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2章 年底盤算家底

洪武四年年底,淮南的動靜引發了天下局勢一再變化,北方胡人蠢蠢欲動準備來年入寇中原。司馬遹也不甘示弱,在年底大朝會上,他和內閣大臣們一起開始盤點這幾年的家底。

“朝鮮半島準備的如何了?”

“啓奏陛下,這兩年朝鮮都督府共在當地招募了五萬士兵,再加上當初朝廷留下了廂軍足可調集數萬大軍北上攻擊高句麗。”

“嗯,這就好了,有了這數萬人馬,加上慕容部落的僱傭兵,應該可以向遼東戰線投入十萬兵力,另外海軍也可以支援他們,段氏和宇文兩部不足爲慮。”司馬遹舒了一口氣道。

當初制定三韓戰略時預期的作用終於體現出來,根據潛伏在遼東密諜傳來的消息,段務目塵和高句麗幾次都想興兵滅掉大晉在三韓半島的勢力,只是中間隔著慕容部落而心有餘而力不足。

“西北羌族招募事情進行的如何?”司馬遹問到另外一件事情。

“陛下進行的非常順利。”祖逖答道,數年前涼州刺史府利用商旅與西北諸羌達成了協議,並開始大規模的生鐵、茶葉、食鹽、馬匹等貿易。由於司馬遹要求大晉商人做事公道恪守誠信讓這些此前經常被“坑蒙拐騙”的西北諸羌族對大晉商人印象非常好。其中一部分西北羌族不堪吐谷渾部落的欺壓,紛紛走出大山歸附大晉。

羌人原本是從西海(今青海)河湟源發展起來的,共百五十種然後東、南、西散居各地。自前漢起有先零、燒當、勒姐、當煎、當闐、封養、累姐、彡姐、卑湳、狐奴、烏吾、鍾存、鞏唐、且凍、傅難等部陸續遷居安定、北地、上郡、西河、漢陽、安定、隴西諸郡更有甚者遠至至關中、幷州及司州。

“陛下如今我們共從羌族中招募了三廂一萬八千騎兵。現在都歸涼州都督府管轄,除此以外依附我們的羌人部落還可以提供三萬騎兵,再加上吐谷渾的五萬騎兵,在西北涼州我軍可以投入十萬大軍。”

“而且最關鍵的是姑臧至長安的公路大動脈馬上就要投入使用,一直以來困擾西北作戰的後勤問題被徹底解決。”

“依照樞密院的規劃,西北地區的所有軍隊經過整編合爲西北都督府,以涼州刺史張軌爲都督府大都督,吐谷渾、馬賢、吳詠等爲副將,吐延爲先鋒,目標直指河西走廊。他們的作戰目標是收復整個河西走廊且消滅整個河西鮮卑。”

“告訴張軌等人。一定要好生看待那些來自西北諸羌族的歸附士兵,他們可是我們以後平定西海高原的基礎。這些都是來自高原上的勇士,在各自部落中擁有不低的威望,我們必須以真誠、公正的態度對待他們。儘可能地讓他們歸心。”司馬遹特意叮囑道。

現在西北諸羌族全都分散居住。基本上是數百或數千人爲一部落各自過日子。要不然以羌族近百萬的部衆也不至於被數萬吐谷渾部落壓制地死死的。所以司馬遹才如此關心這批應募的西北羌族勇士,只要拉攏好了他們自然就能拉攏住他們,不愁西北高原不定。

“臣一定行文給涼州都督府。講明利害關係。”祖逖鄭重地答道。

“孟孫。即將北伐了,軍資供給方面準備妥當了嗎?”司馬遹點點頭轉頭問張賓。

“陛下,從洪武元年開始,關中、中原、蜀地諸州郡初定開始朝廷就耗費了大量的錢財從各地購進大量的糧食。加上這幾年朝廷治下風調雨順糧食年年豐收,我們按照市價從百姓手裡收購了大批糧食。加上田地賦稅計共囤積了三百二十萬石現在存放在長安、壽春、鄴城、洛陽、姑臧等地隨時可以調撥軍用。”

