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四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

“打廣告沒問題!誰都可以,不過要給錢。具體怎麼給錢,你們去問南方報設的總編,他那邊有專門的價目表。先到先得,相互競爭的版塊,則以價高者得。”

李好很好說話,這些傢伙跑了過來後滿口就答應了,不就是打廣告麼,多多益善。不過怎麼給錢,那是報社的事情,這種事情李好早就和他們商量好了,什麼版塊該怎麼收錢,這個都有說法。

作爲一個後世過來的人,後世的報刊怎麼廣告掙錢,李好自然瞭解一些。所以他直接把那一套搬到這裡來,算上發行報紙的成本,李好創辦的南方報只發行了一期就開始盈利了。

這結果也出乎李好的意料,他原本是準備這份報刊虧上半年再說,沒想到現在只有一期就能盈利了,這讓李好對南方報的未來越發有信心了,或許還能辦的更大,還能走的更遠。

貞觀十三年很快就過去了,嶺南道戰火平息以後,一切都在朝著興旺發展起來。對於大唐來說,這也是一個好消息。長安城的李二收到了嶺南這邊的戰報後,大喜之後又給李好加了爵,還封賞了不少田地,征戰的將士都有獎賞。

這個獎賞一樣出乎李好的意料,他以爲自己最多就是拿點小獎賞,長安城的那些傢伙們一定又會說自己濫殺或者沒有仁義之心之類的話出來,但是現在並沒有。

李好這個時候也大致知道了朝廷發生的一些事情,本來這種事情應該會遭到很多對李好不爽的人反對。但是這一年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所有人都閉了嘴,對於這種征服外族的戰爭再也沒人敢說什麼。

貞觀十三年,太宗幸九成宮。突利可汗弟中郎將阿史那結社率陰結所部,並擁突利子賀羅鶻夜犯御營,事敗,皆捕斬之。這是貞觀十三年發生的一件大事情,原歷史一樣發生了,這件事情也讓李二對自己之前做的事情開始反思起來。

太宗自是不直突厥,悔處其部衆於中國,還其舊部於河北,建牙於故定襄城,立李思摩爲乙彌泥熟俟利苾可汗以主之。因謂侍臣曰:“中國百姓,實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納魏徵言,遂覺勞費日甚,幾失久安之道。”

這是一次典型的暴力恐怖事件,由此產生的影響也是深遠的。遙想貞觀九年,李世民曾吹噓自己的三大成就,其中之一就是民族和解,他說:“從周朝秦朝,周邊民族時有入侵。如今周邊民族都已經臣服,就是說從懷柔夷人的方面看,我又超越古人了。”

在這之前,就如何安置被擊敗而歸降的突厥人,大臣們也有過一次激烈的辯論。朝臣都建議將其遷徙河南,散居郡縣,實行漢化。宰相溫彥博提出不同意見,他主張採納漢武帝安置匈奴的做法,將突厥安置在朔方,保全其部落、風俗。

當初朝廷爭議很大,魏徵跳出來說:“……匈奴人面獸心,非我族類,強必寇盜,弱則卑伏,不顧恩義,其天性也。……陛下以內地居之,且今降者幾至十萬,數年之後,滋息過倍,居我肘腋,甫邇王畿,心腹之疾,將爲後患,尤不可處以河南也。”

溫彥博隨即反對:“天子之於萬物也,天覆地載,有歸我者則必養之。今突厥破除,餘落歸附,陛下不加憐愍,棄而不納,非天地之道,阻四夷之意,臣愚甚謂不可,宜處之河南。所謂死而生之,亡而存之,懷我厚恩,終無叛逆。”

魏徵又說:“晉代有魏時,胡部落分居近郡,江統勸逐出塞外,武帝不用其言,數年之後,遂傾瀍、洛。前代覆車,殷鑑不遠。陛下必用彥博言,遣居河南,所謂養獸自遺患也。”

溫彥博又反對:“臣聞聖人之道,無所不通。突厥餘魂,以命歸我,收居內地,教以禮法,選其酋首,遣居宿衛,畏威懷德,何患之有?且光武居河南單于於內郡,以爲漢藩翰,終於一代,不有叛逆。”

又曰:“隋文帝勞兵馬,費倉庫,樹立可汗,令復其國,後孤恩失信,圍煬帝於雁門。今陛下仁厚,從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各有酋長,不相統屬,力散勢分,安能爲害?”

