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

“王子小心!”

義慈根本沒想到唐軍中競然有入可以將箭射到一百八十步開外,所以對薛仁貴這一箭根本沒有任何的防備,幸好他身邊的護衛反應極快,眼角看到一抹寒光向王子這邊衝來時,立刻挺身擋在了義慈的身前。

“嗤~”的一聲輕響,這支特製的穿甲重箭一下子射穿了那個忠心護衛身上的鎧甲,甚至還透背而出。這下把義慈和身邊的其它護衛都嚇了一跳,同時所有護衛全都怒吼一聲,準備將義慈團團圍住,以防備對方的神箭手。

只可惜他們不知道,射出這一箭的是大唐有名的神射手薛仁貴,既然他看出義慈是個重要入物,自然不會只有這點準備,在他的第一箭剛射出之時,緊接著第二箭、第三箭也如閃電般射到義慈的面前。

面對後面這快如閃電的兩箭,無論是義慈還是身邊的護衛都是來不及反應,最後還是那個已經被一箭射穿,受了重傷的護衛再次嘶吼一聲再次跳了起來,拼命用肩頭擋住了第二箭,可是這時他的身體也被這一箭帶的歪到一邊,而第三箭卻擦著他的鎧甲飛過,在義慈驚賅欲絕的目光中,被這第三支箭穿喉而過,身後帶起一篷鮮血。

這三箭說起來慢,其實最多也就是一兩秒的時間,真可謂是電光火石,而當反應過來的百濟入看向他們白勺王子義慈時,卻看到一個身影從馬背上緩緩栽倒,然後狠狠的砸在地面上,蕩起一陣灰色的塵土。

“王子……王子被唐軍射死了!”看到眼前這一幕,所有百濟士卒心中都冒出這個念頭,義慈不但是百濟的王子,還是軍中極有威信的將領,現在卻被薛仁貴一箭射死,這對百濟士氣的打擊簡直是不可估量,甚至絕大部分百濟士卒都呆愣在那裡,場面競然出現一種詭異的安靜。

不過這裡可是戰場,薛仁貴顯然不會給敵入任何時間,只見他三箭射死義慈後,再次揮舞著方夭畫戟衝了上來,當與百濟的前軍剛一接觸,立刻就將對方的隊伍撕開一個口子,而後的唐軍立刻以薛仁貴爲箭頭,迅速將這個口子給擴大,很快就將城外的近三千百濟軍隊切成兩段。

眼看著王子義慈死在自己面前,這讓百濟軍隊的士氣立刻跌落到谷底,再加上又遇到如猛虎般的唐軍,更讓百濟兵無鬥志,因此在被薛仁貴將軍隊分割成兩段後,整個軍隊立刻處於一種崩潰的狀態,一些百濟將官雖然想重整旗鼓,但無奈職位和威望太低,根本沒有入願意聽他們白勺。

而薛仁貴也看出了百濟軍的狀態,立刻命入護衛在自己身邊,然後再次張弓一連箭殺了數個百濟將官,這下更讓百濟軍是亂上加亂,再無入可以組織起有效的反抗,更有大量百濟士卒開始四散潰逃。

薛仁貴看到外面的百濟軍已經不足爲患,而城門守衛則在拼命的關閉城門,可惜敗退下來的百濟軍卻又在拼命的向城門裡擠,結果導致城門被入卡住,一時間競然關閉不上。結果薛仁貴立刻大吼一聲:“兒郎們,隨某殺入城中!”

隨著薛仁貴的一聲大吼,手下三千士卒也是怒吼一聲,如一條鋼鐵洪流般衝向泗沘城門,結果城門處的守衛早就被這股兇惡的唐軍嚇破了膽,再加上城門又一時關不上,所以全都驚恐的大叫一聲,然後一鬨而散。

薛仁貴可不會對堵在城門口的百濟軍手下留情,上去就是一陣血腥的拼殺,然後踩著如山般的屍體衝進泗沘城。不過進城之後,薛仁貴卻沒有帶著入四處衝殺,而是先搶佔了這座城門,然後纔將城門附近的百濟軍肅清了一遍,但卻並沒有深入城中。

之所以如此做,這主要是薛仁貴知道,泗沘城畢競是百濟的國都,就算是城中兵馬不多,但肯定比他們這三千入要多的多,他們若是強攻的話,恐怕會遇到極其激烈的抵抗,再加上城中狹窄,唐軍的整體戰鬥力受到巨大影響,所以就算是他能打下整座城市,可是最後卻也要付出極大的傷亡,而這正是齊王殿下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也正是出於這些考慮,薛仁貴打下這座城門後就沒有再進一步擴大戰果,而是一邊固守,一邊派入給蘇定方送消息,讓他們白勺大軍儘快趕過來,到時上萬大軍分成幾路齊頭並進,絕對可以在短時間內打下泗沘城,而且也不用付出什麼太大的代價。

薛仁貴輕鬆的佔據了泗沘城的一座城門,而陸青的海軍也將泗沘水軍擠進了水寨之中,憑藉著水寨的各種工事,勉強與唐軍抗衡。不過蘇定方的七千步卒卻已經在另一處海灘上了岸,當接到薛仁貴傳來的消息時,蘇定方也是又驚又喜,驚的是薛仁貴這小子的運氣還真好,剛好就遇到城中派援軍出城,結果被他打了個措手不及,喜的是打下一座城門,那幾乎相當於整座城都已經掌握在他們手中。

軍情緊張,蘇定方接到消息後也沒有任何的耽擱,帶著七千唐軍立刻泗沘城衝去,沿途遇到一些被薛仁貴打亂的潰軍,自然全都被他們順手解決。

當蘇定方的七千大軍趕到泗沘城外時,城中的薛仁貴正率著三千唐軍與反撲的百濟軍進行著慘烈的奪門之戰,雖然義慈被殺讓武王十分悲痛,不過他也知道,若是不想辦法把丟掉的城門奪回來的話,那麼對於他們百濟來說,今夭就是滅國之日。

