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9章 充補降兵

馬進忠,字葵宇,其人籍貫陝西延安。

明崇禎初年,陝北饑荒嚴重,民不聊生,馬進忠率衆起義於陝北,號“混十萬”。

後在明將左良玉追剿及引誘下投降明軍,隸左良玉部多年。

此番,其同五親將另一,張世勳,原袁繼鹹部將,一齊誠降蕭軍,復歸明軍序列。

這事兒說來,之所以能有這般效果,實際,亦跟左良玉暴斃後,叛軍內部暗力角鬥有關。

郝效忠、金聲桓、王得仁三個,份屬同黨,就在九江內訌,燒死袁繼鹹後,郝效忠搶班奪權之心,就已十分難耐,霸氣外露矣。

其人早年經是左良玉壓制,還多少有些收斂。

郝效忠,名不副實,溜鬚鑽營極是拿手。

可就月餘前,左良玉突然暴斃吐血,其人大駭間,乍感時機現。

遂三月中,內聯金、王二將,下得狠手,趁內訌事,排除異己,勾當成型。

後爲能順利接續左良玉同清狗西、北夾擊之勢,作他皇帝美夢,遂強推東犯後繼。

對此,馬進忠本就持反對意見,早在左良玉媾乞清廷,勾聯外族蠻夷,起兵之初,就已是多番勸阻,只奈人微言輕,無法抗衡是也。

不得已隨軍到此。

後九江事發,張世勳亦無端捲入內亂中,舊主身死,他亦難能不受連帶牽扯。

於是乎,馬、張二將,同遭郝、金、王三部排擠,便已成難解死局。

本來嘛,大軍困頓九江半月有餘,他倆就沒少跟著吃瓜落。

對來郝效忠作首多是不滿。

眼下,安慶一戰,郝、金、王三部並立把持局面徹底瓦解,更郝效忠、王得仁死崩戰間,馬、張二將順理成章,就直是歸附蕭郎帳下了。

意料之內,情理之中。

而,再言校對後五營,那些雜七雜八,烏合之衆。

形勢就更有複雜來。

這些個往昔左良玉搶扯收編來的外營將校,此番東來呢,跟於大軍身後,助長威勢尚可。

早左良玉還在時,此一十數萬兵,他個原主大帥都難堪完全調得動。

後九江事下,郝效忠牽起頭,看是咋咋呼呼,公推左夢庚接任。

實際上,這些後營編雜,他個後來者,就更難管服了。

三月末,亦算是因利勢導,好說歹說,這批人才並未直接撂挑子散場。

求爺爺告奶奶,攏在最後,以擴軍陣。

這會子,既前線慘敗,莫名其妙跟來作俘,就更不隨心,其志必異也。

所以,這些個兵啊,別看烏泱泱擠茬一處。

可,旦有風吹草動,必是趁亂夥同四逃。

今日,肯堪抻去五六日,才耐不住性子,發夜逃遁,業算已經是給足了蕭軍部顏面矣。

此一結果,亦遲早之事。

遂這其間,倘說,真就令蕭最顯氣憤處,或恐就還屬那金聲桓。

其人見利忘義,曲勾小人耳。

本來,蕭對此人攜部歸降,就心有忌憚。

原想得法子,是打算對他一部,儘快抽編打散,不給金聲桓攜部逃脫之可能。

但不成想啊,一夜匆亂,這老小子走的倒真叫個乾脆。

此子不仁不義,如此這般,放虎歸山後。

待是後繼西走,奔返湖北溯回。過不經年,料必還會成就大禍患。

只徒勞無奈,初十無力多顧罷了。

且經此一事後,蕭同諸將議,亦俱覺是此間萬不可再等。

什麼南京回詔另來打算,那怎還等得急呀!

