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7章 安排李雲聰

士兵們一擁而上,將劉陽圍起來高高的拋到天上,然後一鬨而散,任他摔落在地,這時候那名士兵走到了劉陽的身邊,伸出了手將地上的劉陽拉了起來:“營長你的槍法真好,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能夠打出十環的成績的,而且還是連續兩次!”

劉陽這個時候也有點欣賞這個士兵的槍法了,“你的槍法也很好,話說我以前怎麼沒有發現我們營中還有你這麼一號人才,早知道有你坐鎮,我就不上來獻醜了,你是沒看到,我的第一槍打歪了,結果差點沒被他們笑死。”他說著便自己笑了起來。

項玉這個時候派人去打聽這個士兵的消息,這個時候靶場上馬上要進行頒獎,其中有集體和個人的,但是項玉這個時候顯然不能繼續在這裡待下去了,他還有正事要辦。

李雲聰直到比賽結束才察覺到身後有人,這纔回過頭來察看,只見身後是一名年輕的將領,年約二十五歲,腰上配著一柄端槍,穿著明軍的黑甲,身材高大,顯得十分英武不凡。

“李將軍,我可是等你等得好苦啊!”項玉率先開了口,這使得李雲聰一陣錯愕,試探著問道:“將軍莫非是姓項?”

“鄙人正是項玉,李將軍初來基隆,我這個做地主的怎能不親自迎接呢?”

“豈敢豈敢,末將戴罪之身,則能勞煩將軍您親自迎接,這豈不是折煞了末將了!”

“好了好了,在這麼說下去就變成了酸儒們的那一套了,怎麼樣隨我道營地裡面轉轉?”項玉見他似乎對明軍的訓練和編制比較感興趣,於是發出了邀請。

李雲聰確實是對明軍十分感興趣,這支軍隊跟他以往見到的軍隊不太一樣,不論是清軍的八旗子弟還是綠營士兵,還有鄭成功的鄭家士兵,加上之前的馮信手中的軍隊,這些軍隊跟眼前的明軍比起來都有很大的不同。

兩人在營中轉著,他們首先來到了營地西邊的炮營,炮營雖然和大營在一塊,但是他們的訓練並不是何步兵們放在一起,由於火炮爆炸的巨大噪音,加上還有可能出現的炸膛等等危險使得炮營的士兵們要到人口稀少的地方去訓練,不過營地裡面此時還有一定數量的火炮。

李雲聰跟著項玉走近了炮營內,他首先就被明軍的這種銀白色的火炮吸引住了,這種火炮的炮身比他之前見過的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使用的火炮都要更長一些,而且不止是長,火炮從尾端道炮口是一個漸漸變窄的設計,而且炮身的車輪還有點奇怪,上面裝了兩個手柄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

在沒有得到允許之前儘管他對這門火炮十分感興趣,但是他還是沒有上前去仔細觀察,而是問道:“將軍,這種火炮是用什麼製作的?怎麼看起來跟以往的火炮都感覺有很大的不同?”

項玉笑了笑,說道:“你上去摸摸看,你就能知道它是用什麼材料製作而成的了。”

既然項玉已經開口了,李雲聰自然也不再客氣了,他走上前仔細研究起來這門火炮,一邊輕拍一邊伸出手來比較長度,然後又動手去轉動那個他搞不明白的手柄,研究的十分仔細。

項玉見他似乎有很多疑問,於是便給他一一解釋。

兩人之後又逛了傷兵營、軍械所、科技院等地方,李雲聰對明軍的瞭解和認識也越來越深刻,他對於項玉這麼重視科技和革新感到十分吃驚,但是明軍的各種新式武器也都讓他羨慕不已,例如燧發槍、新式火炮、新式子彈這些武器,都使得明軍和其他軍隊拉開了差距,這也許就是這一次臺南之戰明軍能夠勝的這麼輕鬆的原因吧。

逛完了這些地方之後,已經到了午飯時間了,項玉便請他在軍中和士兵們一起吃了一頓飯,兩人之間的交流這個時候也漸漸多了起來,項玉問了他一些關於他的出身和發展的經歷,李雲聰一一回答了,他出生於軍人世家,從小就立志報國,但是對於南明朝廷的政治和軍事上的腐敗深感痛心,一度動過加入李定國的軍隊的心思,後來李定國被隆武帝招安,他便改投到鄭成功的麾下,別看他今年才二十三四歲,但是他已經從軍六年的時間了,跟隨鄭成功南征北戰,立下過軍功受過戰傷,一步步的從一名小兵爬到了今天的這個位置。

