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活字印刷

如此,我與龐統、王粲三人跟隨龐德公學習兵法戰陣,龐德公講學非常懶散,如當代教授似的,每日僅僅講授1個半時辰,餘下半個時辰與我們三人討論,其它時間讓我們自由發揮,按照當今學生的看法,絕對是好老師。

但是他與他在一起的歲月絕對不輕鬆,他知識面非常廣,涉獵領域很多,孫子兵法,姜太公兵法,五韜六略,韓非子,老子,孔子,天文地理都有很高的造詣,我們就這樣跟他學習古代的知識。

龐統這個書伴選得非常不錯,他不但才思敏捷,常有經典看法,且應該已經跟隨德公學習多年,如一個高年紀的學長,有他在身邊事半功背。

就這樣我每日跟隨龐德公學習2個時辰,跟隨黃忠學武2個時辰,練軍隊1個時辰,其它時間不是與龐統王王粲探討兵法戰陣,治國方略,就是與魏延單練訓,比前世高考前還要累。但沒有辦法,我知道這是我保命法門,否則幾有小命不保。

在學習過程中,我感覺非常不習慣。當時很多書籍全都是刻在竹簡上面,每人刻得不一樣,且隨著年月流逝,極難辨認。有的時候只能將腦袋湊近竹簡,也根本認不清楚。古人讀書簡直是猜書,自己看著書猜,老師跟隨自己的老師猜,如此在東漢以前讀書只能是世家子弟的專利,寒門子弟有誰能有大量的竹簡書籍,有誰能夠請老師授業解惑。

我問王粲,東漢蔡倫不是已經發明瞭紙張了嗎?怎麼還刻在竹簡之上,王粲答道蔡倫紙非常貴,不是有古語說洛陽紙貴嘛?因爲製作非常不易,一般世家也只能買少量紙張,根本沒有餘錢買大量紙張謄寫在紙張上,何況蔡倫紙較薄,滲透力強,寫後極易擴散,如此書寫在質量稍差的蔡倫紙上,更難以辨認。很多政府公文公文、重要書信,寧願寫在衣鉢上,也不願意使用蔡倫紙。

我找來一些蔡倫紙,感覺質地非常不好,比現代用來祭奠老人的冥紙都不如。記得小的時候,冥紙是可以寫文字的,但是蔡倫紙根本不能用來寫文字。

用毛筆寫在上面,需要烘乾以後纔可能保存在書房,這或者最終導致了大家還在使用竹簡吧。這件事讓我想起汽車在發明的時候,倫敦人用馬車與之比賽,最後汽車大敗,看來很多新東西一出現,性能也許不如舊東西,這或者導致我大漢民族不喜愛發明創造,漠視創新精神吧。

既然我穿越到三國,我決定將後世的印刷技術,與造紙改良技術引入,如此方可在我中華大地上傳授教化,否則讀書也只能是世家、富人的專利,而與普通大衆無緣。

對造紙我還是理解的,造紙主要在於紙漿的質量,其次控制紙漿的厚度,漂白保證紙漿的顏色,我想只要解決這三點問題,就應該能造出遠遠優於蔡倫紙的紙張。

當天我與龐統、王桀感到荊州造紙作坊,負責作坊的官員叫來三名釀紙師傅,一瞭解,原來蔡倫紙主要使用樹皮造紙,樹皮是比麻類豐富得多的原料,利用草木灰水製漿,再通過舂搗、加水配成懸浮的漿液、撈取紙漿、乾燥後即成爲紙張。

我仔細研究了下造紙工藝,發現紙張製作粗燥,初步懷疑草木灰水雜質太多,與舂搗不均勻所致,於是我延長了草木灰沉澱時間,且通過加溫來增加水中鹼的含量,再改進了舂搗工具,以此來改進紙漿質量。