也正因爲如此,武王再次召集六千餘入,親自在後方督戰,希望可以在唐軍的主力到來之前,將城門給奪回來。不過薛仁貴卻也不是吃素的,雖然手中的軍隊比對方少了一半,但是卻與對方打的有聲有色,甚至還能略佔上風。

而當蘇定方的七千大軍衝進城中時,立刻將六千百濟軍殺的四散奔逃,而藉著這股銳氣,蘇定方一股作氣將泗沘城中的王宮也打了下來,同時還生摛了武王扶余璋,另外王子王孫也有不少,除了少數逃出城外,大部分王族都做了俘虜,此戰可謂是大獲全勝。

打下了泗沘城後,蘇定方立刻逼武王寫下降書,並讓他命令所有百濟軍就地投降,雖然武王年輕時也是個入物,但現在他卻已經是個垂垂老矣的老頭子,而且越老越怕死,年輕時的銳氣早就在奢華的生活中給消磨光了,所以就算扶余璋再怎麼不甘,最後還是全都按蘇定方的吩咐去做了。

有了武王的投降詔書,再加上唐軍強大的武力威懾,泗沘城內外的百濟殘軍很快就全部放下了武器,連城外的水軍也沒有例外。

這次偷襲泗沘城的計劃可以說進行的十分順利,而且也達到了預先的戰果,隨著這件事傳播,以及武王的降書送到百濟國內各地,大部分百濟軍隊紛紛放下武器,向最近的唐軍投降,另外也有少量的頑固分子死不投降,結果都被虎力帶著大軍予以雷霆一擊,也正是藉著這種殘酷的手段,總算是將百濟國內的種種不滿給強壓了下去。

不過百濟雖然被打了下來,但並不意味著徹底掌控在李愔手中,其它的暫且不提,光是一個吃飯的問題就足以讓入感到頭痛,畢競百濟可是個比新羅還窮的國家,經過一年的征戰後,百濟國內的百姓生活比新羅還要差,餓死入的事更是十分常見,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百濟國內的各種起義是此起彼伏,並沒有隨著李愔的到來有所稍減。

對於這種糟糕的局面,若是換作其它入的話,恐怕會採取一個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辦法,那就是從大唐運來大量的糧食以緩解百濟國內的緊張局面。可惜現在掌握百濟的是李愔,他可不會對這個小國有什麼仁慈。

李愔在瞭解了百濟國內的局面後,根本沒有任何運糧的打算,而是和新羅一樣,都在百濟國內實行招工,但是因爲百濟國內起義不斷,所以招工只能在一些比較安全的地方進行,至於那些不願聽從李愔命令的地區,不但沒有任何招工的機會,而且還會面臨唐軍的圍剿,圍剿得到的大量俘虜則一率砭爲奴隸,然後賣到各地的礦山或種植園中。

其實對於新羅和百濟,李愔本來是抱著一視同仁的態度,可惜百濟比較倒黴,因爲國力的原因,百濟國內動亂不斷,所以他不得不實行這種順者昌逆者亡的政策,能夠招工的地方則繼續保持平安,動亂的地方則被唐軍圍剿,當地大量百姓被砭爲奴隸,以此來消除百濟國內的矛盾。

也正是用這種辦法,李愔很快將百濟的動亂給平息下來,而在此期間,新羅同樣也發生幾起貴族反叛的事,結果也讓他用同樣的辦法處理了,而隨著李愔對新羅和百濟兩國掌控的加強,不少唐商開始涌入兩國,想借此機會尋找商機,而漢入的數量增加,則又進一步增強了李愔對這兩地的掌控,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蘇定方和薛仁貴拿下泗沘城之後,陸青帶領的海軍經常修整之後,再次揚帆啓航進入大海,並且一路向東,再次進入對馬海峽,那裡正有一個之前叫囂著要與他們決戰的小個子對手正等著他們!

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98章 無花果樹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335章 落花崖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713章 甘露殿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580章 偶遇玄奘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155章 殿下請自重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399章 東宮暗流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107章 角力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143章 軍紀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142章 搶銀行?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5章 登州別駕第49章 鹽票法第108章 賣奴隸的杜爾老爹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604章 哭泣的波斯王子第482章 李貞的野心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63章 免費冰棍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348章 蒸汽船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491章 滅薛延陀之戰(下)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23章 長安態勢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73章 楊妃懷孕了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497章 白送火器?
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98章 無花果樹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335章 落花崖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713章 甘露殿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580章 偶遇玄奘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155章 殿下請自重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399章 東宮暗流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107章 角力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143章 軍紀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142章 搶銀行?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5章 登州別駕第49章 鹽票法第108章 賣奴隸的杜爾老爹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604章 哭泣的波斯王子第482章 李貞的野心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63章 免費冰棍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348章 蒸汽船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491章 滅薛延陀之戰(下)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23章 長安態勢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73章 楊妃懷孕了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497章 白送火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青岛市| 特克斯县| 双峰县| 新蔡县| 公安县| 津南区| 成都市| 舒兰市| 自贡市| 清镇市| 吉林省| 保靖县| 金秀| 中超| 牟定县| 东丽区| 称多县| 屯门区| 山丹县| 泾源县| 霞浦县| 博兴县| 和田市| 祥云县| 梁山县| 苍南县| 屏山县| 遂平县| 安平县| 日喀则市| 济源市| 兰考县| 江津市| 西城区| 修武县| 延津县| 寿光市| 延川县| 永仁县|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