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9章 美麗新世界

回到書房,羅傑沒有急著先編(chao)寫(xi)新專輯的曲譜。

而是在電腦上新建了一個表格,將《搖滾聖經》接下來要推出的專輯風格一一羅列出來。

“原型搖滾”這個大類下,有爵士搖滾(Jazz-Rock)、原型搖滾兩個小項。

“另類搖滾”分類之下,則是英倫搖滾、另類搖滾。

至於“金屬樂搖滾”一欄,羅傑先是填上了一個“力量金屬”的小項,而後又想了許久,再次補上一個“重金屬/硬搖滾”的標籤,不過在這個標籤後邊,卻是加上了一個問號,表示未確定。

同樣劃上問號的還有原型搖滾大類下的爵士搖滾,是否要製作這個風格的專輯,羅傑同樣也沒有想好。

前者是因爲,《搖滾聖經》系列當中已經有了一張重金屬/硬搖滾風格的專輯。

雖然《所羅門之鑰》的口碑相對差了些,但銷量在整個《搖滾聖經》系列當中反而是數一數二的。

畢竟,重金屬/硬搖滾這個類型,幾乎可以說是搖滾音樂的代表。

不單單有著最多的頂級樂隊,同樣也是受衆最爲廣泛的音樂類型之一。

甚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重金屬/硬搖滾音樂的流行程度,還要超過絕大多數的流行音樂。

嚴格來說,重金屬/硬搖滾風格的專輯,是最爲適合作爲《搖滾聖經》金屬樂搖滾部分的收官作品的。

再加上,羅傑也希望用一張更出色的專輯,來“挽回”《所羅門之鑰》的口碑。

但是否要讓《搖滾聖經》系列出現兩張風格雷同的作品,這一點,羅傑還是有些猶豫不定。

至於爵士搖滾,則純粹是因爲這個風格太過於小衆。

嚴格意義上來說,哪怕是對於大多數相對“硬核”的搖滾歌迷,除了吉米-亨德里克斯之外,大部分人根本說不出一個爵士搖滾的大牌歌手或者樂隊的名字。

而吉米-亨德里克斯,也只是“借鑑”了爵士樂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搖滾音樂當中,並非【桑塔納】樂隊那種“純正的”爵士搖滾。

當然,用吉米-亨德里克斯的作品,湊出一張爵士搖滾的專輯,倒是沒有任何問題。

吉他之神的作品,也絲毫不用爲它的口碑和商業價值而擔憂。

然而,羅傑不是十分確定,這樣做是否有意義。

依照這個年代的“市場環境”來看,無論是前世,還是現在所在的這個世界,爵士搖滾基本上已經是被主流市場所淘汰的產物。

將已經被掃進垃圾堆裡的“文物”重新撿出來,即便是取得一定的成功,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糾結了許久之後,羅傑刪掉“爵士搖滾”的標籤。

又思考了片刻,將“重金屬/硬搖滾”也刪除掉。

畢竟,《搖滾聖經》系列當中,已經有了一張《所羅門之鑰》。

再來一張“重金屬/硬搖滾”風格的專輯,歌迷們倒是會買賬,但卻是有圈錢的嫌疑。

以後是否再推出這一風格的專輯是一回事,但《搖滾聖經》系列當中,肯定是不能再重複了。

剩下的四個標籤,便是《搖滾聖經》最後的四張專輯。

按照順序,分別是英倫搖滾(Britpop)、原型搖滾(Rock-N’-Roll)、力量金屬(Power-Metal)、另類搖滾(Alternative-Rock)。

首先是英倫搖滾。

英倫搖滾,在整個搖滾樂壇當中的分量無疑是相當重的。

這個分支之下的頂級樂隊數不勝數,其中又以披頭士和滾石這兩支樂隊最爲成功。

——無論是在商業上,還是在口碑方面。

前者就不用說了,一直到羅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專輯銷量榜上,第二到第十的銷量加起來,還沒有披頭士多。

