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我擊敗夏侯淵的時候,曹仁率領張遼、張合共5萬精兵來到新野城下,張繡按照我的策略依靠城池與地勢險要,居險抗拒曹操。但是關羽不以爲然,在曹操營中曾經多次與張遼等人交手,張遼遠非自己對手,未戰就守城,於士氣不利,應該派出大軍出城迎戰,以挫敗曹軍士氣。
對驕狂的關羽,張繡沒有太多好辦法,幾番爭論之後,張繡派關羽率領萬餘部衆出城迎戰,初始頗爲順利,關羽與張合單挑,張合不敵,張遼看張合落入下風,深知關羽之能,上前助陣,關平害怕關羽有失,亦上前助陣,張遼張合仍處於下風,曹仁見勢不好,急忙率領大軍攻擊,而關羽亦命令所部反擊,想那關羽部有劉備在徐州所遺留丹陽部衆,且養精蓄銳,當即殺敗曹仁所率領2萬出陣部隊,取得大捷。
自此,關羽每日出陣,曹軍每日大敗,退後十餘里,這一日郭嘉率領先頭部隊趕到,知道關羽勇猛,設下伏擊之計。第二日在關羽挑戰時,命令張遼張合大敗,拋棄兵器帳篷盔甲,退後十里後與曹仁率領伏兵三路殺出,張遼張合亦率領所部回擊,關羽父子被圍,竟然突破不得,幸張繡害怕關羽有失,暗中命令文聘在後接應,如此方率領5000餘部衆殺出重圍,但所率領兵馬竟損傷大半。
劉表接到這個消息,且風聞孫權即日將委派周瑜率領8萬大軍襲擊江夏後,驚惶失措,要我回到襄樊,組織荊州軍務。
我急忙找諸葛亮等人商量後認爲,魏延據守潼關,急切間曹軍難以攻取,如今曹軍被困死孤城長安,我留在長安無益,正可返回荊州,率軍擊敗曹操,重奪荊州兵權。
於是決定:
1.潼關有魏延率領2萬餘大軍,抵抗毛?,郝昭所統率的3萬弘農,洛陽軍隊,兼有潼關天險,勢難攻破。
2.鄧賢,黃權、孟達部,近日已紛紛攻下長安周邊州縣,長安成爲一座孤城。月餘可率領大軍返回長安城下。
3.我現在長安有大軍4萬5千餘人,其中騎兵1萬5千餘人,處於絕對優勢,且騎兵不利於攻城。
因此,我建議諸葛亮督率3萬步兵,5000騎兵攻城,而我親率親衛騎兵,廖化部,趙雲部返回襄樊。留下大將張飛、嚴顏、呂蒙、沙漠坷、楊懷協助諸葛亮攻城,且命令黃權所統率騎兵即刻返回長安策應大軍攻城。
對於荊州局勢,諸葛亮也頗爲擔心,認爲荊州軍首先應該抗拒與擊敗孫吳水軍,如此可保無憂亦。對此我深以爲然。當即我飛鴿劉表,要求其全力固守,我已即日起程南下。且飛鴿李嚴,讓其命令大將傅彤率領1萬大軍沿三峽而下,支援江夏水軍。
當曹操聽說夏侯淵,樂進竟然被殺,夏侯敦、李典、鍾瑤等人率領兩萬人馬困守長安孤城後,曹操大喝一聲,當即暈倒,左右急忙上前施救,良久才醒過來,抽出寶劍斬斷書案說道:“自孤起兵以來,文謙就跟隨我左右,而妙才爲孤族弟,自奉詔討伐董卓一來,多次救孤於敗亡之際,不想今日竟然折亡於劉琦小兒之手,孤決意不與劉琦小兒兩全,誓言必生擒劉表,讓劉琦也嚐到親人被害之痛”。
於是命令三軍爲樂文謙,夏妙才戴孝三天,命令曹仁、張遼、張合、高覽等率領大軍不計傷亡,全力攻擊新野。
十天後,我率領親衛騎兵營,趙雲部、廖化部騎兵約1萬餘人,星夜返回漢中,來到上庸關後,聽雷銅說,新野危在旦夕。
黃敘來報,在曹操率領十萬大軍抵達新野後,曹操派大將分東、南、北三路猛攻新野,特別是這十天,當曹操知道大將樂進、夏侯淵被殺後,竟然發了瘋似的猛攻城牆,近日曹軍每天都有攻上新野城頭,幸新野近年城牆已有所加固,且派出大量步兵在二線支援,才殺退攻上城牆的曹軍,立保新野不失。但將士死亡慘重,新野城原有三萬將士,在關羽兵敗後損失五千後,這十天也損失達死亡七千餘人。
且張繡認爲新野最多不能再堅守十五天,於是我命令張繡部必須堅守十天,十天後侍機分批撤退,我將命令趙雲部,黃敘部層層接應,以保衛大軍能撤回襄樊。
於是決定:
