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六十一章 多爾袞、一次失敗罷了

“我這裡倒是真的有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讓你解決這個憂慮。

雖然是利國利民,但是到時候一旦實行起來,可能你的錢財也就不夠了。”

江楓想到的方法自然是以工代賑。

這種方法在什麼時代,都是非常受用的,並且也是一個非常明確地政策。

國家有錢,非常有錢。

因爲造錢的機構就是國家建立起來的。

只不過,現在的大明還沒有那種國家管理經濟的正確方式以及思維。

所以現在的錢財其實多少有一些氾濫,有錢的人會越來越有錢,他們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斂財。

沒錢的人,只會茍延殘喘。

崇禎皇帝連忙說道:“請國師指教。”

“以工代賑,就是讓那些有勞動能力的人去做工程,比如修橋、修路、修建水渠、修建水庫等等。

除此之外,還能夠建造都城,擴展都城的居住面積,提升人口的密度等等。”

江楓慢慢地開始講述他已經講述了好幾遍的以工代賑的方法。

不管是貞觀時候,又或者是盛唐時期,還是南宋的時候。

江楓都和帝王講述過以工代賑的方法,並且還是根據每一個王朝的情況來講述。

以大明現在的情況來看,以工代賑絕對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

能夠解決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現在很多百姓都沒有收入的來源,靠著種地,那是不行的。

因爲大明很多土地都是有主之物,農戶也可以一個人耕種一大片土地。

再加上以後要是有了高產農物之後,種植糧食就更不需要那麼多的農戶。

這些百姓到時候該怎麼辦?

那就只能讓他們從農戶變成一個工人,從一個工人變成一個商人。

真正能夠發家致富,已經不是耕種就可以解決的。

崇禎皇帝認認真真地聽著。

一個時辰之後。

他總算是明白了以工代賑的好處。

“幸好今日前來詢問國師,不然我的那些錢都要被我給存到了銀行裡面了。”

崇禎皇帝似乎真的有一些後怕。

其實這也是可以想到的,沒有江楓,崇禎皇帝真的就要把錢存進了銀行。

到時候,他想要再取出來,那都不可能了。

不能取出來,拿著那麼點的利息,那可真的是浪費了。

崇禎皇帝回到了皇宮之後,就召見了工部尚書徐光啓,讓他去找人做一件事情。

以工代賑雖然不是皇家銀行或者是國學院一樣,乃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工程。

但是卻也關係著大明天下人的民生。

徐光啓就推薦了鄭崇儉。

此人也是有著一些能力,算得上是一個守節之臣。

崇禎皇帝也就點頭答應了,然後在朝會之時,就提出了以工代賑這個政策。

當他解釋完了以工代賑的好處之後,朝堂之上的百官,都是大開眼界。

他們覺得自己這些人似乎好像是已經失去了意義。

完全就成爲了一個工具人。

工具人孫承宗在朝會之後就召開了一次御史臺的會議,探討關於以工代賑時期,如何保證那些工人的利益。

這是崇禎皇帝親自叮囑給他的事情。

“以工代賑這個想法當真是利國利民,但是作爲御史臺,我們不能因此就失去對這個領域的控制權。

你們一定要想出來一個對策,在以工代賑這個國策實行之後,就要保證那些個工人的利益。

確保每一個工程完工的時候,工人都可以得到一筆錢財,也要保障工人的日常生活和安全。

這纔是我們御史臺需要做的,你們都明白了嗎?”

御史臺的官員們連忙回道:“明白!”

崇禎六年的三月,大明宣告了以工代賑的策略,然後很多個工程就出現了。

首先就是建造水渠和水庫,迎接即將到來的高產農物。

還有建造都城,對於舊城區的改造。

不少的農民也就變成了一個工人,開始在工地上爭取微薄的勞動所得。

以工代賑的國策出現,緩解了整個大明的百姓的生計。

再加上御史臺的人嚴格監控,貪墨的事情也變少了,貪、官、污、吏也變少了。

多爾袞和順治兩個人正在下棋。

一場入侵中原之地的計劃失敗了。

大金的生存就變成了一個問題,他們只能再一次把目光放在了蒙古。

這一次的大戰,讓大金損失太大了。

“叔父,我輸了。”

順治看著棋盤,有一些失落地說道。

他從未真正贏過眼前之人。

多爾袞看著棋盤,卻還是落了一子,說道:“沒有到最後一刻,誰輸誰贏並不一定。

就像是這一次,我們很清楚地看到了大明的實力。

就算是經受了叛軍的戰火,就算是連番改革,似乎也沒有動搖大明的根基。

我們的全力一戰卻被大明擋住了。

也就是說,大明就是這棋盤上的黑子,強大到讓你已經生不起打敗他的野心。”

順治說道:“叔父說的是。”