至於滾石,他們能夠在樂隊成立五十多年後,無論巡演的規模多大,依然是場場都爆滿,這也足以說明問題。

不過,在幾年前,樂隊已經分別以披頭士樂隊和滾石樂隊爲“主題”,各自制作了一張專輯。

這兩支樂隊,最具代表性的一批作品,已經都是“用過了”。

若是再選他們的作品,這張《搖滾聖經》專輯的含金量還比不上樂隊以前發行的一張“普通專輯”,那就太離譜了點。

所以,羅傑只是稍作猶豫,就將披頭士樂隊和滾石樂隊排除在外。

這兩支樂隊大牌倒是夠大牌了,可惜已經是“用過了”。

除了披頭士樂隊和滾石樂隊之外,英倫搖滾這一分支當中,可以稱得上大牌的樂隊也是有不少的。

諸如【模糊(Blur)】樂隊、【山羊皮(Suede)】樂隊、【綠洲(Oasis)】樂隊、【電臺司令(Radiohead)】樂隊、【繆斯(Muse)】樂隊、【北極猴(Arctic-Monkeys)】樂隊等等,隨便一個拉出來,在搖滾樂壇的影響力都不小。

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也都配得上《搖滾聖經》這個名字。

羅傑將腦海中的數千首歌幾乎翻了個遍,足足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對比,才終於做出了“最終決定”。

【電臺司令】樂隊發行於1997年,被稱爲“英倫搖滾的巔峰之作”的專輯《OK-Computer》。

如果要用最簡單的語言來形容這張專輯有多麼的“偉大”,下面這句話應該是最恰當的描述:

在英倫搖滾的領域內,《OK-Computer》的地位,差不多相當於迷幻搖滾的《月之暗面》、華麗搖滾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布魯斯搖滾的《天堂的階梯》。

放到整個搖滾音樂這個“大圈子”裡,對於這張專輯的評價或許會因爲歌迷個人的音樂審美而有所變化。

但在英倫搖滾這個“小圈子”,《OK-Computer》這張專輯就是毫無疑問的“封神之作”,甚至要超過滾石樂隊的同名專輯,又或者是山羊皮樂隊的《Coming-Up》。

從主題上來看,《OK-Computer》是一張典型的“反烏托邦”專輯。

就像是經典小說《美麗新世界》、《這完美的一天》那樣,描繪出了一個由科技控制人類、情感隔離、所有的一切都被既定的程序所設置,地球就彷彿一座巨大的工廠,而每一個人類,就像是工廠中的螺絲釘一般。

而在表現手法方面,電臺司令樂隊將電子琴、大提琴、鐘琴、電子合成器等等衆多的元素融入到這張專輯之中。

某種程度上,《OK-Computer》這張專輯,已經是帶有相當濃烈的“實驗搖滾”元素。

即便是在專輯發行二十年後來聽,依然是非常前衛且大膽的嘗試。

即便是電臺司令樂隊自己,也無法再次複製這張專輯的成功。

可以說,在整個九十年代的搖滾樂壇,沒有任何一張專輯,能夠比《OK-Computer》更加完美、更加令人爲之癡迷。

唯一可能帶來麻煩的,就是這張專輯“反烏托邦”的主題。

所謂反烏托邦,就是和“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截然相反,通常表現爲反人類、極權政府、生態災難或其他社會性的災難性衰敗等等。

例如電影《飢餓遊戲》的背景,就是典型的反烏托邦式社會。

反烏托邦主題在全世界都非常的盛行,受衆極爲廣泛。

尤其是在西方社會,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爲,資本主義、財團、金融寡頭髮展到極限,便是會讓整個社會進入“反烏托邦時代”。

甚至於,自從《美麗新世界》等著名的反烏托邦作品誕生之後,由於對“反烏托邦”的恐懼,更是加劇了平民階層和“上流社會”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自然而然地,後者對於各種反烏托邦題材的作品,都是不可能有什麼好感的。

不過,看看文學界和影視圈裡層出不窮的反烏托邦作品就知道,沒好感是一回事,但這並不影響那些“資本家”們利用反烏托邦主題的流行,去大舉的圈錢。

至於所謂“上流社會的感官”?

