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八章 戰敗的原因

豫中會戰,打出了國.軍的難堪老底,實在是有礙國際觀瞻!蔣委員長震怒之下,甚至想逼迫湯恩伯自裁以謝國人。要知道此時此刻,人家蘇聯軍隊、美國大兵可是都在忙著反攻呢!蘇軍重創德軍北方集團軍羣,徹底解除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威脅;英美聯軍正在忙著準備諾曼底登陸。就連共產黨魯中八路軍解放村鎮千餘個,人口30萬,打通了沂、魯、泰、蒙各山區的聯繫;新四軍則攻克淮安東橋鎮,讓日僞軍舉起白旗。遠征軍也在緬甸發起全面對日反攻,怎麼就整個豫中會戰就是讓委員長蒙羞??!光頭領袖真心是殺人的心都有了!

但塵埃落定,戰敗的原因還是要總結的。那麼,此次失敗的如此之快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從客觀上來說。

其一,經過13年抗戰,中國的軍力和國力已經消耗殆盡??箲鹎皣裾柧毜木J部隊在抗戰伊始就損失大半,到了抗戰後期,已經根本來不及整訓部隊,往往徵集的青年,甚至連槍都沒有摸過,就被匆匆投入進了戰場。國軍戰鬥力急劇下降,其軍隊素質日益低下。其二,當時國軍精銳多集中在滇西緬甸那邊,遠征軍更是佔用了中國最精銳的部隊。其中駐印軍3個師全部美式裝備,在雲南的26個師爲半美式化。爲了國際觀瞻和保衛大西南,光頭委座也把有限的資源全部投入到了西南那邊的部隊裡。

三是老毛病,吃空餉、收編河南各地的各色遊擊部隊,使得部隊戰力嚴重不足。好多新編部隊甚至連整訓都沒有進行過,匆匆給個番號,就算是正規的國.軍了,這一遇上龐大的鬼子,可不就散了架了!

第四,作戰中日軍破譯了中方的部分關鍵電報。日軍通過先進的無線電偵聽和破譯密碼技術,隨時瞭解國軍的佈防和行進動態。輕鬆獲知了對手的底牌,再進行鍼對性的佈置,日軍焉能不勝!

第五,日軍集中使用了戰車部隊。河南大部爲平原地區,利於日軍坦克裝甲車、汽車等的機動。日軍依靠戰車部隊,很快形成了汝河沿岸的封鎖線,從戰役上割裂了湯恩伯集團與伏牛山區的聯繫而使其陷於被動;對步炮聯合、空地協同難以得手的許昌、洛陽等大城市,和靈寶弘農河西岸,均由於戰車部隊的加入,形勢很快改觀。

最後,因油料困難、飛機數量不足等原因,中美空軍在豫中會戰出動僅400架次,而日軍出動達則有1700架次,日軍出動架次是中方的4倍多。

客觀的講完了,主觀上卻纔更是應該好好反省的。

首先1943年以後,國民政府高層認爲日本已經不可能在中國發動大規模進攻,有依賴盟軍等待勝利的思想。甚至國民黨一直讓胡宗南的幾十萬大軍盤踞在陝西,一直防備著共產黨的陝北根據地;各地的大小軍頭都對八路軍、新四軍保持著相當的壓力,根本就不把心思放到對日作戰上去了!

其次就是戰略上的認知失誤了:統帥部軍委會和戰區戰前的戰略誤判嚴重失誤,根本就沒有預料到日軍的這一次重大行動。他們雖然判斷日軍將進攻,但認爲日軍僅是要打通平漢路和打擊中國軍隊而已,會像以前的棗宜會戰、豫南會戰等一樣打完就恢復態勢。說白了,就是輕敵了,甚至重慶那邊都有樂觀的聲音以爲:日軍忙著對抗英美都忙不過來,根本就顧及不上中國大陸了!

所以嘛,歌照唱,舞照跳,酒肆茶樓,高朋滿座,前方吃緊,後方僅吃,完全是一副歌舞昇平,只把杭州做汴州的偏安朝廷做派。高官賢達們,忙著走私倒賣發大財、忙著拉關係走路子往上爬、忙著玩感情找女人,忙著對付共產黨,就是沒人多琢磨盡在咫尺的日本惡狼!

