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1章 江南諸地陷落敵手

兵敗如山倒,潰散似江潮,一瀉千里匆狼藉,丟盔棄甲無挽回

這一次,北地清軍強勢南襲,山東、淮北一帶陷落之快,完全是超出南廷想象的。

後揚州失陷,史可法身死,清兵軍馬臨水屯駐長江北岸,南明亦纔算是徹底慌了。

所以,爲此南黨尤是魁首仇維禎,主導兩策應運而生。

一,竭力推進促和乞降事,癡人說夢,滿心滿眼想憑歲貢制,來換北軍偃旗息鼓,罷兵停戰。

可,結果,亦衆所周知矣。

之所以產生如此誤判,實際,就同文官不知兵有關。

正所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按理,北敵大部軍馬,如此摧枯拉朽南侵直下,浩蕩蕩,橫跨千餘里奔襲,那後勤、給養,卻系難作輸送,此爲兵家大忌。

對此,諸大臣所料倒的確說不得完全錯誤。

但,淮北揚州、鳳陽等地相繼陷落後,尤是揚州十日慘劇生,刮地三尺,北地長驅直入之大部軍馬,竟真就以戰養戰,糧秣、銀餉,得到了補充。

遂順勢清軍短息後勤問題得以疏解。

兼加踏馬長江岸頭,遠眺南京隔江而望,近在咫尺。

要知這戰,旦真順利殺入南京,那南明恐便就此休矣,實乃畢其功於一役之不世之功也。

這般誘惑擺到眼前手邊兒上,多鐸又豈會因個什麼乞降納貢,就肯甘心收兵罷戰呢?!

於是,由此清兵大舉渡江掩殺,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既如此天崩迫在眉睫之刻,礙有私利,南黨寧願賭北敵延緩進軍,也不要提前還迎蕭軍班師回朝,以禦敵鋒。

