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0章 三十二萬大軍

在明軍蠻不講理的打擊之下,城內的十餘萬薩非王朝的人馬都沒機會出城列陣,只能窩在城中捱打。

若是明軍沒有火炮,高大的城牆自然是薩非軍隊的掩體。可是現在,這高大的城牆卻成了牢籠,將薩非王朝的軍隊,還有奧斯曼帝國的殘兵都關了起來。

吳雲生將明軍的騎兵散佈在大不里士外圍,只要有人敢從城內出來,明軍騎兵就會上去一頓亂槍。

城內的那些軍隊,想跑也跑不了,只能等著明軍破城。

很快,大不里士的城牆就被轟了一個大口子。可是吳雲生卻並沒讓明軍進城,而是繼續以明軍的優勢炮火擴大城牆的豁口。

當一道近三十丈的豁口出現在城牆上的時候,城內的軍隊就無法再沉住氣了。

塔赫馬斯普一世,與吉爾勒兩人商定,讓手下的軍隊向城外衝鋒。

只要他們這十餘萬人馬在城外展開兵力,還是有可能與明軍一戰的。

但是明軍早就嚴陣以待,正面的話,要面對明軍火炮,這顯然不可取。

於是這十幾萬人,都從北門衝了出來。

但是明軍的騎兵也不是閒著無事的,看到敵人出城,便立時蜂擁而至。

火槍不停的射擊之下,雖然不能真的給敵人造成重大的打擊,但是對於聯軍的士兵影響極大。

原本在城內被炮轟的就沒有脾氣,如今頂著明軍騎兵的彈雨往城外衝,更不要想著從容列陣。

就在聯軍還亂哄哄的時候,明軍的火槍兵也已經排著方陣,繞到了北門外。

“派騎兵上去,拖住明軍!”塔赫馬斯普氣急敗壞的下命令道。

三萬薩非騎兵立時脫離了大隊,向著明軍的方陣撲了過去。

可惜明軍的火槍方陣火力極爲迅猛,根本就不是這些騎兵能突破的。他們一口氣衝到了五十步的距離上,就再也沒有一個能站著的了。

吳雲生命令大軍前進射擊,極力壓迫這些聯軍的空間,不使對方展開。這樣一來,便可將明軍的火力優勢發揮到最大,保證火槍的準確度。

在明軍火槍兵與騎兵的兩面壓迫之下,聯軍很快便徹底崩潰。無數的敗兵往城內逃去,城門口只是踩踏,就死了許多人。

這一戰,聯軍敗的非常徹底,雖然大部都逃回到城中,可是他們已經沒有了絲毫的抵抗之意。

十餘萬人馬,除了戰死的,被明軍活捉了十一萬的俘虜。

吉爾勒本身就是將領,見機早逃的也快,居然被他給跑了。而塔赫馬斯普一世就很倒黴,剛剛退進城就被手下的士兵給擠下馬去。即使親衛極力的去救助,也沒能在滾滾的人潮之中將他拉出來。這位薩非王朝的君主,就這麼被自己的士兵給活活踩死。