李雲聰告訴項玉,他給自己立下了一個志願,那就是要用盡此生的全部時間來推翻滿清的統制,恢復漢人的正統地位,讓千千萬萬的漢人同胞們不受異族的欺壓。

這倒是跟項玉的目標差不多,加上他對恢復明朝並沒有什麼興趣,因此將來自己建立政權他也不會成爲阻力,而且他從軍時間長,歷練很足,經驗豐厚,這個時候又十分年輕,對於項玉來說這種人才怎麼能夠放過?他這個時候便邀請李雲聰正式加入明軍,其實李雲聰之前就已經表示了投靠之意,這個時候被項玉接受就表明他正式的成爲了明軍的一員了。

對於李雲聰的安排,項玉倒沒有想太多,他正好準備從新移民中招募士兵的打算,因此明軍有擴編的計劃,預計將會在原來的基礎之上再建立一個營,將基隆的軍隊擴大到七個營的規模,三千五百人的陸軍,新建的一個營他便把李雲聰任命爲營長,這個官職並不大,明軍軍中已經有六個營長了,再新多出來一個對權力格局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李雲聰雖然以前手底下最多擁有五千名士兵,但是那些士兵中間大多數是新兵,不可能跟精銳的明軍相比,因此他對於項玉的這個安排也是十分的感激,目前明軍的一個營的編制是五百人,項玉打算以後在此基礎上面再行改革,將編制擴大,建立類似後世的那種現代化的軍隊編制。

吃完午飯之後,項玉將營中的士兵和軍官們都集中起來,當衆向大家宣佈了軍隊擴編一個營,並且任命李雲聰爲營長的這個消息,明軍將士對於項玉的這個任命並沒有什麼意外,因爲他們之前已經知道了軍隊又要擴編的消息了,只是對於新的這個營長比較感興趣,李雲聰的名字知道的人並不多,明軍之前並沒有向臺東進軍,因此除了一部分的將領之外,大多數士兵都不知道這個人。

各個營的軍官這時候都來恭喜李雲聰,這也是李雲聰熟悉明軍將領的一個機會,因此項玉並沒有打擾他們,宣佈完這個消息和安排好了李雲聰的事情之後他便派人找來了劉陽和之前的那名年輕的士兵。

劉陽的營這一次得到了射擊比賽的冠軍,因此獲得了這一個月的先進單位將和五十貫錢的獎勵,五十貫錢在以前的明朝可能買不了什麼東西,明朝末期由於貨幣貶值和物資奇缺因此物價飛漲通貨膨脹,但是現在基隆裡面的物價都十分低廉,一貫錢可是能夠買到很多東西的,雖然這五十貫錢分到士兵頭上每人只有一百文,但是考慮到目前明軍的財政狀況,項玉能夠拿出這個錢來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而且軍隊裡面爭得不是錢,而是一種榮譽,獎金只是一種輔助獎勵。

親兵很快就找來了兩人,項玉對這名士兵的興趣這個時候比劉陽還要大一些:“你個好小子,平時藏得夠深的啊,連老子都沒想到你小子的槍法這麼好,快,給我說說你是咋練的?還有這名士兵,你的營裡的,叫什麼名字都給我說道說道!”項玉在劉陽的屁股上面踢了一腳,笑著罵道。

“那誰,姜曉,見到長官還不敬禮,對,向我這樣的!”劉陽伸出右手掌學著項玉以前交給他的樣子,敬了一個不太標準的後世的軍禮,那名叫做姜曉的士兵也跟著彆彆扭扭的敬了一個軍禮,口中說道“首長好!”

