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

被這位茍指揮掃了面子,李大人雖然很惱火,但他不會將氣撒在留守的小吏門丁身上——他在官場這麼幾年,不知經(jīng)歷過多少風雨,稍加思索便有了報復法子

李佑回家後,連夜寫了奏本,次日便帶著奏摺送去通政司

。路過禮部附近時,卻偶遇上衙的朱放鶴先生。

朱部郎很關切的問道:“昨日你去了中城兵馬司?”

李佑忍不住苦笑,“這點上不得檯面的事情,傳的如此快麼?朱兄是如何得知的?”

“昨晚與人喝酒,席間有人說起此事。那茍指揮是武安伯次子,在京師權貴中交際甚廣,傳出消息來不足爲怪。你打算如何?要不要我…”

李佑便將奏本遞給朱放鶴看,朱放鶴打開掃了幾眼,大略內容爲:“臣觀中城兵馬司衙署既有全城地利之便,所轄之處又較爲貴重,故奏請將兵馬司總院進駐該署,總控五城,並直管中城地方。

至於中城兵馬指揮司,儘可裁撤,原有吏卒均留用於兵馬司總院。此舉簡便易行,既免重複騷擾地方,又可爲國家節(jié)流,不需額外劃撥銀兩人力衙署。”

意思很簡單,請朝廷裁撤中城兵馬司,並將原有中城兵馬司衙署改爲他李佑這個五城提督的衙門,至於中城九坊,因爲地位重要,便由五城提督衙門直轄,不再設中城兵馬司。

若是這封奏請能夠獲準,好處自然很多。一來爲朝廷節(jié)約了人財物;二來他李佑能夠在頃刻之間,便具備成型的衙署和吏卒,可以迅速擺脫空頭僉憲的被動局面。

其實在李佑心裡還有第三點好處,有了現(xiàn)成的衙署吏卒,那就不必繼續(xù)去六部與官僚機器磨嘴皮了,他自認性格不適合去幹這個。

這次又換爲朱放鶴苦笑了,李佑的反擊,一如既往的犀利。對於現(xiàn)任中城兵馬指揮司指揮茍緋而言,這就是李佑硬生生的要鳩佔鵲巢啊。

沒了中城兵馬司,茍緋這個指揮就失去了實職,成了待選官員。一個國子監(jiān)出身的人,再經(jīng)銓選又能選出什麼像樣的官職?更別說吏部是由李佑的老關係們把持的,晾他幾年都有可能。

朱放鶴又想了想,決定不勸李佑息事寧人了,受了那等羞辱,怎麼可能不讓他反擊。茍緋身爲下屬,昨日的做法實在有些不識上下尊卑,即便是受人指使也顯得張狂無忌了。

他只是委婉的提醒道:“如今情勢不同與往,你這奏本進了內廷亦不見得有用…還有,茍指揮當年可能是受歸德千歲薦任的。”

“先試上一試。”李佑表面不動聲色的答道。心裡卻吃了一驚,原來還有這層內幕,難怪茍緋能以勳貴之後出任中城兵馬指揮。如此看來,在京師無數(shù)大衙門中不算起眼的中城兵馬司是長公主掌控的地盤?

“若是被駁回呢?”

告辭朱放鶴,李大人施施然去了通政司投進奏本。再次日,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了。在這個重大節(jié)日中,李佑自然不會將官場中的不順帶到家中,只與妻妾兒女其樂融融的共度佳節(jié)。

過了八月十五,閒得無聊的李大人每日去吏部大堂蹲守,幾乎成了吏部的編外官員。

按照正常程序,奏本入了內廷,由內閣票擬後呈送天子,再經(jīng)天子硃批(常常是司禮監(jiān)代勞),隨後發(fā)回內閣,然後內閣草擬詔旨,完畢發(fā)到六科。最終由六科給事中審覈備案後,轉給該辦部門,並督查辦理情況。

李大人中秋節(jié)前的那本奏章,涉及到官職衙門的裁撤,如果發(fā)出來就該由吏部接著,所以李佑纔會很勤快的在吏部蹲守。

數(shù)日一晃而過,奏本卻杳如黃鶴,沒有任何來自於內廷的迴音。對此李佑很不滿,無論是準奏也好,否決也好,總該有個說法。不然面對一團空氣,叫他如何去見機應對?

