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引子

引子

光線不是很好的大堂裡,李佑淡定的跪在石地板上,前面幾步的臺階上擱置著一方兩頭翹的桌案。視野轉向桌案後,李佑看到個面貌白皙俊逸的青年小生,頭戴烏紗,身著青藍色樣式的圓領袍子,胸前繡著飛禽圖像,神色嚴毅,目光如電直視著自己。

穿越了……李佑麻木的想,這分明是一個什麼古代衙門公堂,而他似乎穿越到了一個衙役身上。依照網文穿越慣例當務之急是……

“啪!”臺上官員拿起驚堂木重重一拍,大喝道:“爾這奸猾賤胥!五日一比,期限已到,你一無所獲,分明偷懶耍滑,虛應差事!兩邊與我拉下去重打!”

這是在跟誰說話?我怎麼半懂不懂的,李佑呆呆的尚未反應過來,兩邊皁役一聲喝喊,上來把他按在地上,幾根棍棒高高舉起。

原來是要打我…劇痛……李佑果斷地昏過去了。

佛家曰:一念爲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昏迷之際,李佑神識深處好一番風起雲涌,虛幻世界裡不知過了多少滄海桑田,最終定格在此時此刻——大明朝景和六年三月十二日。

李佑疼醒了,趴在牀上默默著進行自我認知。他本是二十一世紀的文科宅男,靈魂穿到這個時空,估計也沒法子回去了,可嘆不會造槍造炮造玻璃造水泥造鋼鐵,唐詩宋詞這時都已經被寫出來了——幸虧還有納蘭性德詞這個明穿終極大殺器,可是他這個身份有機會去當文抄公麼。

思路轉回目前這個時代,同名同姓的李佑是大明朝南直隸蘇州府虛江縣的一名快班衙役,俗稱捕快。今年十七歲,本縣西水鎮人,上有一爹一媽一兄一嫂,下有四歲侄兒一個。今天因爲辦案不力捱了一頓板子。

他父親乃是縣衙快班上代頭目,先後歷經三任縣官的捕頭,如今年事漸高,以積年所蓄在本鄉買了二十畝田,歸家頤養去也。而這李佑便子承父業,今年留縣城裡充役做了捕快,在衙門附近某巷賃了間巴掌大的院落獨自居住,每月租金一錢銀子。

他那哥哥,與人合了夥在西水鎮臨近太湖碼頭處開了家客店。這虛江縣位於蘇州府城之東,瀕臨太湖,水通運河,或許比不得府城,但也是江南繁華之地,縣裡七八萬戶人家,客商雲集,舟車往來,所以李佑這哥哥開的客店生意稱得上興隆了——當然,店裡的幾個娼妓粉頭也功不可沒。

話說回來,今日衙役弟兄們給李佑打的板子顯然手下留情了,雖然疼,倒還能起身活動。對這個時代街景還有一定好奇心的李佑勉強起得身來,看著鳥籠樣的房間憋氣,院子也大不到哪裡去,一丈多見方。

忍痛出得院門到了巷口,入目處一片青磚素瓦,各式房屋牆落星羅密佈,樹木枝繁葉茂點綴其裡,小河枝枝杈杈流淌其間,空中雨霧濛濛,遠處可見山丘隱隱。仔細看去,沿街多是店鋪,門口大都立有各色招牌,河上扁舟無不載貨,街麪人羣川流不息,衣式或短襦、或長衣、或袍衫,顏色用料繽紛不一。

李佑目眩神迷,前世文科生的文青氣有點發作起來,要吟詩作詞,卻是抄無可抄了。只好長嘆一口氣,唸叨兩句“東南形勝,三吳都會”聊以自慰。

只聽旁邊冷笑一聲:“鄙俗小子,也敢裝模作樣。”李佑聞聲看過去,卻是幾個穿戴著襴衫唐巾,手持扇子的秀才相公,他們笑完李佑便毫不在意的走過去了。李佑平白被罵,正要生氣,卻被一股潛意識壓了下去——萬惡的封建社會等級意識。

似乎還有什麼地方不對……今年是景和六年?李佑驚奇得想道,我好歹也是熟讀明史(其實就是《明朝那些事兒》)的人,明朝什麼時候有過景和這個年號?這是公元幾幾年?!

