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22章 戚繼光呢?

皇上是準備在這兩天的會議裡,把新一屆資政大學士、學士,還有他們的具體官職,都定下來。

定下來後,五天後的正旦大典,就好按著新名單排秩序,確定由唱贊,由誰領銜上賀書,誰站在哪個位置。

這些都是有講究的!

正旦大典,等於是新一屆資政大學士和學士正式亮相,在宗室、外戚、勳貴和文武百官面前亮相。

然後再通過《皇明朝報》、《中國政報》等喉舌報紙正式公佈。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而這些禮儀規矩,就是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資政大學士和學士們確定好,朝廷新的政治局勢形成,再來定朝議大夫名額。

從上而下,一步步來。

朱翊鈞開口道:“朕先說說司禮監的改革。

司禮監的改革方案,前兩日已經分發給諸位資政.”

朱翊鈞把司禮監改革的意義又大致說了一遍,衆臣們仔細地聽著。

皇上願意廢除閹寺制度,恢復到秦漢內廷制度,以文武官員充任內廷近臣,大臣們也欣然接受。

設立司禮監,以閹寺鉗制朝臣,是國朝比較特殊的政治體制。

是成祖、宣仁英宗等先皇,在太祖皇帝制定的祖制框架下,爲了既便於快捷便利地處理國事,又不想大權旁落,反覆權衡下逐漸形成。

屬於很不正常的政治體制。

因爲提拔的閹人,好的少,壞的多,說著無求無慾,對皇上忠心不二,實際上私心最重,少以國事爲重,只以個人喜惡爲準繩,肆意妄爲,踐踏公器。

偏偏這些人代表皇權,權柄極重,種種惡行對正常的國事處置和朝廷運作,破壞極大。

現在皇上廢除閹寺,迴歸正途,是大好事。

也有少部分資政嘴角露著喜色。

他們認爲司禮監改爲秘書監,重用正途文武官員爲近臣,朝權早晚又能回到文官的手裡。

但大部分資政心裡有數。

皇上這麼精明的人,怎麼可能會給你們留下這麼大的漏洞。

時代不同了,大人!

而今的教育不再是此前的私塾、書院爲主的私人教育,教育權把持在世家和大儒手裡。

國民教育、職業和高等教育,教育被朝廷毫不客氣地收回“國有”。

從最基本的小學到最高等的萬曆大學,全由國家掌控。

祭酒、校務主任、教授、老師,全由禮部招錄、任免和考成。

分科分專業教育,教育科目大綱由禮部制定,課本內容由禮部審定。

然後中考、高考、省考、國考,一級級篩選分流.

你以爲這樣教出來和考出來的學生,還跟以前科試那樣,任你掌控?

現在已經非常明顯了,文官集團出現碎片化的趨勢。

什麼意思?

文官確實還會結黨,但是不會像以前,意見非常統一,相對也非常團結。

現在的文官也會以同學、同鄉以及恩主故吏等各種緣故,組成一個個小團體,這些小團體會因爲相近的政治理念和利益訴求,組成一個大集團。

但是這個集團非常不穩定,一旦外部或內部發生變故,就會散開,一個個小團體會重新聚集,組成不同的大集團。

比如現在朝堂上人人自詡是新黨,卻分成奮進和穩健兩派,而兩派裡又分成大大小小的分支。

比如穩健派有山河系、西北系、江浙系、湖廣系、西南系和嶺南系。

奮進派有灤州系、滬州系、浙閩系、南海系、東北系

因爲他們在不同的省份崛起,有各自的勢力範圍,然後代表著不同的利益羣體。不僅如此,各派系之間還互相交錯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錯綜複雜。

皇上就是故意設計成這樣,讓文官集團“碎片化”。如此一來,他成立內廷,以正途文武官員爲近臣,根本不擔心與“外朝”文武官員勾連在一起。

再說了,就算以前司禮監猖狂時,跪舔閹黨、甘爲走狗的進士文官也不少!