在綠油油的美元面前,誰在乎這玩意?

羅傑也只是稍微猶豫了一下,便是將題材方面的顧慮拋到腦後,選定這張《OK-Computer》專輯,作爲下一張《搖滾聖經》的作品。

自然,專輯的名字不會再叫《OK-Computer》。

這個名字出自著名的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當中的一句經典臺詞:“好的,電腦(OK,Computer),我現在要全手動控制!”

正是這句臺詞,觸發了電臺司令樂隊對於科技生活的思考,從而創作出了這張“科技控制人類”的反烏托邦專輯。

在九十年代,“電腦”這個單詞,也是科技、未來感的象徵,用作專輯的名字,沒有任何的問題。

但現在已經是2013年了,電腦早已普及,只是一件普通的家用電器而已。

在專輯命名的選擇上面,羅傑主要考慮到的是兩個方向。

要麼延續電臺司令樂隊原本的思路,用某件“科技感十足”的物品來爲專輯命名。

要麼,就是強調“反烏托邦”的這一主題。

在和樂隊成員進行討論之後,最終一致決定選擇後者,用《美麗新世界(Brave-New-World)》,爲這張專輯命名。

完整的名字是《搖滾聖經-英倫搖滾篇:美麗新世界》。

這個名字來自於三十年代,英國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經典小說《美麗新世界》。

這本書是“三大反烏托邦小說”之一。

書中所描繪的,便是一個看上去美好而和諧,但實際上卻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未來世界。

或許東方的很多人會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

但在西方,《美麗新世界》這本小說的影響力卻是極大,哪怕是沒看過小說的人,一聽到這個名字,腦海中也會構築起一個反烏托邦世界的模樣。

用這個名字來爲這張專輯命名,便是爲了強化專輯“反烏托邦”的這一主題。

“哇哦,這歌詞可真尖銳。”

胖子看著羅傑拿出的曲譜,不由得發出一陣陰陽怪氣的“讚歎”。

頓了頓,胖子看向羅傑,反問道:“你是不是忘了,現在你也是資本家的一員!”

胖子顯然是在開玩笑。

羅傑聞言,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安妮卻是插話道:“現在白左聖母這麼多,反烏托邦主題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藉由“反烏托邦”這層外衣,將《美麗新世界》這張專輯與自由、人權之類聯繫在一起,對於這張專輯的“格調”是很有好處的事情。

經過這些年的“商業薰陶”,樂隊衆人在營銷運作方面的眼光都是很出色的。

在看到羅傑拿出的曲譜、歌詞之後,只是很短的時間,安妮就從中發現了這個非常合適的宣傳點。

“我也是這麼打算的。”

羅傑點點頭,說道:“具體的計劃還是讓公司的人來做吧,咱們就別瞎操心了。”

稍微停頓了一下,羅傑又說道:“這裡只有曲譜,編曲方面我還沒有仔細完善,只有一個初步的想法,剩下的就交給你們來搞定吧。”

所謂的“初步的想法”,其實就是電臺司令樂隊的“原版”。

但【Darkness】樂隊並非是電臺司令,在製作這張專輯的時候,肯定是要根據樂隊自身的情況,進行一些或大或小的調整。

不過一般來說,也只是在編曲上做一些小的改動,不會進行“大修”。

一般來說,一支樂隊,在編曲的過程中,都是全隊成員一起參與進去的。

根據不同樂隊的情況,或許有主次的區別,但通常情況下,很少會將某個成員排除在外。

哪怕,是在樂隊裡“地位最低”的主唱,也是會參與到這個過程當中的。

不過,在《美麗新世界》這張專輯上,羅傑卻是不打算參與到編曲的工作當中去。

至少是不打算全程參與。

胖子顯然聽出了羅傑的言外之餘,不由問道:“你有別的事要忙?”

