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陳年往事

我,一個西南山區小山村裡的孩子,姓鍾,名南,綽號“青牛”。

我家祖輩都是良農,爲了響應政策號召,家中就只有我一個孩子。其實我們家說起來也挺奇怪,一直是一脈單傳,從哪一輩兒開始的沒人記得了,不過就我知道我從曾祖父到祖父,再到我父親,現在到了我這一輩兒都是單傳。

當然,一家子裡出現這種稀奇事兒,鄰里鄉親們自然也大都會在背地裡嘀咕。起先聽著還覺得怪怪的,不過,流言蜚語講多了,也就隨風散了。

二十年前,我出生在一個大雪早晨。我聽我父親說,我出生時那可是把母親折騰得要死,要是不請來了‘王仙婆’,當時就差點一屍兩命了。

我父親說我母親生我的時候,前三天就出現了臨產的跡象,可是我就是不出來,把母親折騰痛得哭爹喊娘。我家住在山裡,與外面道路不通,平常上街買點東西,大男人來回也要一整天。而且當時下著大雪,山路被雪掩了,出不去,因此一家人也只得無奈的看著母親一個人受罪。

奶奶看見母親折騰了兩天,心裡覺得也不是個事兒,於是,揹著爺爺和父親去請了鄰村的王仙婆。

說起這王仙婆,她是我們那裡遠近聞名的“大仙”,什麼畫符煉藥,請神驅鬼,接生看病的事兒她都會。正因如此,在我們那兒可是個響噹噹的名人。

當然,也有人並不待見王仙婆,就比如我爺爺和父親。爺爺行事一向正派,不喜歡那些裝神弄鬼的玩意兒,而父親大小受到爺爺的影響自然也嗤之以鼻。但是,當時逼於無奈,見奶奶把王仙婆請來了,兩人也不好說什麼,只好默許了。

父親說,當日王仙婆一進我母親的產房頓時臉色鐵青,險些一個蹌踉摔在了地上。奶奶見狀心中也是一突,連忙扶起王仙婆,問及究竟。那王仙婆卻是閉口不言,一臉凝重的叮囑奶奶,趕快去取陳年的艾葉,柏樹枝,柚子葉熬水,說完她急匆匆的跑回了家。

不多時,王仙婆挎著個木箱跑了回來,手中捏著一把枯樹枝。王仙婆一到我家,連忙放下木箱,從裡面取出一件奇裝異服穿在身上。這是,奶奶也遵照王仙婆的話熬了一大鍋綠幽幽的熱水。王仙婆,端著一噴熱水手持枯木枝走進了母親的產房。

父親爺兩一臉質疑的看著王仙婆走進母親的產房,見她口中咿呀喲咦的一陣大喝,隨後用手中的枯木枝在房中一陣揮打,累的氣喘吁吁。隨後取出一張符,揮手一招,靈符在母親房中燃燒了起來,冒著些許青煙。

之後,王仙婆將盆中的熱水在屋裡澆灑了一遍,又從木箱中取出一枚銀針,紮在了母親小腹肚臍,母親頓時沒了痛楚。不多時,我便出世了。

可是,令父親他們最驚訝的是,我出世時竟然沒哭,很安靜。這下可把爺爺奶奶嚇壞了,在我們那兒,要是孩子生下來不哭,不是啞巴便會早夭。一見這情況,王仙婆用那盆裡的溫水將我全身洗了一遍,順勢將我倒拎著,抓住我的小腿,啪啪的在我小屁屁上拍了幾下。

父親他們看著王仙婆的舉動十分不滿,剛準備上前制止,剛巧我在這個時候後發出了聲響。

“哄哄……”

見我出了聲,王仙婆也不再折騰我,將我交給了一旁的奶奶,隨後又從懷中取出了一道靈符貼在了母親的牀門上。又卻出了一個紅絲線穿著的三角塊黑色布丁,掛在了我脖子上。

“這孩子出生遭逢大難,哭聲又十分異常,看來註定不是尋常之人,這枚護身符切記不要取下。”隨後,王仙婆向奶奶交代了這幾句後就匆匆的裡去了。

小時候聽奶奶說,王仙婆當時累的不行,連走路都邁不開步子。當時她還看見王仙婆在母親房中揮打的時候,空氣中出現了一些白氣,連帶著輕微啪啪的聲響,估摸著是些不乾淨的東西。