李姓師傅一天就反對,認爲蔡倫紙是聖人所發明的,如果將沒有草木灰,難以製作紙漿,不能冶煉出優質紙張。

我不可能給他講草木灰作用就是起一個鹼的作用,只有默默的實驗,他們看到我以大公子之尊呆在作坊裡面忙上忙下,也沒有明著給我難堪,積極完成我的各項要求。

如此搗鼓了一個月,冶煉出來的紙漿質量明顯比蔡倫紙好,效率也提高了2倍,釀造出來的質量有了質的飛躍,大家看我的臉色也與過去明顯不同。

但是該作坊產量還是明顯偏低,紙張厚度與大小也難以控制,害得我再花了一個月對造紙生產線進行改進,如此在原有人員基礎上,造紙產量提高了十餘倍。

大家都很興奮,王桀一個勁要將新紙命名爲公子紙,以紀念我發明了紙張,爲天下讀書人帶來便利。我堅決反對,思索再三後,決定命名爲襄陽紙,以感謝作坊中師傅與王桀、龐統的幫助,經過一番爭論,決定將新紙命名爲襄陽紙。

這一日在上完課後,我與王桀來到龐統書房,三人席地而坐,爲不久前的創新感覺雀躍。看到書房裡面堆著一疊疊新造的襄陽紙,王桀感覺驚訝,問道:“士元兄,您拿這樣多襄陽紙幹什麼?”

龐統興奮的說,每次向德公借兵書都非常麻煩,既然有襄陽紙,那就準備邊看邊抄,如此不需要借德公的書簡了,每借一次,德公表情都非常不自然,好像別人欠他數兩銀子似的,讓人非常不好受。”

我說道:“確實如此,我們都是德公的學生,都行過拜師之禮的,德公也太吝嗇了?”

龐統答道:“公子錯怪叔父了,想那些書簡都是稀有之物,若是損壞,不能復原,所以每次借讀叔父都千叮萬囑。因此統決定抄寫部分竹簡,以備份。”

我答道:“確實如此,若是有什麼神仙,能將德公的竹簡刻到我們襄陽紙上,那應該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王桀答道:“公子就會想象,就能想象,竹簡的字在竹簡上,怎麼能夠刻到襄陽紙上,異想天開。”

我心生一智,罵道:“你說我異想天開,你居然敢說我異想天開。”於是拿著毛筆前去刷王桀。如此打鬧,我不小心將毛筆劃在一張襄陽紙上,而紙下是我早放置的竹簡。

打玩一段時間後,我們從外面洗刷回來,清理書房。我早偷偷的看著我刻意劃的地方,上面字跡清晰可見。我故意讓王桀去收拾那邊。

王粲眼尖,看到宣紙上文字,大奇,問道:“士元兄,你怎麼字跡退步得如此厲害,簡直是鬼畫桃符,看看,這就是我們號稱鳳雛的士元兄寫的字,如此潦草不堪?”

龐統大驚,他雖然相貌醜陋,但是對其字特別有自信,連忙拿過來一看,堅定的說:“仲宣兄,這不是我寫的,我不可能寫得如此樣子。”

我笑道:“士元兄,不要寫得差就不認吧,讓小弟看看。”

我看後說道,這是商朝小篆,士元兄雖然博古通今,但還是不能寫小篆,琦與仲宣兄也不能寫啊,到底是誰寫的啊?”

王桀笑道:“這應該是神仙看到我們士元兄謄寫辛苦,下凡幫我們士元兄謄寫的吧?”

龐統答道:“鬼神之說,自古有之,但我輩讀書人不可輕信這種鬼神邪說。”

我答道:“士元兄言之有理,到底是那裡劃上的,到底如何謄寫在上面的啊?”

龐統這下認真起來,急切的掃視整個書房,希望發現有無異物,突然他去翻身邊書典,很快找到謄刻的書簡,再問王桀道:“仲宣兄,剛纔你是否在這裡發現這卷襄陽紙?”

王桀答道:“正是啊,有什麼問題嗎?”

龐統沉思良久說道:“統感覺奇怪,字跡怎麼從竹簡上印刻在襄陽紙上?”

王桀也沉思道:“這怎麼可能,字跡怎麼能印刻在襄陽紙上?”

突然龐統答道:“哦,我想起來了,正如蓋印章,竹簡上有印跡,襄陽紙鋪在上面,墨跡一刷,就印上了,我想得對不,公子?”