這就全全實打實懷私心罔顧公利是也。

畢竟,於他們所貪想,就算清兵南下,破了江防,短期內,也斷禍不及自身江南挪移後方之資財。

倘投降姿態擺的好,沒準爲顧大局穩南廷,還會招安複用,參考先前北地京師,前朝官紳招撫啓用之境遇,他們合衆有恃無恐,心裡業亦早就有了二備之選矣。

可,如急詔蕭靖川領攜大軍東回,那到時倘此子憑仗軍馬威勢,活動心眼兒,欲做董卓曹操第二。

屆時與清兵鬥算一處,弄個兩敗俱傷還則罷了。

旦真就僥倖頂住了北敵清軍,南黨與朝堂勢必盡在其人掌中。

如此結局,情勢反倒大害自家利益,原處廟堂之高位難保不說,只怕因是前有殿前非議,落進靖國公耳朵裡,身家性命都難顧全,境況惡劣。

所以,即便弘光帝有心力主憑江抗敵。

南黨亦勢必掣肘阻撓,態度曖昧。

後武英殿上,南魁仇維禎極力斡旋,看似皆有妥協,勉強應了詔軍蕭部東來。

實際,這等詔令上動的手腳,要拆兵,也盡是想憑此制衡搪塞蕭軍部,推更有利於促和去而已。

只賴,天地不仁,終是不遂人願。

縱你機關算盡,老謀深算,到頭來,亦盡顯徒勞。

一切妄言貪想,終是付水東流,一去不復返。

倪元璐想不清,也猜不到,建奴人不顧後方空虛,竟一意孤行,決令先鋒營提前大舉渡江,南下直奪南京。

列部在京諸臣,也是惶恐沒了招法,唯是攢齊棄城倉皇逃命矣。

當然,這匆匆奔走,皇城內外,顯要臣屬家眷資財,亦大部沒落下。

憑由公權近衛軍所保,包括靖國公國公府裡一應老小,也全盡數捲走挾赴逃命。

亂套是果真亂了套。但不管怎說,一念間,沒把國公府內鈺娥一干人等丟包建奴之手,還是做了件人事兒的。

甭論是否怵頭隱懼他靖國公,怕此子衝冠一怒,仿了吳三桂之例,還是急亂中隨性指派,這會兒說去,也俱沒個意思了。

事敗如此,實是不堪回首,難存續言。

不久,閏五月月半,十五日來,南京、太平、溧水、蕪湖相繼陷落。

東向,敵勢左路軍先鋒一路,業再佔鎮江、江陰、無錫等地。

又五日,寧國、蘇州、松江又告覆。

湖州、嘉興被屠。

南直隸腹地,盡成建奴夷兵之獵場。

鐵蹄長驅直入下,大好江南,不復安寧。

到處狼煙,百姓四奔亂逃。

敵勇嗜殺成性,霍亂流竄,所到之地,搶掠、殺戮、姦淫,煉獄之景隨處可見,形勢已完全失控。

南明朝廷,弘光帝被攜,跟同諸南黨要員,於十五日夜,逃遁杭州府。

因就朱慈烺病情加劇,不復撐住這逃亡路顛簸之苦。

萬不得已,仇、馬等一干人,業只好臨時杭州下扎歇整。

且算一路來,除劉文炳,鞏永固兩廂領帶三千近衛軍攜護外,沿途夾道,業又攏了各府縣守備兵勇,雖四處兵源有限,府兵戰力亦一言難盡,但,好歹也統共製出七八千人之聲威。

按理講,杭州一帶,倘憑此七八千衆據城堅守,倒也還堪支應一陣。

可明廷南黨那幫文臣早就嚇破了膽啦。

業經匆議,倡之最多者,還是打算一旦敵兵至,杭州有失,便攜天子西南直遁嶺南廣州地轄,徐圖後繼,捱過敵鋒,再從長計議。

好在,自十二日夜裡,南京武英殿合議後,一紙遣兵班師調令,馬不停蹄,遞送去了九江。

這封敕令,乃經邱致中錦衣衛中人親派密送。

邱著親信越修匆走,急辦此事。

越修呢,亦知此情利害,不敢怠慢,星夜兼程,一路狂奔趕西南。

一日半,十四日午前,便趕到九江城。

不及歇喘大氣,心切密告蕭靖川眼下南廷實情。

邱、姚臨危逢機,密傳蕭郎,話講絕不可按詔令所言,分兵三路出擊。

南京告急,不日傾覆。

遇成大事,就在此役是也。

隨之越修原本盡道邱、姚辛密,再複述明廷皇帝及南黨諸員所作爲後,蕭靖川屏退左右,關起門來,業又好番思忖計較。

直至傍晚時分,房門重啓開去時,蕭郎方纔眸光如炬,復行出。

旋即,堅定決心,分派著下軍令。

時不我待,成敗在此一舉矣!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第165章 胡茬子攪事第367章 雨中對決第396章 各有煩憂第409章 殿議(一)第277章 偏廂車第524章 閻應元之能第523章 粥棚混亂第159章 細話保定(二)第617章 真保 三坡線報第187章 繳獲物資及戰損情況第212章 滿城東關外,吳國貴第699章 獨騎追前路第125章 錦蕭郎險救劉巧兒第578章 惡人當有惡人磨第317章 蕭 高對陣第336章 孫 李嗆嘴!第257章 黃 劉二人齟齬第96章 打探虛實第542章 馬爲民硬撐第436章 後夜難眠第656章 水戰法門第46章 話別第267章 時不我待!第449章 飛騎內關西華門前第658章 叛軍東進第626章 齊綱稟事第15章 物資配發第93章 易縣劉記遇故人第342章 虎臣與黎弘生之軍令狀第453章 宮宴第185章 夢魘醒!第594章 計較兵馬第680章 攪亂一黃三兒第48章 整訓練兵(二)第223章 東關絕響!第535章 事畢應付第124章 打掃戰場第151章 不許你走第549章 倒黴催長庭第356章 袁平震霸王!第475章 盤詢舊事第108章 難兄難弟第656章 水戰法門第254章 南京兵部衙署第315章 朱慈烺智鬥御下第699章 獨騎追前路第687章 南京急議(三)第648章 叛軍東進第395章 誘敵南返第222章 最後一搏!第227章 補漏第43章 霸王硬上弓第240章 戰後繳獲及發賞統計第499章 國公府前第40章 小寡婦,劉巧兒第115章 撤離部署第365章 袁平出手第575章 邢氏刁婦第204章 敵軍加大火力!第239章 保定攻防告捷!戰損統計第120章 進城裹亂第338章 齊綱到第343章 齟齬,會畢第634章 邱 謝倆活寶第469章 吃我一記窩心腳第291章 叩關清河縣第263章 力尤不及第12章 誘敵深入第71章 出鎮贖人第583章 急行緊辦相追斬第658章 叛軍東進第295章 後宅拿人!第164章 保定北門第129章 進山回還第99章 飛檐走壁第509章 品頭論足第658章 叛軍東進第290章 姓沈!第26章 亂中取利(三)第470章 蹽第120章 進城裹亂第280章 吃酒!第129章 進山回還第15章 物資配發第673章 書講老黃(二)第445章 匆見齊綱第75章 攻入山寨第32章 朱純臣之死第59章 婉娘阻刀第122章 豪賭一回,兩敗俱傷第453章 宮宴第238章 阿濟格敗北撤軍!第33章 國公府星夜顛覆第236章 缺口陷,呂穀倉戰死!第293章 輕鬆搞定第95章 翠玲兒被擄第73章 審問敵情第601章 天賜姻緣第76章 大獲全勝第130章 發愁的劉宗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侯县| 内黄县| 阳江市| 繁峙县| 铜梁县| 内丘县| 东山县| 南岸区| 蒲江县| 清水县| 托里县| 南京市| 潢川县| 大足县| 石门县| 桐梓县| 岑巩县| 仁布县| 绍兴市| 淮南市| 维西| 永靖县| 乐山市| 常德市| 巩义市| 阜宁县| 内丘县| 三亚市| 嘉善县| 富顺县| 横山县| 凤台县| 思茅市| 福贡县| 行唐县| 绥宁县| 蓝田县| 南投县| 苍溪县| 礼泉县| 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