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九〇章 乘馬

一百三十六座封閉型城市,與覆蓋蓋亞表面的“意識連接系統”,令人歎爲觀止。

不過,爲打造一個新世界,“盤古”進行的工作遠不止於此。

新時代的蓋亞,在一百三十六座封閉型城市之外,還有大大小小的上千處“保留地”,這些地點,要麼是歷史遺蹟,要麼是風景名勝,要麼有特殊的科學研究、保護與發掘價值,也一概被結構類似的穹頂籠罩。

既然有保護罩,就意味著,人類可以在其中自由活動。

不過,要從封閉城抵達這些地點,還需要交通工具,這一點,在“盤古”的工程規劃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

今天的蓋亞表面,人類,只有一千兩百位三歲小孩,未來至多也只有區區兩千六百萬,且分佈在世界各地,看起來,並不需要舊時代的公路、鐵路與水運,

全都由航空包辦即可。

但,出於“體驗人生”的動機,民衆仍達成一致意見,要求“盤古”在蓋亞表面建設十分發達的交通網絡。

所謂“發達”,不是要覆蓋全世界全境,而是用高速鐵路、公路與航線連接各封閉城與保留地,不僅保障人員在各地來往自如,更重要的功能,是讓民衆獲得“旅行”及與之相關的諸多人生體驗。

從安全角度,所有這些交通工具,都要一概與蓋亞生物圈隔離。

此外,“盤古”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針對蓋亞本身、維持其表面——地殼基本穩定,而歷時數十年打造的超級工程。

地殼,蓋亞的最外層,厚度在幾公里~幾十公里,再往下就是高溫高壓的流體地幔,蓋亞的行星構造決定了這一最外層的薄殼“不會很穩定”,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是人類歷史上早有記載的現象。

至於如果應對,在大自然的絕對力量面前,這一詞彙原本的意義就不大。

直到若干年前,準確地講,哪怕在蓋亞淨土建立後,對火山爆發、高烈度地震這樣大的災難,除消極防禦、事後重建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一次火山噴發,或者里氏烈度8.0級地震,釋放的能量動輒上億噸TNT,這且不算,其能量釋放方式也很難干預,更不用說地震比火山更難纏,根本無從預報,只有事後評估其效應才能確定震級。

縱觀人類歷史,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火山、地震頻頻發難,造無數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

聯邦的洛杉磯大地震,西大陸列強的海灣大地震、盆地大地震,東離島的關東大地震、阪神大地震,都給人類留下了十分深刻的記憶烙印。

這種記憶,直到1509年以後,在地下城中遭遇地震、感到大地傳來的震動時,仍令人心驚肉跳,方然自己就親歷過若干次,雖明知沒有生命危險,腳下晃動時,內心深處的恐懼卻無從消散。

在無知無畏的大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實在不值一提,

這曾是生而爲人的一種常識。

但在今天,這斷言卻因“全產機”體系的發展,與文明能源利用水平的極大提升,而成爲了歷史。

西曆1562年,蓋亞表面的地殼,宏觀工程的完成度已接近60%,一項史無前例的超級工程在各大陸板塊交界、及地殼薄弱地帶展開。

幾百米高的巨型機械,協同運作,將動輒以公里計的巨型構件安裝到位,工程機器人來往穿梭,開掘巖層,暴露地殼斷裂帶,一根根無弱點鋼索埋置到位,就近建造的龐大如山之換能設施,周身晝夜閃耀著焊接的花火。

所有這一切,目的,十分直白:

人類,要用自己的力量,給蓋亞套上籠頭、將其徹底降服。

劇烈的地殼運動——地震,基本上,是“漂浮”在上地幔頂層的薄殼結構,因地幔流動而積聚應力的集中釋放。

而火山,則是地殼薄弱點,因上地幔流動而偶然破裂、熔巖上涌並噴發。

不論哪一種災害,根源,都在蓋亞內部的液態地幔。

將地幔完全冷卻、喪失流動性,看起來是一種釜底抽薪的策略,但,對蓋亞造成的影響,尚難以估量,擔當阿達民時的方然,也沒有批準如此激進的方案,而是設法在地殼邊界以薄弱位置,對癥處理。

首先,在板塊交界處,進行大規模的全面勘探,摸清地殼及下方的地幔流動情況,後者目前還有一些困難、更多依賴建模預測。

方案制定完畢後,現場施工,針對地殼的受力情況,進行廣泛的結構補強,使用鋼構件、鋼筋混凝土構件、鋼索與液力調節模組等裝置,將原本逐漸集中於一線的地殼應力,分散在廣大範圍內。

地震的根本原因,在與地幔流動,直接原因則是這種流動對地殼施加的力,會逐漸造成地殼薄弱帶的形變,

應力傳遞的能量,逐漸轉變爲地殼的彈性形變。

這種能量,在偶然因素的影響下,一下子通過底層斷裂、錯位等方式,釋放出來,

就會造成巨大的破壞。

對策很簡單,哪裡的地殼薄弱、就採取措施將其補強。

具體的施工方式,多種多樣,貫穿地下數百米、甚至數千米的鋼索陣列,是比較簡單的做法,至於地質條件複雜的區域,還採用預置到地下數千米處的巨型液壓撐桿,來保持兩側地殼的微妙應力平衡。

這種手段,即便哪一天失效而誘發地震,震級也很低,並不會造成多大的麻煩……

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二三四章 無用第一章 列車第二九五章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二七二章第八七七章 木星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三章 衰老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三章 衰老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三四九章 害怕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八二五章 波束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四五四章 維持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五三九章 參觀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十七章 嬗變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二章 消失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一章 列車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四九二章 認知第六五五章 提防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一五五章 保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杭锦后旗| 汪清县| 莱芜市| 平山县| 射阳县| 焦作市| 普安县| 灌阳县| 德阳市| 大足县| 永仁县| 夏河县| 水富县| 澄城县| 达州市| 井研县| 永顺县| 汝南县| 龙川县| 上饶县| 井陉县| 鲁山县| 汝州市| 滦平县| 建始县| 蒲城县| 昭苏县| 济源市| 通州区| 沁阳市| 青龙| 文登市| 图木舒克市| 萨迦县| 抚顺市| 宜宾县| 拜城县| 乌鲁木齐市| 平安县|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