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百三十一章 失態的大學士

二百三十一章 失態的大學士

李估這一招,倒也許多人預料之中畢竟……乞休致仕……是每個官員都該具備的技能,所謂進退自如,大家心知肚明的潛規則。

其實李估不知道該怎麼說,想起上輩子課本上“乞骸骨”這個詞,便活學活用了。但這詞從弱冠之年的他嘴裡說出來,頗爲好笑。

十八九歲就在君前“乞骸骨”教那些四五十歲還在科場上奔‘波’的人情何以堪。這應該創了大明的歷史紀錄罷?幾位修過史的翰林官開始回憶起來。

殿裡衆人都去圍觀新紀錄了,沒人注意到少年天子的臉上有喜‘色’一閃而過一八年了啊,終於有人……,

話說大明皇帝這個職業,簡單歸納起來‘弄’四大政治職責(權力),當然想不想去做另說。分別是:祭天、視朝、面議、批答。

Wωω ?Tтkan ?c ○

但十幾歲的景和天子這四項職能都是怎麼履行的?

朔望三六九的朝會上,化是坐像,只有“知道了”“照例”“是”

幾個答話選項。按慣例朝會一般情況下只象徵‘性’奏事不作決議,他想乾綱獨斷也沒人聽他的。

和大臣面見的經筵日講裡,他是一動不能動的學生,蹺一蹺二郎‘腿’都有一羣苦諫的。做學生自然沒有決斷政務的資格,‘侍’講的大臣也不會與他議事。

日常政務流程中,他拿到手的章本都是已經批紅過的“只讀文本”送他這裡僅僅爲了讓他學習,可以看但不能改票,什麼也決定不了。

元月郊祀天地時,他被大臣視爲年小體弱,生怕天寒地凍鬧出個駕崩引發社稷動‘蕩’,所以不讓出城去祭天的事情由幾位國公爺爺輪番代勞了。

故而天子登基八年,沒正式處斷過一件政事。朝政有母后,宮務有長姐,禮儀‘性’的朝會之外沒有大臣主動找他請示過。今天卻是破天荒了,第一次有人非禮儀‘性’的直接君前奏請。

不由得聖心大悅,天顏漸喜,龍目泛彩金腮含笑。就差五彩祥雲朵朵飄,十里香風陣陣起來應景了。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這是值得紀念的一刻景和天子一拍大‘腿’,竭力使自家腔調更深沉威嚴“李估所奏,朕恩準了,賜冠帶還鄉。”

批準一件大事的感覺很不錯少年天子想道。

天旋地轉!李大人猛然擡頭,徹底懵了,在原地不知所措。

這小皇帝怎麼回事居然完全不按江湖規矩來難道此時不是該出言留人好讓他藉機下臺階麼。他也準備了一些後手,現在還怎麼玩?

別說李大人,殿中大臣全都有點懵。且不論皇帝現在有沒有資格處置臣下,就算親政後有了資格,也不能如此輕率。

李估現在是內閣舍人兼著經筵讀書事還是陛下你親自指使的差事,也勉強算近‘侍’之臣又是當面請辭。按照禮節要慰留一番以全君臣之義,‘門’面功夫應該做足,然後再說乞休者該不該走人,這就是“禮”。

哪有當面就乾脆利落的批一個同意,這潛臺詞和“你趕緊滾蛋”也差不多了。當皇帝的,怎能如此草率隨意不仁慈不厚道?太不尊重臣子了,士可殺不可辱哪。

李估還在發呆中,便有一位不認識的御史出列,大聲道:“爲人君者豈可輕佻無禮,驅近臣如奴僕?若盡喪臣民之心,何以君天下!”天子正在〖興〗奮中便被澆了一頭冷水,也覺察到自己言行不妥當被捉了痛腳,無奈的捂了捂臉,連聲說:“知道了,知道了。”李估微微安心,卻見四個大學士之一的袁閣老出列,對那御史斥道:“君上有過當諫之。但你危言聳聽、誇大其詞、巧言爲飾,是何居心,置君上於何地?還敢咆哮君前,成何體統?我看你應當自請責罰,以正視聽!”