大家一致的感覺就是:小日本得罪英美西方列強,眼瞅著就要玩完了。此時此刻正是趁機升官發財的大好時機。重慶聞人們流行的就是打牌、喝茶、聽曲,忙活的就是“五子登科”,啥子房子、票子、車子、位子、衣服料子,戰後和平的日子即將來到,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玩意!官無大志,軍無戰心,整個以重慶爲代表的大後方瀰漫著享樂奢靡的氣息,其實已經腐朽墮落下去了!

第三一個就是戰術上的問題了。國.軍作戰存在著一個極大的戰術誤區:總是過分強調陣地戰,忽視運動戰、反擊對攻等戰法。比如第一戰區,就是死守著一個黃河防線,以爲憑藉這道天險就能高枕無憂。誠然,我們不否認黃河的阻攔作用,近年來,也確實依靠黃河天險屢次擊退了日軍渡河的企圖。但那也不代表這就是牢不可破的天險呀!自古以來,還就沒有久攻不下的防線呢。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如何?還不是被德軍繞過,成了一堆廢墟!所以第一戰區沿著黃河擺開的一字長蛇陣,本身就造成了戰術上的被動!

再一個就戰略戰術而言,豫中平原地勢平坦,且均系旱田,便於日軍的機械化部隊和騎兵的運動。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的迂迴攻擊,中國軍隊理應揚長避短,在利用黃河防線滯緩日軍的同時,應將主力放在嵩山、伏牛山等山區與敵人決戰,才能充分發揮出戰區內的地利優勢,起碼日軍的第三裝甲師團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一戰區咋弄的呢?先是夢想著能頂住鬼子的進攻,在日軍左突右衝的攻擊面前,首先在平原耗盡了戰力,被日軍包抄後,又是奪路狂奔突圍,被日軍一路追殺後,等到退到山區已經潰不成軍,武器裝備、糧食物資丟失殆盡,哪裡還有再戰下去的本錢!

而河南諸城除洛陽外如鄭州、許昌、新鄭等城市大都無險可守,尤其不利於劣勢裝備的守軍作戰,但第一戰區卻都投入師以上的部隊並下令死守,這樣既分散了兵力,又徒增傷亡。再加上重武器的缺乏,面對敵人的裝甲部隊,幾乎就是束手無策,這樣盲目蠻幹,整個戰場自然就無從收拾了。

第四點,那就要說到湯恩伯與蔣鼎文的矛盾使“將帥不和”了。古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你老蔣把兩個心腹愛將塞一個籠子裡,還一個制衡不了一個,爲搏出位,這還不咬的兩嘴毛呀!

湯軍團倒黴,先一步接敵作戰。暫15軍的一個師在許昌與絕對優勢之日軍打了將近四天,全師殆盡。許昌失守後,日軍轉身打擊集結在河南登封的13軍。面對配備坦克大炮、天上飛機協同轟炸的十萬兇猛日軍,湯軍團不要說完成原定的側擊日軍的戰術任務了,能死裡逃生從日軍包圍圈裡逃出來,都是萬幸了!

戰役第一階段,過河的日軍主力大部被暫15軍與13軍吸引在中牟、許昌一線,被日軍虐的欲仙欲死。可此刻黃河岸邊佈置了十幾軍的國軍,竟然不管不顧的似乎在等著什麼,壓根就無視湯兵團的死活。原來他們是歸屬於蔣司令長官管轄的部隊,預定的職責就是守護黃河防線,所以他們有理由不動,當個無動於衷的觀衆!

好吧,既然你們有耐心等,那日軍就用小股部隊對洛陽採取了“封鎖”措施,圍而不動,陪你看戲。等到日軍解決了許昌後,湯軍團也潰散跑的沒了影了,日軍便集中起來攻擊洛陽了。位於洛陽的一戰區長官部這時候後悔都晚了,他也只有跑了,跑進更西邊的豫西大山中。

而河邊的國軍,這時候已經被日軍全部割斷,長官部也跑了,他們能做的只能就是丟下所謂的“黃河防線”,竭力謀劃各自怎樣把自己的部隊帶出死地了。

總之,這對蔣委員長的哼哈二將,單獨任何一個留下指揮,仗都不會打的這麼被動。偏偏放上兩個,那就是各敲各的鑼,各吹各的調,大家各自爲戰,最後統統完蛋!

還有第五點,國.軍在河南那可是口碑極差,和老百姓那簡直就是敵對的仇家。差到什麼地步呢?老百姓坦言:寧願讓土匪來、寧願讓日本鬼子佔領,也不願意再受國.軍的禍害!42年以來,河南接連遭了大災——水、旱、蝗、湯,前三個都是自然災害,最後一個是湯恩伯湯司令這個禍害!