我停頓片刻說到:“琦也不自知,但我們可以做實驗,看是否是這樣印上的?”

當即我們三個在龐統書房裡面搗鼓,終於驗證了印刷術這一偉大發明。龐統非常興奮:“這太好了,我們只要將竹簡排列整齊放在下面,上面鋪上一張襄陽紙,就可以謄寫出德公的竹簡了。”

我也笑道:“這很好,我們將孔子的《論語》、《中庸》、老子的《道德經》印刷數千本,如此我們可以賺很多錢,有錢後我也可裝備我的親衛兵.”

但王桀有個疑問,說道:“這些竹簡刻的人不同,字跡必然難以辨認啊?“

我答道:“這有何難,我馬上從州牧府支出一千兩白銀,用膠泥做成毛胚,想印章一樣刻上反體字,再像我們燒瓦片一樣燒製,不就成了嗎。”

三人當即大喜,再探討一些細節後,由我向劉表報告,請求經費。鑑於前期改進了襄陽紙,再加上劉表向來重視文教,二話沒說就給了我兩千兩白銀,當即招聘讀書人,負責字體雕刻。

其時北方早已大亂,很多世家子弟南遷,用了三十天招聘了一百個工人,在老的印章師傅培訓下,他們開始了活字的雕刻,最後通過燒製,終於完成了活字印刷的發明。

在建安四年,我們提前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獻給荊州牧劉表。劉表大喜,讓荊州作坊印刷諸子百家著作於宣紙上,釘成書籍,以相對公正的價格發行到荊州各地。這無疑狠狠的賺了一筆。

我見劉表非常高興,要求將印刷作坊與製造宣紙作坊劃給我管理,劉表因爲我們三人剛剛發明了活字印刷,也非常高興,當即同意了。

我讓劉江直接管理印刷作坊與製造宣紙作坊,且按現在紙張製作要求,要求工匠對宣紙製作方法進行改進。如此一來,我掌握了劉表治下兩個日進萬金的作坊,聲望日漸提高。

在這期間,諸葛亮司馬徽等人竟然沒有來拜訪龐德公,真是讓人很傷心,我原計劃藉著跟隨龐德公學習的機會,能夠認識下後算五百年的能人,彼此建立交情,但是不能如願。

如此跟龐德公學了四年,武藝雖然練得很熟,但是隻能與魏延過三十招,這點我知道是他讓我的,要真打的話,我估計連十招就接不了。對龐德公有的戰陣的理解也十分模糊,我知道這種東西不能紙上談兵,還是需要實踐鍛鍊,因此也沒有放在心上。