一盆冷水之後,現在又一陣暖流涌進天子的心頭,這袁先生不愧是父親嘉許過的人物,很是體貼人,知道當這皇帝不容易。

這御史真不曾料到袁閣老跳出來噴他,愣了一愣,之後卻沒敢與閣老爭鋒。

一出接著一出,一個接著一個,再遲鈍的人也發現殿內局面‘波’詭雲謫了,怎麼演變成這樣的?

袁閣老壓制住了御史,當即口水又噴向李估,諷刺道:“今日千歲有言在先,求去何必挾君。你大可上疏乞休,恭候聖裁,老夫是不吝於爲你擬票的!”

李估心下惱火,他又不是真想走人,無奈託詞而已。瞎子都看得出來,大家都懂這個規矩。你袁閣老還說這種要‘逼’著‘弄’假成真的話是什麼道理?果然是傳聞中的那般苛刻沒人‘性’。

感受到袁閣老濃濃的敵意,李估忽然想起在虛江縣時,袁閣老的‘女’婿馬巡按與陳知縣不對頭的往事。

當時黃師爺很隱晦的暗示,馬巡按和陳知縣的不對付,根子在於上頭不對付,這顯然就說的許尚書和袁閣老之間了。就從他入京所見所聞,僅從對待天子的心態來看,這兩人果然不像是一路人。

現在估計是袁閣老已經把他劃入許尚鼻一黨了,又看他居於可以鉗制閣臣的中書之位,不當眼中釘也是‘肉’中刺了。

此刻殿中沒有人再站出來,都在冷眼旁觀這飄渺不可預料的事態如何發展,各有各的顧慮,各懷各的心思。

就連那對李估有幾分親近感的東閣大學士楊閣老,也擔心惹上嫌疑,暫且作壁上觀。李估分票職務太敏感,特別是對於諸大學士更是敏感。衆目睽睽之下,他要出面幫腔後惹出個拉攏結黨的風評就不好聽了。

李估知道自己的江湖地位與閣老差的太遠,完全不對等。在話語權上他連御史都不如,更沒法與閣老抗辯。

便拿眼神去求助朱部郎,這皇親地勢超然,適合出來打圓場。

朱放鶴先生接到李大人的求救信號,便心中苦笑。數年來一到這種時候,總是有人來瞄他,幾乎讓他成了救火專家。不然朱部郎爲人仗義、號稱朝堂及時雨的名聲怎麼風傳起來的?

“諸位聽在下一言,不必使氣……”

朱部郎的話才說半截禮部金尚書出列對他道:“朝政中樞大事,一個外朝員外郎有何可以置喙,速歸班列!不要讓人笑話禮部不知禮?!眲e人的話可以不聽,但朱部郎畢竟是掛在禮部爲官金尚書身爲禮部坐堂尚書,正經是他最高上司,發下的話他不得不聽,也不好公開場合頂撞上司。只得無奈對李估搖搖頭,回到班位後頭。

李估心裡把金尚書罵了幾遍後嘆道,老子本打算修身養‘性’、與人爲善,卻非要‘逼’我撤潑打滾,都‘混’到中樞了還總是這樣有點丟人啊。他雖然對長公主很氣短,但對袁閣老卻並不怯懼。

便再次對天子奏道:“臣大理寺左評事、中書舍人兼理分票事李估,受袁閣老‘逼’迫去職,滿殿顯貴無一人慰留。廟堂如此無望,頓覺心灰意懶,再伏乞骸骨?!彪夼慌植凰銛?,還找朕作甚……,景和天子這次學乖了,面無表情不應答。

袁閣老冷笑連連,不得不爲自己分辯道:“分明是你先前自請,談何老夫‘逼’迫?”他可不敢承擔這個名頭,何況李估還故意夾了“滿殿顯貴”這句挑撥離間的‘私’貨。

李估回過頭,面‘色’嚴肅道:“昨日午前,有中書舍人邵鈞來本官屋內,說是奉袁閣老之命,強行索要指定奏章,卻被本官嚴詞駁斥,不知袁閣老是否懷恨在心?需不需召東閣舍人來此佐證對質?”

