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這主意好!”威廉姆斯心情大好。
憑藉星逸科技的知名度和實力,搶一些組裝廠商的市場份額,真的沒壓力。
一點壓力都沒有!
都是一些組裝品牌,沒什麼技術含量。
原本王逸並沒有打算在PC市場也拿下半壁江山,只想著先做CPU和顯卡,順帶著整點星逸超級本。
結果友商聯合抵制星逸科技,不採購星逸科技的CPU和顯卡,還要聯手降價,一起圍堵星逸超級本!
那沒辦法了,王逸沒了退路,只能全力出手,強勢進軍PC市場!
除了超級本,全能筆記本,高性能筆記本,臺式機,一體機等等,全都做!
瘋狂搶市場,主打一個六親不認!
畢竟星逸半導體自研自產的CPU和顯卡,都得出貨,回本。
友商不買,只能自己用!
只是到時候,友商會不會後悔?
那就不知道了。
但王逸一定不會後悔。
尊重友商選擇,送友商上路!
“對了,咱們的處理器最大的優勢就是核顯強大,大可以把mini主機一併研發了!”王逸想起這事。
眼下星逸PC起步晚,如果只做常規筆記本和臺式機,還是不夠。
在常規電腦面,戴爾、惠普、聯想、蘋果、華碩等老牌巨頭,有著多年積累和用戶基礎,明顯更有優勢。
哪怕星逸電腦更強大,但起步晚,短時間內也難以搶下大多數的市場份額。
可mini主機領域就不同了,那是新的賽道。
“mini主機!”威廉姆斯有些意外,沒想到董事長竟然關注到了這種小衆產品。
在多年後,mini主機都算是小衆產品,而在當下,那更是小衆中的小衆。
雖然mini主機最早出現在十年前,但一直不成熟。
即便是mac mini都只是小打小鬧的產品。
“董事長,這個賽道有前途嗎?我看mac mini做了好幾代,年銷量也就二百萬臺,是不是有點……雞肋?”威廉姆斯忍不住問道。
王逸淡淡一笑:“蒼蠅再小,也是肉。最主要的,眼下mini主機剛起步,基本上只有蘋果一家,因此年銷量就兩百萬臺,而且是mac OS這種小衆系統,註定銷量高不了。”
“但接下來,其他品牌也會相繼加入,推出windows系統的mini主機,windows系統的mini主機銷量就高了,會達到六百萬,八百萬,一千萬,一千三百萬……”
“最主要的,就是這個領域剛起步,競爭對手少,而我們強大的核顯優勢,Windows+ XOS雙系統優勢,都能碾壓蘋果,碾壓其他競爭對手,從而雄霸整個領域。”
“別看這兩年預計年銷量只有兩三百萬臺,但以後那就是五百萬臺,七百萬臺。”
威廉姆斯點點頭:“也是,PC市場不是手機市場,mini主機年銷量能超過五百萬臺,也算很好了。”
王逸看向窗外:“最主要的,我看好mini主機的未來,尤其是需要在家裡和公司兩邊辦公的白領來說,揹著笨重的筆記本,來回很累,特別是需要擠地鐵的前提下。”
“而輕薄的超級本,雖然輕便一點,但性能有限,價格高,性價比低。”
對此,威廉姆斯很是贊同。
七千塊錢的預算,能買一臺配置很好,帶中端獨顯的全能筆記本或者遊戲本,玩3A都沒問題。
但換成七千塊的超級本,那配置就很一般了,連低端獨顯都沒有。
只是普通筆記本和遊戲本又很笨重,來回上下班揹著,實在是累。
尤其是大城市的員工,公司附近房租很貴,要五六千,承擔不起。
爲此都租住在非常偏僻的五環外,甚至六環的位置,那裡合租房每月只要一兩千。
缺點就是每天來回通勤得三個多小時,而且基本都沒座。
996一天就夠累了,再揹著笨重的筆記本,那實在是要命。
但換上mini主機,那就簡單多了。
小巧,便捷,塞包裡就是,一點不累。
單位裡有顯示器,插上線,直接辦公。
家裡也有顯示器,插上線,同樣直接辦公。
唯一的缺點,就是開會的時候,需要展示PPT的時候,出差的時候,mini主機不好使。
不過也問題不大,再搭配一臺超級本就是。
可以說,mini主機能夠取代臺式機!
