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

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

大明最基層的行政權力,一直在胥吏手中掌控。

甚至這些胥吏父子相承,從宋代到而今,數十代經營,早就成爲他們的自留地了。就形成了一個互相制衡的局面。

雖然很多官員對胥吏的種種惡行,深惡痛絕,但是他也僅僅能針對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件事情發作,決計不能衝著這個胥吏集體來。

否則這些胥吏們就能讓高高在上的縣太爺嚐嚐無人可用的局面。更有甚者,這些胥吏敢在公文,或者銀錢來往之間,挖出坑來,讓上官在不知的情況之下,已經觸犯國法,或者得罪了大人物還不知道。

如此一來。

所以,雖然朝廷已經給了胥吏這樣那樣的出路,但是這種權力之間的交接,又怎麼能安安穩穩的。

所以,每一個試點推進之中的地方官,他們要的都是上來能打,能撕,有經驗的吏員。而不是那些剛剛培養出來的新手。甚至還要人帶的。

幫不上忙,甚至還幫倒忙。

其實朱祁鎮也知道這一點,畢竟已經有好多吏員下獄了。

權力厭惡真空。

不管是在朝廷之上,還是下面縣衙之中,都是一樣的,某些或許是冤枉的,但是鐵證如山,根本不能駁倒。或許有些人雖然是被誤導什麼的, 的確是犯了國法。

所以各地對北京這種歷練出來的吏員更是需求量大增。

以至於北京乃是六部一些經年老吏,或者願意服從朝廷命令的胥吏,搖身一變成爲國家的吏員,但是卻要調到外地任職。

所以從北京抽調吏員,朱祁鎮是理解的,但是爲什麼從天津抽調吏員,卻有一點不明白。

劉定之說道:“陛下,天津新建,根底淺薄,沒有什麼老吏,再加上河北巡撫馬文升,乃是正統十六年進士出身,歷任地方,年富力強,經驗豐富,所以天津府的胥吏改革,是幾個府縣之中,做的最好的?!?

“故而有富裕的吏員,可以抽調?!?

朱祁鎮說道:“哦。朕真想去看看?!?

這也是朱祁鎮心中一直一來的想法。

這麼多年來,朱祁鎮出京的次數,簡直是屈指可數,每一次出去都是身負政治使命。一來靜極思動,二來,卻是想看看在他主政之下,大明天下到底漁鷗什麼樣的變化。

特別是後者,是他一直所想的。

“陛下,身負天下之重,此事萬萬不可,如果陛下想見馬文升,可以召見馬文升,何必紆尊降貴?!?

朱祁鎮也知道,就內閣是萬萬不願意讓他做這樣的事情,而且此事也不是做這事情的時候,朝廷之中,看似憑藉,但是實際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朱祁鎮居中掌控,才讓整個大政,不出朱祁鎮的預計之外。

在這個時候離開北京,對北京的掌控也會出問題。

朱祁鎮輕輕一笑,說道:“不過一句戲言而已?!?

雖然朱祁鎮這樣說,但是這個想法,已經深埋在朱祁鎮的心中。

抽調吏員的命令,從北京發出,還沒有到達天津的時候。馬文升還在做自己的事情。

而今就有一場好戲在天津府上演。

先有天津衛,再有天津城,或者說先有糧倉再有天津城。

這一座天津城,本身就是在天津衛城,與各地倉庫的修建之後,再開始修建的。而且當朱祁鎮當初確定了,天津倉作爲國家糧倉。

與北京倉儲體系,一起承擔,大明國家儲備,天津倉庫之中的存糧,就有近千萬石之多,而作爲天津巡撫馬文升,對這些倉庫也是富有責任的。

當然了,這個責任是雙重的。

畢竟天津倉直接負責人乃是當地的戶部郎中。他是戶部侍郎楊鼎的下屬,就是京倉體系之中的一員。

只是天津倉畢竟在天津,就與天津地方有想多的交叉與合作。

而這一件事情,就是一倉糧倉失竊案。

由天津府的吏員韓鐵城府運送給天津倉的一批糧食,不翼而飛了。

這一批糧食並不多,不過幾百石而已。但是這一件事情,關係到兩個部門,不得不層層上報,最後讓河北巡撫馬文升,親自過問。

卻見在天津知府衙門之中,可憐的天津知府只能讓出主位,與戶部北河郎中,一左一右坐在兩側。他的主位被馬文升佔據了。

這位北河郎中,就是負責漕運的。

馬文升此刻正在細細詢問情況。

下面跪著幾個吏員。

其中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吏,低頭垂目,看似很是老實,將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無他,就是漕運有一批糧食運到天津了。臨時讓天津出人手,幫忙運輸到倉庫之中,說起來,也就是從碼頭到倉庫數里路而已。

