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5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下)

這一次的大朝會,司馬遹主要目的就是讓各地官員發揮出自己的能力來,他只在大方向上把握住就行。接下來幾天,大晉官員全都在爭論當中度過,一開始司馬遹還饒有興趣的參與進去,後來他就將主持討論的任務下放給內閣,而他自己則開始享受生活。

這日,司馬遹來到了羊獻容的寢宮,正好看到他的長子司馬虨兒剛剛從學堂放學。原來今年九月份一開始,已經到了上學年紀的大皇子就被德妃送進了學堂,按照當初司馬遹定下的規矩,皇子、公主一旦過了五歲就要進學堂!

“嗯?朕記得虨兒是洪武元年二月份出生的,怎麼現在就上學了?”司馬遹不解的問道。

“不是陛下說的五歲之後皇子們要進學堂嗎?”羊獻容有些不明白,皇帝爲何會問這個問題。

“啊,是朕疏忽了!”司馬遹猛然反應了過來,古人都是以虛歲算歲數的。當初司馬遹定的五歲實際上按週歲算的,只是他沒說清楚,使得後宮只能按約定俗成的規矩辦,這樣一來,皇子們入學的年齡實際上只有四歲。

司馬遹一想到三、四歲的小屁孩就要接受殘酷的文化教育,心裡就抽搐不已。不過他金口已開,實在是不太好改口。

只見他伸出手來一把抱起地上的司馬虨,帶著寵溺的語氣道:“虨兒,告訴朕你在學堂都學了什麼?你在學堂過的開心嗎?”

“呵呵,父皇,今日先生教了我們識字,兒臣又多認識了三個字,呵呵……”司馬虨天真地答道。

“呵呵。虨兒真棒!”司馬遹用力舉了一下自己的兒子以示獎賞。

“愛妃,虨兒的學習任務繁重嗎?”司馬遹將懷中的兒子遞給他母親羊獻容後開口問道,他很擔心自己兒子像後世那些小孩一樣,從小就要學習很多東西。雖然他很重視皇子、公主的教育,但卻不想將自己的兒子養成書呆子。

“陛下。應該不算很繁重,每天的先生留的任務也不多,基本上一刻鐘的時間就能完成。”羊獻容摸不清皇帝的真實意圖只能謹慎地答道。

“嗯,朕不希望繁重的學業磨滅掉孩子的天性,看來這方面學部做的很好。還有,學堂的先生知道虨兒的身份嗎?”這纔是司馬遹最關心的問題。

“以臣妾之見。他們應該知道一二,但並沒有公開。我們也沒有刻意的去宣揚皇子的身份,不過虨兒的同窗大多是世家子弟,從這裡就能看出一些東西!”在這個問題上,羊獻容可不敢糊弄司馬遹。

司馬遹聞言沉默下來,對這個結果他早就有所預料。要想完全屏蔽掉皇子的身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些大臣、先生都不是傻子,如今能有這麼一個局面都不錯了!

自從司馬遹定下了繼承人選拔制度後,後宮的女人無不加大了對皇子教育的重視程度,除了賢妃綠珠因爲沒有本族的支持外,其他各個妃子的家族無不傾全力來保證皇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以司馬虨爲例,從教授他的先生。到與他做同窗的小孩,全都是羊家經過再三挑選之後選擇的。其中教書先生乃是羊家花巨金從長安大學堂聘請‘名士’,司馬虨的同窗全是羊家子弟以及羊家盟友的後代。

對於這種情況,司馬遹也無力改變,因爲就連皇后的孃家也是這樣做的,王衍更是集合了瑯琊王氏全部的精華放在了他的外孫司馬臧身上。唯有賢妃綠珠並沒有講究太多,她老老實實的把自己的女兒送進了‘最普通’的學堂當中。

第二天,司馬遹親自送自己兒子去學堂之後,再次投入到經濟計劃的制定當中。在接下來幾天,司馬遹基本上參與了全部的討論會議。終於。經過了一週時間的爭論之後,大晉上下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