1.黃敘、廖化率領我三千親衛騎兵,以及從廖化部抽調過來的二千騎兵,在新野被攻破後,率領所部接應張繡部,在大軍撤退完成後,以上庸爲基地,側擊其後路,截斷曹軍糧草。
2.趙雲率領五千親衛騎兵,在上庸與新野交叉口後十餘里後設伏,阻止曹軍,且護衛張繡部南撤。
3.命令雷銅率領所部駐防上庸,支持趙雲,廖化部。
4.與周倉、馬雲綠親率1千貼身騎兵親衛,星夜趕回襄樊,組織襄樊城防守。
在快馬加鞭之下,我們於午夜時分叫開城門,回到大都督府後已經午夜二更了,吩咐劉江通知明天天明後,與賈詡、蒯越、蒯良、劉備、黃忠、向朗、王粲到州牧府議事,商量襄樊防守事宜,中午襄樊所有官員到州牧府聽候安排。於是匆匆睡下。
建安九年(公元205年)四月下旬,經過長途奔波後,我終於趕回襄樊。第二天一早,我與劉表、賈詡、蒯越、蒯良、劉備、黃忠、向朗、王粲等人在荊州州牧府大廳商量如何防備曹操十萬大軍不日南下,化解近日危局。
此時劉表早已坐在大廳中央,我簡單向衆人行禮之後,告訴大家,曹操八萬關中大軍只剩下二萬,被困守於長安城下,我留下諸葛亮率領五萬部騎攻打長安,魏延率領兩萬步兵防守關東援軍,曹操在關中人馬已經成爲死棋,不日將被攻下。
聽到這裡,整個大廳的人發出陣陣歡呼,雖然情勢險惡,但是畢竟外有援兵吧。
另外,我告訴大家,爲了強化江夏防守,我已經派蜀中大將傅彤率領1萬人馬支援甘寧,以防備孫吳從東面對我的攻擊。
最後我告訴大家一個不好的消息,從張繡處得來的消息,新野將於十日內失守,曹軍不日南下,我決意在襄樊城下與曹操擊退曹軍。
大家聽到新野即將失守,部分人士感覺驚慌,賈詡制止大家的驚呼後,我再次告訴在座的人員,我決意在襄樊於曹軍決一死戰,以徹底擊潰曹軍。
我告訴大家,在上庸關有雷銅的八千步兵,趙雲部的五千精銳騎兵在曹軍南下後將襲擊曹軍後路,讓其首尾不能顧,另外,我已派黃敘率領五千親衛騎兵接應張繡部南歸。
於是大家談論荊州軍所面臨的形勢。在江陵有韓嵩率領的5千水兵與一萬陸軍,在襄陽有黃忠率領的3萬路軍,劉表親自掌控的二萬路軍以及一萬水軍,以及張繡部撤退下來的一萬餘人,以及黃敘所統率的騎兵,在上庸關有趙雲的五千騎兵,雷銅的六千步兵。以及從荊南緊急抽調的1萬人馬,我能投入到襄樊會戰的人馬達到八萬之多,與曹操所統率的大軍相差無幾,於是大家反而熱烈起來。
荊州經過十年休養生息,僅僅前年我率領四萬大軍攻擊漢中的時候浪費了一部分,荊州已經積累大量的糧食與財富,足可以支持大軍一年之用,而且民間也藏匿了大量的糧食。
但是我知道,荊州軍隊不可能與曹操軍隊同日而語,主要精銳都被我於建安七年帶到漢中,巴蜀去了,留在襄樊的軍隊除了黃忠3萬部隊能夠一戰之外,其它部隊只能守城。因此,我反而給衆人潑了滿頭泠水。
此外,賈詡還認爲現在荊州最大威脅不是在曹操方面,而主要在孫吳能否突破江夏防線,以及內部人心是否穩當。若孫吳突破江夏防線,必然長驅直入,與曹操會師於襄樊城下,如此荊州勢更危亦。
認爲江夏防守主要在將,雖然甘寧勇猛,龐統多智,但是力量總顯得淡薄。
此外,十年來荊州沒有什麼大的戰爭,曹操虎狼之師於南下,必然引起人心不穩。
如此一來,荊州情勢還是非常危急的。
劉表聽到這裡,也一掃能夠輕易戰敗曹軍的想法,想到自己多善文采,治理國家,但若論決戰於沙場,戰場上殺伐,必然不如我,於是解下佩劍授予我,讓我指揮調動全荊州人馬共同抗禦曹操,孫權的聯合攻擊。
於是決定:
1.我命令巴蜀傅彤所率領的一萬益州兵不需進入襄樊,直接進入江夏趕到江夏防守,加上現在江夏有軍隊四萬餘人,我認爲可以應付了。
此外,我還想派遣文聘奔赴江夏,但是蒯良阻止了我,說道目前荊州諸將中,僅有文聘能夠統率水師,若文聘派出後,荊州無水師將軍了。但是劉表這個時候表示贊成,認爲自己多年前曾經指揮水師打了幾仗,且襄樊水師主要職責是警戒而已,他可以率領。於是我決定在文聘到達襄樊的時候,命其率領諸部奔赴江夏支援甘寧。
