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信的衛兵入賬不久後,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面帶驚訝的急匆匆出了帳子,向著犛牛車的方向趕去。文成公主看到帳外的小天趕忙走過來說道:“大唐使節來了。”
小天立刻驚訝壞了,大唐使節出訪吐番是何等莊重之事,場面之隆重,即使松贊干布都要帶領迎接的隊伍迎出數十里。小天腦子仔細思索仍然檢索不到這一盛大狀況的歷史記錄,而且大唐使節怎麼可能大半夜坐著藏民的犛牛車獨自前來?莫非自己的穿越和法王的對決改變了歷史?想到這裡小天驚嚇的渾身汗毛直立,他趕緊跟隨著文成公主奔向草原上孤零零的犛牛車。
幾個牧民和一個僧人趕著的犛牛車上躺著一個人,顯然已經昏了過去。他的頭髮雖然是唐朝的發誓,但身上裹著破羊皮襖,裡面穿著不知道哪裡的囚衣,滿臉是血,鬍鬚上都是血痂看不清面容,身上明顯的被鞭子抽打的一道道血痕,渾身髒兮兮的滿是泥水,破鞋露出的腳趾上滿是凍瘡。
僧人向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稟報:牧民在雪山半山腰發現這個翻越雪山過來的漢人,遍體鱗傷,發現時尚能言語。牧民不明其言,拉到寺廟來詢問。他跟小僧講他是大唐使節王玄策,一定要面見乾布和公主,說有重大事情當面稟報,道路顛簸,他還是昏暈了過去。
王玄策!小天驚訝的張大了嘴。他再仔細打量犛牛車上的人,可不是嗎?時光已經過了二十一年,當初見到的年輕街頭算命先生,現在已是一個滿臉鬍鬚的中年男子,再加上他滿臉是血,又這麼古怪落魄的樣子,小天一時沒認出來。昏迷中的王玄策手裡依舊緊抓犛牛車上的稻草,嘴裡偶爾的蹦出:“我要報仇雪恥,我要滅天竺。”小天這下確定了,沒錯,絕對是他。
松贊干布帶著詫異仔細觀察了一陣驚呼道:“果然是大唐上大夫王玄策,他和李義表上次造訪吐番時是何等的英武氣魄,氣勢輝煌。如今這。。?”
文成公主面帶恐慌的說道:“如此境況定是身遭不測,請夫君快快醫治,以禮相待。”
松贊干布面色一驚,趕快命令人擡入營帳召喚醫官。
小天此時已經徹底明白了,他長長的舒了口氣,歷史並沒有改變。
公元646年末,在前一年雄踞中印度的戒日王朝還是如日中天,大唐和尚玄奘在戒日王的主持下舉辦了盛大的曲女城辯經會。歷經一十八日,玄奘在這個印度十八個國王,大小僧人三千餘人,婆羅門兩千餘人的盛會上用大乘佛教駁斥了衆多邪說,所有人皆被折服。一些小國甚至斬了宰相相謝折服,玄奘的聲譽傳遍了印度。
由於玄奘,戒日王對大唐的敬仰也如同滔滔江水,於是立刻安排了使節帶著貢品禮物翻過雪山,長途跋涉來到了長安。在拜見了唐王李世民之後,李世民對這個雄踞中天竺的戒日王朝也頗感興趣。在第二年安排王玄策做正使,蔣詩仁做副使,帶領三十多人的使團,攜帶重禮,回訪戒日王。但李世民不知道的是這一年中天竺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重大變故。戒日王下面有個城邦國王阿羅那順,其舉國信奉婆羅門。戒日王在辯經大會後想全天竺推廣佛教,引起了阿羅那順和其他一些小國的不滿,於是他們推舉阿羅那順爲頭,毒殺了戒日王。龐大的戒日王朝轟然崩塌,阿羅那順趁機奪取了中天竺。當阿羅那順得知玄奘的故土大唐使節要來時,他害怕再次掀起佛教的復興,害怕忠於戒日王的民衆反抗。於是在大唐使節到來的路上設下兩千伏兵,大唐使團死傷過半,剩下的也被捉了去,還搶奪了朝禮。
王玄策不知變故,在牢裡還口口聲聲說戒日王會來爲他報仇。阿羅那順更加惱火,當著王玄策的面一個個誅殺大唐使團剩下的人,逼王玄策信仰婆羅門。王玄策誓死不從被打的遍體鱗傷。半夜在被阿羅那順霸佔的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下趁守備鬆懈,天竺牢房簡陋,王玄策偷偷逃了出去。逃出去的王玄策沒有選擇來時的茶馬古道,他不願意這樣狼狽的跑回大唐。這次太宗皇帝讓他出訪天竺後繞道吐番看望文成公主。想到這裡,王玄策選擇了翻越雪山到吐番。在一路艱難跋涉和被佔用的那爛陀寺,驅離的僧人施捨幫助下。王玄策終於翻越了層層的雪山,來到了吐番境內。他要讓成爲大唐女婿的松贊干布趁天竺阿羅那順立足未穩之際發兵攻打天竺,爲大唐使團報仇,以雪前恥。
小天思緒裡終於理順了歷史的脈搏。由於草原上醫療條件簡陋,第二天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結束了草原盛會,攜帶隊伍返回了布達拉宮。剛剛從泥婆羅(尼泊爾)省親回來的尺尊公主出宮相迎。不像文成公主,泥婆羅和吐番就隔著一座雪山,她回孃家倒是方便。文成公主立刻把王玄策安排到醫館,並讓自己帶來的大唐醫官親自醫治,小天和月兒也跟了去。