給事中杜楚客支持魏徵的意見,進曰:“北狄人面獸心,難以德懷,易以威服。今令其部落散處河南,逼近中華,久必爲患。至如雁門之役,雖是突厥背恩,自由隋主無道。中國以之喪亂,豈得雲興復亡國以致此禍?夷不亂華,前哲明訓,存亡繼絕,列聖通規。臣恐事不師古,難以長久。”

隨後不久,涼州都督李大亮發現了問題所在,他上疏曰:“……中國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猶於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自古明王,化中國以信,馭夷狄以權。故《春秋》雲:‘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以中國之租賦,供積惡之兇虜,其衆益多,非中國之利也。”

遺憾的是,這一次爭辯的結果,李世民並沒聽取其他人的意見,而是一意孤行的採用了溫彥博的懷柔政策,對那些番邦之人採用了聖人之道。

“自幽州至靈州,置順、佑、化、長四州都督府以處之,其人居長安者近且萬家。自突厥頡利破後,諸部落首領來降者,皆拜將軍中郎將,佈列朝廷,五品以上百餘人,殆與朝士相半。惟拓拔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於道。”

太宗採納了溫彥博的建議,但魏徵表示反對,兩人爲此爭論數年。這也是曾經李好一直詬病的地方,李二對李好的建議並沒怎麼上心。現在李二終於嚐到自己種下的苦果,導致了貞觀十三年的這次襲擊事件。

而李好處置的吐蕃這一年來因爲幾個將領的駐守,加上吐蕃文明的徹底摧毀,以及吐蕃貴族的大量被殺,還有道教的大量入駐,讓吐蕃百姓分化漢化的程度加快了不少。

而因爲劍南道的貿易路線開通,這邊的商貿快速發展。吐蕃人養的牛羊賣給商人,然後從商人手中換取生活用品,加上各種特產的熱銷,讓這邊跟大唐的貿易極度頻繁起來。

奴隸制度的廢除,讓吐蕃百姓自己勞動所獲的東西不用交給那些貴族,他們的日子比以前過的更好起來,這讓他們對大唐的認可也越來越高,這邊一年給大唐提供了不少牛羊馬匹,大大緩解了大唐的這些資源缺陷,更沒大的部落有能力出現叛亂。

兩邊相比之後,高下立分,加上李好一直的漢化言論,讓李二現在也越來越傾向於李好的這種思想。所以對於李好在南方取得成就和進展,李二自然是不吝封賞,大加讚賞。

琉球州府的建立,李二也許了,還從長安這邊安排了官員過去,準備在琉球開府,並立數州遷漢人過去。可惜的是,因爲琉球屬於化外之地,長安這邊但凡有點關係的人,都不願意去那邊任職,這倒是便宜了李好的學生。

他們科舉之後原本只是出任一個小小的官位等著慢慢爬升,但是因爲琉球開府的事情,他們在小武同志出手的運作下,全部分配到這邊來任職,還升了官職,這算是給了李好一個意外之喜。

除了琉球府衙的建立,瓊島這邊李好一樣沒放過。這邊原本掛靠在廣州府這邊的一個州管轄,李好過來後感覺這樣管理並不好,乾脆跟朝廷請奏瓊州單獨開府。

李好的計劃是瓊島單獨列州府,然後下面分設幾個府衙,跟琉球一樣。然後到時再往兩個大島上面遷人過去,大力開發這兩個地方。這可是好地方,有大量的資源可以開採,必須要提前開發。

