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

這段時間李治十分的煩心,主要還是因爲父親的病重昏迷後,以他舅舅長孫無忌爲首的官員,不顧他悲傷的感情,非要拉著他天天去處理繁重的政務。可是李治現在只想靜靜的守著父親,根本沒心情去理會那幫臣子,結果就導致了那些臣子一撥接一撥的勸諫。

昨天李愔的到來,讓李治十分的高興,特別是在父親李世民昏迷後,李治就感覺自己像是少了主心骨似的,沒有絲毫的安全感。但是當一向和他感情深厚,同時也是幾個兄弟中最有才能的六哥到來後,這讓李治感覺自己的主心骨一下子又回來了,心情也變得格外愉快。

本來昨天李治就想去找李愔,聊一聊這些天的苦悶和國內的局勢,這樣不但可以發泄一下心中的苦悶,同時也能向六哥請教一下,該如何處理當下的局面?但是李愔昨天回來後,先是進甘露殿陪李世民說了好長時間的話,後來又去了楊妃和長孫皇后那裡,最後離開立政殿時,天都已經黑了,李愔又忙著安排家人住到原來的齊王府中,這讓李治根本無法來拜訪。

本來今天早上天剛亮,李治就打算帶著採兒去李愔的府上。現在李世民病重昏迷,他們這些做兒子的,自然不能再擺什麼接風宴,否則肯定會招來許多大臣的非議。不過兄弟二人見個面,然後吃上一頓便飯卻也很正常。

但是就在李治興致勃勃的起牀梳洗完畢,採兒也把小李弘收拾完畢,一家三口正準備離開東宮時,卻被長孫無忌堵到門口,然後他就被對方拉著去處理政務了。

顯德殿是整個東宮最主要的建築,同時也是太子接見羣臣和處理政務的場所。甚至當年李世民住在東宮時,因爲皇宮被李淵居住,所以他就是在顯德殿內登基爲帝。

整個顯德殿的佈局與太極宮的太極殿差不多,只不過規模要小了許多,李治在成爲太子後,也經常在這裡接見東宮屬官。前段時間李世民昏迷不醒,顯德殿就成爲李治與長孫無忌等朝臣討論政務的地方。

顯德殿的大殿上,李治有些無奈的坐在椅子上,前面的長孫無忌等大臣按品級分坐兩旁。其中一位老臣正在向李治進奏。

“太子殿下,昨日巴州傳來消息,因爲連日來春雨綿綿,使得長嵩公路的巴州段引發山洪,已經沖毀了大段的公路。這使得長安到嵩州等地的交通堵塞,嚴重影響人員與貨物的流通,雖然巴州刺史已經調民夫搶修公路,但是資金卻有些短缺,因此上書請朝廷分撥路款!”其中地位僅在長孫無忌之下的褚遂良第一個上奏道。

長嵩公路就是十幾年前,李愔剛發明水泥時,大唐修建的長安到嵩州的公路。它與長安到洛陽的公路並列爲大唐第一公路,這條道路在建成後,使得大唐對西南地區的統治日趨穩定,同時也發揮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只不過因爲當初選擇路線以及水泥質量的原因。這條路已經進行過數次大修,但還是無法避免出問題。

“嗯,我知道了,著戶部調撥需要的路款。工部派人監督路款的使用!”李治有氣無力的說道。其實這些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他們大可以自己斟酌著處理,但是現在卻全都推給他,理由是讓他多熟悉一些政務的處理。

“微臣遵旨!”褚遂良聽後立刻退下,同時在奏摺上記下李治的處理辦法,等到朝會結束後,自然會有下面的人拿去按旨處理。

“殿下,胡州北部今春忽遭大雪,牛羊牲畜凍死過半,胡州刺史救災得力,使得並沒有人員傷亡,災民也已經得到安置,只是胡州刺史上奏,希望朝廷能減免當地的一些稅收!”又一位大臣站起來稟報道。胡州是大唐在北方草原新設的州,整個州的面積廣闊,州內以畜牧業爲主,經常受到各種災害的侵襲。

“準!免除胡州災區一年的稅收,另外將這個消息公佈出去,相信許多食品商人會對那些凍死的牛羊肉感興趣,這樣也能減少一些災民的損失,朝廷也要給那些商人一些優惠政策,比如減免沿途的稅收等等!”李治想也不想的回覆道。這些年他跟在李世民身邊,對各種政務的處理都已經十分有心得,雖然心思沒在這上面,卻也能應付的來。

一件件的政事由大臣們稟報上來,李治也處理的十分合理,偶爾有些異議的,長孫無忌等人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李治會在斟酌之後再提出更合理的處理辦法。

按照朝會不成文的慣例,一般最重要的事情會放在最後提出來,而且一般都是由長孫無忌親自上奏,隨著前面政事一件件被處理掉,很快就輪到長孫無忌上場了。

算起來長孫無忌比李世民還要大一歲,但是在之前的大部分時間,他不像李世民那樣政務纏身,再加上保養得當,雖然已經五十八歲了,但看上去卻像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頜下的三縷長鬚飄撒在胸前,說不盡的儒雅風流。

只見長孫無忌這時站起來,上前向李治微微躬身施禮道:“太子殿下,廣州、泉州、福州等南方二十三州聯名上奏,言稱當地商業之風愈熾,使得原來的百姓大多棄農經商,已經嚴重破壞了當地的農桑之業,糧食產量逐年下降,以去年爲例,當地的稻米產量還不足三年前的一半,此種情況已經引起當地官員的重視,但卻不知該如何處理,因此上奏朝廷,請殿下定奪!”