項玉臉上一臉黑線,劉陽這小子以前是自己身邊的親兵,跟了自己很長的時間,因此項玉將許多後世的一些軍姿和軍禮都有演示給他看,不想這時被他拿來惡搞。

“是這樣的啊,我呢,哎哎,您別動腳啊,別踢屁股,別踢,我說還不行嗎?”劉陽的慢吞吞惹來了項玉的又一腳,他這纔開始認真的交代了。

原來劉陽屬於天生的天賦性槍手,他自從學會開槍之後便漸漸的將這種天賦和潛能發揮出來了,加上興趣的使然,槍法這才變得越來越好,至於爲什麼能夠用這種老式的燧發槍打到十環,這恐怕是跟他習武有關。

八荒派有一門內功叫做龜息,跟後世的武俠小說裡面的龜息功講得差不多,就是使人短暫的不依賴空氣,不用呼吸,要知道,在射擊的時候是要調整呼吸的節奏的,因爲人體會因爲呼吸的動作出現微微的晃動和起伏,這對於射擊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因此有經驗的槍手都會在開槍之前進行調息,將呼吸的節奏固定下來,這樣才能將呼吸動作對身體的穩定性的影響降到最低。

但是由於八荒派龜息的存在,劉陽可以在射擊的那段時間之內完全不用呼吸,這就解決了因爲身體晃動而引起的槍口的微調,而且加上他的習武的原因,他的視力比之常人要好上一大截,這又是他的另外一個優勢了,再加上他的射擊的天賦,所以這才連續打出了十環的成績。

第165章 俘獲蒂亞戈號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333章 焦灼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97章 人口計劃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180章 海戰爆發第50章 金門危局第11章 整頓亂軍(一)第66章 討伐部落第312章 抵達臺南第253章 肅清原住民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351章 擊敗清軍第14章 索要槍械第241章 大海戰的前奏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28章 進攻戴帽山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38章 爆破城牆第177章 海商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387章 統一南方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35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241章 大海戰的前奏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394章 退守遼東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著人第70章 戰前準備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379章 出兵湖南第99章 項玉成親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188章 疏散華人第124章 日軍逃走第315章 價格爭議第369章 難以應對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117章 安排李雲聰第363章 莫臥兒使者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210章 安置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48章 騎兵戰術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367章 項玉登基第101章 樑軍的佈局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7章 成功北上第70章 戰前準備第283章 出兵第63章 臺中對第116章 劉陽奪魁第3章 關寧鐵騎第73章 日軍投降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偵察船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344章 海澄攻防戰(七)第410章 戰局不順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127章 尚令的陰謀第384章 廣州激戰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354章 無理要求第274章 難題第41章 鄭成功的心思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184章 海灣炮戰(上)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331章 江戶大火第24章 明軍的出路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369章 難以應對第29章 不堪一擊第27章 新的危機第344章 海澄攻防戰(七)第156章 推選總指揮第29章 不堪一擊第373章 關寧鐵騎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256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一)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22章 接應敗兵
第165章 俘獲蒂亞戈號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333章 焦灼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97章 人口計劃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180章 海戰爆發第50章 金門危局第11章 整頓亂軍(一)第66章 討伐部落第312章 抵達臺南第253章 肅清原住民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351章 擊敗清軍第14章 索要槍械第241章 大海戰的前奏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28章 進攻戴帽山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38章 爆破城牆第177章 海商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387章 統一南方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35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241章 大海戰的前奏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394章 退守遼東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著人第70章 戰前準備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379章 出兵湖南第99章 項玉成親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188章 疏散華人第124章 日軍逃走第315章 價格爭議第369章 難以應對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117章 安排李雲聰第363章 莫臥兒使者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210章 安置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48章 騎兵戰術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367章 項玉登基第101章 樑軍的佈局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7章 成功北上第70章 戰前準備第283章 出兵第63章 臺中對第116章 劉陽奪魁第3章 關寧鐵騎第73章 日軍投降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偵察船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344章 海澄攻防戰(七)第410章 戰局不順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127章 尚令的陰謀第384章 廣州激戰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354章 無理要求第274章 難題第41章 鄭成功的心思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184章 海灣炮戰(上)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331章 江戶大火第24章 明軍的出路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369章 難以應對第29章 不堪一擊第27章 新的危機第344章 海澄攻防戰(七)第156章 推選總指揮第29章 不堪一擊第373章 關寧鐵騎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256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一)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22章 接應敗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峡县| 镇原县| 从江县| 乳山市| 福州市| 綦江县| 都昌县| 岢岚县| 岐山县| 汤原县| 资阳市| 札达县| 香河县| 泉州市| 仁布县| 吉木乃县| 抚远县| 东乡| 神农架林区| 锦州市| 富蕴县| 宜昌市| 昌江| 余干县| 延边| 奉化市| 黎川县| 磴口县| 界首市| 西乌| 杭锦后旗| 昌平区| 永嘉县| 乌恰县| 枝江市| 渑池县| 云龙县| 石首市| 且末县| 河津市|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