袁閣老一時語塞,昨天時候,他也沒想到今天有這事。當時只想著用點小手段避開清理皇莊勳田這個麻煩奏章,他既不想與皇親勳戚作對,又不想顯得沒有文臣骨氣。

誰知道今天會發生這些?有點聰明反被聰明誤,被李估抓了話柄。

半晌沒有動靜的金屏之後閃出一名內監,對李估問道:“千歲問你,昨日王御史的奏章確實如此?”

李估當然明白歸德長公主爲何關心,那奏章裡可是明明白白拿她當典型的,對內監點頭答道:“的確如此。”袁閣老看了看金屏方向後,又義正言辭道:“首輔次輔皆不在閣,老夫受先帝託孤輔政,預聞奏章有何不可?你這小人誅心之論太過了,不與你一般計較?!?

你不跟我計較,我還娶跟你計較李估道:“非是本官小人誅心,不過太多事情巧合,不得不多思。貴東‘牀’巡按江南,脅迫本官羅織罪名構陷石參政,本官不從,焉知未懷恨在心?”

李估此言一出,滿殿譁然,馬巡按彈劾名臣石參政,算是今年比較醒目的案子了,石矢人也是非正常去職官員中級別最高的。難道還別有內幕?

袁閣老自然曉得真相,分明是他那‘女’婿既想撈政績,又貪圖李估遊說的一千兩銀子,還看到石參政確有過錯,纔去彈劾素有名望的石大人。卻被李估徹底黑白顛倒了。

他被李估的無恥氣到臉‘色’大變,怒道:“血口噴人,彈劾奏章之上還有你的姓名!敢不認乎?、,李估當即接嘴道:“馬巡按害怕朝廷不信,冒用時任蘇州推官的本官名字,本官始終不知,到了京城聽人提起此事才曉得。但勢單力薄不敢追究,時至今日,當著滿殿諸公本官纔有了這個膽氣。1小人長慼慼這句原本是不懂的,見袁閣老對本官所作所爲,方纔明之!”

石大人名聲大,本朝著名的清正表率,兩風太守。馬巡按彈劾他本來就有很多人將信將疑,但石參政自己上疏請去,便不了了之。如今李估舊事重提,公然指認馬巡按構陷清官,真是聳人聽聞,無異於打袁閣老的臉。

袁閣老子嗣艱難,沒有兒子,馬御史這個‘女’婿算是當做繼承人看待的,閣老的‘門’面更是不可丟,怎能容忍李估胡‘亂’抹黑。

登時怒極攻心,但他又不能公開說馬巡按受你挑唆還收了你一千兩銀子才幹出這事的。

再說那時候李估見馬巡按是機密事,怎麼談得沒有旁證,實在不好說清。大家只知道,馬巡按確實把天下知名的石大人趕下臺了,以前沒有疑點,現在卻有了疑點。

當初雖然覺得這事不是很妥當,但一想李估這個小人物遠在蘇州,掀不起風‘浪’,況且能彈劾朝中沒有強援的石參政,爲‘女’婿豎起威望也是好的。誰能料到那個小小的推官能有機會站在文華殿中面不變心不跳的從容栽樁?

袁閣老情急之下使出了他預備的撤手銅“李大人的話只怕信不得。你在虛江縣以五百兩銀子買通織造太監,攀污巡按御史,以爲人不知鬼不覺乎?眼下故態復萌,說了一些胡言‘亂’語怕是不可信罷。”哦………殿中諸公也算了結了一樁疑‘惑’。去年馬巡按‘交’結太監的傳聞到京,他們也不太相信閣老‘女’婿傻到與織造太監勾結搶奪民財,但似乎又確有其事的引發了小規模民‘亂’。現在袁閣老這樣一說倒也有幾分可信,可以解‘惑’釋疑。

李估大驚,袁閣老怎麼知道這個秘密的?