王逸道:“當下,我們星逸科技的員工,標配臺式機+超級本或者高性能筆記本。臺式機用於工位辦公,筆記本用於PPT展示和移動辦公,出差。但揹回家辦公,負擔不小。”
“等我們的mini主機做出來,可以把臺式機主機換成星逸mini主機。再搭配一臺星逸超級本。”
“出差、移動辦公和PPT展示的時候,用星逸超級本,輕薄,便捷,優雅。”
“工位辦公用mini主機,回家辦公也不用背筆記本了,直接帶上mini主機就夠了。”
“當然,特殊部門需要強大的性能,可以繼續選擇高性能臺式機+超級本,或者mini主機+高性能筆記本。但其他部門的所有員工,都可以用mini主機代替臺式機。”
威廉姆斯眼睛一亮:“這樣一來,mini主機就成了主力工具!”
“再通過我們強大的系統交互,讓mini主機和超級本之間數據互通。即便是出差,都能通過超級本,遠程控制mini主機。”
“是的,mini主機超低的功耗,可以一直處於待機狀態。還有星逸網盤,也能確保數據互通。”
“再開發一個新功能,可以通過星逸手機,或者星逸超級本,遠程開啓星逸mini主機,那就更方便了。即便是遠程辦公,都不是問題。”
“這沒問題!”威廉姆斯很是贊同。
他現在都是開車上下班,筆記本笨重也沒事,丟在車裡就行。
可年輕的時候,他也會揹著笨重的筆記本擠地鐵,擠公交,走十一路,那種痛苦,至今記憶猶新。
尤其是夏天天熱的時候,再揹著一個笨重的雙節揹包,當真是一言難盡。
這種酸爽,所有程序員都清楚。
可若是換了mini主機,那完全不同了。
程序員家裡,都有顯示器,以後主機都不用買了,一臺mini主機通吃。
再配一臺超級本移動辦公,出差,足夠了。
比起當下臺式機+筆記本的組合,mini主機+超級本的組合,優勢更明顯,更便捷。
畢竟揹著筆記本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天天如此。
全能本+充電器,要五六斤。
高性能筆記本+充電器,要八斤到十斤。
每天擠地鐵,通勤三個小時,還要揹著五六斤的全能本和充電器,還是沒座,站著,這滋味想想都難受。
若是換上八九斤的高性能筆記本和充電器,站著擠地鐵通勤三個小時,天天如此,那更要命。
可若是換上nini主機那就簡單了。
mini主機+充電器,只要1.4斤到三斤!
沒錯,普通mini主機也就1斤左右,高性能mini主機也就兩斤冒頭。
很輕鬆,沒壓力。
擠地鐵通勤三個小時,都不累。
王逸打定主意,後續就這麼辦。
等星逸min主機做出來,後續入職的員工,都會標配星逸超級本+星逸mini主機,住打一個通勤不累。
三環房租五六千甚至七八千一個月,王逸也沒法給所有員工在三環租房子,只能通過mini主機的方式,降低員工壓力。
“威廉,mini主機儘快做,只要咱們開始採用mini主機+筆記本的模式,其他企業也會跟著跟進,到時候mini主機勢必迎來很好的發展。”
“好的,董事長!”
離開董事長辦公室,威廉姆斯立即將mini主機開發的業務,安排下去,隨後出了門。
七月份的烈日,炙烤著大地。
威廉姆斯顧不上這些,急匆匆地直奔星逸晶圓廠研發廠房。
星逸CPU X7 4800馬上要第一次流片,如今正在準備中。
如此關鍵的事情,他都不得不親自參與。
畢竟準備是否妥當,直接關係著流片是否成功。
而X7 4800對標四代I7,乃是星逸科技第一款高端電腦處理器,意義重大,決不允許翻車。
而且也是最後一款28納米的旗艦處理器。
至於明年的第二代處理器,會推遲發佈,推遲到年中,甚至下半年發佈。
主要原因就是等14納米工藝突破!
明年,不管是新一代旗艦手機芯片,還是旗艦電腦CPU,旗艦顯卡,都會推遲發佈。
都要等星逸半導體的14納米工藝突破,並且量產!
也正是因此,今年移動端的鯤鵬芯片一次性發布了兩代,除了上半年星逸X1的鯤鵬906,還有九月份的鯤鵬910!
PC芯片也是如此,X3、 X5、 X7,三款CPU,今年全部發布!