朱翊鈞掃了一眼,把衆人的神情看在眼裡。

他知道有資政會心裡暗暗竊喜,以爲萬曆新政又會回到老路上去。

但朱翊鈞非常有把握,因爲這些傢伙根本還不知道,自己換了一套玩法。

還有一點,這些傢伙沒有搞清楚,內廷和外朝的本質不同,在於權力的來源不同!

朱翊鈞講完司禮監改革目的後,問:“諸位臣工有什麼意見?”

衆人默不作聲,紛紛搖頭。

“既然沒有意見,那朕就乾綱獨斷了。”

衆臣心裡嘀咕。

秘書監就是內廷,臣等怎麼敢胡言亂語。

“朕以馮保爲秘書監監正,楊金水爲左少監,以張四維、潘應龍、方逢時、薛麟爲右少監。”

衆人面面相覷。

以這四人爲右少監?

皇上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繼續往下聽吧。

“其次是戎政府改革.戎政府從嘉靖年間,皇爺爺親自成立,讓朕觀戎政開始,而今有近二十年。

期間有所變動,但無大變。而今也到了大變以應時代變化了。”戎政府涉及兵權,就算張居正、海瑞都對此很忌諱,不敢輕易論及。

所以怎麼改,皇上你說了算,臣工們點頭就是。

“朕的意思是五軍大都督府太籠統了,職責不明,難以協調和管理越發龐大的大明海陸軍。

而且這些大明開疆拓土,戰事越來越複雜,加上熱兵器以及有線電報、無線電報等通訊技術的發展,需要更專業的軍事管理模式。”

朱翊鈞簡單地說了幾句戎政府改革的意義,然後直接宣佈內容。

“廢除五軍大都督府,分設陸軍部、海軍部、參謀總局、政工總局、聯勤總局,以及軍事檢法總廳和高等軍事司理院。

陸海軍兩部主官都叫都督,副職爲副都督。

參謀總局主官爲參謀總長,政工總局主官爲政工總長,聯勤總局主官爲聯勤總長。

陸軍部和海軍部分別設秘書廳、軍務廳、軍訓廳、度支局、兵器局、銓事局、軍事檢法廳等部門。

參謀總局分設秘書局、作戰局、兵備局、軍訓監察局、銓事局和情報本部等部門。

政工總局分設庶秘書局、宣教局、組織局、對外聯絡局等部門。

聯勤總局分設秘書局、度支局、軍需局、軍械局、軍醫局、供給保障局、建設局和審計局等部門。

以上是大明海陸軍軍事管理機構。

軍事作戰部門分陸軍十二軍都司、邊軍都司、海軍巡海都司和艦隊都司、海軍陸戰隊都司。”

朱翊鈞開創性地把軍事單位分成管理和作戰部門。

管理部門負責國防建設規劃、軍隊編制、軍官選拔、徵兵退役、軍訓計劃和檢查、武器規劃和驗收、軍費開支預算和審計等職能。

作戰部門就是維持陸海軍日常作訓、以及按照命令調遣和作戰

朱翊鈞瞇著眼睛看了一圈衆人,繼續說。

“自子理公後,戎政府不再設總戎政使。大明國史上,只會記錄兩位總戎政使,那就是汝貞公和子理公。”

衆臣紛紛鼓掌。

皇上什麼心思大家心知肚明,

軍權不再集中在某一兩人手裡。

胡宗憲和譚綸非常特殊。

胡宗憲在東南負責剿倭,戚繼光、俞大猷等將領都是他一手提攜。

譚綸在東南剿倭時是胡宗憲的副手。

後來他移鎮北方,在胡宗憲回京主持戎政後,主持大明北方軍事。

經略東北、攻滅察哈爾部、遠征漠北、攻略土默特部,他是最高指揮。

兩人在大明陸海軍的威望非常高,朱翊鈞對他倆也非常放心,所以極盡尊榮。

現在兩人先後退出仕途,大明再也沒有人如兩人一般在軍中這般有威望。

戚繼光在陸軍威望很高,但是海軍有盧鏜、劉燾、俞大猷、李超等一干將領,跟他關係有親近,也有很一般的。

軍功卓著,不見得比他低。

就算是陸軍,還有蕭文奎、董一元董一奎、馬芳、劉顯、李成樑、薛麟等名將,軍功雖然稍遜他,但是足以分衡他的權力。

皇上順水推舟,以尊榮胡宗憲和譚綸名義,罷總戎政使。

可是不設總戎政使,戎政府如何運作啊,還跟以前五軍都督府,各自爲政?