當然,對於這一切爺爺和父親是閉口不談,即便是奶奶無意間提起,兩人也是矢口否認。

對於我出生時的奇聞異事,我最初也並不在意,可是後來我卻信了。

在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那年家中發生了很多事,爺爺病逝。我也生了一場怪病,高燒不退,湯水不進,臥牀兩個多月,靠打點滴撐了過來。等我康復之後,面瘦肌黃,整個以非洲難民。

之後,我家請人看了風水,便起了新房,由於欠了人家不少錢,父母便外出打工了,而我的人生也是在這個時候發生了改變。

那是一個很尋常的日子,我放了學,和夥伴們像往常一樣走在山間小路上。途中遇見一衣衫襤褸的老頭兒,老頭兒拄著柺棍,揹著個竹簍。當他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時候竟然摔了一跤,從竹簍中倒出許多書。

當時那個年代還不想現在這樣隨便在街上扶個老奶奶便會被訛許多錢,因此我們幾個小孩兒就扶起了那老頭兒,還幫他撿起了掉在地上的書。那時我剛好就讀五年級,當我撿起那老頭兒掉落的書本時,心中對那本小麥色粗糙的書本竟然產生了一絲微妙的感應。

雖然當時並沒有看懂封面上的大字,但是卻感覺那書本很是親切,於是乎竟遲疑了許久。

“小娃兒,你喜歡這本書?”那老頭兒見我呆呆的愣在那裡,佝僂著對我說道。

“嗯。”當時我也不知道什麼較喜歡,什麼叫不喜歡,反正當時覺得很好奇,於是便點了點頭。

“喜歡那就送你了吧,還有這本也一併送給你了,你們要不要呀?”沒想到那老頭兒見我點頭,竟然笑著又遞給了我一本厚厚漆皮書籍,和我手中的書一樣厚,估摸著足有兩寸。而其他的夥伴在老頭兒問了之後竟然一股腦兒的搖頭。

“哈哈,看來也只有你這娃娃喜歡老頭子的東西,雲聚雲散,緣起緣滅,哈哈!”老頭兒莫名其妙的嘀咕著轉身走了,我們幾個小夥伴也各自沿路回家。

我抱著老頭兒送的書回到家中,好奇的打開第一頁,全是不認識的字,而且覺得那字越看越彆扭,索性合上書丟在一旁。隨手又翻開另一本厚厚的書籍,發現竟是一本類似字典的東西,於是乎一時興起,查閱起那第一本書本封面上的那幾個歪歪扭扭的字。

一番折騰之下,我終於知道了那本書本封面的四個大字是“乾坤寶鑑”!當然,當時人小並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也只當做小人兒書看罷了。

一晃三五年,我考上了縣裡面的高中,這個時候父母才從外地回來了。這個時候我已經身高一米七,標準的“大男人”了,當然除了生理上我變化巨大,在認知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過多年的研究,我才發現多年前那老頭兒送的兩本書一本是古漢語字典,一本是道家秘典。而那乾坤寶鑑也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因爲所謂的乾坤寶鑑竟然是一部集卜算,符咒,奇門遁甲的陰陽秘典。

經過我多年的研習,竟然小有成就,那最初的驚詫勝過喜悅。因爲在我研習那乾坤寶鑑半年後,也就是小學六年級的秋天,我第一次看見了別人看不見的東西,鬼魅。

當時是正值傍晚,我坐在小院中納涼,村裡有人丟了魂,又請來了年邁的王仙婆招魂。王仙婆帶著那丟魂的家裡人在村裡村外的一番遊走,嘴裡還念念叨叨。看著王仙婆在前面拿著一桿小白旗在前面唸叨,那婦人抱著一隻公雞跟在身後答應,我起初還覺得好笑。