長孫無忌稟報的這件事看似好像不大,但其實卻關係到大唐這些年來的一個主要矛盾,那就是商業與農業的矛盾。本來商業與農業就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它們之間即可以相互促進,同樣也能形成矛盾。

以大唐和大齊爲例,兩國的工商業發展都有一個巨大的制約,那就是人力資源的不足,哪怕是經過十幾年的鼓勵生育,大唐的總人口也纔剛剛超過三千萬,而大齊的總人口除去那些異族外,只有大唐的三分之一,哪怕是加上那些異族,也才堪堪與大唐看齊。

雖然蒸汽機已經廣泛應用,但是無論是工商業還是農業,距離後世的那種機械化都還有相當漫長的路要走,所以現在的兩個行業中,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這樣一來,矛盾也就出現了,工商業與農業開始爭奪爲數不多的人力資源。

爲了解決這個矛盾,李愔的大齊一邊努力的推行漢化,一邊進行殘酷的捕奴貿易,以奴隸來填充一些行業的不足,比如像農業方面的大種植園,工商業的礦場、紡織廠等,都用到大量的奴隸。

大唐的工商業雖然也使用了大量的奴隸,但是因爲一些歷史或其它方面的原因,使得大唐國內很少有種植園的出現,農業生產依然以原來的那種小農經濟爲主,但是隨著商業的發展,許多農民發現經商或打工遠比種地要劃算,所以這些人開始紛紛棄耕,轉而進入城市成爲工人或商人,這種情況在南方地區猶爲突出,關中地區的工商業雖然也很發達,但這裡人口基數大,所以農業暫時還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李治也不是第一天處理政務,自然知道長孫無忌這份奏摺的份量,因此只見他皺著眉頭想了片刻,然後這才擡起頭對長孫無忌道:“司空大人對此事有何意見?”

司空是三公之一,位列一品,雖然是一種虛銜,但足以顯示長孫無忌的地位不凡。

長孫無忌聽到李治問起自己的意見,立刻開口回答道:“啓稟太子,老臣認爲工商與農業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以前工商業的發展,的確給國庫帶來更大的收入,但凡事過猶不及,工商業也不能無限度的發展下去,而且農業纔是立國之本,所以老臣認爲,可以對一些商業發達的地區徵收重稅,以此來來抑制一下當地的商業發展!”

“司空大人此言差矣!”長孫無忌的話音剛落,立刻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道。只見此人年紀不大,最多三十出頭,長的白白胖胖一臉福態,若是脫去他身上的正四品的官服,簡直像個和善的商人。若是李愔在這裡的話,肯定會一眼認出來,這個胖子正是他狐朋狗友之一的李景恆。

李景恆與李永、程懷亮等人不同,他是江夏王李道宗嫡出的長子,日後是要承襲爵位的,所以自然不能跟著李愔冒險,更何況他文不成武不就,唯一的長處就是貪財,李道宗也沒指望兒子有什麼出息,只是希望他能做個安樂王爺。

但是世事奇妙,受到李愔的影響,李景恆開始插足工商業,正所謂天生有材必有用,本來一無是處的李景恆竟然爆發出超人一等的商業才能,很快就將江夏王府的產業發展到全國各地,甚至還引起李世民的注意。後來更是棄商從政,靠著自己的出身進入戶部,從一個小小的主事開始做起,一直慢慢的升到正四品的戶部侍郎,也算是大唐朝堂上一個重量極人物了。

第54章 本王會仙術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514章 末羅遊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366章 風議郎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713章 甘露殿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441章 連環殺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12章 有女一帆第99章 長安局勢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106章 黃河幫,黃河王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406章 太子誰屬?第351章 試槍(下)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54章 李永逃了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351章 試槍(下)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68章 虎頭軍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548章 女老師第52章 不倫不類的‘侍女’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506章 陷阱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467章 下一個移民地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450章 獨立女性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111章 工商論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358章 安置胡人的海島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595章 毒癮發作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61章 我拿他們和你換五千精兵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599章 瓜分利益
第54章 本王會仙術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514章 末羅遊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366章 風議郎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713章 甘露殿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441章 連環殺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12章 有女一帆第99章 長安局勢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106章 黃河幫,黃河王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406章 太子誰屬?第351章 試槍(下)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54章 李永逃了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351章 試槍(下)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68章 虎頭軍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548章 女老師第52章 不倫不類的‘侍女’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506章 陷阱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467章 下一個移民地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450章 獨立女性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111章 工商論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358章 安置胡人的海島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595章 毒癮發作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61章 我拿他們和你換五千精兵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599章 瓜分利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定县| 青铜峡市| 阜阳市| 靖远县| 十堰市| 崇左市| 伊春市| 响水县| 偃师市| 甘南县| 长白| 基隆市| 融水| 延长县| 增城市| 昔阳县| 定襄县| 仙游县| 新乡市| 彭阳县| 葵青区| 成都市| 沈丘县| 彰化市| 津南区| 泽州县| 凤台县| SHOW| 无锡市| 永登县| 五河县| 永胜县| 宁夏| 兴文县| 额济纳旗| 翁牛特旗| 壤塘县| 吉木乃县| 津市市| 宜春市|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