靠上峰敕令幹活兒,真真就是黃花菜都要涼,哪道你都甭想趕上熱乎的。

於是,未免初十大亂再就發生。

蕭意力主,迅速拆編,就地對湖北之降軍,化整爲零,以充各部軍伍。

具體操作嘛,大致可分作三部分完成。

一,原郝效忠部殘剩兵馬,兩萬之數,直並撥此戰蕭軍水戰勳將,新晉安慶賀舟管帶。

同時,增配陳九郎、藍七二部,與賀舟一同統管此水軍一鎮。

賀舟主,劃一萬四千之兵,陳、藍二將嘛,則各分撥三千,兼接原部鳳陽兵,總算起來,此一鎮,業已兩萬二千人數,可分轄七八小營了。

由此便可瞧出,蕭郎將身對賀舟來,能有多大期許。

當然,之所以這般個砍瓜切菜,歸堆兒劃拉,也盡是一時兵多將少,無奈之舉。

什麼個經驗才能的,此前沒有,做著做著,便也就有了嘛。

事逼近前,都到這份兒上了,兵我給,可看得不得行,就亦全憑自個兒本事矣。

二,原王得仁一部,殘餘一萬五千數兵額,分差對開,撥劃黎弘生、趙應元部。

此一戰,後經搜斂西追殘逃後陣兵馬時,黎、趙二部,俱是得艦多艘,戰船無計。

現下,由再編各部七八千水軍,想是假以時日,或混成水陸通才將軍,亦未可曉也。

三,後五營規束殘剩五萬部卒,先頭劃撥兩萬,填入虎臣麾下。

他此戰神勇,不計安危,縱是先前不熟諳水師戰法,但真到動真格兒時,果決虎將也。

先鋒悍勇無算,此役安慶東,那左良玉兒子左夢庚,亦就正他黑廝所擒。

倘傳武要是還在,那這哥倆戰功或還可堪一較。

眼下,既傳武已故,那他李虎臣,便就能算數得勳頭一等了。

蕭將早日飛舟捷報,各級將官請賞,頭個便也就是這黑廝。

奈何南京這會子還不見回批。

不管怎樣吧,這兵馬上,蕭也自是少不得他。

此前,其部虎臣業已有來一萬舊部,這回,新添兩萬,總三萬之衆。

甭消理什麼職銜不職銜的,光是這般兵馬實力,亦早不輸一鎮總兵,乃大將軍身位矣。

除此,待他黑虎臣挑走先手,餘下還盡三萬人,眼前軍伍處,恐就多少有些吃不下了。

爲解尷尬窘局,蕭又快馬召回池州駐防許繼祖一部。

予了他五千兵,並且,著其領帶剩餘兩萬五千降兵即刻歸返河南地。

交孫培忠一部全權處理消化。

最後,至於再剩嘛,統歸就算是些後勤輜重,跟軍隨來的腳伕農戶。

這些人,非戰時卒丁,不過因規模龐大,一時蕭也難作消解。

大數遣返回籍後,餘留可供使派者,統掖銘祿去理會,至此不在話下矣。

第445章 匆見齊綱第36章 太子高燒第560章 保大保小第404章 戰馬事第182章 事成!第164章 保定北門第429章 疾風驟雨匆南撤第267章 時不我待!第347章 沈朝宗第661章 大戰起第536章 高枕無憂第214章 繼祖重傷回城報信第300章 蕭 邱清河對(三)第470章 蹽第404章 戰馬事第582章 北飛伯勞南時燕第87章 算帳第35章 老兵焦大第30章 虎返深山第626章 齊綱稟事第380章 兵臨德州城下第533章 掛彩第402章 神兵天降!第369章 話回蕭郎第135章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第138章 三碗餛飩,六個燒餅第102章 巧奪西門第665章 嗚呼哀哉,傳武將第673章 書講老黃(二)第43章 霸王硬上弓第148章 桌前獻寶第510章 冰火有別第566章 沒憋好屁第557章 蕭惹旁顧第35章 老兵焦大第274章 給臉就要第550章 癩葡萄第188章 致中謀第276章 盧寶,衛倉第382章 德州首戰始第396章 各有煩憂第255章 黃得功入堂第534章 長庭發飆第148章 桌前獻寶第272章 偏院兒兩油條!第37章 這般遺孤第147章 一眼望川第459章 夜對武英殿(五)第216章 滿城二階段攻防,一觸即發!第652章 戰端未起,左良玉暴斃第256章 劉澤清溜鬚第240章 戰後繳獲及發賞統計第195章 一夜無眠!第618章 使計終脫身,河南急赴歸營去第498章 雜隨巷第98章 易縣內臨戰部署第344章 蕭敘後話第407章 武英殿前第406章 碗酒釋嫌第442章 長庭回報第560章 保大保小第47章 整訓練兵(一)第15章 物資配發第442章 長庭回報第611章 響晴白日第240章 戰後繳獲及發賞統計第488章 相擁第449章 飛騎內關西華門前第598章 簫郎娶妻第454章 盼君遲不來第83章 鎮中瑣事(二)第43章 霸王硬上弓第578章 惡人當有惡人磨第217章 東關爭奪戰第86章 帳中春第518章 忽傳北向消息第667章 西邊晴來東邊雨第67章 單馬困將第17章 夢迴鈺貞(一)第520章 縣城關前第137章 銘祿掌權第656章 水戰法門第174章 一定配合!第604章 邢氏母子第620章 袁計相較第676章 鐵蹄急下,兗州 沂水盡落敵手第29章 巧渡渾河第335章 各抒己見第621章 虎臣吃餅第623章 諸將齊聚第437章 袁訴衷腸第122章 豪賭一回,兩敗俱傷第137章 銘祿掌權第657章 江潮伴心聲第567章 愕然變故第284章 籌辦統宣事第475章 盤詢舊事第299章 蕭 邱清河對(二)第302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第335章 各抒己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隆县| 门头沟区| 莎车县| 诸暨市| 东光县| 志丹县| 马边| 云和县| 全南县| 思南县| 景宁| 建湖县| 上饶县| 临桂县| 游戏| 河北区| 江源县| 常德市| 介休市| 壤塘县| 陆河县| 十堰市| 黔西| 全椒县| 衡阳市| 太仓市| 牡丹江市| 昌吉市| 开江县| 台中县| 绥棱县| 罗城| 奉节县| 贺兰县| 都江堰市| 陇川县| 蕲春县| 军事| 舞钢市| 浦城县|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