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第二天醒來的時候,王珍早就已經回家了。
因爲王珍是漢族,李念是彝族,他們家平時來往就是比較少的。唯一可以聯繫到一起的就是姐姐的同學,加上有年幼時,不通世事。喜歡就是喜歡,簡單的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僅此而已。
李念一個人去放牛了,他一個人爬上上頂,望著山海,遐想著自己的未來。是否要像爸媽一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不管風雨都要勞作。
王珍說了:等著他去娶。可能王珍是玩笑,李念卻認真了。他決定好好讀書,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傍晚的時候,李念回家了,他開始幫家裡割豬草,餵雞餵豬。姐姐看到這樣很是高興。
“念兒,你變得這樣,我一時間好像適應不過來哦!”
“姐,你是不是天天都想罵我,還是說我變好了,你就失去爸媽的誇獎了!”
“弟弟,你怎麼會這樣想我呢,我們是親姐弟,你怎麼樣,我都會讓著你的。因爲我相信你總有一天會長大,會懂事的!”
“是哦姐姐,我現在就好想長大,長大了可以保護你,保護媽媽,誰也不敢欺負你們。長大了可以結婚生子,給李家續上香火。”
“那爸爸呢,爸爸也需要你保護呀!”
“他那麼強壯,脾氣那麼壞,不欺負別人就不錯了,還用保護。”
“人都是會老的呀,不管你對爸爸有多大的意見,姐相信你們未來的有一天一定會和解的。”
“我是對他有意見,他在外人面前的時候,別人叫他做什麼就做什麼,那麼恭敬,在家裡經常對媽媽大呼小叫的。還有我不知道,老師都說了吸菸有害健康,那爸爸爲什麼還吸呢?”
“這也許是媽媽與爸爸的交流方式,媽媽都不在意,你爲什麼就那麼在意呢。還有你怎麼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你是不是也偷著抽過?”
“抽過呀,老徐老高我們三個抽了一支,被王老師發現了,被狠批了一頓。還有喝酒,你看看每次過節家裡面都吵得不行,我最煩了。每次趕場都要給他買酒買菸,也不見給我們買點好吃的!”
“念兒,你以後也會變成爸爸這樣的。如果你不明白爸爸的話,你仔細的看看爸爸那雙手,應該你能明白一點了。”
“姐,不是吹牛,我永遠不會像他那樣對自己的女人。更不會抽菸喝酒,危害自己的身體。”
“好了不說了,爸媽快回來了,趕緊擺碗準備吃飯吧!”
李念怎麼也理解不了爸爸的這些行爲,更加理解不了,爲什麼媽媽對爸爸不離不棄的。李念擺著碗筷和菜,爸媽回來了。
“念兒,今兒怎麼不這麼乖啊,也不出去玩了!”
“媽,我這樣。你們不喜歡麼?”
wωω _ttκā n _¢Ο
“李念我看你是有事求於我們吧!”爸爸接話說到。
“當然,下次趕場的話,我要跟你們去,都是今年的最後一次了,再不買新衣服,我的這個年怎麼過啊。”
“念兒只要你乖,你想做什麼,我們都支持。”媽媽笑著說到。
“不會又是哄我呢吧,我可被你們哄過好幾次了。”
“李念,爸爸告訴你,只要你懂事,能聽話,每次趕場,我都帶你去!”
李念不再說話,他生來就是這種叛逆的性格。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一時間想改談何容易,李念的脾氣火爆,易怒。
“媽你念書唸到幾年級了?”
“我念到了一年級,你外婆他們把錢都供給你舅舅了,我是女的,他們也不想供!”
“只上了一年級,那麼你怎麼會算算術的,去趕場買東西了,不會被人騙啊,還有真假錢,你是怎麼知道的!”
“算術肯定會了,老師教了一些,後面就是自己自學了唄,真假錢是你爸教給我的。”
“媽,那我爸上到了幾年級呀?”
“你爸可厲害了,上到了初中,以前我們讀書的時候,都是越級讀的,你爸讀書晚,年齡大,又刻苦認真,跳了好幾級呢!”
“看不出來嘛,還是個知識分子,脾氣怎麼這麼不好呢!”
“你還不是和你爸一樣,還有哦,你爺爺都給你爸領回一個老婆了,他爲了讀書楞是不要,給人退回去了!”
“那時候討老婆不要錢嗎?隨便就帶回家呀!”
“要什麼錢哦,有口飯吃就不錯了,你外婆家還賠嫁了兩塊地給你家呢!”
爸爸吃著飯,沒搭理李念。
“爸爸,我媽說的都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我們讀書的時候,比你們現在苦多了,我們早上起得可早了要幫你爺爺奶奶把水缸挑滿纔去上學,早上就揹著一點冷飯去,中午就吃冷飯,晚上又走路回家來。”
“那你後來爲什麼不讀了呢?”李念仔細的聽完後問到。
“後來考大專和高中我都沒考上,也不想去復讀,就回家種地了,然後就和你媽結婚,就有你姐和你了。”
“爸你後悔沒去復讀嗎?”
“當然後悔了,我現在都不想去趕場,怕遇到以前的老同學,成績都沒我好,後來他們去復讀了,現在都有工作單位了,我現在都不好意思和他們打招呼。”
“有什麼可害羞的,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而已,我覺得農村生活挺好的呀,自由自在的。”
“念兒你知道什麼,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水。你們姐弟們要好好讀書,給我掙掙氣啊。”
“知道了爸,那你的脾氣得改改啊。”
“改什麼改,沒打你就是好的了。以前你爺爺喝酒醉了,拿著我們幾兄妹打,我們二話都沒有,哪像你,說兩句就撩挑子。”
“你們那是愚孝,別人都跑了,就你一個傻傻的給爺爺打的吧!”
爸爸掏出來了煙,抽著。可能是被李念猜中了,爸爸看著就是那種不懂變通的死腦筋,也是不善言辭的人。
“爸,你知道我們和小越南打過戰嗎?”
“當然知道了,我們村裡也有幾個人去支過前呢。我記得是分兩撥去的,第一撥的時候我們三兄弟有一個名額,但是我要讀書和帶你兩個小姑,名額就給你大伯了,你大伯身上有刀疤,名額又給了你三爺爺。第二撥的時候,你大姨父就去了。”
“我想一定很刺激,可以打越南鬼子。”
“你以爲打戰是好玩的事呀,是要死人的,我死了,哪還有你兩姐弟哦!”
“是支前,給人扛槍扛炮,燒火做飯的,又不用去衝鋒吧!”
“李念你小小年級怎麼知道這麼多,子彈不長眼的。在哪都危險的!”
“我怎麼知道的?我當然是猜出來的,支前不就是給人家送吃的,送子彈麼。三爺和大姨父都活著回來了,能有多危險哦。”
“李念,你要是把你的小聰明放在學習上,你的成績應該會好一些。”
“爸媽,我要是能好好讀書,以後我就不想去放牛,可以吧!”
“等你做到了再說吧。”
“那你就等著看吧!”
父子的關係不管如何,有一天他們終會和解,都會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