“這張專輯之後,剩下的就是最後三張《搖滾聖經》的專輯了。”

羅傑隨口說道:“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做完《美麗新世界》之後,隔上一段時間,大概一兩年左右,剩下的三張專輯我們直接以類似三部曲的形式一起發行。”

說著,羅傑聳了聳肩,又說道:“我得從現在開始,就爲最後的三張專輯做準備。”

第611章 還是一對A第373章 皇后樂隊到底在哪?第483章 更多的可能性第34章 電臺節目第311章 半張專輯的版權第239章 舞臺特效第314章 慈善基金第379章 價值連城的金礦第604章 打破天花板第557章 誰能說服誰第822章 母女平安第270章 最少五個第706章 現金收購還是股權置換?第572章 凜冬將至第325章 先導EP:《深淵》(上)第846章 逗智逗勇第202章 意料之外的獲得和失去(5更)第50章 黑人社區的音像店第292章 空客ACJ第129章 虧本做品牌第434章 真TMD!第618章 載入史冊第196章 搖滾聖經(7更)第111章 粉絲還是盜版?(5更)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403章 Go,Tiger第131章 派對邀請第236章 貴圈真亂第569章 謀權篡位第107章 單曲榜第17第633章 這屆創作者的素質不行第548章 第四名成員第221章 鬼知道什麼原因第515章 天敵第634章 五支樂隊日常回復幾個問題,可跳過。第692章第642章 那就給他們戰爭!第149章 華麗的音樂劇式搖滾第880章 一年第666章 反擊第11章 達成共識第477章 年度專輯第437章 有錢就會變胖?第579章 滑鐵盧?第629章 這章的標題被我吃了第708章 盧卡的好奇心第30章 錄音 下第753章 我們不會輸第101章 我負責帥就夠了(第五更)第188章 這章的章節名被我吃了第387章 大項目第748章 疏漏?第133章 緊張的女孩第869章 故地重遊第601章 阿黛爾-阿德金斯第648章 《Nevermind》第635章 激流金屬專輯?第776章 喪心病狂的提議第463章 八座水晶杯第343章 原來他已經是大明星了第866章第776章 喪心病狂的提議第343章 原來他已經是大明星了第357章 這傢伙是誰找來的?第591章 長期規劃第369章 兩專同發第664章 《紐約郵報》的副刊第721章 其它的計劃第606章 繼承人的問題第863章 提上日程第305章 六種風格第567章 有錢真爽第816章 寧可信其有第35章 樂評第354章 祝我們的敵人好運第215章 幾乎破產的理查森第153章 不能由著喜好來第96章 演出確定(第五更)第57章 貝斯與剁手第108章 新專輯的計劃第764章第267 忘記看的《公告牌》(萬賞加更)第316章 愛麗絲夢遊仙境第655章 老狐貍第256章 六週銷量:470萬第285章 1億2300萬美元第313章 華麗搖滾:波西米亞狂想曲第414章 懷念第91章 遲到(第五更)第732章 【八岐大兔】???第690章 驚不驚喜?第819章 七千萬美元的稅款第728章 街頭演出第643章 背叛第460章 鑰匙第823章 阿曼達-克里斯蒂安第311章 半張專輯的版權第42章 不歡而散第316章 愛麗絲夢遊仙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饶县| 印江| 四川省| 会昌县| 潞西市| 馆陶县| 仙游县| 三台县| 西畴县| 泽普县| 大荔县| 观塘区| 历史| 吴旗县| 都江堰市| 鄂托克前旗| 凭祥市| 镇远县| 九龙坡区| 金塔县| 泸定县| 滕州市| 佛教| 定日县| 类乌齐县| 屯昌县| 灯塔市| 肥乡县| 太仆寺旗| 历史| 平乐县| 乌审旗| 商洛市| 陆河县| 甘南县| 奎屯市| 泰和县| 江津市| 都安| 阜阳市|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