原來1941年後,湯恩伯爲擴大自身實力、防止遊雜部隊投日和抑制中共力量的擴大,大量擴軍,靠中央補給的軍費是遠遠不夠的,國民政府只發給正規部隊的軍費,其他部隊的經費只能由湯恩伯自行解決。這時經幕僚策劃,湯恩伯在界首設立鼎泰公司,把後方出產的桐油、茶葉、南陽綢等土特產運到淪陷區出售;又把上海等地的化妝品、日用品、汽油等物資運到後方脫手,從中收取利潤。此後,湯恩伯又在界首設立物資管理處,不惜放下身段和敵人做買賣,操縱對日僞的物資套購、交換及對蔣管區農產品低價壟斷收購。此外,還在累河開設中華菸廠、在禹川開設陶瓷廠及毛紡廠。

可見,爲保障擴編後部隊的日常支出需要,湯恩伯已經實施了多種經營,只要有錢賺,便設法去圖。此時的湯司令已經變身成了一個商賈巨豪,整天忙著就是刮地皮、弄軍餉,哪裡還有心思練兵整軍,掙錢纔是第一位的嘛!至於河南的老百姓嘛,那就對不住了,能榨出一滴油,也不能放過絲毫。不是有這麼一種說法嘛:三千萬老百姓餓死了,地方還是中國的;但要把幾十萬軍隊弄沒了,沒人抵抗日軍了,那河南的人和地就都不是中國的了!所以湯恩伯爲了滿足自己軍糧的需要,大肆搜刮糧食、物資。

那可是連續遭了大災顆粒無收的河南啊,湯部收攏的那些流氓地痞、土匪惡霸組成的遊雜部隊,那個軍紀敗壞到還不如土匪講點義氣呢!平時安定有湯司令養著還安分點,一旦打了敗仗,潰散開來了,那可就現了原形了!

潰兵們畏敵如虎,一觸即潰,逃到豫西山區,殺人放火,掠奪民財,調戲婦女,無惡不作!敗軍所到之處,就地掠奪糧食和豬牛羊,留下一張據說可抵徵購糧的“白條”就敢拿走人家的活命口糧。有的士兵公然闖進民宅,翻箱倒櫃地搶東西,見到有些姿色的婦女就敢逼著陪睡......。反正建制亂了,也沒有人管了,手裡有槍就儘管作惡就是了!“抓民夫”,“進入民房翻箱倒櫃”,“強取民間糧食、燃料、蔬菜、殺豬、殺雞,分文不給”“因此沿途百姓聞風而逃,弄得十室九空,民衆恨之入骨、避之不及。”這些詞語,乃是戰後《第一戰區中原會戰之檢討》中說的,千真萬確的確有其事!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爲了保全性命,被激怒的豫西老百姓,不得已羣起而攻打國民黨軍。蔣軍不敢進村莊,鑽空子逃竄。羣衆高呼繳槍,國民黨軍成營成團都乖乖地繳了槍。有的自己丟掉槍支,徒手逃命,一度還出現了殺害士兵的惡性事件。豫西民衆在不到一個月的短短時間內,收繳國民黨軍隊槍支達十萬餘支,組成了一支支抗日自衛武裝。既然軍隊靠不住,那就把槍奪過來,展開自衛!這一時期,豫西各縣組織起來的抗日民衆武裝有數萬人之多,還真是要感謝湯司令了!這其中,被魚肉已久的河南地方勢力就趁勢痛打湯軍;也有部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遊擊隊對國軍在日軍面前一觸即潰極爲不滿,便領導民衆將國軍繳械,組織抗日。

此外還有部分日軍特務僞裝成老百姓追擊國軍,這些日軍部隊也給國軍造成了重大損失,而國軍也會將其誤解爲地方老百姓,相互攻訐。據說,當時殿後掩護撤退的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將軍,其實就是在潰退途中被“身著便衣”的日軍打死的。實在是令人唏噓!

湯恩伯的嫡系第十三軍,民怨最大,不管到哪裡,民衆認出來就打。後來十三軍的官兵每到一地就詐稱是第八十五軍。民衆一想,“八五一十三”(即八加五等十三),還是這幫壞蛋,仍舊照打不放。就這樣,十三軍殘部被民衆打得無處藏身。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在洛寧西張村怕被民衆生擒,不敢乘坐小汽車,偷偷地騎個小毛驢灰溜溜地逃命。狼狽的湯司令本人只有扮成伙伕逃脫劫難。這對難兄難弟實在是配足的了!