唉,爲什麼自己和王玄策在歷史上交匯時他一次比一次悲催?在大唐醫官精心呵護下,王玄策慢慢醒來,當他看到眼前的文成公主時,眼淚縱橫,悲壯的訴說了發生事情的經過。文成公主聽的也是悲憤異常。
“王玄策,你可認得我是誰?”小天慢悠悠的從文成公主後面轉出。
“恩公真人?你怎會在此?”王玄策瞪大眼睛驚奇的問,“真人數十載容貌依舊,當真神人也。”
“休得胡言,”文成公主遣走了醫官,在王玄策身邊說道:“此乃我大唐國師。”
啊,王玄策想爬起身拜見,小天輕輕按住了他。王玄策拱手施禮道:“玄策久聞國師仙名,這麼多年早就想拜會國師,怎可惜國師神龍見首不見尾,玄策未能如願以償。卻不知國師竟是那早年點化玄策的恩公真人,玄策肉眼凡胎請恕當年冒昧。”
“當年的恩公真人?”文成公主略帶吃驚的問。
“公主有且不知,當年玄策年少輕狂,趕考落榜後自暴自棄流落街頭測字爲生,偶遇國師普渡衆生點化玄策,玄策方知懸崖勒馬,奮發圖強,方有後日金榜題名。國師還施我重金。。。”
“唉,此乃小事一樁,不值一提。”小天趕快打斷了王玄策的話。你再說我掐死你,他生怕王玄策說出去妓院的事。奶奶的,月兒還在這呢,還有我在文成公主這剛建立的英雄形象。
聽了王玄策的話,文成公主和月兒都向小天致以敬佩的目光。王玄策嘆口氣,“唉,國師果然高風亮節,但不知國師爲何到此?又爲何是如此裝束?”
不用小天解釋,文成公主帶著激動把小天在吐番的英雄事蹟詳細敘述了一遍。王玄策聽完睜大著眼睛,“國師救我啊,定要幫我剷除那阿羅那順。我大唐使團屈辱死的太慘了。”
小天正色道:“那是自然,還記得我當初於你的話?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辱我使節,屠我大唐子民乃是滔天大罪,我定助你踏平天竺。”
王玄策和文成公主頓時有了信心,臉上都流下了淚水。小天正色到道:“我如此裝束行事於吐番事關天機,你等萬萬不可泄漏,。在此還依舊視我爲武士侍衛爲好,否則功敗垂成,後果不堪設想,就當我從未到過吐番。”
王玄策和文成公主慎重的點著頭。文成公主問道:“國師可有破天竺之良策?”
小天微微一笑。王玄策歷史上一個人把這事全辦了,關我啥事?我就跟著看個精彩的熱鬧,但現在人家問起了又不能透露。於是他慎重的問王玄策,“你自是由天竺而來,不返大唐搬兵而到這吐番,心中可有打算?”
王玄策悲憤的說道:“漢有蘇武牧羊,張騫出使西域,二人皆歷經坎坷,終不辱使命。如今我大唐如日中天之際,想我離開長安之際,受吾皇重託,人馬,好禮無數。如今讓我人財盡失,無功落魄隻身返唐,我焉有顏面面見聖上和大唐的百姓?又何敢稱之爲大唐使節?”
哎,小天輕嘆了一口氣。是啊,自古至今,不管國力興衰,經歷過多少坎坷,作爲中國在外的使節確實沒有一個喪失過民族氣節的。他們深知他們的背後代表著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偉大的國家。
王玄策繼續說道:“我雖囚禁被押,但一路出逃時不忘打探天竺的邊關地形,人土風情,局勢詳情,心中也確實有了打算。”
“那你不妨一敘,”文成公主鼓勵的說道。
王玄策點了點頭,“那阿羅那順雖毒殺戒日王竊取寶座,但立足未穩,人心未定。中天竺一十八國不服者皆衆。阿羅那順打壓那蘭陀寺衆僧,也令得衆多天竺民衆不滿,如此局勢,我若能率一隻勁旅,定可大敗阿羅那順,一雪前恥。故想到來吐番借兵。”說道這裡王玄策期待的眼光看著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點了點頭,“國師方纔所言極是,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那阿羅那順辱我大唐我定不饒他,必助你說服我夫君助你一臂之力。”
王玄策一聽大喜,但文成公主又皺起了眉頭,“只是現如今,我夫君大部兵力正在那象雄國攻城略地激戰正酣,能調動之兵也只有這惹薩的禁衛軍了,人馬不過區區兩千於衆。”
一聽這話王玄策也不禁又皺起眉頭來,畢竟阿羅那順的天竺兵力有十多萬之多。這與他期盼的能借數萬兵力相差甚遠,連一萬人馬都差很遠。吐番不比大唐,畢竟地廣人稀,大唐隨便一個刺史都能隨便調動一兩萬人馬,王玄策和文成公主不由得再次把期盼的目光望向小天。
小天心想,歷史上王玄策在文成公主的幫助下從吐番借了1700多兵,然後又從尼泊爾借了7000多兵力,路上搜集一些臣服於大唐小的藩屬國,總共湊了一萬多兵力。那麼這隻隊伍的主力軍應該是尼泊爾的那7000多人,那王玄策該如何向尼泊爾借兵呢?這其中肯定有個關鍵人物,小天立刻就想到了同樣嫁給松贊干布尺尊公主。
於是他向文成公主問道:“敢問公主,可對那尺尊公主知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