顯卡同樣如此。
一旦流片成功,開始量產,也會全部發布。沒辦法,這些芯片全都是28納米工藝,在去年還遙遙領先。
但在今年三星和蘋果都上20納米,星逸科技的28納米就成了勉強湊合。
到了明年三星英特爾直接上14納米,星逸科技的28納米就成了遙遙落後。
不得不趁著今年28納米還有點市場,全部推出,儘快發佈,上市。
到明年,28納米就涼涼了,就會淪落爲中檔芯片專用,旗艦芯片都是14納米,20納米都要落伍。
爲此,星逸科技今年芯片全部提前發佈,明年芯片全部延遲發佈。
就是爲了等14納米工藝。
隨後的幾天,英特爾似乎完全認慫,沒有再進行其他動作。
而拜英特爾的三次大手筆所賜,星逸電腦處理器的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大大提升。
最好的廣告是競爭對手的瘋狂。
而英特爾對於星逸電腦處理器,先是惡意抹黑,隨後X86專利圍堵,接著火速低頭認慫……
這三次騷操作,無不側面證明了星逸電腦CPU的強大和成功,以至於英特爾都感受到了莫大威脅,不得不鋌而走險。
也正是因此,星逸電腦CPU火爆全球,都知道了星逸CPU不輸英特爾,核顯更是吊打英特爾,那認可度直接拉滿,銷量也不斷激增。
一週後,朱長林找上王逸:
“董事長,上週桌面CPU銷量再度暴增了30%,已經全面超越AMD,本週銷量離著英特爾都不差多少了。尤其是低端CPU X3的銷量,已經超過了英特爾I3四代。X5的銷量,也快趕上了英特爾I5的銷量了!”
“很好。”對於這樣的成績,王逸非常滿意。
購買I3的用戶,本就是預算有限,最追求性價比,而X3 CPU不輸英特爾i3,核顯吊打英特爾I7,價格和i3差不多,自然成了性價比用戶的第一選擇。
銷量反超I3都是理所當然。
不過購買I5的用戶中,很多是追求性能的中高端玩家,這類羣體會標配強大的中高端獨顯。
反正都要上獨顯,因此這部分用戶不太在意X5強大的核顯,又覺得英特爾優化更好,索性選擇了四代I5。
而不買獨顯的用戶,很多選擇了X5。
當然,還有部分用戶信任英特爾大品牌,依舊選擇英特爾。
不過剛推出就能超越AMD,能和英特爾掰手腕,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
“董事長,桌面CPU銷量很好,但是筆記本CPU還是沒有客戶採購,只有我們自用。我建議接下來,芯片工廠減少筆記本CPU的產能,增加桌面版的產能。桌面版增速恐怖,沒了存貨,後續產能不足。”
“好,那就筆記本CPU減產,桌面CPU增產!”王逸沒有意見。
被友商針對抵制,桌面CPU還有個人用戶購買,但筆記本CPU沒有第三方客戶購買,只有星逸科技自用,的確不需要太多產能。
至於說個人用戶購買筆記本CPU,自己換芯片……這難度太大了。
對此,王逸並不在意:“沒事,筆記本CPU今年沒人用,但只要我們夠強大,吊打英特爾,說不定明年就有廠商用了!”
就像鯤鵬芯片。
最開始也沒有第三方客戶用,可當星逸手機推出,鯤鵬702不管是架構還是性能,都吊打高通同代處理器,友商都震驚了,也眼熱了。
隨後紛紛找上門,大量採購鯤鵬處理器。
同樣,筆記本CPU和顯卡也是,今年他們抵制,不買。
等到明年後年,星逸CPU足夠強大,吊打英特爾時,他們估計也會淡定不住,也來採購。
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只有不夠強大的優勢!
而這兩年,星逸科技大可以強推自家筆記本和臺式機,不僅可以銷量大增賺錢,還可以消化星逸CPU和顯卡。
再過兩年,王逸相信,會有一些第三方品牌來買星逸CPU和顯卡。
朱長林也很是贊同:“這很可能,手機芯片賣火了,咱們的CPU和顯卡,明後年也能賣的出去!”
“嗯,讓子彈再飛一會就是。”
王逸華語剛落,敲門聲響起,見門開著,威廉姆斯興奮地衝了進來:
“董事長,好消息!”
“咦,朱總裁也在。”
“什麼好消息,讓你這般興奮。”王逸笑說,心中已經有了猜測。
“對啊,說出來讓我們開心下。”朱長林也道。
“天大的好消息,昨天星逸半導體進行了一次流片,今天結果出來了!”威廉姆斯興奮不已:
“X7 4800本以爲第一次流片良品率不高,要月底二次流片才行。”
“卻不想,第一次流片,良品率就高達89%!”
“這麼高!”王逸也震驚了:“第一次流片良品率就是89%,那直接量產良品率還能更高一點,豈不是直接90%以上了?甚至有希望達到95%!”
“是的,董事長,咱們的X7 4800成了!”
“太好了,性能測試了嗎?”王逸問道。
“測試了,性能很強大,CPU性能對標4代i7五五開,算是處於同一水準。核顯方面,搭載RT 750,比起X5的核顯進一步提升,比起英偉達GT 740 GDDR5版還要再度提升20%,領先四代i7的核顯好幾倍了!”
