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

從小吏嘴中打聽出朱部郎的事蹟,李佑羨慕完畢,又有點糾結了…一開始他以爲這位員外郎大人是勳貴出身,背後有公侯世家勢力,便存了交結之心。如今得知朱部郎宗室身份,便感到十分雞肋了。

細說這位朱部郎,別號放鶴,以宗室名列皇榜鼎甲,確實是本朝奇人。

萬曆年間,神宗皇帝有詔,奉國中尉以下宗室子弟可以參加科舉,算是給了沒有爵位的遠房親戚們一條出路,雖然這條出路無比艱難。一百年多年過去,也沒兩三個皇族宗親能在科場搏殺到最後,即便中了進士的那也是被大臣們嚴加提防的對象。

朱放鶴先生的探花是皇族宗親在科舉中的最好成績,所以才說是皇家臉面。他參加景和二年大比時,天子只有十歲,卻甚是聰慧,看了殿試名錄後對這奮發有爲的遠房親戚很欣賞,要點他爲狀元,結果被大臣們攔住。天子大鬧一場,最後給了個探花。

授職時,按規矩探花應當進翰林院,結果繼續被大臣們攔住。這年頭進翰林院叫做養望,被朝野看做儲相,將來便有了入閣資格。爲了大明江山永固,能給皇親國戚當宰相的機會麼?

作不成翰林,天子便打算將這個同輩遠親任命到中書科,大臣還是死命阻攔,理由是“宗室當避嫌不可入內直”,小皇帝再鬧也不管用。

中書科中書舍人和內閣六科一樣,在紫禁城裡上班的。主要任務是朝會或者有大禮儀時在皇帝左右隨班,極爲清要,非進士不可擔當。

若將一個宗室放進皇宮,忠於抑制宗藩這項國策的大臣們豈能放心?萬一出現莽操之流後果不堪設想啊

但宗室探花雙重身份擺在這裡,授官也不能委屈了,當然絕對不能讓他去吏部。朝廷大佬們碰過頭,就將朱放鶴先生打發到禮部了。

這禮部是六部裡最清的衙門,絕對不委屈探花郎。清在哪裡?

一爲最清貴,是士林領袖所在。進士做官的告身都是由禮部發出,以區別於雜途爲官者,李佑那告身是由吏部發的,拿出來就低了檔次。更別說近幾十年歷代大學士裡,最愛加的就是禮部尚書銜。

二爲最清閒,事務最少也就算了,還都是場面活,循規蹈矩按部就班來即可。什麼朝見祭祀表彰贈諡科舉之類的,幾百年都是這一套,另有太常寺、鴻臚寺等一大堆關聯衙門幫著打雜。

三爲最清水,不是油水,這點你懂的。

以上綜合起來,禮部官職簡直是給朱放鶴先生量身定做。

上任後,天子對遠房皇兄依舊恩榮有加,十分親近信任。朱部郎的兒子才學會走路,便被封了世爵鎮國將軍,只比王爵低了。

朱部郎本人不過數年間便從禮部主事直升員外郎,經常被召進宮串親戚,在少年天子面前極能說的上話。同時朱部郎屢有仗義扶危濟難之舉,在京城官場上口碑著實不錯,近一兩年的地位愈發的超然起來。

所以李佑就糾結了。很顯然啊,這位大人註定不會做到二品堂官和實權官員的,連外放都不用想。他的仕途大概也就到三品侍郎或者閒散寺卿止步,朝堂上下不可能讓宗室成爲七卿或者九卿之一。甚至很可能會出現朱大人品級越高,話語權反而越小的怪事。

李佑上輩子因爲專業緣故好歹也浮光掠影的看過一些史書史論,所以此時倒也不糊塗。

可以判斷出來,朱部郎這個半是宗室半是文官的怪胎本身沒有政治勢力。他如今的地位和人望很大程度上屬於皇權的延伸,依附於天子的優待。看這個份上,小事別人當然都給他面子,但朱部郎本人的前途是註定黯淡的。

李佑又想自己從穿越折騰到現在,千辛萬苦的好不容易躋身於文官階層(雖然是最下層的)。也有了機會去結識幾位有權有勢的大人物,只等著坐監洗白更進一步,這纔是將來的正途。

到了這個地步,李大人身上已經打下了文官體系的烙印。與朱部郎走得近了,會不會讓幾位大佬們認爲他妄想終南捷徑,希圖倖進?雖然這樣的人似乎在朝中也有不少。

中間最大的問題還在於,這些年的流行思想是君臣共治…主流文官集團和皇帝之間的關係,以矛盾論分析是對立統一體的兩面。

所以這不是一個巴結好皇權就可萬事大吉家宅平安的奇特時代,可誰又敢保證眼下勢弱的天子隨著年紀漸長,不會大權獨攬壓制百僚?最典型的便如嘉靖朝世宗皇帝。

當然騎白馬的也有可能不是王子,是唐僧,各種選擇都有風險存在。但要想如魚得水兩頭吃香難度很大,絕非李佑所能爲。

昨日他爲太后黨和皇帝黨糾結,今日又開始爲文官黨和皇權黨糾結,想的多了再次開始頭疼。

還是先不要去和朱部郎走得太近了,這位大人身份太敏感…李佑決定道,自己畢竟是靠著文官體系起家的,到現在也是依附於文官體系的,沒這個根基什麼都不是。

至此李大人不禁仰天長嘆,場面各種複雜,在京城太心累。再這樣下去什麼好處沒有,先落個神經衰弱的毛病了。

恰於此時背後有人問道:“李大人嘆什麼氣?”

