就是用來改善這些州縣的。

這道詔令驚動了一個大佬。

致仕後在老家應天府養老的張方平看到後,立即來到京城。

見到王巨後,張方平立即問道:“王子安,未來銀行司一年可能會得到多少盈利?”

“張公何來此言?”

“王子安,你撒了不少錢吧。”

在這個時候,論真正懂經濟的大臣,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張方平,一個是薛向。不過薛向死了,張方平因爲與王安石較勁,思想變得激進,王巨明知他就在應天府,離京城很近,但也抱著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

但這個大約的賬目,對於張方平來說太簡單了。

就象第二道詔令,當然,一下子就將他以前所說的西川免役之苦解決了,可這是用錢來解決的。朝廷拿出四百萬新貫,相當於五百餘萬舊貫。而原先朝廷每年寬剩錢就接近了五百萬貫,一進一出,朝廷等於損失了一千萬舊貫。

還有呢,青苗貸沒有了,又是近四百萬貫的損失。

房宅稅沒有了,雖然這個少,只有幾十萬貫,然而實際不是幾十萬貫,朝廷免了,胥吏就要想辦法從其他方面伸手了,或者直接於官府賬目上造成透支,再加上未來一個官房租賃、牛租賃收入,這兩項弄不好,就會造成三四百萬貫的損失。

戶等下降同時還對兩稅也會產生影響。至少會造成五百萬(束石匹兩貫)以上的損失。

好了,簡單地算一下,兩千多萬就沒有了。

無疑,百姓會因此而鬆了一口氣。

然而國家需要支出的。這邊放了,那邊就緊了。如果銀行司的收入跟不上去,那麼只好認真的執行齊商稅,如果真的認真執行這個齊商稅,等著鬧吧。

“張公。請用茶,”王巨將瓊娘沏過來的茶遞給張方平。

張方平呷了一口茶,又道:“子安,齊商稅可以,但切莫太認真。”

王巨對張方平是用盡量回避的態度,不過王巨也想錯了一點,那就是張方平與司馬光富弼他們關係也不是很好,特別是在慶曆新政時,張方平同樣是一個獨行俠。

因此這次富弼之死與富弼那封信鬧得這麼大,張方平呆在應天府吭都沒有吭一聲。

王巨說道:“張公。你認爲我有能力太認真嗎?”

“請詳說。”

“我先說前段時間那些鄉紳,以我之意,最好將其一半人斬殺,以懲戒天下高利貸惡商,然而最後呢,如果不是樑燾利用富公那封信將我逼到極致,甚至這些人我打算一個不殺,以至黃中丞都對我有了意見。”

“你是說到時候會震懾一下,儘量的齊商稅?然而也不妥啊,僅是震懾。還是徵不到商稅。如果是認真的……”張方平沒有說下去了,王巨懂的。

想靠震懾,不管用,但認真地執行。等著鬧吧。

這也說明張方平是有備而來,說不定他在家爲此琢磨了許久。

“是啊,所以看上去很難,包括介甫公,他都敢執行方田均稅法,也不敢碰商稅。”

“你知道就好。”

“但也無妨。”

“哦。說來聽聽。”張方平好奇了。

他可不相信王巨能解決這個難題。

“張公,爲何我在詔令裡寫著紫鈔?我將行商的對象甄別一下,各州縣的中小商人,他們是如今徵商稅的主要對象,各州縣的大商大賈,這些商賈在本州縣內,無人敢徵,但去了外州外路,有點不大好說,真正的權貴外戚與士大夫,那是在全國之內,沒有任何場務敢向他們徵稅的。中小商人問題不大,各州縣的大商大賈也勿用害怕,爲什麼他們敢冠冕堂皇的逃稅,主要是逃稅的人多了。因此最主要的就是權貴外戚士大夫!”

“王子安,這也是最麻煩的。”

“嗯,張公,我說一件事,你是景佑元年錄取的進士,那時候的物價與現在的物價相比如何?那時宋朝的經濟人口與現在相比如何?但爲何商稅一直停滯不前?若稍稍加重,各小商販立即怨聲載道?實際原因簡單,也就是逃稅的人越來越多了,雖然商貿交易數量在增加著,甚至與景佑年間相比,翻了兩倍,然而略一增加商稅,只能增於中小商販身上。這個趨勢好嗎?”