“大人你的奏本必然是被留中不發(fā)了。”吏部大堂老吏很有經(jīng)驗的分析道,“除了軍情、災情、任免等緊急事項必須要及時硃批,其他不緊急事項被留中不發(fā)很常見。尤其是大人你這樣雖有幾分道理卻又不合天家心意,而且批不批都不影響什麼的奏本。”

是麼…李佑立在大堂檐下,遠眺帝都秋季的高爽晴空,一時間思緒聯(lián)翩。這是被太后留中不發(fā)了嗎?

內廷中樞秉持機要,沒有許次輔和歸德長公主,他就缺乏影響中樞獲利的能力。這兩人對他而言,最大的意義就在於此了,眼下缺了此二人,果然立刻不通達了。

當年卑微之時,自家之事驚動不了中樞,時任天官的許靠山足以包辦一切。

開始發(fā)跡時,差事是在內閣分票,他親自位居中樞而手柄機要,自然不存在通達不通達的問題。

在揚州時,貌似遠離了朝堂,可有許次輔這個勢力強大的靠山坐鎮(zhèn)中樞,還有距離產(chǎn)生美的長公主當內應,各種奏請自然又是上下通達,得心應手。

如今人在京師,距離紫禁城不過幾步路,卻又彷彿遙遠如千萬裡。

雖然能與文淵閣大學士楊閣老說得上話,但楊閣老本身資望偏淺,又是勢孤力單,在內閣中力量不足。同時,他李佑與楊閣老的關係也到不了如同許次輔般親近的地步,不可能大事小事不厭其煩的去叨擾楊閣老。

卻說李佑時常驕傲的自認是有本事之人,眼下遠離了中樞後,忽然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是了。

應該說這是天下絕大多數(shù)官員的常態(tài),心想不一定事成,多數(shù)時間只能仰望九重。只是李大人過往習慣了手眼通天、爲所欲爲、大刀闊斧,一時不能適應而已。

想至此,李佑長嘆道,今日始知近臣之清貴矣!所以他下了決心,今後還得想法子,多多接近天子纔好,據(jù)他目測當今天子危險性不是很大。

從這個角度說,許次輔丁憂返鄉(xiāng),反而是有利於他去靠近天子的,因爲不必再去考慮靠山的立場,沒有什麼顧忌了。

交結其他派別大佬,只怕要被懷疑是跳槽背叛,而靠近天子,只能說是人之常情,別忘了李大人是首議天子親政的大臣。

忽然有雜役來傳話,道是吏部尚書趙良仁要見他。李佑趕緊收回了秋日情懷,向吏部內院而去。

趙天官對李佑這幾日的動向頗有所知,“年輕人知上進是好事,不過你進取心過於強烈了,此時逆勢而上,不爲善策,須知退一步海闊天空。”

退一步海闊天空…李佑聞言猛然抱拳行禮道:“多謝老大人教誨,下官明白了!請老大人拭目以待!下官定然退一步海闊天空。”

看到李佑那深有所獲、大徹大悟、即將風風火火的模樣,趙良仁心頭產(chǎn)生了幾絲迷惑,教導他什麼了?

越是緊抓差事,別人越是可以藉此拿捏,所以小爺撒手不幹了!李佑想道。

宮城東華門內,文華殿之西不遠的地方,有處荒廢十餘年的院落重新修葺一新,如今也把守的緊密森嚴了。

這就是內監(jiān)第一衙門,司禮監(jiān)所在之地。司禮監(jiān)諸公公上任至今也才十日,但已然有模有樣了。

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麥承恩躺在綿軟的榻上翻閱奏本,只要他在監(jiān)辦公,一般都是半躺著的。因爲他覺得自己站著侍候人的時候太多了,所以到了自己的地盤裡,能舒服的躺著就該躺著。他十歲入宮,在宮中熬了三十年才熬出了這個可以躺著辦公的位置。