司馬遹對內閣呈上來的初稿非常滿意,而且內閣上下也有信心通過這一計劃讓大晉的經濟再上一個臺階。由於大晉從海外貿易當中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因此這個計劃當中很是照顧像茶葉、絲綢、棉紡、瓷器、玻璃、肥皂、香料等暴利產業。

大朝會之後,聞風而動的各地商人紛紛加大了各地的投資。幽州、幷州、平州三地最先行動了起來。各地商會組織了大量的物資和人手,紛紛涌進這幾個州郡,他們都不是傻子,當初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很多商人都是被動的,如今他們可是懂得主動出擊。

而冀州官員爲了讓冀州的棉花產業再上一個臺階,他們組織起來以商會的名義,派出人手到青島港聯繫從事海外貿易的船隊,準備對外進行銷售。現在的國際上還沒有“傾銷”這個名詞,完全是無序的竟爭。

大晉的商人倒是沒有用壓低價格的辦法去銷售,現在還用不著呢,物資商品現在還是很缺乏,完全是賣方市場。

這時的華夏貨,是一種品味、是檔次、是質量、同時也是潮流和身份的象徵,完全可以拿來在世界各國當成硬通貨來進行交換,在某國王舉行的宴會上,要是身上沒有幾件大晉產的絲綢和棉布衣裳或者裝飾品的話,那你的品位、身份也就下來了,說不好會被人給趕出去呢。

此次大朝會之後,整個的大晉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建設高潮,各地投資不斷,新工廠、新道路、新學堂不斷地被開工建設。不過,這同樣會帶來不少隱患。爲了防止各地有人貪污納賄,司馬遹讓中書省、檢察總署、大理寺組成聯合檢查組,奔赴各地督導工作。

凡是參與過制定第二個五年計劃官員都知道,朝廷已投資重心還是在基礎建設上,尤其是公路建設。自從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當中,朝廷體會到公路帶來的好處後,這次朝廷對於公路建設可謂是前所未有的重視。

東西大動脈已經有了,這次朝廷將公路建設重點放在南北方向。其中一條就是聯繫內地與遼東公路大動脈——海參崴至洛陽,還有一條則是聯繫馬邑、晉陽、洛陽三地的公路。爲了建成這兩條公路,朝廷準備投入巨資耗時五年作爲的時間。

另外在這個新的經濟計劃當中,大晉爲了拉攏和安撫胡人歸心,也出臺了不少和胡人有關的政策。現在一些匈奴、鮮卑人的部落基本上都不是自願歸附,他們全都是在大晉的槍口下暫時屈服的。

要想讓這些胡人歸心,必須從經濟和文化兩方面入手,自從北方的胡人政權被消滅之後,大批出身新學的漢人官員來到幷州、遼東、西北各地,廢除之前施行的部落制度,全面推行郡縣管理。首先就是在各部胡人當中建立從初級學堂一直到高級學堂的完善學堂制度,強迫各部胡人放棄現有的文化和文字,全面接受漢化教育。

在經濟上,朝廷希望改變胡人之前居無定所的遊牧式管理模式,然後輔以定居圈養的方式。在第二個五年計劃當中,朝廷可是投入巨資爲北方、遼東地區的胡人建立起定居點,然後再教給他們先進的畜牧技術。

司馬遹相信用不了多久,胡人就會在不知不覺當中融入大晉,不少胡人奴隸已經感受到大晉帶來的變化。他們發現晉人並沒有像以前的貴族那樣欺壓他們,只要他們誠心歸附朝廷就狐疑採取一視同仁的作法,真正地在幫助他們提高生活水平。

當原來簡單的遊牧生活被改變之後,胡人就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他們通過將手中的牛、羊、毛、皮、肉等產品賣給其他商會,然後用錢再購買生活所需。有了便利的公路運輸,大量的糧食和日用品被運了進來,同時把胡人出產的等物資運走。