......

豫中會戰結束後,新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陳誠在豫陝邊界附近的西峽口召集湯恩伯部師以上長官和河南專員以上行政官員檢討失敗原因,曾總結說會戰失敗是由“四不和”造成的:

一是將帥不和(蔣鼎文與湯恩伯爭權奪利,不僅同一戰區指揮不能統一,而且實際形成兩個戰略集團,並相互勾心鬥角,相互拆臺);

二是軍政不和(作戰時地方不支持,且多有掣肘);

三是軍民不和。(河南爆發了大饑荒,而湯部隊又逼著老百姓開挖300英里長的巨型反坦克壕溝,農民得不到工錢,又得自己備飯。關鍵是這戰壕根本就沒起什麼鳥用?。?

四是官兵不和(大量士兵是硬抓來的,不僅官壓兵、兵恨官,而且逃亡率極高,當然影響士氣、戰鬥力)。據《登封縣誌》記載:“駐防登封的國民黨十三軍平時欺壓百姓,戰時一觸即潰,軍長石覺帶領一部潰軍,狼狽逃向臨汝?!闭庈姸既绱瞬豢埃趾握摐鴪F收攏的那些遊兵散勇呢?根本就是對日軍聞風喪膽、落荒而逃!

這一總結雖然未觸及統帥部戰略判斷和部署失誤的責任,但所歸納的幾個戰場因素是完全符合事實的。

如此長官、如此軍隊,不失敗才叫有鬼了!