如今太后對政務漸漸放手,所以中外奏本經(jīng)司禮監(jiān)掌印、秉筆幾大巨頭傳閱過後,只撿重要的稟報即可,其餘的按制批紅就行了。

麥承恩閱了幾份奏本,又拿起下一本。奏疏封面上內閣的貼票居然沒有表明意見,只註明請聖裁,這讓他心下奇怪。

打開了後,麥公公先瞅了瞅署名,是“檢校右僉都御使、提督五城兵馬指揮司李佑謹奏聞”。

眉頭微皺,麥公公不看內容也斷定,這肯定是個燙手山芋,不然內閣爲何不進行票擬,直接送請聖裁。便凝目細看內容:

“臣之提督兵馬司差使,本爲京師捕盜禁奸事權分散而設,朝廷欲統(tǒng)籌全城爾。

近日聽聞聖母諭旨到部,特設提督巡捕營一員,如此五城之內又有雙提督治理盜奸之患,豈不與專權本意背道而馳?

今後仍舊政出多門,與從前又有何異哉?臣恐他人愚昧,非議聖明,故而願辭去提督五城兵馬司差遣,如此獨留提督巡捕五營,可保全城事權有專一者,不至互生掣肘。

懇請聖母體察臣下讓賢之心,謹具奏聞。”

歸納起來就一句話,這個李佑聽說太后要設立提督巡捕五營,所以主動辭去差遣,不想當這個提督五城兵馬司了。而內閣對這事不知該不該準,所以推給聖裁了。

麥承恩作爲錢太后委派的司禮監(jiān)大當家,自然是深知錢太后的心思,見了李佑的奏本,不由得暗罵一句,這廝以退爲進這招簡直沒完沒了,膩味不膩味?

隨即翻身而起,出了司禮監(jiān)急速去慈聖宮。

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jié)操第123章 平地驚雷震翁婿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貪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第46章 誤上了賊船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第204章 不如歸去?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乾爹是誰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五百六十四章 連環(huán)騙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三百三十一章 白龍魚服扮豬吃虎最爽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第104章 險些名不符實了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當嫁李探花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jié)際遇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二百八十一章 半虛半實的底牌第64章 不能承受之重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第65章 快快迎親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1章 初入名利場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第197章 挖坑埋自己第88章 新宅風波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第17章 長夜漫漫……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五百九十六章 起復之前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五百三十二章 穩(wěn)定壓倒一切第93章 關繡繡的實用主義第96章 我本低調人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yè)公會第111章 腳踩兩隻船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二百三十五章 寒夜裡汗如雨下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第107章 來者不善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80章 欺男不霸女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二百七十五章 敢與本官比狠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yún)人物的戰(zhàn)鬥力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
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jié)操第123章 平地驚雷震翁婿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貪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第46章 誤上了賊船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第204章 不如歸去?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乾爹是誰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五百六十四章 連環(huán)騙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三百三十一章 白龍魚服扮豬吃虎最爽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第104章 險些名不符實了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當嫁李探花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jié)際遇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二百八十一章 半虛半實的底牌第64章 不能承受之重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第65章 快快迎親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1章 初入名利場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第197章 挖坑埋自己第88章 新宅風波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第17章 長夜漫漫……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五百九十六章 起復之前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五百三十二章 穩(wěn)定壓倒一切第93章 關繡繡的實用主義第96章 我本低調人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yè)公會第111章 腳踩兩隻船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二百三十五章 寒夜裡汗如雨下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第107章 來者不善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80章 欺男不霸女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二百七十五章 敢與本官比狠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yún)人物的戰(zhàn)鬥力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泉县| 集安市| 松溪县| 容城县| 崇阳县| 阿拉善左旗| 临泉县| 楚雄市| 财经| 宾川县| 文化| 天等县| 霍林郭勒市| 项城市| 南安市| 绥宁县| 铅山县| 天祝| 光泽县| 怀来县| 开原市| 罗定市| 呼图壁县| 赫章县| 通州市| 阿拉善盟| 铁岭县| 尚义县| 方城县| 冀州市| 遵化市| 阿克陶县| 星座| 同心县| 高阳县| 门源| 鹿泉市| 马山县| 永新县| 嘉善县| 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