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1章 西苑舊景

不過,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在美洲出現一個跟大明同樣制度,都是漢人的國度,也絕對是件好事。

但那個目標就太遙遠了,而且北美洲的氣候,實在不是封建社會能穩定生存的下來的。

每年冬天的寒流,絕對能夠凍死人,唯有工業機械的力量,才能慢慢改造那片土地。

至於眼下的大明,能佔據東南亞一帶,最多擴張到南亞的印度,已經是個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這些謀劃,何秋現在都還沒有和別人說,畢竟太長遠了,長遠到讓人不敢相信。

何秋把自己的重點再次轉移到寫書上,除了《國富論》,何秋再接再厲,又寫出來《海權論》、《解剖學》等等著作。

訴說這些著作並不是都能在世面上引起巨大的反響,但已經開闊了不少人的視野。

原來大明的市面上,多得是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的書籍,可如今,早些時候因爲何秋倒騰出來的《紅樓夢》、《金瓶梅》等作品,引發了一股創作小說的潮流。

如今又被何秋用這三本書籍,洗禮了精神,大明的書市就變得格外的混亂了起來。

出書的門檻,也變得越來越低,甚至有些人眼看何秋寫這麼晦澀深奧的書籍,都能在世面上一起追捧,就收集了不少食譜,弄出來一本烹飪指南,結果在市面上賣的也很火熱。

這件事,算是徹底點燃了本就暗流潛涌的書市,原本理學的禁錮已經徹底阻擋不了出版業的發展了。

各種各樣的知識,都在大明的書市上出現了。

四書五經已經不稀奇了,諸子百家的著作都被書商們拿出來翻印了一遍,打的口號就是《國富論》是出自荀子的《國富》篇。

用這樣魚目混珠的手段,勾引士子們買書的興趣。

更下里巴人一點的,有食譜、農書、手工業竅門等等,更別說還有何秋在那推波助瀾,時不時在市面上拋出一門新知識。

雖然他只留下隻言片語,可他的弟子們也不是蓋的,紛紛在這些隻言片語上,拿出當初何秋教導他們的教材,發展出自己的新學問。

而且因爲他們都是跟著何秋學的,用的也都是些大白話,更得百姓們的喜歡,賣的也就更廣。

這樣一來,算是倒逼著有些人投身到白話文的創作中去。

可能身處其中的大明百姓們感觸不深,他們本就是時代浪潮中的一朵朵浪花。

可何秋這樣一個在歷史下游呆過的人,哪還看不出來,這是已經到了中原版“文藝復興”的時候了。

抱著這樣的心思,何秋對這個新大明的未來更爲期待了。

……

永樂元年,就要過去了,也是在這一年裡,朱元璋含笑閉上了眼睛。

朱棣大爲悲痛,親自扶棺將朱元璋送入孝陵,在那裡,馬皇后已經等了朱元璋快十幾年了。

而何秋又帶著一些人跑到了洛陽,洛陽城已經要交付了,整體上,這座洛陽城,可比之前的金陵闊氣太多了。

整座洛陽城用了不少新技術,包括水泥、鋼筋等等。

至少接收工程的大臣們都是目瞪口呆,顯然這裡面一些東西,有些超乎他們想象了,更不用說這樣一座雄城耗費卻並不算多。

至於現在的何秋,則是帶著朱高熾來到了原本的洛陽西苑。

有了皇城,又怎麼能沒有皇家園林呢?