衆臣心裡暗暗猜測著,朱翊鈞又開口了。

“成立戎政府辦公廳,以蕭大亨爲戎政使,兼戎政府辦公廳長史。

辦公廳的職責就是奉詔召集諸戎政使,召開戎政會議,討論大明戎政軍機。

戎政府設左右僕射,左僕射奉詔署理戎政府日常事宜,協調戎政府各部諸總局,監督執行戎政會議決議。”

大家都聽明白了,皇上把資政局模式搬到戎政府。

以戎政會議爲大明最高軍事決策諮備機構,再設立左僕射。

左僕射位高權重,但是無法直接下令給戎政府各部諸總局,必須要通過戎政會議。而戎政會議只是決策機構,日常機構戎政辦公廳就顯得位卑權重。

軍事部門分管理和作戰部門,各自運作,不影響日常運作。

但是重大決策,比如大規模調兵,戎政府被用戎政會議和辦公廳進行了分權鉗制。

一環套一環,皇上,你這手段玩得是越發嫺熟了。

朱翊鈞繼續說:“以戚繼光爲戎政使、左僕射兼陸軍部都督;以劉燾爲戎政使、右僕射兼高級軍事司理院院正;以俞大猷爲戎政使、右僕射兼海軍部都督;以蕭文奎爲戎政使、右僕射兼參謀總長;以薛麟爲戎政使、政工總長;以謝東器爲戎政使、聯勤總長”

謝東器原是太僕寺小官,張居正擔任山東巡撫,整飭馬政時發現他的才華,一路提攜,萬曆二年進入軍械局任都事,兼任第六局都事、化學研究院院正。

三酸一鹼的突破,電學和電磁學的突破,還有無煙火藥的各種槍炮的突飛猛進,沒有他主持督戰,進展不會這麼快。

朱翊鈞能開掛,但實際工作中必須有得力人才去協調和督促。

接下來,朱翊鈞又宣佈了幾位戎政使,有劉顯、董一元、麻貴等幾位陸軍邊軍都指揮使,有李超等幾位艦隊都指揮使。

“按照慣例,戎政使有幾位也要進資政局。現在朕宣佈,劉燾、俞大猷、蕭文奎、蕭大亨、薛麟、謝東器爲資政學士。”

耳尖的人聽到這裡,不由一愣,戚繼光呢?

他身爲左僕射,居然連資政學士都不是!

難道皇上看錯名冊,或者記漏了。

但是心思機敏的人馬上明白怎麼回事,心裡大驚。

不會吧!

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第4章 倒嚴第二刀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第13章 朝天觀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575.第572章 一大進步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第76章 驚天大案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第75章 大同鎮第396章 滅國莫氏第929章 這世上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19章 高拱立威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10章 妥協和交換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第967章 番外三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第878章 讓你們見識下歐洲的先進之處!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第717章 一錘定音!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第717章 一錘定音!第933章 白雲湖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著你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
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第4章 倒嚴第二刀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第13章 朝天觀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575.第572章 一大進步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第76章 驚天大案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第75章 大同鎮第396章 滅國莫氏第929章 這世上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19章 高拱立威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10章 妥協和交換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第967章 番外三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第878章 讓你們見識下歐洲的先進之處!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第717章 一錘定音!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第717章 一錘定音!第933章 白雲湖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著你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镇县| 芒康县| 建宁县| 财经| 通化县| 铁岭市| 天台县| 北流市| 常德市| 马鞍山市| 河源市| 桂平市| 昌吉市| 湟中县| 新兴县| 鲜城| 柳州市| 博罗县| 集安市| 平江县| 集贤县| 山东省| 灌阳县| 双牌县| 澎湖县| 宁晋县| 奉化市| 南平市| 全南县| 滨州市| 新竹县| 荥阳市| 甘谷县| 莱州市| 固安县| 普宁市| 兴仁县| 万载县| 岱山县| 枣庄市|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