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想出海?找溫禾去
“聖人臨朝!”
隨著高月一聲吶喊,太極殿內(nèi),文武集體行禮大拜。
“臣等恭請聖安。”
李世民落座,目光在滿殿的臣子中掃視了一眼,最後目光落在了最後面,一個鬼頭鬼腦的人身上。
溫禾個子不高,站在他面前的那個人,即便是鞠躬行禮,也足夠擋住他。
如果不是特別關(guān)注,沒人能夠注意到,他此刻站的筆直,只是做出作揖的模樣來。
可偏偏,今日李世民知道他會來上朝,所以特意朝著他看去。
‘這豎子,行禮都和他人不同,也虧得那些御史沒有注意到他,否則定然會定他一個失禮之罪。’
“聖躬安。”
高月複述了一番,羣臣這才起身來。
按照慣例,尚書省的那幾位大佬先彙報一下近期的情況,各州縣的官員是否有消息稟報上來。
等這一切都結(jié)束後,便迎來今天的重頭戲了。
“臣民部侍郎,長孫無忌有奏。”
“允。”
上方李世民的話音落下,長孫無忌出了班,隨即便稟報了關(guān)於招標(biāo)之事。
不得不說,長孫無忌的能力確實(shí)很強(qiáng)。
這麼短的時間內(nèi),他便能夠?qū)睾讨八鶎懙膬?nèi)容,總結(jié)概括,隨後稟報。
還能夠讓所有人都聽的明白。
待他說完,便默默的退下了。
這時閻立德站了出來附議,並請求由御史監(jiān)管。
李世民特意看了一眼溫禾,見那豎子正打著哈欠,不禁搖了搖頭。
他卻不知道,溫禾今天難得沒有走神。
他是在想之前李道宗說的話。
李世民讓宗室也參與進(jìn)招標(biāo)。
其實(shí)如果只是粗淺的看著招標(biāo),確實(shí)好像沒有什麼利益,甚至有可能還要賠錢。
長孫無忌之前說讓世家的人加入進(jìn)來,他們所圖的是名望。
別小看了名望,這對於世家而言就是生存的關(guān)鍵。
有了名望,才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
如果他們幫著關(guān)內(nèi)的人修好了水渠,那自然會收穫一衆(zhòng)信仰。
像是這些世家的祖地,他們是不認(rèn)唐律,只認(rèn)宗族之法。
就連當(dāng)?shù)氐墓賳T都無可奈何。
而這就是名望帶來的好處。
可對於宗室而言,他們根本不需要這些,對於他們而言,只要能賺錢就行。
所以溫禾纔想不通,李世民是怎麼說服宗室加入招標(biāo)的。
“啓稟陛下!”
就在這時。
只見一身穿紫袍的白鬍子老者,走了出來。
溫禾站的太后面了,只能看見這人的側(cè)臉,沒看清楚長相。
正當(dāng)他疑惑此人是誰的時候,只見上方的李世民含笑道:“淮安王叔今日難得來朝議,不知所謂何事?”
“啓稟陛下,工部招標(biāo),乃利國利民之策,我等身爲(wèi)宗室,自然義不容辭,請陛下允準(zhǔn)我等參與招標(biāo)。”
這人竟然就是李神通?
溫禾看著他那寬闊的背影,暗暗吃驚。
這個時候他站出來,應(yīng)該是李世民提前授意的。
只是溫禾想不通,宗室在這裡面到底有什麼可圖的。
這李二盡給他搗亂。
原本有世家參與進(jìn)來,就已經(jīng)夠亂了。
工部的官員肯定不敢監(jiān)督,所以只能請御史臺出手了。
有魏徵這個諫議大夫在,那些御史暫時還不敢和世家的人有任何茍且。
李神通這麼突然的橫插一腳,吃驚的可不僅僅是溫禾,還有長孫無忌和閻立德。
很明顯,他們也沒有收到什麼消息。
“王叔有心了,既然如此,那朕便允準(zhǔn)了。”李世民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
甚至沒有掩飾,宗室的參與,便是他來主導(dǎo)的。
此事便這樣確定下來,五日後,將在工部進(jìn)行招標(biāo)。
而今日工部便會去選擇那些有資歷的商賈。
一場朝議下來,溫禾一言不發(fā)。
他想去問問李世民,但是又擔(dān)心那李二藉機(jī)故意爲(wèi)難他。
想了想,他便注意到李道宗了。
這個混不吝可是宗正卿,他肯定知道,李世民和宗室做了什麼交易。
“我不知道啊。”
下朝後,李道宗和溫禾同行,出宮的時候他問起這件事情,李道宗一臉的茫然。
“陛下只和我們說有利可圖,說是成功獲得招標(biāo)資格後,便讓朝廷出錢給我們修繕?biāo) !?