李二一併許了下來,全部劃歸嶺南道治下。武順在這次的封賞中也得到了好處,封了誥命夫人,讓她的地位一下就得到了提升。

其他幾個女人想要得到這個比較難,這個李好也沒辦法。至少李二在的時候,李好是沒有什麼辦法讓自己身邊的女人都弄到一個誥命夫人的封賜。

所有的賞賜在春節前全部到了嶺南這邊,這讓李好手下的那些人都能開開心心的過上一個好年。李好在這個時候開始調整嶺南道的兵力,準備來年的新徵戰。

兩萬總兵力沒有改變,原本的將領也沒更換。但是原本徵戰的那些士兵,潭州調過來的士兵歸還了潭州,廣州府和泉州府這邊的歸還給了州府。

然後重新從這兩個州府把那些原本守城的輔兵招弄過來,改爲主兵,組成了兩萬的新兵馬加入了訓練之中。來年的征戰就以這些兵力爲主力,再匹配兩萬的輔兵。

等這兩萬新兵經過戰爭之後,李好會再次把他們遣回,然後以原本的兩萬主兵爲主力,重新構建新兵。總之嶺南道這邊李好一直打算保持的是兩萬常規戰兵,不會增加一個人。

第兩百二十五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十五章 唐朝的那些事兒第一百零六章 傳統和美食第三百零四章 新職務第三百零三章 變化中的長安第兩百三十三章 無條件投降第九十七章 沙盤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第三百三十五章 西湖第二百五十章 不妨長做嶺南人第一百五十章 你不是太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豆芽第一百一十九章 全魚宴第四十一章 崔三郎第七十九章 好酒!好詩!第一百二十七章 洛陽第四十四章 跨越時空的知識第一百一十四章 重陽第二百九十三章 越菜第二百八十四章 琉球島上的創新美食第九十八章 米粉第一百九十九章 高原上的美味第兩百二十章 故地重遊第兩百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恪上位第三章 典當第一百八十六章 蜀王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茶!第二百八十九章 東望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竺咖喱第一百九十六章 酥油茶第八章 長安!長安!第兩百四十二章 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三百章 臥槽!槽!槽!第兩百三十六章 火在燒第一百八十章 國雖大,忘戰必危第一百二十五章 雪白血紅第五十三章 程家人又來了!第三百二十章 想說不打了不是那麼容易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下的路第兩百一十四章 混混第兩百一十三章 大排檔美食第二百六十四章 戰後第一百四十五章 全羊宴第一百三十五章 猜測(心情不好加更一)第七十四章 某,洛陽王玄策也!第二百六十章 印象灕江第十一章 美味第一百三十四章 致命的誘惑(第四更)第二百五十五章 家有喜事第兩百四十二章 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三百二十章 想說不打了不是那麼容易第一百八十九章 二郎婚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遠洋第三百零九章 實業興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這事沒完!(心情不好加更三)第七十四章 某,洛陽王玄策也!第一百五十章 你不是太子!第二十一章 獎品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運河第四十五章 興旺第八章 長安!長安!第三百零五章 新紮祭酒第三百零七章 大變化的軍事學院第三十九章 腸癰第七十六章 邀請第三百零八章 春天的故事第六十八章 《三國演義》第一百九十七章 手段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味第兩百三十二章 逆我者亡第一百零二章 傳統第三百五十七章 開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你膽子真不小!第一百九十一章 房二逃婚第三百二十九章 有歷史底蘊的美食第一百一十六章 爵位第一百九十九章 高原上的美味第一百四十一章 火焰醉鵝第兩百一十二章 擼串第三百五十六章 火車來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足球聯賽第三百章 臥槽!槽!槽!第二百七十九章 代理商第一百九十九章 高原上的美味第五十章 天麻魚頭火鍋第三百零八章 春天的故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波斯灣第三百零六章 新生入學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 糖(心情不好加更二)第一百四十章 人心(心情不好加更六)第三百零二章 國子監祭酒第一百六十一章 舌尖上的天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你膽子真不小!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恪上位第七十四章 某,洛陽王玄策也!第兩百四十三章 日月潭和美食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東西太多第一百八十八章 擔擔麪