“可是,你想過沒有,事在人爲。”多爾袞卻繼續說道,“有時候人定勝天,並不一定在最開始輸了就代表著以後也會輸,還會一直輸。”

順治再一次點點頭,勉強落了一子。

多爾袞繼續說道:“你快點成長起來吧,成爲一個真正的帝王,這樣一來,大金就可以變得強盛起來。

不久之後,本王會去草原之地,必須把蒙古完全拿下,然後休養生息。

當年的蒙古鐵騎可以打敗中原之地的王朝,我們同樣可以。”

多爾袞選擇了親自出手。

如果繼續下去,他很有可能會眼睜睜地看著大明變得更加強大,最後覆滅了大金。

曾經崛起起來的大金,不能就因爲一個仙人,而又一次被人給阻擋在關外。

過著這種完全就貧寒的生活。

六月初。

北方之地再一次爆發了戰火,多爾袞帶領鰲拜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了大半個草原。

完成了大金的擴張,然後開始休養生息,讓人使勁兒生孩子。

他要養很多很多人。

到時候百萬大軍南下,誰還能夠阻擋他的鋒芒?

僅僅是那一位仙人嗎?

多爾袞看著天上的飛鷹,直接彎弓搭箭,瞄向了那飛鷹。

第兩百五十七章 工業的發展第一百九十三章 漁翁第一百八十一章 謀國第九十七章 一人滅一國的人才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之絕,獨佔其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唐第一美男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兀朮月夜逃亡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平公主招駙馬第三百九十九章 殿下,你要完了啊!第兩百二十六章 隔閡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陵山智激阿史那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江上仙再建盛世第六百零三章 衆愛卿、廢了錦衣衛和東廠吧第三百六十一章 演技在線第四百九十章 弘道四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迎親宴、蹭吃蹭喝的大學士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民意第兩百零六章 回唐第四百六十七章 給武后畫了一張大餅第六百五十一章 教育學、這是一個很深的學問第二十章 來自上天的警告,敗興而歸第六百二十三章 他來了、大明時代週刊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再起戰火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九晚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大的皇子要分家第三百零三章 仙島之上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七十九章 國師的魄力無人能敵第五十三章 一箭定陰山第四百三十六章 烽火狼煙,十面埋伏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之死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郎,你怎麼看?第五百二十七章 江上仙法力無邊第三百五十章 老狐貍江楓第六十五章 李二陛下的姜尚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四百二十七章 誰纔是老狐貍?第一百五十三章 各自謀劃落子,李二增兵第四十六章 仙人帶著太子和公主飛天了第五百九十章 崇禎啊,你御駕親征吧第一百一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六百零二章 萬歲爺,你快回來吧!第八十章 大唐科技樹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況!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厥使者的刁難第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第六章 求救信號,絕世寶刀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各自的應對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唐的糧倉第四百一十章 恆州大捷第四百六十七章 給武后畫了一張大餅第三百三十四章 江山秀色第八十一章 鏡子有了,望遠鏡肯定要有!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治東巡,武后失勢第五百九十二章 萬歲爺,俺們都是被迫的啊第三百六十三章 關於皇太子李賢的謠言第三百零四章 孤臣裴行儉第一百七十六章 太上皇李淵之死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一國和謀萬世第兩百六十九章 省親第十四章 自救之法,長安來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趙官家問仙解惑第六百四十一章 秦良玉,大明的第一女英雄第七十五章 平冤昭雪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玄策游擊戰場,青衣之謀第六百五十章 黃宗羲、我的腦袋要爆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老當益壯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分配原則第十四章 自救之法,長安來人第兩百七十三章 大食的態度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六十四章 溫馨一片的國師府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學院、讓人人都可以讀書第三百八十四章 少東家可會詩歌文賦?第兩百七十章 攻伐第五百八十五章 崇禎啊,你那朝堂全是奸臣第四百六十二章 越來越讓人失望的李顯第五百四十二章 包青天再度聞名第兩百零二章 東南之地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不予之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避免的話題第三百四十七章 狄仁傑的遠見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果這是一個國家的未來第五百四十四章 趙官家求仁求德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麗第五百五十六章 江上仙建造學院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唐戰神第四十六章 仙人帶著太子和公主飛天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師戰場顯威,大殺四方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兩百五十三章 日照之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衡阳县| 民权县| 分宜县| 塔城市| 琼海市| 五原县| 滦南县| 应用必备| 宜兰市| 海城市| 会理县| 深泽县| 陆河县| 漳平市| 调兵山市| 台湾省| 茌平县| 凤翔县| 临夏市| 灵宝市| 福州市| 黑龙江省| 恩施市| 阿坝县| 嫩江县| 旬邑县| 丁青县| 丹寨县| 新兴县| 长春市| 耒阳市| 兰考县| 岱山县| 察哈| 津市市| 江孜县| 新竹市| 安泽县| 南华县|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