還好是識字的。按著腦裡的印象,李佑尋摸著找到家書鋪,問了問店家,以兩錢銀子的價格購得《國朝史略》全本三冊。收銀子的掌櫃奇怪的很——這本書多是科舉士子購買,寫策論參考的到,算是必備書籍。你一個衙役買這書有何用,兩錢銀子節省點夠你吃大半個月白米飯了。

《國朝史略》第一冊、第二冊全無用處,都是些前世已知的歷史。而這第三冊,專講崇禎皇帝煤山上吊之後的軍國大事,李佑看的是目瞪口呆:甲申之變崇禎皇帝自掛東南枝後,廢柴南明小朝廷在這個時空強力雄起,用了十年功夫轟殺了“我大清”,並還都北京,繼續天子戍邊;而女真人自廢帝號,退居關外,與大明以遼河爲界,至今已經七八十年了。其間還有些開海禁、地丁銀之類新政施行。眼下這個年頭大約是公元十八世紀三四十年代吧…

這真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明朝,很多情況都和記憶裡不一樣了。

景和六年春,這是一個美好的年代,經歷戰亂又休養數十年,很多昔年弊事都已革除;這也是一個繼續崩壞的年代,亦有種種痼疾纏綿不絕無法根除。這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年代,大明天朝國庫歲入摺合白銀五千八百七十二萬三千一百六十四兩;這也是一個風俗敗壞的年代,四方府縣有德君子無不切齒怒斥民心不古,崇尚奢侈,肆意享樂,淫風熾烈,恬不知恥。

李佑只是一個或許能欺壓良善、借事弄權,收原告被告一點好處費,但在士大夫眼中與倡優無異的粗鄙賤役,以本朝制度,他和將來的兒子連進入科考之路的資格都沒有。

第92章 有更好的女人來了…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六百一十八章 各有不同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五百零八章 漁翁公主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五百九十五章 不教訓是不行了第3章 桃色話題人物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是自亂陣腳第191章 李佑進京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第152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五百五十七章 撲空二百三十一章 失態的大學士第33章 注水不敢有醒目標題第157章 沈同知眼中的李推官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第70章 進入角色真快第100章 老爺雖然品行不端…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二百九十九章 衙門裡的人心真崩壞二百六十六章 樹不靜而風不止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四百二十一章 底牌的用法第84章 談了感情談生意第31章 嚇出一身冷汗第5章 剽竊的後果第120章 無題三百一十八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是自亂陣腳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第133章 得隴望蜀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二百八十一章 半虛半實的底牌六百一十七章 賣的是什麼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第21章 初入名利場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三百零九章 守備司謁見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錯了二百二十五章 你還好嗎六百一十七章 賣的是什麼第13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第18章 流言蜚語的殺傷力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五百三十章 都很上道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63章 香甜的誘餌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五百一十三章 隨他去罷三百九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111章 腳踩兩隻船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五百六十三章 誰的店鋪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第123章 平地驚雷震翁婿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論報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驻马店市| 莎车县| 临泽县| 翁牛特旗| 汕头市| 资中县| 白银市| 崇左市| 汶川县| 鹤庆县| 广德县| 科技| 闽侯县| 大城县| 茌平县| 乐安县| 敦化市| 隆回县| 靖安县| 瑞丽市| 屯门区| 历史| 绥江县| 抚松县| 武平县| 汨罗市| 交口县| 惠水县| 宜昌市| 白水县| 满洲里市| 中西区| 平利县| 湘潭市| 临夏市| 通化县| 松溪县| 黄陵县| 凌海市| 珲春市|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