第五百三十五章 恐怖伏擊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鷂子的選擇第二百一十六章 換糧第七百四十四章 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生意照做仗照打(3)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裡的陌生人(3)第五百二十七章 1943年的世界形勢第五百一十七章 調虎離山搞大炮(1)第三百五十八章 搶米第六百八十章 初期鏖戰第九百零四章 推諉第三百五十六章 青銅器的魅力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有兩個營第七百二十章 迫降第五百四十六章 趙雪球要進山第四十二章 戰鬥從揪尾巴開始第一百三十五章 阻擊幫一把第五百一十七章 調虎離山搞大炮(1)第九十九章? 護送大BOSS第一百零六章 渡口攻防戰(4)第三百三十七章 慄山攻防戰(31)第六百三十二章 僞軍的惡行第六百一十章 只能拼命第三百七十四章 找著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時管制第八百一十一章 大轟炸第六百九十四章 輪番上陣第九十六章 搶佔鷹嘴崖第九百三十五章 民兵也瘋狂(3)第三百四十六章 野雞嶺戰鬥(1)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鏖戰第五百零九章 先把僞軍餓死第五百四十五章 談判第三百七十章 告你!第四百二十七章 掃蕩(24)--喊話第六百四十四章 先發制人的目標第八百零四章 傷亡太大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野雞嶺戰鬥(1)第一百五十一章 商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張三子探親第七百八十八章 威脅鬼子第十二章 演習第七十五章 迅猛如虎的攻擊第八百二十章 故園情懷第八百二十八章 血戰黑風口(1)第五百一十四章 轟炸(1)第四百六十三章 顧主任的良好感覺第三百五十九章 糜家的心思第七百章 賀家小子很仗義第七十七章 正確的守山方式第三十三章 追擊戰第五百七十章 特戰爭鋒(2)第二百八十七章 失落的“戰神”第四百八十七章 毒辣第六百三十一章 轉變戰略第九十章 哪來那麼多打獵的?第六百二十二章 戰鬥意志第六百五十五章 撤離第四百零五章 掃蕩王屋山 (3)第五百一十六章 橋面爭奪戰第四百一十章 掃蕩王屋山(8)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鏖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四章 老紅軍訓練第四百四十九章 敗退第三百三十章 慄山攻防戰(24)第二百九十九章 冬季進剿 (7)第四百五十章 奪炮第九百二十章 衝突第一百一十九章 平衡第七百六十八章 再破十里坡據點第二百三十五章 柳川小三郎第一百九十八章 掃蕩(12)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第七百三十九章 追殺第六百二十二章 戰鬥意志第三百零二章 冬季進剿(10)第一章 鬼子來了第七百九十七章 先動手第八百零二章 揭穿日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費事的一仗第九百四十三章 用忍第五百四十四章 反封鎖第七百五十章 惡戰(3)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意照做第四百三十五章 掃蕩(32)--蘑菇戰第六百七十一章 新四團接戰第八百二十八章 血戰黑風口(1)第七百六十七章 烏鴉嘴第七百四十五章 執拗第七百五十六章 接收第九百四十六章 爲了皇軍的聲譽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火如荼第二百零七章 掃蕩(21)第五百七十九章 備戰第二百九十章 慄山的困難第三百四十章 慄山攻防戰(34)第八百二十三章 關門第一百二十章 遏制(2)
第五百三十五章 恐怖伏擊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鷂子的選擇第二百一十六章 換糧第七百四十四章 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生意照做仗照打(3)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裡的陌生人(3)第五百二十七章 1943年的世界形勢第五百一十七章 調虎離山搞大炮(1)第三百五十八章 搶米第六百八十章 初期鏖戰第九百零四章 推諉第三百五十六章 青銅器的魅力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有兩個營第七百二十章 迫降第五百四十六章 趙雪球要進山第四十二章 戰鬥從揪尾巴開始第一百三十五章 阻擊幫一把第五百一十七章 調虎離山搞大炮(1)第九十九章? 護送大BOSS第一百零六章 渡口攻防戰(4)第三百三十七章 慄山攻防戰(31)第六百三十二章 僞軍的惡行第六百一十章 只能拼命第三百七十四章 找著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時管制第八百一十一章 大轟炸第六百九十四章 輪番上陣第九十六章 搶佔鷹嘴崖第九百三十五章 民兵也瘋狂(3)第三百四十六章 野雞嶺戰鬥(1)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鏖戰第五百零九章 先把僞軍餓死第五百四十五章 談判第三百七十章 告你!第四百二十七章 掃蕩(24)--喊話第六百四十四章 先發制人的目標第八百零四章 傷亡太大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野雞嶺戰鬥(1)第一百五十一章 商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張三子探親第七百八十八章 威脅鬼子第十二章 演習第七十五章 迅猛如虎的攻擊第八百二十章 故園情懷第八百二十八章 血戰黑風口(1)第五百一十四章 轟炸(1)第四百六十三章 顧主任的良好感覺第三百五十九章 糜家的心思第七百章 賀家小子很仗義第七十七章 正確的守山方式第三十三章 追擊戰第五百七十章 特戰爭鋒(2)第二百八十七章 失落的“戰神”第四百八十七章 毒辣第六百三十一章 轉變戰略第九十章 哪來那麼多打獵的?第六百二十二章 戰鬥意志第六百五十五章 撤離第四百零五章 掃蕩王屋山 (3)第五百一十六章 橋面爭奪戰第四百一十章 掃蕩王屋山(8)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鏖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四章 老紅軍訓練第四百四十九章 敗退第三百三十章 慄山攻防戰(24)第二百九十九章 冬季進剿 (7)第四百五十章 奪炮第九百二十章 衝突第一百一十九章 平衡第七百六十八章 再破十里坡據點第二百三十五章 柳川小三郎第一百九十八章 掃蕩(12)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第七百三十九章 追殺第六百二十二章 戰鬥意志第三百零二章 冬季進剿(10)第一章 鬼子來了第七百九十七章 先動手第八百零二章 揭穿日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費事的一仗第九百四十三章 用忍第五百四十四章 反封鎖第七百五十章 惡戰(3)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意照做第四百三十五章 掃蕩(32)--蘑菇戰第六百七十一章 新四團接戰第八百二十八章 血戰黑風口(1)第七百六十七章 烏鴉嘴第七百四十五章 執拗第七百五十六章 接收第九百四十六章 爲了皇軍的聲譽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火如荼第二百零七章 掃蕩(21)第五百七十九章 備戰第二百九十章 慄山的困難第三百四十章 慄山攻防戰(34)第八百二十三章 關門第一百二十章 遏制(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五大连池市| 铜梁县| 民权县| 西藏| 武宣县| 句容市| 潞西市| 巴林右旗| 体育| 庆云县| 东兰县| 洛川县| 岳阳县| 遂川县| 五华县| 高台县| 湟源县| 班戈县| 大连市| 仙居县| 漯河市| 景德镇市| 西安市| 静宁县| 乐都县| 宜兰县| 尖扎县| 慈利县| 黑河市| 大宁县| 岫岩| 常德市| 孝昌县| 望奎县| 盐源县| 慈溪市| 安康市| 固始县| 都兰县| 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