張方平無語。

只要王巨不胡亂斂財,又能講出一個道理,他也不會矇蔽良心說不妥的。

“但這個外戚權貴(不一定是高曹二家,包括駙馬郡馬以及宮中貴妃嬪的孃家,還有一些功勳後代)與士大夫卻是最大的麻煩,故此我授意紫鈔,稅賦減半。與士大夫相比,他們不在乎名聲,反正我朝對外戚限制得比較嚴格,不可能位居高官了,況且同樣的一件瓷器,若是平民百姓,胥吏可以定價爲一貫錢,然而是權貴外戚的,說不定只能定價六七百文錢。不過就是這個一半或者只有三分之一的稅賦,他們也未必想交。然而這個不要緊,如果我暗中讓人放出風聲,讓其他商賈交納一些錢帛,掛於他們的名下,那會是如何?”

張方平眼睛一亮。

他會意王巨意思了,如果有人出錢帛掛於他們名下,那麼他們等於還是免稅,或者僅交少量稅賦,那肯定不會太反對了。

至於朝廷的商稅,也沒有損失,能與這些貴主們走到一起的,若是在以前,那個場務敢徵稅?

至於這些人心中會不會有怨氣,那不用太在乎的,況且現在給了他們一條同樣輕稅的路子。那麼只要交了,那怕就是一半或三分之一,也比以前什麼都不徵強哪。

外戚權貴這一節難度渡過去了。

“再如士大夫,表面上看士大夫好名聲,不碰利字,更不會將這個把柄留給朝廷,因此必然反對,實際不然。我同樣打一個比喻,就象富公,他有兄弟六人,聚居者三人,富公三子,富鼎三子,富奭三子,大半以恩蔭爲官。重點培養者可以不碰這個腥氣,非重點培養者,即便將自己印章蓋在證明上又有何妨?”

其實史上富家在富弼活著的時候最是盛隆,但富弼一死,加上富弼爲了修那個奢侈的莊園,將家中的錢帛幾乎消耗一空,於是整個家族都開始走下坡路了。以至富弼的夫人晏氏看到家族中有急難者立即出其所有濟之,後來新黨上位,富家就越發地走下坡路了。因此富鼎之子富紹榮對新法熟究而力行之,富弼之孫富紹庭次子富直柔攀附辛道宗兄弟以進,被他人與家族裡的人譏爲兩人不類父風,攀援以進,搜刮羨餘。然而富家的後人當中最有出息的就是這兩人。其實沒有辦法,如果不“攀附”新黨,在新黨打壓下,失去了權勢,富家會整個完蛋的。並且這兩人官聲真的很不錯,特別是富直柔,連秦檜都敢頂撞的。

反正這理兒,這黑白,在這幾十年整顛倒了。

但對王巨不清楚了,他也不是說富家未來如何,只是舉一個假設例子罷了。

張方平卻聽了出來,倒吸一口冷氣:“二桃殺三士?”

象文家富家王家這些官宦世界,容易解決,反正子弟多。

但那些子弟少的士大夫人家呢?

到時候說不定就演變成他們內部的爭吵,王巨就好搬起板凳看好戲了。

“也不能這麼說吧,難道這些人真的離不開這少許商稅?然而只要他們交了,國家財政寬裕了,就可以撥出更多款項,賙濟貧困百姓了。那麼大宋就會漸漸繁榮富強。”

張方平在沉思。

“張公,而且我知會了官家,連官家都將要授意皇城司中可靠的人,秘密散發著這條消息(指讓其他商賈將商貨掛於外戚權貴門下,或者官宦世家派一個代理人做犧牲品半減稅賦)。”

“官家?”

“怎麼辦呢,誰讓現在士大夫越來越虛僞,現在皇上都公開出面,讓他們合理地利用規則避稅,如果這樣還反對的話,當真是宋朝欠他們了?”

不是陰謀,是陽謀。

何謂陽謀,就是能公開說出來的計謀。

張方平越想,神情越古怪。

“張公,我看你老人家老而彌堅,有沒有興趣再度出山哪。”王巨忽然伸出橄欖枝了,如果張方平肯出山,協助他治理國家,以張方平的聲望,那反對聲音會整會少一半!

ps:如果站在暗黑角度,這幾十章應當寫得比較成功的,至少深度有了,就是水太少了。不過成績撲到這份上,我並沒有爲了結束,打算匆匆爛尾哈。但這本書可能在正月過後,就要結束了。因爲成績差,想迅速結束,中間幹得象鹽巴,又幹又澀又苦,可仍有一些讀者在訂閱著,真的很感謝。(未完待續。)

