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

距離汴京萬里之遙的欽察大草原上。

一處水草豐美,陽光明照的草原上,數(shù)以萬計的氈包簇擁著最中心一處巨大的宮帳。

無數(shù)的牛羊馬匹在綠色的大草原上奔走遊動,一個個孩童與婦孺發(fā)出脆亮的笑聲。

“汗王有心了!”

宇文虛中看見耶律大石的第一句話就把這位赫赫有名的西遼皇帝噎的說不出話來。

什麼叫有心了?

合著老子主動往西邊來,對趙宋來說就是有心了是吧?

耶律大石忍住氣,沒有叫嚷出來。要不然宇文虛中肯定會大大的點頭。

前者建立的西遼,一沒有摻和進塞爾柱人所組織的反宋聯(lián)盟,二沒有對殺入河中地區(qū)的宋軍造成任何實質上的威脅,三不需要宋軍發(fā)話,自己就主動的往西來,這可不就是有心了麼!

“相公所言當真?”

耶律大石聽了宇文虛中的話後,整個人有點不敢置信。哪怕他手中正拿到了一封所謂的‘宋皇親筆信’。

趙九真那麼大方?直把他耶律大石,還有李察哥給放生了?

“汗王何必自謙?”宇文虛中說著:“貴軍一路西向,毀淫祭,化愚昧,乃建有聖德也。”

早在耶律大石西遷時候,宋軍就沒有放鬆對他的關注。後者自從擊敗了東克普恰克人後,就全面禁絕景教——克普恰克汗國是信奉景教中的正教的,灌輸以佛教,並且定漢語爲官方語言,甚至還建起了教授漢學的貴族學校。

那些臣服於耶律大石的克普恰克部落,一個個獻出繼承人來耶律大石身邊當質子,然後在耶律大石這裡學漢話漢學,信佛尊儒。

雖然耶律大石的服飾上還保持著契丹風格,但他的很多政策綱領卻是在漢化,大面積的漢化。只不過叫外人趕到意外的是,那些漢化政策並沒有在西遼內部蕩起一絲一毫的風波。

這真的很出人意料,可仔細想想,卻又在情理之中。

克普恰克人是一羣草原遊牧民族湊合成的部族聯(lián)盟,他們接過了基馬克人的權杖,體量橫貫整個欽察大草原東西。

從東方的額爾齊斯河開始,一直延伸到黑海北端的南俄草原。

看似地域廣闊,可人口不多,文化更是單薄。與河中地區(qū)所接觸的天方文明根本不能比。

加之克普恰克人本身就是一遊牧民族大聯(lián)盟,內中回鶻化部族、突厥化部族,以及大批的土著部族,彼此混雜一處,文化上通通尷尬,可謂是一片荒漠。

奪取了東克普恰克的西遼,根本不能從克普恰克人身上吸取到絲毫的文明養(yǎng)料,那就只能用自身所蘊藏的文明來影響被征服的一個個克普恰克人部族。

在這一過程中,一個選擇項便擺在了耶律大石他們的眼前。

契丹文明,黨項文明,漢文明!

三個裡頭選擇出一個最優(yōu)的來,以便能最快的統(tǒng)合所有的部衆(zhòng),這一點關係到西遼所有人的未來前途。

然後所有人都選擇了第三個。

不管是耶律大石還是李察哥,他們都很清楚東方趙宋如日中天的聲望。而西方各族也清楚黨項契丹是落荒而逃的餘孽,如果用本族的那點文明之火來照亮他人,那未免有點充大。西遼一干高層亦擔憂那般做後,如宋軍一旦朝他們追殺來,恐治下偌多的部族會立刻分崩離析。

畢竟草原部族的特性就決定了他們的軟弱性——打不過就臣服,多簡單的事?

可若是用漢文明來渲染,那就不成問題了。

那些個內心裡兀自首鼠兩端的克普恰克部族,只從爲了能在宋軍殺過來時,自己多在宋人面前賣一個好,怕都會用心來漢化。

而且說得再直白一些,契丹文明和黨項文明當中,何嘗沒有太多的漢文化摻雜啊。

就連契丹文、西夏文本身都是參照漢字而創(chuàng)制的文字,屬於漢字的派生文字,可見所謂的契丹文明和黨項文明有多麼大的水分了。

這般想著,兩族的遺老遺少們就也多能接受了。

耶律大石真的沒有想過‘教化’二字。

完全想不到自己等人的無奈之舉,竟然會被萬里之外的趙皇帝評價的如此之高。

“以上就是那趙九的要求,大家都議一議吧。”

宮帳內,西遼的一干權貴悉數(shù)在場,耶律大石左手邊坐著李察哥,右手邊坐著蕭斡裡剌,其下是耶律松山、耶律鐵哥、蕭剌阿不、耶律術薛和李良輔、李造福等。

這些人可以說是西遼帝國大部分的實權高層了。

現(xiàn)在聽罷耶律大石的話,一個個震驚之餘,是誰也不想第一個開口。

開口要怎麼說呢?

說應該同意趙九的意思,耶律大石應該去帝號,受趙宋封號,低頭納貢,以此來換取與宋人之間的‘和平’?

怕耶律大石的刀子不利麼?

在不能確定耶律大石內心的真實想法的情況下,誰也不敢真的來直抒胸臆!

大家的眼睛都看向了李察哥。他可是夏王!比蕭斡裡剌的六院司大王(南院大王)可牛多了,乃是實打實的一個藩王。

“帝王名位不過虛誕,千載青史上多的是那有名無實之輩,陛下敢於無生之境求的一條生路,西擴萬里之疆,存亡繼續(xù),再立新天,實是雄主也。今日局面何去何從,臣等實無須多言。”

李察哥的話叫殿內的衆(zhòng)臣全都變幻了臉色。生怕他惹怒了耶律大石!

遼乃宋之兄國,一百多年的時光裡,契丹人面對宋人的時候都是拿鼻孔朝天的。現(xiàn)如今卻要受宋皇冊封,感情上可不是誰都能坦然接受的。

但當衆(zhòng)人把目光看向耶律大石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後者面色如常,彷彿李察哥的那些話對他根本就沒有半點觸動。

大家都知道耶律大石的作風的,不是那種喜怒不形於色的人。

在西遼這一集團中,耶律大石的地位與威望都是無人可匹敵,他沒必要玩弄一些套路,該高興就高興,該憤怒就憤怒,從來不做高深莫測。

而如此坦蕩的行爲也讓西遼軍事集團在最困難的境地中都能保持團結,哪怕是黨項部分,一個個軍兵也都對耶律大石甚是推崇。

甚至李察哥今日之所以敢如此的自白,那都是因爲耶律大石的爲人絕對坦蕩。

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吃虧吃大發(fā)了(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tài)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二百零九章 戰(zhàn)盛京(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開鄭芝龍的真面目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zhòng)想看戲(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zhàn)(求訂閱)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番外1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xù)(求訂閱,4/10)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八十二章 戰(zhàn)鬥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tǒng)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zhàn),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定县| 松阳县| 从江县| 若尔盖县| 临湘市| 科技| 比如县| 开封市| 德令哈市| 楚雄市| 西平县| 塔河县| 连江县| 平邑县| 永寿县| 拜城县| 东乡县| 灌云县| 大足县| 鄂托克前旗| 万山特区| 始兴县| 屏东县| 阜平县| 阜新| 东丰县| 长岭县| 景德镇市| 微山县| 十堰市| 达孜县| 驻马店市| 曲麻莱县| 阜新| 邯郸市| 桐柏县| 洪泽县| 孟津县| 临沧市| 普定县| 娄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