金陵就這點不好,幾乎沒什麼專供皇室散心的地方,可洛陽就不一樣了。

要知道洛陽當年是隋唐的國都,洛陽西苑是極爲遼闊的一片地帶。

遙想當初的洛陽西苑,北接邙山,南抵伊水,浩浩蕩蕩兩百餘里,雖說如今的西苑早就因爲戰火,消失不見了。

雖說西苑自大唐滅亡開始,就逐步走向衰敗,可現在何秋帶著朱高熾來看的時候,仍然有些亮眼的風光,讓人感嘆自然之美。

宋朝的時候,洛陽雖然不再是國都,但西苑也一直在投錢維護修葺,很好的保持了下來。

到了元朝,那些元朝貴族們將洛陽西苑當做牧場、獵場,嚴禁一般的百姓在這裡面耕作。

到了朱元璋的時候,雖然他一直在鼓勵百姓開荒,可河南本就不缺熟地,很少有人專門到西苑的地盤上開荒,畢竟這裡的土地都是生地,開墾起來要花的力氣太大了。

也正是因爲這些原因,洛陽西苑反而沒有徹底的從歷史上消失,還是有些部分很好的保留了下來。

何秋領著朱高熾,騎馬並行在這片土地上,身後跟著百來個神色警惕的禁軍士卒。

這時節還沒完全過冬,整個西苑都被大雪覆蓋,人跡稀少,本來就很幽靜的西苑就顯得更加幽靜了。

這樣的場景和正在不斷往城中遷民的洛陽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朱高熾看著這樣美麗的西苑,忍不住開口對何秋說道。

“姐夫,你覺得這西苑可以復原嗎?孤總是覺得離了這西苑的美景,洛陽都要失色了不少?!?

何秋看著附近人工和天然景色混在一起的西苑,神情愉悅,這可比後世的什麼園林強多了。

就是三代帝都的北平,也比不過西苑的絲毫,畢竟北平那塊地,本來就沒什麼山水,更不用說這樣秀麗的景色了。

聽到朱高熾的問話,何秋笑了笑說道。

“這件事很簡單,臣這次來本就有這樣的心思?!?

朱高熾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真的嗎?西苑有那麼容易復原?”

何秋啞然失笑。

“這西苑可謂得天獨厚,本來景色就很好,如今雖然過了幾百年了,可底子仍在,只是上面的十六苑宮苑樓臺而已,想要復原所需的人力物力不算太多,可能還比不上重建洛陽城的開銷大?!?

何秋並沒有說假話,他這次之所以迫不及待的跑到洛陽,除了驗收工程,也是因爲得知了洛陽西苑大體完好的好消息。

有這樣的底子在,何秋很有自信能在永樂二年就將西苑恢復如初。

說白了,還是因爲當初隋煬帝太過敗家子了。

當初隋煬帝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西苑,一共花費了花費了三千萬貫錢!

三千萬貫錢啊,對於人口、財賦在隋朝之上的大明來說這都不是一筆小錢了。

這三千萬貫錢,足夠大明開工兩個治理淮河的水利工程了。

而且當初的隋朝可沒有大明的人口多,更沒有像何秋這樣的生財能手,這絕對是一個足以動搖國本的消耗。

第127章 太子朱標第20章:殺雞儆猴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42章 門下走狗第253章 朱權上門第349章 陰私手段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363章 交換第257章 未來可期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181章 捷報(下)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292章 一年第74章 見花魁第15章:朱高煦也難逃真香定律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174章 藍玉的苦心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71章 學會仁義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306章 遵化(下)第5章:碳素魚竿第55章 情報網第20章:殺雞儆猴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9章 爽快人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311章 蒙漢矛盾第59章 藍玉來訪第135章 平亂第326章 著書立說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312章 大寧第81章 跟朱棣結盟第47章 成了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104章 加工廠被圍困第109章 老朱,把你女兒嫁給我唄第345章 打臉第108章 藍慶之死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55章 情報網第263章 朱元璋的失望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252章 改組錦衣衛第202章 變故第195章 遷都之心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324章 永樂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15章:朱高煦也難逃真香定律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324章 永樂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298章 鳳陽府第93章 不服來辯第252章 改組錦衣衛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172章 有喜第78章 胎記第33章 阿拉伯數字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338章 新文章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4章:mi汁烤野豬腿第321章 黃河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359章 線索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332章 書市火爆第335章 書生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19章:飢餓營銷第23章 天子守國門第14章:收購小麥製造泡麪第272章 瘋了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238章 孔府拿人第222章 朱元璋的擔憂(上)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207章 藍玉到訪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口县| 襄樊市| 惠东县| 永年县| 留坝县| 郎溪县| 洪泽县| 镇康县| 南宁市| 津南区| 巧家县| 绥宁县| 本溪市| 望谟县| 高碑店市| 慈利县| 黎城县| 怀远县| 邻水| 天柱县| 游戏| 琼海市| 涞源县| 株洲县| 曲松县| 大同市| 兴和县| 平潭县| 鹿邑县| 田林县| 苍梧县| 内江市| 乌拉特中旗| 奉节县| 神农架林区| 漳浦县| 志丹县| 通化县| 盖州市| 富源县| 庐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