第一三〇章 吻合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四三四章 羞侮第二八六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三四六章 潑污第三一五章 青澀第529章 開胃菜 下第667章 第二國 上第710章 山匪第617章 呵呵第637章 一念之間 上第568章 隱患第四五四章 膽大包天 下第四三三章 默契第678章 溫水之戰 下第607章 冒泡 下第六十五章 拜節第一七一章 貴人第二六〇章 屹立 下第二四二章 大順大順 下第799章 不敢碰第一〇三章 公主怎麼辦 上第三八五章 鬱悶唐三少第三十二章 山那邊的人第二三七章 三百斤第601章 保馬第三九六章 井田第二五〇章 九屍迎客 四第四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四〇九章 各自找朋友 下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三一八章 資格第705章 殺母 下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677章 溫水之戰 上第822章 是他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四五三章 膽大包天 上第649章 海盜 中第二七一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七十章 潤筆費第三三五章 高利貸第609章 兇狠第八十五章 鬧大吧 四第737章 最暗黑 下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 上第一〇〇章 見龍在田 上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560章 請功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三一七章 坐臥者第704章 殺母 上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595章 市易市易 上第二八一章 可信賴的人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 上第688章 歪理第六十二章 六拜 下第三五三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下第530章 跑吧第718章 拯救第四四六章 下江南第二〇九章 真相第558章 替死鬼 上第一五一章 弟仇 上第718章 拯救第847章 上海務 下第606章 冒泡 中第473章 迷宮 下第十一章 圍殺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四四四章 二王 上第四三九章 房杜李王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二三五章 孩子氣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一九四章 東澗橋 下第644章 長城 上第788章 酒語第一六〇章 錢哪 下第680章 黃雀 下第752章 找骨頭 上第一三九章 投名狀第四四〇章 天知道呢第526章 開胃菜 上第一二〇章 上眼藥第635章 抽解第三六一章 很軟很暖和第二三〇章 都想第453章 三十萬第二二八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上第四四七章 禽獸不如第814章 狗不如第一二五章 有點難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一九一章 初戰 上第二七五章 威名 上第711章 苦肉計嗎?
第一三〇章 吻合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四三四章 羞侮第二八六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三四六章 潑污第三一五章 青澀第529章 開胃菜 下第667章 第二國 上第710章 山匪第617章 呵呵第637章 一念之間 上第568章 隱患第四五四章 膽大包天 下第四三三章 默契第678章 溫水之戰 下第607章 冒泡 下第六十五章 拜節第一七一章 貴人第二六〇章 屹立 下第二四二章 大順大順 下第799章 不敢碰第一〇三章 公主怎麼辦 上第三八五章 鬱悶唐三少第三十二章 山那邊的人第二三七章 三百斤第601章 保馬第三九六章 井田第二五〇章 九屍迎客 四第四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四〇九章 各自找朋友 下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三一八章 資格第705章 殺母 下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第677章 溫水之戰 上第822章 是他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四五三章 膽大包天 上第649章 海盜 中第二七一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七十章 潤筆費第三三五章 高利貸第609章 兇狠第八十五章 鬧大吧 四第737章 最暗黑 下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 上第一〇〇章 見龍在田 上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560章 請功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三一七章 坐臥者第704章 殺母 上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595章 市易市易 上第二八一章 可信賴的人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 上第688章 歪理第六十二章 六拜 下第三五三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下第530章 跑吧第718章 拯救第四四六章 下江南第二〇九章 真相第558章 替死鬼 上第一五一章 弟仇 上第718章 拯救第847章 上海務 下第606章 冒泡 中第473章 迷宮 下第十一章 圍殺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四四四章 二王 上第四三九章 房杜李王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二三五章 孩子氣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一九四章 東澗橋 下第644章 長城 上第788章 酒語第一六〇章 錢哪 下第680章 黃雀 下第752章 找骨頭 上第一三九章 投名狀第四四〇章 天知道呢第526章 開胃菜 上第一二〇章 上眼藥第635章 抽解第三六一章 很軟很暖和第二三〇章 都想第453章 三十萬第二二八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上第四四七章 禽獸不如第814章 狗不如第一二五章 有點難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一九一章 初戰 上第二七五章 威名 上第711章 苦肉計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崇州市| 澜沧| 陆良县| 鄂尔多斯市| 阿拉善盟| 萍乡市| 渭源县| 铁岭县| 南召县| 克山县| 平昌县| 沅陵县| 赞皇县| 荣昌县| 古丈县| 新昌县| 琼中| 定远县| 惠东县| 盘锦市| 惠来县| 西乌| 浠水县| 浦江县| 洪洞县| 福安市| 辽中县| 海丰县| 察隅县| 醴陵市| 霞浦县| 许昌县| 榆林市| 嘉峪关市| 肇东市| 岳西县| 无为县| 建阳市| 灵石县|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