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零三章 變化中的長安

《舊唐書?儒林傳》序曰:“高祖建義太原,初定京邑,雖得之馬上,而頗好儒臣,以義寧元年三月五日,初令國子學置生七十二員,取三品以上子孫;太學置生一百四十員,取五品以上子孫;四門學生一百三十員,取七品以上子孫。上郡學置生六十員,中郡五十員,下郡四十員。上縣學並四十員,中縣三十員,下縣二十員。”

唐朝的國子監那可是相當好的待遇,當時,所有官學生徒的衣食住行均由政府負擔。官學教員和國子監的管理人員都屬國家官員,都享受官祿。不僅這樣,當時唐朝在教育上的先進讓當今的人仍感到驚歎,甚至某些地方還自嘆不如。

唐朝的國子監,當時在分科和教學內容方面,不僅有選修課還有公共必修課,儒經分大中小三類。大經爲《禮記》、《春秋左傳》;中經爲《詩經》、《周禮》、《儀禮》;小經爲《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學生可以按規定選擇相應的儒經來學習,標準有“二經”(學一大經一小經或二中經)、“三經”(學大中小各一經)和“五經”(大經全學,其餘各選一經)等層次。《孝經》、《論語》則爲公共必修科目。

對各經還規定了修業年限:《孝經》《論語》共學1年;《公羊傳》《穀梁傳》各爲一年半;《易》《詩》《周禮》《儀禮》各爲二年;《禮記》《左傳》各爲三年。

書學除研究書法以外,還需每日習書法,學《石經三體》(三年),《國語》、《說文》(二年)、《字林》(一年)。算學學習《孫子》《五曹》《九章》《海島》等。律學習律令。《論語》、《孝經》是書學、算學和律學的公共必修課。而且,學生還可以自由選擇學館。

另外,唐代官學已有考覈、畢業及獎懲的明確規定。考試分三種:旬考、歲考、畢業考。旬考、歲考由博士主持。旬考考查學生十日之內所學習的課程,包括誦經一千字,講經兩千字,問大義一條,筆試貼經一道。獲得三分爲通曉,二分爲及格,不及格的有罰。

歲考是考一年以內所學習的課程,口問經義十條,通八條爲上等、六條爲中等、五條爲下等,下等爲不及格,須重習(即留級)。重習後歲試仍然爲下等則罰補習九年,仍不及格,則令退學。

官學的學生在學期間一律享受公費,包括衣服、膳食都由朝廷和地方政府支付。學生考試成績不佳,有“停公膳”的處罰;學業、品行具佳者則給予獎勵。凡六學學生操行過劣不堪教誨的,科考連續落第或九年在學無成的,違反假期規定不返校或作樂雜戲的,都令其退學。

畢業考試由博士出題,國子祭酒監考。考試及格即取得應科舉省試資格,如欲繼續求學,四門學的畢業生則補入太學,太學畢業生則補入國子學。官學還有放假制度,經常性的爲“旬假”,在每次旬考後放假一天。

季節性的爲“田假”和“授衣假”,田假在陰曆5月農忙時,授衣假在陰曆9月預備換冬裝時,每次各放假一個月,準許學生回家探親。家距學校路程較遠,或家有大事,還允許酌情延長假期。但已予延長而逾期過多,則令其退學。

“諸學生通二經,俊士通三經已及第而願留者,四門學生補太學,太學生補國子學。每歲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新唐書》)

從這些來看當時的分科教學、學年和學制的設置、學業考覈和假期規定等日常管理手段等,唐朝國子監與後世的大學幾乎區別不大,真是令人驚歎。只是李二可能要失望了,國子監是以儒學爲主的,李好對儒學可沒那麼多的興趣,雖然四書五經什麼的在他腦海倒背如流,但是他從來就沒認真學習過其思想。

他想搞的完全也和國子監現有的制度搭不上邊啊,他想搞的是把國子監變成一所全世界最高等的學府,這裡的每一個學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一個專業都是世界頂級的專業。

而不是一羣只研究儒學的學究,更不能用政府的錢養一幫官二代,他們這些人會缺錢嗎?想到這裡李好心裡有點沮喪,他如果要大變的話,難度肯定非常之大,朝廷那些官員還不把他噴死?李二把他弄到這裡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房二他們雖然對李好爲什麼出任國子監的祭酒不太明白,但是他們對國子監可是熟悉的很。把國子監的情況跟李好一說,李好對李二的安排越發迷糊起來。

不過這東西現在還沒確定,李好也不著急去想這些。等他去辦了手續,見了李二後到時就清楚什麼事情了。

“我們準備下吃飯吧,這次從南方回來,帶來了一些那邊的特產,你們幾個傢伙可真會挑機會過來我這。”聊了一會後,廚房那邊已經做好了宴席,就等著他們過去。

李府現在的宴席基本上都不怎麼用李好出手了,李好也就在推廣新菜的時候纔會做些東西,其他時間他也不怎麼動手了,要不然哪有那麼多的時間?