但是今日倉庫裝倉的人比較多,於是乎他們一行人就堵在路上了。在一個民間院落待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糧食入庫的時候,倉庫的人一驗,發現根本不是糧食,糧食僅僅有一層,下面都是一些土石這類的重物。

馬文升問道:“韓鐵城,你接受的時候,可曾檢驗過?”

韓鐵城臉色蒼白,說道:“驗過。”

韓鐵城自然知道,他這樣說面對的是什麼?

但是他從學院畢業之後,先在大興縣做小吏,而後轉到了兵部,又被抽調到了天津,而今已經有九品官身。

將來升遷有望。

太高的職位不敢想,一輩子熬出一個知府,或許是可能的。

所以韓鐵城做事再勤勉不過了。從不敢有一絲的大意。這種交接上的事情,更是不敢出一絲漏洞,他可是上面下面都查過了。

的確是糧食。

但是僅僅是一夜功夫,就不翼而飛了。

韓鐵城捫心自問,也就是在客店休息的時候,韓鐵城自覺在天津城之中,又是清明世界,能出什麼亂子,也就交代了下面幾句,自己早早休息了。

當夜也沒有在客店休息,而是回家了。

畢竟這天津倉,也在天津城內。與韓鐵城的家,不過幾步路而已。

聽了韓鐵城的話,戶部郎中王大人微微鬆了一口氣,只要確定不是漕運體系的問題,其他的就無所謂了。

馬文升說道:“如此說來,是你堅守自盜。”

韓鐵城扣頭說道:“下官辦事不利,乃有此等疏漏。朝廷如何處置,下官都不敢有半句怨言,但是下官萬萬不敢監守自盜。”

馬文升表情不緊不淡,似乎沒聽見一般,說道:“已經確定了,這一批糧食,就是在你們手中丟的。”

“來人,去他們家中搜查?!?

“是?!绷⒓从幸粋€人出去了。

馬文升就在主位之上,細細的看著案上一本書。其實這並不是一本書,而是這些的檔案。馬文升一一看過去,細細揣摩,偶爾目光向下瞥了一眼。

正在心中思量之間。

一個跑過來,在馬文升耳邊細細說了一番話。

馬文升厲聲說道:“胡聰,你還不招來。”

韓鐵城眼睛立即看向他旁邊的那爲小老頭,也就是剛剛發言的老吏。

胡聰身子一顫,似乎極度害怕,又似乎是滿心委屈,撲倒在地,說道:“大人,小人冤枉,小人冤枉?!?

從這兩人的自稱上,就能看出兩人的出身不同。

韓鐵城是從學院出來的,雖然是吏員,但是對馬文升自稱卻是下官。但是胡聰卻是自稱小人。

而小人一般都是賤籍自稱的。

所以這胡聰乃是天津本地胥吏留在府衙之中的人。這樣的人相當不少,畢竟一個府衙運轉,不可能全部靠外地人。

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八十章 寇深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雲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裝臨朝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山县| 丽水市| 姜堰市| 兖州市| 卓资县| 铜川市| 启东市| 时尚| 瑞昌市| 安达市| 怀来县| 通渭县| 隆德县| 昭苏县| 昌都县| 安多县| 永丰县| 上虞市| 辽宁省| 阳新县| 望谟县| 青海省| 横峰县| 东光县| 绥德县| 六枝特区| 略阳县| 平遥县| 安顺市| 永丰县| 三台县| 龙泉市| 阿荣旗| 麻栗坡县| 庆元县| 水富县| 墨脱县| 哈巴河县| 宁安市| 军事| 永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