“那就好,這幾年幷州、幽州兩地百姓由於被胡人盤剝生活實在是太苦了,我們不僅要收復失地,更要安撫好那些吃盡苦頭的百姓。對了,內閣要著手購進耕牛等物資,要儘可能快地幫北方諸地的百姓恢復生產。”

張賓凝重地點點頭,他跟隨司馬遹多年也一同經營中原多年,知道恢復民生的艱辛。土地好分,丈量完畢然後按人頭一點就是,可是隨之而來的種子、耕牛和耕種卻是一件件更重要的事情,而且土地不是工廠加班加點馬上就可以見到收益,不到秋收你是看不到收成的,而一次秋收又需要耗費一年半載,這些空餘的日子就等於在吃老本不做好準備如何能行?

當前一些不懂俗物的文人天天在報紙上把北伐、統一掛在嘴邊,好像王師一到各地就會迅如關中一樣繁榮起來,人心也會迅歸附。可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如果沒有充分準備幷州、幽州那數百萬窮得叮噹響的百姓如何餬口?你仁義的大旗打得再高,北方兩州的百姓們吃不飽肚子心裡照樣有怨言,屆時有人稍微一煽動恐怕又是一場戰亂。

不過司馬遹想的更遠,古代的糧食產量太低了,經過這些年的開發,朝廷治下各地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極限,再高也高不到哪兒去。此時關中、中原、蜀地雖然土地肥沃,可是出產除了養活自己外還真養不活太多的人。

有時候司馬遹恨不得海軍儘快到美洲、非洲轉一圈把那裡的玉米、土豆等高產量農作物弄些回來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解。

想了一會司馬遹又轉到正題上來了:“解尚書,你那邊準備的怎麼樣?”

“回稟陛下,軍械廠從洪武元年就開始進行全力生產,現在已經裝備了三十三萬陸軍總計一百一十個步騎廂軍。預計到了明年四月份,兵工廠還可以儲存一百個廂軍所用的武器裝備。從洪武元年開始軍械廠每年除了供給海軍用炮外,還可以裝備十個炮兵營,如今朝廷已經組建了五十個炮兵營,共6500門大炮。”

“陛下爲了滿足大軍的彈藥消耗,如今各大火藥廠每月可出產三百萬發子彈,現在光是儲存的彈藥就有數億發,完全可以應付今後的大戰。”解系自信地說道。

“不行,彈藥產量還是比較少,必須加大產量!”司馬遹斬釘截鐵的話打斷了解系沾沾自喜的得意,這不怨司馬遹要求高,另一個世界的一八一三年在西班牙維多利亞戰役中近六萬英軍就消耗了三百五十萬子彈足足抵得上火藥廠一個多月的產量。

而大晉新式陸軍有二十多萬人,而且還會越來越多。按照步兵條例每個士兵需要隨身攜帶六十發彈藥,而每廂需要攜帶三個基數即每人一百八十發的備用彈藥,這一傢伙就去了三千七百八十萬相當於火藥廠一年多的產能。

“其他物資準備的怎麼樣?”司馬遹繼續問道。

“回稟陛下,去年五月份陸軍部就下了一張一百萬套冬季軍棉服、三十萬頂野戰帳篷等物資的訂單,現在樞密院已經驗收了五十萬套棉服和二十五頂野戰帳篷預計剩下到明年四月份將交貨完畢。”

北伐除了胡人鐵騎之外最大的敵人就是冬季的嚴寒,尤其是遼東地區那更是酷寒之地,負責北伐的晉軍一半以上都是中原,他們基本上沒有嘗試過零下數十度的生活。好在棉花的推廣,讓各種棉織品開始大規模走進了百姓家中。而防寒、便於行動爲目的冬季作戰棉服就成了北伐大軍防寒的最大保障。