從南方帶過來的東西很多是幹品,因爲李好一路花費的時間不短,如果帶新鮮的東西的話,哪怕有冰凍保鮮,那東西到這個時候也不能吃了。

實際上長安這邊現在也會有些海產的東西出現在這邊,有時候還有冷凍的生鮮過來。蔬菜類的現在也不少了,加上關中這邊現在弄了不少大棚出來,就算是冬季,這邊也不缺少什麼蔬菜吃。

而李好準備的東西自然不會是這邊的東西,除了南方的幹海鮮,他還準備了南方的各種醃菜泡菜,然後做出來各種美味出來,讓幾個傢伙跟著開了一番眼界。

“這合浦香芋蒸扣肉味道真的不錯,還有這筍乾炒臘肉,以及這墨魚海鮮湯都不錯。吃慣了關中的大肉,再吃上這些來自南方的小菜,果然別有一番風味啊。”

宴後,幾個傢伙對著酒席上面的各式菜品評了一番,李好並沒準備什麼很貴重的美食出來,都是一些常用的食材,然後組合成各種美味出來,讓幾個傢伙吃後感覺很滿意。

對於他們來說,經常大肉吃著,吃多了也會膩。所以對於別具一格的美味,自然更青睞一點。

吃完飯後,幾個人稍稍休息了一下,然後勾肩搭背的往夜總會那邊而去,李好的老婆們沒有跟著過去,而是留在家裡帶小孩。

她們也相信李好,李好去那些地方後肯定不會和其他人一樣亂來。這方面李好一直表現的很好,不會去搞什麼露水姻緣。

“賢弟這幾年不在長安,現在長安城的變化太大了。除了外城的城門晚上要關閉,皇宮的城門會關閉,其他地方到了晚上十二點後纔會實行宵禁。所以現在長安城夜裡的生活比白天不會差多少,很多地方還有人擺攤做生意。”

“是啊,只是這段時間來又稍稍嚴厲了點。年頭的事情連著不斷,害的我們夜總會的生意也差了不少。要恢復到以前的盛況,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去了。”

幾人走在夜幕下的長安城,房二他們幾個給李好介紹著這邊的變化。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路邊不時能看到點著燈光做生意的商鋪,不過這些商鋪基本上集中在一起。看不到單獨分開營業的商鋪,這些地方一般也有士兵在巡邏。

走了一段路後,李好大致也看出了一點名堂出來,這種地方一般都是各坊間的門口。而像朱雀大道等幾條重要道路上面,這些行業就不準存在了。

正如房二他們說的一般,幾年不見,這長安城確實變化了不少。這也間接說明了大唐朝廷現在對商業越發放鬆起來,這也讓所有百姓除了耕種,又多了一條謀生的路子出來。

“這種事情誰也沒辦法,不過過段時間就好了。幸好年頭的事情對長安城的損傷不大,要不然我們的生意還要差,說不定整個長安城又要進入宵禁的日子去。”李好聽後笑著回道,這種事情誰也沒辦法。

不過對於他來說,大唐夜總會掙到的錢,並不是重點了。南方開發銀行,遠東貿易這些地方纔是李好現在最大的財富來源,比大唐夜總會快多了。

“我等現在最羨慕的就是賢弟了,去過那麼多地方,還乘船在大海中航行過,想想就覺得無比逍遙。”房二他們實際上在這些地方也有投資,不過規模沒有李好大,但是每年的進賬也不少,他們對於夜總會的生意低迷一段也沒那麼上心。