他望著溫禾,有些愕然。
他還想從溫禾那裡知道,到底有什麼利可圖的。
溫禾卻傻眼了。
他不由回頭看向太極殿。
‘好你個李世民啊,你是給宗室挖了一個大坑,讓他們就這麼自願跳進(jìn)去啊。’
“不是,這招標(biāo)到底是怎麼回事?”李道宗拽住了溫禾的衣袖,他也參與其中了。
“額,這個嘛。”溫禾看著他,不禁覺得有點(diǎn)可憐。
這是被人坑了,還興高采烈的幫著別人數(shù)錢。
“其實(shí)也不復(fù)雜,剛纔長孫無忌不是說了嘛,就是參與的人報價格,到時候誰價格低,便能獲得修繕?biāo)馁Y格。”
“不過所有人的報價和方案都是隱秘的,寫在一張紙上,由我們來審查。”
他說的和之前長孫無忌在朝會上說的差不多。
但李道宗要聽的不是這個。
“我是說有什麼利可圖的。”
“額,好名聲。”
“我要那個作甚?”
宗室還需要名聲嘛?
他們巴不得自己的名聲越差越好。
“除了這個呢?”
“可能還會得到陛下的親自接見,以及各種名譽(yù)。”
“沒了?”
“沒了。”
溫禾笑著點(diǎn)了點(diǎn)頭。
李道宗的臉徹底垮了下來。 “那我可以不參與嗎?”
溫禾眨了眨眼,現(xiàn)在說這個話好像晚了吧。
剛纔李神通可是請旨了,讓宗室也參與競標(biāo)。
所以宗室現(xiàn)在是不參加也得參加。
而且溫禾感覺,宗室的名額肯定是內(nèi)定了。
“你們之前可是和陛下說過,要和朝廷要多少錢?”溫禾問道。
他覺得宗室的人應(yīng)該不至於這麼蠢,或許是李世民給了他們不少錢。
“朝廷還給錢嗎?”李道宗詫異道。
溫禾愕然的看著他:“額,不然呢,那陛下和你們承諾了什麼?”
“市舶司往後五年的全部海稅,以及赦免牽扯進(jìn)李瑗案的人。”李道宗眨了眨眼。
溫禾呆愣在原地眨了眨眼。
好吧,他收回剛纔那句話。
他現(xiàn)在不知道該說宗室的人是蠢還是精明瞭。
倭國那邊這一次送來的白銀確實(shí)多,若是這五年有人去倭國賺白銀。
那市舶司的海水帶來的利益,足夠他們修建三個關(guān)內(nèi)的水利。
可這只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
別說現(xiàn)在海船能不能順利的前往倭國,就是真的到了倭國,倭人也不會這麼輕易的就讓他們帶走那麼多白銀。
溫禾現(xiàn)在算是明白,爲(wèi)什麼之前不願意讓人出海的李世民,突然要成立市舶司。
這明擺著就是空手套白狼啊。
主要是,他還將禍水引到了溫禾的身上。
難怪剛纔李道宗問他,修水利有什麼利益可圖的。
他肯定還以爲(wèi),這裡面還隱藏著什麼利益,所以纔來問自己。
這一次,無疑是李世民給宗室挖了個大坑,還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跳進(jìn)去。
而且李世民也知道,他們即便知道自己中計(jì)了,哪怕心裡有怨言,也不敢說出來。
畢竟李孝常才死了沒多久。
而李瑗如今還在百騎的大牢中,至今李世民都沒有處決他。
也沒有公佈任何的消息。
這就成了懸在宗室頭上的一把刀。
什麼赦免牽扯進(jìn)李瑗案的人,到底有沒有宗室被牽扯進(jìn)去,這都是未知數(shù)。
就像是薛定諤的貓。
只要李世民說你有,那就有。
未來長孫無忌利用房遺愛謀反案,將自己的政敵盡數(shù)抹殺。