李佑轉過身來,果然是朱放鶴先生。一般官員看到別人嘆氣,估計多半隻當沒看見,不會主動問起。一是害怕別人順勢求到自己什麼難辦的事情,二是擔心涉及別人隱私而徒惹尷尬…

朱大人可以直白的問,李大人卻沒法直白的答。

準備顧左右而言它的李佑眼角瞥見院中有棵大樹,幾人合抱粗細,枝幹繁茂,心中靈犀一現,順手指道:“見大樹而望物思己,有些感慨。”

朱大人奇道:“區區一常見樹木,也生感懷乎?可有大作言之?”

大樹詩李佑倒是儲備著的,當下便道:“我常聞京師因皇宮用木多,故城中大樹少,不料此處卻有一株,不禁心有所感,故爲大樹詩一首。”

“洗耳恭聽。”朱大人道,他倒真想親眼看看李佑究竟是個什麼水準。因爲身份所限,他的追求不多,也就詩詞歌賦傳名後世這點想法了,所以在這方面才顯得斤斤計較。

又到見證奇蹟的時刻…李佑神情低落,語氣沉重道:“詩曰:繁枝高拂九霄霜,蔭屋常生夏日涼。葉落每橫千畝雪,花開曾作六朝香。不逢大匠材難用,肯住深山壽更長。奇樹無人知名字,只看他人作棟樑。”

朱大人不知爲何呆滯半晌,恍惚不寧,待回過神便問道:“此詩自述乎?”

李佑點點頭道:“大人也是知道的,在下出身卑微,功名無著,難有出頭上進之日。報國有心無力,猶如此樹隱於深院而不得爲棟樑,故而藉以遣懷。”

其實李大人對自己的小小成就很知足,一個衙役出身竄到了七品還想怎樣...

但在外人面前說到抱負,他一定得表現出滿腹才華卻報國無門的悲情悲憤悲涼。這是至關重要的形象設計技巧,比較容易博得別人同情,若遇到厚道人就不好意思鄙視他出身太低了。

“不逢大匠材難用…只看他人爲棟樑…不逢大匠材難用…”朱部郎沒顧得上李佑心情,卻不由自主的翻來覆去吟誦這兩句,彷彿其中有什麼魔力。一連唸了十七八遍。越念聲音越大,狀如瘋癲。

這是怎麼了?左思右想後,李作家終於認識到,這首自己冠以借物自喻名義來裝逼的詩,應該是觸中了朱部郎的心事,不然他不至如此。

朱放鶴先生身爲一個才華橫溢的進士及第,本該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中不了皇榜還好,但偏偏就中了,不過卻幾乎註定終生無望館閣堂官。任他才學再高也無濟於事,難怪被這句刺激到了。

看對方要苦惱到要發瘋的樣子,李佑暗道,您今天沒心情請我酒席了罷,這樣也好,省得爲難了…便拱手道:“今日打擾多時,下官先告辭了。”

Wшw ?tt kan ?¢O

朱部郎不由分說,一把抓住李佑拖著向外走,嘴中卻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且隨我一行。”

李佑問道:“去哪裡?”

“法華寺”

我草若天子知道自己這麼個東西把探花皇兄搞出家了,九天神雷打下來自己就徹底灰灰了。李佑大急道:“大人要出家不急在一時”

“誰要出家?本官請你去那喝酒今日不醉不歸,醉了也不歸。”

這面子實在拒絕不了,李佑只好跟著走。一路上他心裡不住盤算,這次喝酒,只能談風月,詩詞也行。絕對不能再提什麼抱負志向升官發財之類的話題,免得惹出意外。

對了,還要想個法子讓別人尤其是大腿們都知道,他與朱皇親相聚純粹是切磋文學,此外沒有別的含義。

看來不出手搞出點奪人耳目的東西是不行了…文學是個好東西,當一次文學青年也不錯。。.。

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第163章 才子落水記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引子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第53章 過雁不會拔毛第71章 望老爺自重!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五百六十四章 連環騙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第117章 初入府衙四百一十二章 驚人計劃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給他規矩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2章 觀音庵裡鬥淫尼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五百二十一章 南城弊政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第198章 有緣人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五百五十七章 撲空六百零四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公會四百二十五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三百六十章 汛期尾聲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第15章 老爺納妾小吏犯愁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四百九十五章 開衙建署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著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四百九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第142章 也就這樣了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第68章 新官上任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第71章 望老爺自重!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
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第163章 才子落水記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引子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第53章 過雁不會拔毛第71章 望老爺自重!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五百六十四章 連環騙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第117章 初入府衙四百一十二章 驚人計劃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給他規矩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2章 觀音庵裡鬥淫尼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五百二十一章 南城弊政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第198章 有緣人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五百五十七章 撲空六百零四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公會四百二十五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三百六十章 汛期尾聲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第15章 老爺納妾小吏犯愁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四百九十五章 開衙建署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著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四百九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第142章 也就這樣了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第68章 新官上任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第71章 望老爺自重!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河县| 监利县| 平塘县| 东山县| 丰县| 榆树市| 南雄市| 会宁县| 康保县| 陇南市| 潜江市| 如皋市| 昌都县| 德州市| 南开区| 娄底市| 巍山| 凌云县| 宁晋县| 藁城市| 靖安县| 壤塘县| 广西| 清丰县| 丽水市| 宝丰县| 巴南区| 专栏| 江达县| 晋城| 绥中县| 正蓝旗| 彩票| 万源市| 长宁县| 仙桃市| 梁山县| 平潭县| 五大连池市| 旅游|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