可是,當王仙婆帶著那婦人從村外走回來經過我家門口的時候,我再也笑不出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臉驚恐。因爲我看見那丟了魂的男子此時歪歪扭扭的跟在那婦人身後,身形隨著風力發生扭曲。

當時我就嚇得魂不附體,剛好被近前的王仙婆發現了我的舉動,連忙拉了我一把,搖頭示意讓我不要吱聲。隨後,她帶著那婦人和那魂魄回了家。也因爲這件事,王仙婆發現了我的奇特之處,時常對我多有照拂。

許多年過去了,我的秘密沒人知曉,鄰里鄉村都只知道我是村裡第一個走出山裡的高材生。

第一章 陳年往事第二十四章 再遇蘇妙彤第一章 發丘中郎將第三十九章 只是爲了證明第十三章 苗寨祭司第八章 殭屍作惡第五十六章 緣分難擋第十五章 驚天大禍第二十八章 疑慮重重第四十七章 醫院趣事第二十八章 疑慮重重第六章 心生邪念第三章 意想不到的戰鬥第十七章 神魂出竅第二章 構建藍圖第二十六章 奔喪第四十五章 誤中陷阱第十章 冤家路窄第六十章 赴鴻門宴第十六章 恃強凌弱第三十四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四十二章 百鬼祭魂第二十章 詭異的印璽第十九章 小鬼難纏第三十七章 兩夥盜墓賊第三十九章 只是爲了證明第二十四章 相約逛街第三十三章 崑崙密境(下)第四十八章 遠來的和尚第二十三章 古墓圖紙第十六章 往昔伊人第三十六章 沉冤得雪第四十八章 龍一葬身第十章 幕後黑手第二十六章 冥婚(上)第二十一章 四大異界第三十章 鬼胎第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敵人第三十章 毒人餘勝第二十五章 一門四鬼第二十一章 叔奶奶好第二十一章 掘墓高手第二十二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十一章 九天玄界第二十六章 深夜遇襲第四十三章 命中貴人第五十九章 大發橫財第二十九章 巫神衛隊第三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七章 圖書館女鬼第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敵人第十章 冤家路窄第五章 故人相見不相識第十六章 往昔伊人第十五章 驚天大禍第二章 香火不絕第六章 心生邪念第十五章 鎖魂錐第四十四章 被人當槍使第四章 惡鬼擋道第十二章 驅蠱老人第四章 惡鬼擋道第十八章 宣和明器第三十六章 邪靈鬼魅第四十五章 誤中陷阱第三十章 毒人餘勝第九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十二章 高手在身邊第三十一章 天道不公第三十五章 深夜鬼話第四章 費力不討好第四十二章 百鬼祭魂第二十章 頑強制勝第九章 借刀殺人第二十八章 師傅的消息第三十一章 畜生的本分第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敵人第三十七章 兩夥盜墓賊第三十八章 古墓殭屍第三十二章 發忘魂湯的王婆第三章 意想不到的戰鬥第二十章 頑強制勝第四十八章 人孤單,甚淒涼第二十四章 相約逛街第三十七章 邪靈上身第十一章 萬祥古玩第十六章 往昔伊人第三十七章 低頭求婚第四十六章 義不再,道不同第五十一章 威逼恐嚇第十九章 進退兩難第三十三章 哀傷誰能體會第八章 東瀛邪派第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二十六章 妖孽,哪裡逃第十九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七章 被迫合作第三章 求學遭劫第三十四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沅江市| 海伦市| 巴彦县| 名山县| 祁阳县| 南江县| 元朗区| 工布江达县| 江西省| 武定县| 绍兴县| 浦江县| 洪湖市| 永和县| 施秉县| 凭祥市| 瓦房店市| 房产| 亚东县| 罗山县| 铁力市| 三原县| 郑州市| 台东市| 紫金县| 伊春市| 衡水市| 恩平市| 泽州县| 阳谷县| 商南县| 禹州市| 潞西市| 静宁县| 朝阳市| 凌云县| 晋宁县| 武定县| 贡嘎县| 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