所以聊著的時候就忍不住說起李好在南方的那些事情,西征南詔,南下林邑,東征琉球和扶桑,坐著大船在海中穿梭,還能釣上如小山一般大小的魚,這種東西正是他們這些只能在長安這邊呆著的人最羨慕的事情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雪白血紅第六十四章 頭痛的忠叔第三十八章 莊戶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運河第兩百二十六章 判斷有誤!第二百七十五章 四大名菜第一百六十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一百九十七章 手段第一百一十九章 全魚宴第二百五十四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九十六章 南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瓊州第一百九十二章 你膽子真不小!第一百二十三 章 山神廟第九十二章 你會想我麼?第九十一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八章 特區第一百二十四章 風雪山神廟第兩百二十七章 形勢嚴峻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見高陽第三百五十六章 火車來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從吃牛引發的思考第七十三章 劍南春第兩百三十三章 無條件投降第五十三章 程家人又來了!第三十一章 錢太多了怎麼辦?第十一章 美味第三百章 臥槽!槽!槽!第二十四章 唐朝的科舉第二十六章 隱藏任務第七十二章 春節第一百二十六章 背後是誰?第二百八十四章 琉球島上的創新美食第一百九十三章 戰敗第二百七十八章 婚事第三百零五章 新紮祭酒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驢宴第三百三十二章 明月樓第二百九十六章 扶桑第六十三章 收養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手筆第三百四十一章 廚藝大賽第一百零三章 新農業技術第三百一十四章 北上第七十九章 好酒!好詩!第九十四章 長孫N郎第兩百三十三章 無條件投降第二百六十三章 有後第兩百四十七章 還不夠快!第二百六十章 印象灕江第五十一章 系統升級第五十八章 酬謝第一百六十四章 燎原第二百九十五章 滅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四大名菜第兩百零七章 開始第三十章 咱大唐人不差錢!第三百零三章 變化中的長安第三百一十九章 給你們看場表演第兩百一十六章 大唐沒有黑社會第三百零八章 春天的故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爭的陰影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牛宴第一百三十二章 窘迫第二百七十八章 婚事第三百零四章 新職務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航第兩百二十六章 判斷有誤!第三百六十三章 地獄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爭的陰影一第兩百一十三章 大排檔美食第一百八十九章 二郎婚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綢繆第十七章 下雪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見高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酥油茶第一百一十九章 全魚宴第十六章 希望第一百八十八章 擔擔麪第五十章 天麻魚頭火鍋第兩百四十七章 還不夠快!第一百零六章 傳統和美食第六十八章 《三國演義》第四章 有錢也犯難第三百四十章 夜總會和動手第二百五十七章 禾蟲和豬腳姜醋第三百四十九章 佳人與美酒第一百八十八章 擔擔麪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驚變第三百六十三章 地獄第七十二章 春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太子承乾第二百九十九章 臥槽!真反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見高陽第一百三十九章 終日乾乾,夕惕若厲(心情不好加更五)第五十七章 手術第三百五十七章 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茶!第三百六十九章 波斯灣
第一百二十五章 雪白血紅第六十四章 頭痛的忠叔第三十八章 莊戶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運河第兩百二十六章 判斷有誤!第二百七十五章 四大名菜第一百六十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一百九十七章 手段第一百一十九章 全魚宴第二百五十四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九十六章 南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瓊州第一百九十二章 你膽子真不小!第一百二十三 章 山神廟第九十二章 你會想我麼?第九十一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八章 特區第一百二十四章 風雪山神廟第兩百二十七章 形勢嚴峻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見高陽第三百五十六章 火車來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從吃牛引發的思考第七十三章 劍南春第兩百三十三章 無條件投降第五十三章 程家人又來了!第三十一章 錢太多了怎麼辦?第十一章 美味第三百章 臥槽!槽!槽!第二十四章 唐朝的科舉第二十六章 隱藏任務第七十二章 春節第一百二十六章 背後是誰?第二百八十四章 琉球島上的創新美食第一百九十三章 戰敗第二百七十八章 婚事第三百零五章 新紮祭酒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驢宴第三百三十二章 明月樓第二百九十六章 扶桑第六十三章 收養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手筆第三百四十一章 廚藝大賽第一百零三章 新農業技術第三百一十四章 北上第七十九章 好酒!好詩!第九十四章 長孫N郎第兩百三十三章 無條件投降第二百六十三章 有後第兩百四十七章 還不夠快!第二百六十章 印象灕江第五十一章 系統升級第五十八章 酬謝第一百六十四章 燎原第二百九十五章 滅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四大名菜第兩百零七章 開始第三十章 咱大唐人不差錢!第三百零三章 變化中的長安第三百一十九章 給你們看場表演第兩百一十六章 大唐沒有黑社會第三百零八章 春天的故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爭的陰影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牛宴第一百三十二章 窘迫第二百七十八章 婚事第三百零四章 新職務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航第兩百二十六章 判斷有誤!第三百六十三章 地獄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爭的陰影一第兩百一十三章 大排檔美食第一百八十九章 二郎婚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綢繆第十七章 下雪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見高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酥油茶第一百一十九章 全魚宴第十六章 希望第一百八十八章 擔擔麪第五十章 天麻魚頭火鍋第兩百四十七章 還不夠快!第一百零六章 傳統和美食第六十八章 《三國演義》第四章 有錢也犯難第三百四十章 夜總會和動手第二百五十七章 禾蟲和豬腳姜醋第三百四十九章 佳人與美酒第一百八十八章 擔擔麪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驚變第三百六十三章 地獄第七十二章 春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太子承乾第二百九十九章 臥槽!真反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見高陽第一百三十九章 終日乾乾,夕惕若厲(心情不好加更五)第五十七章 手術第三百五十七章 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茶!第三百六十九章 波斯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平塘县| 苗栗市| 澄迈县| 天祝| 桦川县| 寿宁县| 大丰市| 泗洪县| 伊春市| 慈溪市| 屏边| 通海县| 陆良县| 华容县| 锦州市| 乌拉特前旗| 沁阳市| 安徽省| 咸宁市| 巴东县| 平顺县| 尼玛县| 龙泉市| 托克逊县| 九寨沟县| 光山县| 永州市| 泸定县| 句容市| 祁东县| 华蓥市| 彭水| 临江市| 江门市| 梁平县| 馆陶县| 营口市| 石城县| 宜州市|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