“GT 740 GDDR5版還要再度提升20%,那豈不是快趕得上英偉達的GTX 750了?”王逸有些意外,這提升有點猛。
“是這樣的,董事長,X7的核顯,已經達到今年英偉達入門級中端顯卡,也是入門級遊戲卡GTX 750的水準。”
“那X7的性能,可真的拉滿了,核顯堪比入門級遊戲卡,那真的可以了。星逸半導體封神了!”王逸讚不絕口。
實際上,X3和X5的核顯,已經分別堪比入門級獨顯GT630和GT740(GDDR5版本)。
像是X5的核顯,玩英雄聯盟1080P都能100 FPS,CS:gO也能達到110-120 FPS。
已經強大的不像核顯。
而到了X7的核顯,更進一步,近乎趕上入門級中端獨顯GTX 750。
玩英雄聯盟能達到120+,CS:GO能達到150+!
即便很多3A遊戲,1080P分辨率下有點難,最多流暢低畫質,甚至卡頓。
但調成720P的分辨率,3A遊戲也能流暢運行了。
這在當下,已經算是核顯的極致。
就像多年後AMD集成的核顯,性能堪比1060,很是不俗。
星逸科技的X7處理器,也在當下做到了核顯的極致。
王逸笑了:“這下,英特爾又得哭了。如此強大的X7,堪比入門級中端獨顯的核顯,720P下流暢玩3A,簡直無敵!”
“一旦上市,I7都是弟弟。”
“是啊,董事長,真猛,太猛了。”朱長林讚不絕口:“如此強大的性能,我估計哪些友商都淡定不住。”
“呵呵,隨他們去吧,咱們不斷提升,他們愛買不買。”王逸笑說:“儘快安排工廠量產,儘快推出星逸超極本S1pro,售價12999!”
“好的,董事長!”
星逸超級本S1pro和星逸S1是同一時間研發的,但尺寸有一些區別,配置也不同。
不僅處理器升級了X7,核顯升級爲對標入門級中端獨顯的RT 750,屏幕從13.3英寸的768分辨率,升級爲14英寸的1080分辨率的旗艦屏幕。
存儲也從256固態升級爲512G固態!
可以說全面提升,超過了友商的頂級超極本。
售價自然也得破萬。
友商I7版本的超級本,沒有獨顯,核顯性能拉跨,都要10999-13999,星逸超極本S1 pro更加強大,沒必要賤賣,有失身份。
實際上購買這種頂級超極本的用戶,都是不差錢的類型,都需要一臺性能強大又輕薄便攜的筆記本。
因此願意多花四五千,也要買超極本。
畢竟這樣的性能的遊戲本,七八千就夠了,用不了一萬多,就是笨重!
只能說需求不同,定位不同。
高端商務,經常出差,做設計展示的,拿著遊戲本的確不合適,而頂級超級本在保證便攜輕薄的同時,又能擁有強大的性能,就好了很多。
“好的,董事長,我這就讓晶圓廠調試量產,一旦下線,立即送到筆記本工廠,開始量產星逸超級本S1 pro,這樣一來,下個月生產備貨,九月份就能發佈,上市。”
“可以,雖然時間緊了一點,但是這種頂級超極本的銷量不會很高,也不用備貨太多,有點備貨,後面邊產邊賣就是!”
星逸超極本S1系列的銷量,還能很好,但S1 pro的銷量就高不了,一年能賣個三百萬臺就不錯了。
上萬的超級本,這年頭的銷量,就是高不了。
“顯卡進展的怎麼樣了?”王逸再度問道。
“董事長,RTX 960顯卡也進展順利,本週會進行流片,不出意外的話,這個月也能開始量產。”
王逸點點頭:“很好,七月份開始量產,八月份生產星逸遊戲本,九月份星逸遊戲本和星逸超極本S1 pro,一併發佈!”
“對了,董事長,九月份英偉達會發布全新一代的顯卡GTX 970、發佈GTX 980,時間上和我們撞期了。我們要不要提前,或者延後一點?”
王逸擺了擺手:“不用,RTX 960對標的是英偉達入門級高端顯卡GTX 960。不過英偉達要明年一月份才發佈960,老黃一向是先賣貴的970、980,三四個月後才賣便宜的甜心顯卡960!”
“我們搶在9月份,直接發佈對標英偉達960的甜心顯卡,正好補上了英偉達的市場空白,自然能熱銷。”
論性能,星逸科技的960對標英偉達960,肯定不是英偉達970、980的對手,但性價比,那能打得英偉達970.980找不到北。
英偉達970要2500,980要4000多,而星逸科技的RTX 960只要1400,性能也只比970低一點!
性能差距不大,價格差了一半,用戶怎麼選?
大多數人肯定直接衝RTX 960!
再加上英偉達的GTX 970存在顯存門,性能翻車,實際性能可能都不如星逸科技的RTX 960!
那就更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