大晉第二個五年計劃像打了一針強心劑似得,整個大晉都瘋狂起來。所有人都像上緊了發條一樣,全都抓緊一切時間投入到建設當中。

“老大人,督導檢查小組派出去了嗎?”司馬遹望著白髮蒼蒼的周處問道。

“請陛下放心,這次是由溫大人親自帶隊,中書省總共抽調了一百名精幹人員組成數十個小組分赴各地。”周處答道。

“嗯,很好,你們要重點檢查各地撥款的使用情況,尤其是要監督好教育和交通建設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若發現有人敢私自挪用款項,你們就立即向檢查總署舉報,然後交由大理寺處理。”

在大建設拉開序幕之後,司馬遹最看重的就是監督問題,前幾年朝廷比較窮,再加上各地官員爲了表現好點,基本上沒有出現貪腐問題。可是隨著經歷了五年的和平生活,各地官員肯定變了不少。

這次爲了預防萬一,司馬遹可是加大了監察力度,爭取將各種苗頭扼殺在搖籃裡。他可不希望將來挖出一個鉅貪來,因爲那樣就算是將貪官繩之以法了,當地百姓也受到了損失了。司馬遹可不想讓百姓陪著貪官一起倒黴!

第322章 洪武帝南巡中第207章 自以爲是的馬韓第347章 啓用霍爾米茲德三世第51章 排槍擊斃第76章 賈午產子 賈后定計二十二章 當街遇刺第258章 被賣了的匈奴人第358章 波斯人的擔憂第311章 中南半島風雲起(上)第176章 羊毛危機第61章 新任陌刀將第126章 太子出征第121章 河內之戰第226章 江東內部矛盾第43章 氐族禍亂關中第353章 和紙幣有關的兩個問題第160章 吐谷渾西遷第158章 司馬睿定江東第84章 大婚倒計時(6)第194章 洪武二年財政預算(下)第352章 金銀不是越多越好第166章 登基大典(上)第206章 伏兵四起第212章 怒火萬丈!第49章 悲催的周處(2)第103章 靈寶教第143章 成都王逃亡記(下)第139章 決戰虎牢關(完)第114章 藩王亂 天下驚(2)第334章 好好招呼羯族人第250章 絕境中的段氏鮮卑第218章 大帳密謀第285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下)第20章 慕容廆崛起第245章 上黨大捷第246章 長城血戰第292章 找人幫忙第119章 虎牢關下第310章 拓跋鮮卑再次起波瀾第362章 石勒南亞戰記第34章 找事的來了第362章 石勒南亞戰記第295章 新長安第14章 金谷俊遊(2)第297章 初議遷都第335章 二等公民的待遇第198章 淮南王青島見聞(下)第171章 大晉皇家錢莊第46章 陰謀乍現(2)第194章 洪武二年財政預算(下)第56章 馬匹被搶!第258章 被賣了的匈奴人第250章 絕境中的段氏鮮卑第94章 馬拉套犁第247章 艦隊出動第307章 兵發江東第290章 王導北上(續)第271章 安定遼東第114章 藩王亂 天下驚(2)第33章 興修水利第258章 被賣了的匈奴人第54章 陌刀隊出擊!第96章 羊獻容第166章 登基大典(上)第102章 科舉攬人才第39章 算計王家(2)第1章 賣肉的太子第176章 羊毛危機第155章 李特平巴蜀第167章 登基大典(下)第355章 羅馬來使第337章 再議封藩第325章 洪武帝南巡(下)第213章 最後一戰第273章 酣戰雁門關(上)第154章 張華病重第173章 開啓海外貿易第5章 商議對策第345章 波斯人的震驚第255章 張方計奪雁門關第263章 慕容反叛第303章 平定西平高原第109章 雷霆手段第347章 啓用霍爾米茲德三世第234章 運籌帷幄第67章 伏擊第236章 勢如破竹第232章 年底盤算家底第83章 大婚倒計時(5)第153章 淮南局勢第120章 石勒從軍第256章 彷惶的拓跋六修第137章 決戰虎牢關(10)第196章 中秋來使(下)第308章 平叛江東第162章 元康十年最後一戰(下)第303章 平定西平高原第70章 替罪羊第2章 前生今世第96章 羊家有難