第兩百二十五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十五章 唐朝的那些事兒第一百零六章 傳統和美食第三百零四章 新職務第三百零三章 變化中的長安第兩百三十三章 無條件投降第九十七章 沙盤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第三百三十五章 西湖第二百五十章 不妨長做嶺南人第一百五十章 你不是太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豆芽第一百一十九章 全魚宴第四十一章 崔三郎第七十九章 好酒!好詩!第一百二十七章 洛陽第四十四章 跨越時空的知識第一百一十四章 重陽第二百九十三章 越菜第二百八十四章 琉球島上的創新美食第九十八章 米粉第一百九十九章 高原上的美味第兩百二十章 故地重遊第兩百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恪上位第三章 典當第一百八十六章 蜀王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茶!第二百八十九章 東望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竺咖喱第一百九十六章 酥油茶第八章 長安!長安!第兩百四十二章 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三百章 臥槽!槽!槽!第兩百三十六章 火在燒第一百八十章 國雖大,忘戰必危第一百二十五章 雪白血紅第五十三章 程家人又來了!第三百二十章 想說不打了不是那麼容易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下的路第兩百一十四章 混混第兩百一十三章 大排檔美食第二百六十四章 戰後第一百四十五章 全羊宴第一百三十五章 猜測(心情不好加更一)第七十四章 某,洛陽王玄策也!第二百六十章 印象灕江第十一章 美味第一百三十四章 致命的誘惑(第四更)第二百五十五章 家有喜事第兩百四十二章 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三百二十章 想說不打了不是那麼容易第一百八十九章 二郎婚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遠洋第三百零九章 實業興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這事沒完!(心情不好加更三)第七十四章 某,洛陽王玄策也!第一百五十章 你不是太子!第二十一章 獎品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運河第四十五章 興旺第八章 長安!長安!第三百零五章 新紮祭酒第三百零七章 大變化的軍事學院第三十九章 腸癰第七十六章 邀請第三百零八章 春天的故事第六十八章 《三國演義》第一百九十七章 手段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味第兩百三十二章 逆我者亡第一百零二章 傳統第三百五十七章 開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你膽子真不小!第一百九十一章 房二逃婚第三百二十九章 有歷史底蘊的美食第一百一十六章 爵位第一百九十九章 高原上的美味第一百四十一章 火焰醉鵝第兩百一十二章 擼串第三百五十六章 火車來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足球聯賽第三百章 臥槽!槽!槽!第二百七十九章 代理商第一百九十九章 高原上的美味第五十章 天麻魚頭火鍋第三百零八章 春天的故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波斯灣第三百零六章 新生入學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 糖(心情不好加更二)第一百四十章 人心(心情不好加更六)第三百零二章 國子監祭酒第一百六十一章 舌尖上的天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你膽子真不小!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恪上位第七十四章 某,洛陽王玄策也!第兩百四十三章 日月潭和美食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東西太多第一百八十八章 擔擔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乐至县| 连江县| 合肥市| 阳曲县| 盐边县| 黔西| 涟源市| 平定县| 大余县| 松潘县| 涿鹿县| 五华县| 娱乐| 上饶县| 巴彦淖尔市| 泸西县| 衡水市| 天台县| 自贡市| 疏勒县| 金坛市| 广宗县| 游戏| 阜新| 新源县| 疏附县| 永福县| 西华县| 辉县市| 武威市| 曲水县| 安平县| 高雄市| 合作市| 黄冈市| 敦化市| 宁阳县| 盱眙县| 盐池县| 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