殊不知織造太監由宮中派出,當然也會回宮。袁閣老一直覺得他‘女’婿爆出勾結太監的緋聞定然是別有內情,他‘女’婿怎麼也不至於此。

閣老與宮中關係不錯,上個月得知蘇州織造太監回宮,便‘花’大價錢秘密見了一見,得知真相。

本來這個把柄,袁閣老打算用在關鍵時刻將李估徹底罷官的,結果今天匆忙間拋了出來,也真是急眼了。

李估猶自嘴硬道:“本官與馬巡按無冤無仇,婁會做出如此下作之事!袁閣老!莫非那太監受了你什麼好處準備幫你反誣本官?”殿中見袁閣老與李舍人你一言我一語的互相潑髒水,互相暴內幕,只覺得今日眼界大開不虛此行,偷懶沒來的人真是虧了。

位極人臣的閣老大學士和小小的內閣舍人旗鼓相當的互相罵架,可是不多見的‘精’彩這李舍人被‘逼’到絕境後真是出人意料,將大學士搞成如此失態。

這時候誰還記得此刻是經筵時間?誰還記得分票中書要不要去文華殿?誰還記得分票中書兩次乞骸骨?

天子津津有味,許尚書哭笑不得,趙總憲皺眉苦思,朱部郎目瞪口呆,林駙馬則是“我就知道會這樣”。

人羣中還有金尚書心裡無奈想道“袁閣老雖然身爲文華殿大學士,但這格局氣度未免有點小了?!?

金屏之後的歸德千歲也深刻認識到了李估臨場發揮能力。

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引子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中的本原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第38章 曲曲折折的糾結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54章 躺著也中箭的名聲二百六十一章 爲國爲民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第5章 剽竊的後果第21章 初入名利場第44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爺第191章 李佑進京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五百二十五章 比你層次高明多了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公會第206章 該幫著誰說話?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第76章 錦繡胸懷報國恩…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六百零三章 意識形態問題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四百七十二章 文武雙全第101章 巧取豪奪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第15章 老爺納妾小吏犯愁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六百一十七章 賣的是什麼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孃的上下尊卑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第165章 醜聞迭爆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5章 事事有蹊蹺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癥五百三十章 都很上道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3章 桃色話題人物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五百六十二章 銀號現狀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第36章 遭逢大旱要祈雨六百二十三章 羣雄逐鹿第210章 入宮後閣老都要結好你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第165章 醜聞迭爆五百四十三章 小人物大舞臺二百五十九章 你爭我奪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著第65章 快快迎親
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引子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中的本原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第38章 曲曲折折的糾結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54章 躺著也中箭的名聲二百六十一章 爲國爲民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第5章 剽竊的後果第21章 初入名利場第44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爺第191章 李佑進京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五百二十五章 比你層次高明多了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公會第206章 該幫著誰說話?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第76章 錦繡胸懷報國恩…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六百零三章 意識形態問題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四百七十二章 文武雙全第101章 巧取豪奪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第15章 老爺納妾小吏犯愁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六百一十七章 賣的是什麼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孃的上下尊卑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第165章 醜聞迭爆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5章 事事有蹊蹺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癥五百三十章 都很上道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3章 桃色話題人物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五百六十二章 銀號現狀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第36章 遭逢大旱要祈雨六百二十三章 羣雄逐鹿第210章 入宮後閣老都要結好你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第165章 醜聞迭爆五百四十三章 小人物大舞臺二百五十九章 你爭我奪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著第65章 快快迎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陵县| 阳谷县| 雷波县| 耒阳市| 贵德县| 延长县| 德钦县| 建瓯市| 武清区| 汝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汝南县| 木兰县| 赤壁市| 河东区| 上犹县| 汤阴县| 正宁县| 克拉玛依市| 永川市| 广州市| 恩平市| 和平县| 六盘水市| 贵溪市| 蕉岭县| 红桥区| 都江堰市| 乐业县| 江安县| 沅江市| 哈巴河县| 阿拉尔市| 肥乡县| 浦县| 和顺县| 米易县| 边坝县| 延庆县| 峨边|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