第322章 洪武帝南巡中第207章 自以爲是的馬韓第347章 啓用霍爾米茲德三世第51章 排槍擊斃第76章 賈午產子 賈后定計二十二章 當街遇刺第258章 被賣了的匈奴人第358章 波斯人的擔憂第311章 中南半島風雲起(上)第176章 羊毛危機第61章 新任陌刀將第126章 太子出征第121章 河內之戰第226章 江東內部矛盾第43章 氐族禍亂關中第353章 和紙幣有關的兩個問題第160章 吐谷渾西遷第158章 司馬睿定江東第84章 大婚倒計時(6)第194章 洪武二年財政預算(下)第352章 金銀不是越多越好第166章 登基大典(上)第206章 伏兵四起第212章 怒火萬丈!第49章 悲催的周處(2)第103章 靈寶教第143章 成都王逃亡記(下)第139章 決戰虎牢關(完)第114章 藩王亂 天下驚(2)第334章 好好招呼羯族人第250章 絕境中的段氏鮮卑第218章 大帳密謀第285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下)第20章 慕容廆崛起第245章 上黨大捷第246章 長城血戰第292章 找人幫忙第119章 虎牢關下第310章 拓跋鮮卑再次起波瀾第362章 石勒南亞戰記第34章 找事的來了第362章 石勒南亞戰記第295章 新長安第14章 金谷俊遊(2)第297章 初議遷都第335章 二等公民的待遇第198章 淮南王青島見聞(下)第171章 大晉皇家錢莊第46章 陰謀乍現(2)第194章 洪武二年財政預算(下)第56章 馬匹被搶!第258章 被賣了的匈奴人第250章 絕境中的段氏鮮卑第94章 馬拉套犁第247章 艦隊出動第307章 兵發江東第290章 王導北上(續)第271章 安定遼東第114章 藩王亂 天下驚(2)第33章 興修水利第258章 被賣了的匈奴人第54章 陌刀隊出擊!第96章 羊獻容第166章 登基大典(上)第102章 科舉攬人才第39章 算計王家(2)第1章 賣肉的太子第176章 羊毛危機第155章 李特平巴蜀第167章 登基大典(下)第355章 羅馬來使第337章 再議封藩第325章 洪武帝南巡(下)第213章 最後一戰第273章 酣戰雁門關(上)第154章 張華病重第173章 開啓海外貿易第5章 商議對策第345章 波斯人的震驚第255章 張方計奪雁門關第263章 慕容反叛第303章 平定西平高原第109章 雷霆手段第347章 啓用霍爾米茲德三世第234章 運籌帷幄第67章 伏擊第236章 勢如破竹第232章 年底盤算家底第83章 大婚倒計時(5)第153章 淮南局勢第120章 石勒從軍第256章 彷惶的拓跋六修第137章 決戰虎牢關(10)第196章 中秋來使(下)第308章 平叛江東第162章 元康十年最後一戰(下)第303章 平定西平高原第70章 替罪羊第2章 前生今世第96章 羊家有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自治县| 汉川市| 台安县| 罗山县| 南涧| 体育| 成安县| 安达市| 松溪县| 新蔡县| 渝北区| 永嘉县| 如东县| 调兵山市| 沽源县| 临邑县| 揭阳市| 湟源县| 广州市| 毕节市| 鹤峰县| 柳河县| 泸州市| 都江堰市| 聂荣县| 乳山市| 利川市| 雅安市| 蒲城县| 舞阳县| 揭西县| 墨玉县| 杨浦区| 胶南市| 恩施市| 大埔县| 马龙县| 叙永县| 潮安县|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