吳雲生重新奪回大不里士之後,並沒有進一步的動作,而是派了數千人的軍隊,去攻打第比利斯。

塔赫馬斯普一世被踩死,第比利斯就成了無主之地,明軍說是攻打,其實就是傳檄而定。

但是第比利斯地處高加索山下,穿過高加索的山口,就是李成樑所的防區。

因此吳雲生這一戰,也將與李成樑的陸上聯繫通道徹底打通。

他這邊開始休整,準備迎接奧斯曼帝國接下來的反應。

在兩河流域,卻又燃燒起了新的戰火。

楊洪義接到了吳雲生的信之後,爲了策應吳雲生,他帶著四萬五千明軍進逼拉卡城。

當吳雲生的戰事結束之時,楊洪義所部纔剛剛趕到拉卡城下。

拉卡的奧斯曼阿扎普軍團,得知明軍到來,便主動出城迎戰。

但是他們這麼做,根本就是不自量力。

在拉卡城外的平原之上,十萬阿扎普軍團被明軍象趕兔子一樣追的到處亂躥潰不成軍。

楊洪義感覺沒費力,便佔領了拉卡城。

拉卡城靠著幼發拉底河,又是奧斯曼帝國通往兩河流域的必經之地。若是在以往的時候,這裡相當的繁榮。只是自從戰事頻繁之後,拉卡城便日漸蕭條。

楊洪義佔領拉卡之後,也得到了那十萬阿扎普軍團的所有補給,這對於明軍來說是意外之喜。

而且他將這裡打下來,便直接威脅到了奧斯曼帝國的軟肋。

拉卡城距離阿勒頗城也只不過兩百里而已,只要楊洪義願意,隨時都可以出兵切斷奧斯曼帝國南北之間的陸路通道。

這場勝利意外的刺激了奧斯曼帝國,使得拉卡城以西的所有奧斯曼軍政高官都悚然驚起。

他們沒有等著蘇萊曼大帝的命令下來,便主動的向著阿勒頗增兵。如果等到蘇萊曼大帝知道拉卡丟了,只怕明軍已經打下了阿勒頗。

不過楊洪義並沒有辜負這些奧斯曼官員的擔心,他只在拉卡城休整了三天,便帶兵猛撲阿勒頗城。

那些被倉促組織起來的奧斯曼軍隊,哪裡能是明軍的對手,比之前的阿扎普軍團還不如,幾乎是一觸即潰。

奪下阿勒頗之後,楊洪義領兵轉而向南,又用了十餘天的時間攻佔了霍姆斯和大馬士革,這才又領兵回到了阿勒頗,在此駐守。

在楊洪義看來,這樣應該就可以策應了吳雲生,讓奧斯曼帝國將足夠的注意力轉移到他這裡。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連奪奧斯曼帝國的數座城市,已經讓整個奧斯曼帝國震動。

蘇萊曼大帝看到了戰報之後,大罵手下的一羣廢物。他準備召集手中所有的軍隊,親征阿勒頗。

這等大事,一下子就受到奧斯曼衆臣的阻撓。

萬一蘇萊曼大帝出了事,整個奧斯曼帝國就全完了。

可是面對明軍的攻勢,奧斯曼帝國全線都是一片敗績,不得不讓人心驚肉跳。

最後易卜拉欣帕夏向蘇萊曼大帝進言,要求自己帶領三十萬大軍,去收回阿勒頗城。

蘇萊曼準了易卜拉欣的請求,並且給他派了自己最精銳的三萬禁衛軍。

有了這些禁衛軍,也能增加易卜拉欣獲勝的機率。

易卜拉欣從伊斯坦布爾出發,走陸路前往相距阿勒頗最近的安塔基亞城。

一路上,易卜拉欣不斷的收攏軍隊,如同滾雪球一般壯大。

等他到了安塔基亞之是,手中的軍隊足足擁有三十二萬大軍。

第259章 李璣第92章 等於黑吃黑第108章 此戰窩囊第196章 永定門破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179章 秘聞第115章 你就一點也不怕嗎第236章 從京城開始第387章 退避三舍第459章 天馬第341章 勃固起義第261章 北海子岸邊第340章 發行紙幣第91章 臣也附議第239章 大明皇家婦女會第416章 氣壞了第171章 實心的第89章 修馬場第51章 銅不夠用第282章 全民衛生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434章 已經察覺第29章 李成樑,你這吃貨!第181章 張居正第601章 輕輕放過第598章 蘇萊曼大帝駕崩第379章 有所期待第13章 船主第477章 飛到了空中第598章 蘇萊曼大帝駕崩第139章 如此前後夾擊第427章 張元德備戰第400章 你要明白第350章 當場擊斃第211章 是李總兵第326章 雄心壯志第604章 我選前者第78章 景王吐血第327章 極機密之事第64章 此人不可留第4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50章 狼狽爲奸之樂第255章 大汗死了第177章 揮霍無度第565章 很沒出息第363章 明軍必敗第442章 豁然大開第393章 國賊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183章 清白人家第549章 這是不行的第333章 伺機而動第499章 分外刺眼第188章 咱們該休息了第55章 穿山銃第437章 明軍就是弱雞第170章 北遷第593章 王者歸來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202章 靖海伯第178章 陛下是缺錢了第81章 不吝重賞第421章 儘量留幾個活口第226章 收回特權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217章 幾大好處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389章 我有辦法第22章 高人風範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578章 朕現在下旨第108章 此戰窩囊第202章 靖海伯第334章 兵至孟養司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240章 吐魯番汗國第53章 都給老子滾蛋第232章 主動歸附第390章 你來則我往第266章 巴爾雅特虎的計謀第344章 暹羅再滅第496章 阿幹別伊的誤判第143章 真是可惜啊第391章 再也沒有質疑第512章 非常坦誠第535章 烏拉第150章 便爲殿下奔走了罷第340章 發行紙幣第65章 這等魄力第172章 王直那狗賊第284章 只能是等第383章 不可逆第457章 給大明製造一些麻煩第180章 吳鵬所請第562章 你可記住了第57章 三件事情第583章 狡猾的李成樑第607章 禮物第170章 北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社县| 晋江市| 瑞丽市| 牡丹江市| 定兴县| 左贡县| 商河县| 天峨县| 仁布县| 广宗县| 井研县| 南昌县| 青神县| 上思县| 衡东县| 疏附县| 瓮安县| 石阡县| 黄平县| 偃师市| 昌平区| 仙居县| 沧源| 阜新| 平昌县| 来凤县| 章丘市| 五常市| 大埔区| 东阿县| 清河县| 抚州市| 平谷区| 内乡县| 永清县| 且末县| 庆安县| 博白县| 紫阳县| 图们市|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