116章 錯綜複雜第69章 奇襲上庸關第3章 丫鬟紫凡第72章 何去何從?第191章 閃電戰第145章 天下大亂第185章 大封羣臣第125章 狹路相逢第140章 黃沙漫天第83章 另類官渡之戰第81章 張魯棄守漢中第28章 屠殺第13章 活字印刷第57章 仇恨教育第31章 射殺凌操今日不更新明日兩更第66章 黃鸝傳說第7章 荊襄詞第96章 會盟第54章 豹騎第136章 荊州大勝第6章 認母第92章 張魯的出路120章 學院教堂第100章 大敗張任第76章 官渡大戰第128章 形勢逆轉第96章 誘拐猛張飛第148章 曹孫聯軍2第100章 大敗張任第39章 謀取宛城第112章 治理益州140章 勢如破竹第28章 整軍向前第100章 大敗張任第20章 如此良將 吾必用之第115章 所得稅第110章 錯綜複雜第35章 兵器作坊第112章 治理益州第26章 活捉劉琦第76章 官渡大戰第88章 宣傳戰第55章 陣斬牛金第41章 張繡的煩惱第84章 混淆西涼第63章 妻妾之分第186章 基本國策128章 曹操的錦囊第35章 屍塞長江第151章 臘月攻勢134章 形勢逆轉第175章 大戰烏恆1第137章 暗中黑手第20章 如此良將 吾必用之第121章 明出陳倉第107章 就任益州牧第65章 此恨綿綿第100章 大敗張任第190章 劉備之死第185章 大封羣臣第21章 定計第160章 攻陷建業1125章 誓死伐曹118章 拉攏蜀人第28章 整軍向前113章 就任益州牧第116章 迎親第86章 如何化解第56章 襲擾戰春節不更新第180章 再戰袁尚2第50章 慘勝以後第57章 仇恨教育第8章 荊襄詞第184章 天下一統3106章 被伏遇險第67章 張鬆求援107章 金蟬脫殼第62章 袁紹的盟約第6章 認母第22章 孫吳軍威第59章 曹操駕到第24章 定計第99章 劉璋的煩惱第88章 嫁給我,好嗎?第82章 批鬥張魯第11章 拜師黃忠第107章 就任益州牧第95章 劉璋出招了第50章 慘勝以後第42章 太陽從西邊出第175章 大戰烏恆1第42章 女人如衣裳第85章 女扮男裝第20章 孫吳軍威第57章 名分大如天第131章 絕望140章 勢如破竹第80章 轉危爲安
116章 錯綜複雜第69章 奇襲上庸關第3章 丫鬟紫凡第72章 何去何從?第191章 閃電戰第145章 天下大亂第185章 大封羣臣第125章 狹路相逢第140章 黃沙漫天第83章 另類官渡之戰第81章 張魯棄守漢中第28章 屠殺第13章 活字印刷第57章 仇恨教育第31章 射殺凌操今日不更新明日兩更第66章 黃鸝傳說第7章 荊襄詞第96章 會盟第54章 豹騎第136章 荊州大勝第6章 認母第92章 張魯的出路120章 學院教堂第100章 大敗張任第76章 官渡大戰第128章 形勢逆轉第96章 誘拐猛張飛第148章 曹孫聯軍2第100章 大敗張任第39章 謀取宛城第112章 治理益州140章 勢如破竹第28章 整軍向前第100章 大敗張任第20章 如此良將 吾必用之第115章 所得稅第110章 錯綜複雜第35章 兵器作坊第112章 治理益州第26章 活捉劉琦第76章 官渡大戰第88章 宣傳戰第55章 陣斬牛金第41章 張繡的煩惱第84章 混淆西涼第63章 妻妾之分第186章 基本國策128章 曹操的錦囊第35章 屍塞長江第151章 臘月攻勢134章 形勢逆轉第175章 大戰烏恆1第137章 暗中黑手第20章 如此良將 吾必用之第121章 明出陳倉第107章 就任益州牧第65章 此恨綿綿第100章 大敗張任第190章 劉備之死第185章 大封羣臣第21章 定計第160章 攻陷建業1125章 誓死伐曹118章 拉攏蜀人第28章 整軍向前113章 就任益州牧第116章 迎親第86章 如何化解第56章 襲擾戰春節不更新第180章 再戰袁尚2第50章 慘勝以後第57章 仇恨教育第8章 荊襄詞第184章 天下一統3106章 被伏遇險第67章 張鬆求援107章 金蟬脫殼第62章 袁紹的盟約第6章 認母第22章 孫吳軍威第59章 曹操駕到第24章 定計第99章 劉璋的煩惱第88章 嫁給我,好嗎?第82章 批鬥張魯第11章 拜師黃忠第107章 就任益州牧第95章 劉璋出招了第50章 慘勝以後第42章 太陽從西邊出第175章 大戰烏恆1第42章 女人如衣裳第85章 女扮男裝第20章 孫吳軍威第57章 名分大如天第131章 絕望140章 勢如破竹第80章 轉危爲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兴市| 鲜城| 靖宇县| 巨鹿县| 临沭县| 深水埗区| 斗六市| 城市| 闻喜县| 南和县| 梅河口市| 房产| 临澧县| 栾川县| 伊吾县| 长顺县| 金川县| 大邑县| 安义县| 大余县| 奎屯市| 社会| 凌源市| 河源市| 咸丰县| 河北省| 镇江市| 仁怀市| 宜川县| 松桃| 大关县| 信阳市| 临颍县| 商洛市| 新巴尔虎右旗| 海口市| 金寨县| 平定县| 乳山市| 平乐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