司馬遹點了點頭,他知道這張數目龐大的訂單給各地的廠商帶了巨大的利潤和衝擊,有些工廠可以說是在日夜趕工,而且原料的需求是如此巨大直接造成從去年七月份開始停止對海外銷售棉布等產品,並限量國內的銷售量。

由於棉織品的緊張,加上大晉商人對自家軍隊北伐的信心,看到前景的商人們紛紛開始動作起來擴張現有的工廠或者乾脆新開更大規模的棉仿廠,在不違反的律法基礎上儘可能地擴大棉花種植面積。

讓大晉的棉織品工業藉助即將到來的戰爭又獲得一次巨大的騰飛機會,當然這些行動也少不了皇室企業、世家大族等資本大鱷。

“還有一件事,朕需要提醒大家,寒冷不僅對於我北伐大軍是一個嚴重的考驗,對於北方兩州的百姓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現在幷州、幽州連年戰亂,早就民不聊生,一旦我軍收復了兩地就要承擔起當地百姓吃飽肚子穿暖衣服的問題。不知內閣有這方面的考慮?”

張賓面露難色猶豫道:“陛下我們內閣民政部倒是準備了一百多萬套棉衣可是仍然不夠,但朝廷的財力有限再多就負擔不起了。”

司馬遹知道朝廷的難處,數十萬大軍北伐耗費巨大,朝廷還要爲兩地的百姓們準備度日的糧食、恢復生產的物資。負擔已經極其沉重了再添上一筆爲兩地百姓置辦冬衣的費用真的是承擔不起了,北方百姓再少也有幾百萬,而朝廷再有錢也總有個限度。

