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十大謀士
三國是人才輩出的時候,也是門閥森嚴的社會,在這些高門大戶之下,鑄造出一個個英雄豪傑,前評出十大武將,今再次評出十大謀士,已與諸公共勉。
當然,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東方纔疏學淺,見識淺薄,在研究這些謀士的壯舉後,多有感概,因此按照自己的方式排列了下坐次。
當然,三國畢竟是人才輩出的社會,評價的也僅僅是大家所熟悉的人物,對其他不甚熱門人選,如後三國人物,未甚涉足,望大家見諒。
第一名:郭嘉,人稱鬼才。三國演義評論爲: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樑傾。原跟隨袁紹,感覺其非成大事之人而離去。後曹操謀主戲志才早逝,荀?向曹操推薦了郭嘉。當時,諸侯割據一隅,並無鯨吞四海之志。在這種情況下,郭嘉對一個個敵手心理狀態的準確判斷,常常成了曹操獲勝的關鍵。助曹操平定呂布,逢迎獻帝,穩定關中,擊敗袁紹,平定北方諸州,見證了曹操的功勳。在其死後,曹操南征荊州,西征馬超,漢中,多有不順。如此觀之,曹操之事業因郭嘉而成,曹操郭嘉二人合則兩利,分則兩敗。故在赤壁慘敗後,曹操驚呼,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第二名:賈詡,時人稱之爲“毒士”,奇謀百出,算無遺策。關東盟軍虎牢關前,是他勸董卓退出洛陽,西遷長安,從而讓關東盟軍失去討伐的對象而自亂分寸。董卓被殺,李郭二人準備就擒之時,是他勸說李郭起兵,從而劫持獻帝。張繡投降曹操後,是他設計讓曹操大敗,險些被殺,其子侄大將被殺。其後跟隨曹操,在赤壁之戰,曹操征伐關中,西川都有真知灼見,但是曹操只是擇言聽之,其作用遠未彰顯而已.
第三名:諸葛亮,若是按照東方自排,諸葛亮名次可能更低,但是畢竟臥龍神算名氣太大,只好排得靠前。諸葛亮生前名聲不彰,就拿有名的隆中對來說吧,只實現西取益州,其他的征伐關中,北伐都是虛言亦。另外,在劉備死前,諸葛亮就像蕭何一樣,只是後方留守人員呢,小說中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那是劉備的功勞。火燒赤壁中的作用不過遊學已經決意抵抗的孫權而已。在劉備攻伐益州,只是率兵從江州並進而已。在劉備死後,征伐南疆有功,數次北伐,功勞與罪過不彰顯而已。
第四名:周瑜,人稱瑜亮情節,既然諸葛亮排在第三,周瑜不可能排得太靠後。人稱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就講的諸葛亮、龐統、周瑜、司馬懿。周瑜功績不需要細說,其跟隨孫策平定江東,赤壁之戰,周郎新婚,羽扇綸巾,千古風流人物亦。
第五名:司馬懿:人稱冢虎,晉朝奠基者。曹操不聽其勸告,反諷得隴望蜀而失去益州。關羽水淹七軍,力勸曹操聯合孫吳夾擊關羽,使關羽敗走麥城。後在曹丕主政後,或留守後方,或領軍前往迎擊蜀吳,終成曹魏政權最大威脅,在順利劫持魏帝后,爲其子孫建立晉國奠定基礎。
第六名:魯肅。在小說中,魯肅是個大好人,但歷史上魯肅才氣應該不低於諸葛亮,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有一個沒有實現的隆中對,後人都驚爲天人了,但大家知道老好人魯肅的“三分天下大計”,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更早問世。(:“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爲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爲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爲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此後魯肅爲之奔走,終於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理想,遠強於諸葛孔明亦。
第七名:荀?。荀?之纔沒有在軍伍之中得以最大發揮,其主要作爲後方留守大臣,助曹操平定天下。但就是在很少謀略中,也可以彰顯荀?的功績。荀文若戰略上爲曹操制定並規劃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戰術方面曾面對呂布叛亂而力卒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方面爲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司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爲“吾之子房”
第八名: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東吳名將,歷任東吳大都督、丞相。吳大帝孫權兄孫策之婿,世代爲江東大族。於公元222年率軍與入侵東吳的劉備軍作戰,以火攻大破之。後因捲入立嗣之爭,力保太子孫和而累受孫權責罰,憂憤而死,葬於蘇州,至今蘇州有地名陸墓。
第九名:田豐:裴松之注袁紹起義,卑辭厚幣以招致豐,豐以王室多難,志存匡救,乃應紹命,以爲別駕。勸紹迎天子,紹不納。紹後用豐謀,以平公孫瓚。曹操征伐劉備。田豐說紹襲曹操後路後,紹辭以子疾,不許。後勸袁紹以北方四洲之強,令黃河以北人馬分率諸軍襲擾曹操,在其疲憊後,再率軍南下,一舉蕩平曹操,袁紹不許。在袁紹旨意舉大軍攻伐曹操時,聲言袁紹必敗,果應其言。後袁紹羞愧,令人殺之。
第六名:龐統:既然臥龍、幼麒、冢虎都榜上有名,鳳雛沒有名,那樣太不好意思了。龐統名士只是一個傳說,雖然其在周瑜帳下行走,爲劉備謀劃益州奔走,但是由於天不假年,英年早逝,最後只有排在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