和現(xiàn)在李世民用的手段,如出一轍。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們都被騙了?”李道宗看著溫禾表情不對,當(dāng)即便猜出了一些來。
溫禾乾乾的笑了兩聲:“也不算吧,畢竟市舶司的海稅不還有嘛。”
“可我怎麼感覺你的表情有些不對。”李道宗瞇著眼,盯著溫禾的眼睛。
“有嗎,沒有吧,那個時候不早了,我突然感覺肚子有點(diǎn)餓了,我先走了啊。”
溫禾不想泄露太多,他只當(dāng)做自己不知道。
要不然若是宗室鬧事,李二肯定要找他麻煩。
“餓了,這好辦啊,不是說去望春樓嘛。”李道宗說罷,便拽住了溫禾的衣袖。
也不等溫禾應(yīng)下來,就拽著他朝著外頭跑去。
與此同時。
立政殿內(nèi)。
李世民沒有坐在上方的皇位上,而是在中間擺了一個桌案。
他的面前,坐著的正是李神通。
二人正沉默的品著剛剛泡好的茶水。
就在這時,外頭快步走來一個內(nèi)侍,在門口處,躬身行禮道:“啓稟陛下,任城王與高陽縣子離開了。”
“嗯,退下吧。”
李世民拿起茶杯,淡淡的應(yīng)了一聲,隨即便抿了一口茶水。
“那豎子今日有配了一些好茶,王叔可嚐嚐。”
“謝陛下。”
李神通沉著聲,拿起茶杯來,一口飲盡。
他如此牛飲,讓李世民不禁失笑,緩緩的放下茶杯,望向李神通那沉重的臉色。
沉吟了片刻,他才笑著問了一句:“王叔覺得,宗室在得知此事後,會不會來反對朕?”
“陛下所做之事,皆是爲(wèi)了宗室未來,臣等自然體諒。”李神通雖然這麼說,可臉上明顯有幾分惱怒。
下朝之後,李世民便叫他來此地,和他開誠佈公。
李神通聞言後,卻是惱怒不已。
他萬萬沒想到,皇帝竟然給宗室挖了這麼大的一個陷阱。
所謂的市舶司五年的海稅,明顯就是一句空話。
若是無人出海,那市舶司將顆粒無收。
“其實(shí)朕並非哄騙爾等,而是鼓勵宗室自己出海,若是你們出海,所得利益皆歸你們所有,市舶司五年之內(nèi)不收取一點(diǎn)海稅。”
李世民親自給李神通倒了一杯茶。
後者連忙行禮。
“出海,可是出海極其危險,陛下戲言了。”
李神通毫不避諱的指出李世民是在戲耍他們。
李世民卻笑道:“王叔可知,這茶是從何處來的?”
“據(jù)說是高陽縣子不喜喝茶湯,所以才製作出這炒茶。”李神通淡淡的回道。
這件事情,在長安內(nèi)不算是什麼秘密了。
李世民點(diǎn)了點(diǎn)頭,笑著繼續(xù)說道:“那王叔可知,那送往江南的曲轅犁,和播種的鋤耬又是出自誰手。”
“據(jù)說亦是高陽縣子。”
“望遠(yuǎn)鏡呢?”
“還是他。”
李神通不禁蹙起眉頭,不明白李世民爲(wèi)何要說起這些。
“那王叔可知道,提議出海之人又是誰?”李世民喝完一杯茶,再次問道。
李神通是個聰明人,李世民都這般明示了,他怎麼可能想不到,
“依舊是高陽縣子?”
“沒錯,是他,記得不久前那豎子和朕說過,他有辦法造出可航行於風(fēng)浪中大船的辦法,也有在海上識別方向的技藝,只是可惜啊,他無錢可用,朕亦無錢可用。”
李世民說罷,手中的茶杯重重的落下。
望著李神通,笑的意味深長。
而坐在他對面的李神通,震驚的瞪圓了眼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