第368章 波斯內戰第1章 賣肉的太子第115章 孟津會戰(1)第214章 立儲之議第4章 我可不想死第222章 草原鉅變(下)第351章 兵臨河中第318章 中南臣服第183章 幽州鉅變(下)第360章 十月大朝會第178章 大漠風雲第119章 虎牢關下第215章 皇子升級制度(上)第225章 賑災滅蝗第163章 宮廷宴會第316章 收復故地第256章 彷惶的拓跋六修第324章 風起西域(下)第331章 救援高昌第308章 平叛江東第201章 馬韓來使第363章 揚帆起航第137章 決戰虎牢關(10)第224章 蝗災與慈善事業(下)第254章 吐血的劉淵第180章 棉花帶來的震撼第30章 財源滾滾第47章 出兵前的準備第260章 討胡檄文!第119章 虎牢關下第295章 新長安第264章 出兵平叛第282章 突如其來的朝貢船隊第331章 救援高昌第289章 王導北上第302章 王子考察大晉第116章 孟津會戰(2)第349章 滅拓跋普根!第37章 對火器的渴望第225章 賑災滅蝗第274章 酣戰雁門關(下)第14章 金谷俊遊(2)第69章 孤說是誰幹的就是誰幹的!第46章 陰謀乍現(2)第251章 石勒的選擇第176章 羊毛危機第156章 慕容來使二十二章 當街遇刺第208章 自不量力的馬韓第204章 東征百濟第144章 羊獻容懷孕了第134章 決戰虎牢關(7)第317章 橫掃林邑第100章 整軍備戰第204章 東征百濟第47章 出兵前的準備第312章 中南半島風雲起(下)第93章 裴家投誠第205章 初戰告捷第126章 太子出征第152章 旅途中的旖旎第367章 阿拉伯統一第206章 伏兵四起第239章 攔截敵軍第6章 劉淵離京第248章 鯨海海戰第184章 巡視關中(上)第326章 貴妃省親(上)第251章 石勒的選擇第320章 臨行前的安排第206章 伏兵四起第125章 局勢突變第32章 太子的奏章第95章 熱戀貼冷屁股第63章 北地郡(2)第157章 佈局遼東第290章 王導北上(續)第146章 以工代賑第200章 奪取濟州島(下)第18章 朝堂交鋒(1)第177章 出使草原第23章 朝野震動第92章 病態的西晉第53章 初次試探!第211章 胡人聯盟第54章 陌刀隊出擊!第237章 斷敵退路第33章 興修水利第73章 老子的謀主來了!第296章 落難王子第135章 決戰虎牢關(8)第215章 皇子升級制度(上)第65章 突襲膚施城第132章 決戰虎牢關(5)第362章 石勒南亞戰記第298章 南北交鋒(上)第71章 樑王的末路第354章 商人的趨利性第237章 斷敵退路第70章 替罪羊
第368章 波斯內戰第1章 賣肉的太子第115章 孟津會戰(1)第214章 立儲之議第4章 我可不想死第222章 草原鉅變(下)第351章 兵臨河中第318章 中南臣服第183章 幽州鉅變(下)第360章 十月大朝會第178章 大漠風雲第119章 虎牢關下第215章 皇子升級制度(上)第225章 賑災滅蝗第163章 宮廷宴會第316章 收復故地第256章 彷惶的拓跋六修第324章 風起西域(下)第331章 救援高昌第308章 平叛江東第201章 馬韓來使第363章 揚帆起航第137章 決戰虎牢關(10)第224章 蝗災與慈善事業(下)第254章 吐血的劉淵第180章 棉花帶來的震撼第30章 財源滾滾第47章 出兵前的準備第260章 討胡檄文!第119章 虎牢關下第295章 新長安第264章 出兵平叛第282章 突如其來的朝貢船隊第331章 救援高昌第289章 王導北上第302章 王子考察大晉第116章 孟津會戰(2)第349章 滅拓跋普根!第37章 對火器的渴望第225章 賑災滅蝗第274章 酣戰雁門關(下)第14章 金谷俊遊(2)第69章 孤說是誰幹的就是誰幹的!第46章 陰謀乍現(2)第251章 石勒的選擇第176章 羊毛危機第156章 慕容來使二十二章 當街遇刺第208章 自不量力的馬韓第204章 東征百濟第144章 羊獻容懷孕了第134章 決戰虎牢關(7)第317章 橫掃林邑第100章 整軍備戰第204章 東征百濟第47章 出兵前的準備第312章 中南半島風雲起(下)第93章 裴家投誠第205章 初戰告捷第126章 太子出征第152章 旅途中的旖旎第367章 阿拉伯統一第206章 伏兵四起第239章 攔截敵軍第6章 劉淵離京第248章 鯨海海戰第184章 巡視關中(上)第326章 貴妃省親(上)第251章 石勒的選擇第320章 臨行前的安排第206章 伏兵四起第125章 局勢突變第32章 太子的奏章第95章 熱戀貼冷屁股第63章 北地郡(2)第157章 佈局遼東第290章 王導北上(續)第146章 以工代賑第200章 奪取濟州島(下)第18章 朝堂交鋒(1)第177章 出使草原第23章 朝野震動第92章 病態的西晉第53章 初次試探!第211章 胡人聯盟第54章 陌刀隊出擊!第237章 斷敵退路第33章 興修水利第73章 老子的謀主來了!第296章 落難王子第135章 決戰虎牢關(8)第215章 皇子升級制度(上)第65章 突襲膚施城第132章 決戰虎牢關(5)第362章 石勒南亞戰記第298章 南北交鋒(上)第71章 樑王的末路第354章 商人的趨利性第237章 斷敵退路第70章 替罪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富裕县| 平利县| 余庆县| 平山县| 玛曲县| 象山县| 英超| 株洲市| 四平市| 贵德县| 义乌市| 丰台区| 交口县| 揭东县| 思茅市| 墨玉县| 江山市| 长丰县| 奈曼旗| 花莲市| 福海县| 凤山市| 昌江| 泽州县| 红桥区| 盐池县| 长沙县| 大连市| 金平| 土默特右旗| 逊克县| 嘉义市| 武乡县| 阳江市| 乌审旗| 喜德县| 奈曼旗| 监利县| 井陉县|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