如此一來,甘寧部有大將甘寧、蘇飛、文聘、傅彤,再加上謀士龐士元,以及五萬大軍與充足糧草,固守應該可以的。
2.在安排完江夏事宜後,我命令張繡部在撤回襄樊後,協助劉表、劉磐(字御虎去年劉表賜的字)、黃射黃子遠守衛南城,以支援江北的襄陽城。
3.蒯越爲軍師中郎將,總督荊南軍務,且抽派訓練援軍到達樊城,以支援襄樊戰役。
4.命令蒯良調集四方百姓,收集弓弩擂石,以及桐油於城牆二百步左右。
5.命令王粲多備鐵石,以保證兵工作坊趕製強弓勁弩,以擊潰曹軍。
6.命令劉備督促襄陽城中凡家兵過二十人的,都必須派出守衛城牆,包括州牧府,大都督府1000家丁,如此徵得五千餘家兵編入軍中協助守城。
7.蒯良統一分配襄陽軍用戰略物質,如糧食,弓弩、擂石,桐油等物質。
但是劉磐、黃射二人都不願意到襄陽城,認爲南岸沒有戰事,他們要留在北邊的樊城與曹軍決一死戰。現在他們已經成年了,應該可以上戰場了,最後劉表也要求讓他們留在樊城,幫助我守城,沒有辦法,我只好改變決定,讓他們留在樊城。
在統一安排上述事宜後,我派出大量探馬,打探張繡軍的下落。
五月上旬後,張繡感到新野城多次被攻破,新野駐軍已無力再守的時候,與關羽,文聘商量後,決定以關羽父子率領5千沒有受傷的人馬在後阻止,而他與文聘則率領剩餘1萬餘人星夜南下,剛走二十餘里遇到趙雲所接應騎兵,告訴新野情況後,率領大軍繼續南下。
而此時,關羽知道趙雲部已經接應住張繡部後,命令士兵在三更的時候焚燒早已潑了桐油的糧食倉庫,見燃燒差不多後馬上率領所部南下。
曹操聽說新野城火光沖天,知道新野守軍已經棄城逃跑,不顧士兵疲勞,急令張遼,張合,高覽,曹仁,于禁等部不顧多日征戰疲勞,率軍進城,搶奪糧食,追擊新野逃軍。
到達新野城後,見糧食已經被焚燒殆盡,曹仁留下於禁部搶奪剩下糧食,而與張遼部,張合部,高覽部繼續追趕荊州軍。
此時天已經大明,前進不到二十餘里,竟然被關羽伏兵一個反衝擊,看到高覽部居然敗退下來,讓曹仁驚了一身的泠汗。
於是他命令張遼部作爲先鋒,繼續南進,但是再次被趙雲部、關羽部反衝擊之下,死傷慘重,張遼軍也敗下陣來。曹仁知道事不可爲,於是命令大軍停止南進,靜待曹操。
原來關羽行進到二十餘里後遇到趙雲部,看到趙雲讓其經過,由其在後面護衛。關羽聽後感覺非常不滿,我關羽怎麼能讓趙雲護衛呢?於是讓趙雲在後面觀戰,自己親率五千將士埋伏在道路兩旁,見高覽部進入埋伏圈後,伏兵大起殺退高覽部。
向後撤退後,關羽再次遇到趙雲,趙雲再次讓關羽撤退,關羽不許,於是再次與趙雲設伏擊退張遼部。這以後關羽才感覺找回面子,率領部衆向南撤退。
曹仁等到曹操趕到後,纔跟隨曹操率軍南下,但他們一路多次被趙雲部,黃敘廖化部多次偷襲,終於在新野攻破後二十日才趕到襄陽。
一路下來,曹操感覺非常憤怒,爲自己統兵以來所僅見,想到一個小小的新野城竟然讓自己喪失3萬精銳部衆。
此時,郭嘉建議現在還不是與荊州決一死戰的時機,因爲關中已成爲死地。現在我已經回防襄陽,以我在巴蜀戰爭,關中戰爭的表現,勢難作爲。
何況現在曹軍已經失去戰機,曹軍自新野南下,也折損了數千人馬。且趙雲所統率騎兵在南下大軍之後,不時截斷曹軍南下路線,
但曹操考慮到先前曾經信誓旦旦的揚言與我決一死戰,若現在停止南下恐泠了下面的心。此外,有孫吳八萬大軍攻打江夏,必然導致荊州內部不穩,於是決意一搏,決定率軍南下,與我會戰於襄陽。
因此決定
1.讓許昌立即釋放馬騰,韓衝,以擾亂關中局勢,使我即使奪取長安,也難以以西涼爲基地。
2.命令徐晃率領1萬軍隊進駐新野,保衛後方安全。
3.命令曹仁率領3萬兵馬保護糧道,在大軍北撤後掩護後撤。
4.從洛陽,弘農、宛城、汝南抽調部分兵馬南下,保證大軍人數。如此集結十萬人馬,親率七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