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三百零五 土王的末日

皇佑四年,廣南西路土司儂智高起兵反宋,自稱仁惠皇帝,招兵買馬,攻城略地。

兩廣動搖,幾次派兵征討,均損兵折將,大敗而歸,朝堂內外皆驚。

滿朝文武惶然無措之際,時樞密副使狄青自告奮勇,上表請行。

仁宗便以狄青爲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南北路,經制廣南盜賊事,負責剿平儂智高食,並親自在垂拱殿爲狄青設宴餞行。

當時前線連吃敗陣,軍心動搖,更有個別將領如陳曙等,心懷私利,不以國事爲重,竟因害怕狄青搶功而擅自出擊,結果大敗而歸,死傷慘重。

狄青受命之後,鑑於歷朝借外兵平叛後患無窮的教訓,首先向皇帝建議停止借交趾兵馬助戰的行動,接著大刀闊斧整肅軍紀,處死了陳曙等不聽號分之人,使軍威大振。

其後命令部隊按兵不動,從各地調撥、屯集糧草,以迷惑叛軍。

依智高果然中計,狄青乘其不備,親率先軍火速出擊,奪得崑崙關,佔取了有利地形,其後又命令一部軍隊從正面進攻,他執掌戰旗率領騎兵,分左右兩翼,繞道其後,前後夾攻,一戰而勝。

儂智高被鎮壓後,爲了鞏固廣南西路的統治,也是爲了酬賞有功,許多軍兵將官就地被任命在各地土司。

橫州永定縣地處羣山之中,交通不便,然而地處關鍵,便也設了兩個土司。

七十年過去,兩家土司只剩一家,便是永定縣西南三十里外的陳家。

四代人苦心經營,陳家勢力雄厚,在這永定縣可謂說一不二,便是那新上任的縣尉,若是不得陳家認可,那也只能苦兮兮地躲在縣衙裡混日子。

若是有想法,不服氣,那先後橫死的八任縣尉就是前車之鑑。

縣太爺?

作爲下縣,永定縣最高官員就是縣尉,朝廷是不派知縣的。

倒不是說對永定縣滿意,不願意拔高一級派官,而是沒人願意到這窮山惡水之地做官。

陳家卻不覺得這裡太過窮惡,實際上,散佈各處的山民加起來,也有三四萬戶,比之一般的上縣人口還要多。

藉助身份的便利,第一代陳家家主下令,但凡山民售賣獵物、皮毛、藥材、木材等,只能賣給陳家,購買食鹽、布匹、鐵器等,同樣只能找陳家。

正是依靠控制這些山民的衣食住行,陳家一直賺的盆滿鉢滿,發展至今,已然能夠養得起兩千餘精壯家丁。

這千餘人都有皮甲,刀槍弓弩也是精良,不止是在永定縣,便是在這廣南西路,那也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只是此刻,陳家家主、現任土官陳方,只把眉頭緊皺。

不止他,聚集在祠堂裡的陳家人,或是憂心忡忡,或是亢奮不已。

五天前,朝廷派使者送信來,讓陳方往永定縣述職。

本來,土官也是朝廷任命,去縣城述職理所應當,只是陳方素來不把朝廷放在眼裡,這道命令又來的蹊蹺,他如何能夠輕易孤身涉險?

在派人打聽其中詳細後,陳方整個人都不好了。

朝廷大軍已經進駐縣裡,打算開始改土歸流。

其內容,便是去了陳家世代襲承的官位,並且要把陳家拆遷分居各處,至於陳家的田地、家宅,都要分出去收買民心。

這還了得?

陳方便是腦殼被門夾了方纔會同意這個勞什子改土歸流!

“各位,朝廷忘記陳家先祖之功勞,出爾反爾,要收我陳家官職,分拆我陳家,不給我陳家一點活路。

爲此,召集諸位來,是爲了商量應對之策……”

“商量甚?”

陳方話未說完,提前安排的托兒已經跳將起來,叫道:“朝廷不給我等活路,便換個朝廷,廣南西路大小百餘土官,聯合起來舉事,廣南西路必然陷落。

若是我陳家操作得當,便是由一介土官變爲皇族,亦未可知!”

“怕只怕朝廷……”

“怕甚?”托兒叫道:“那麼多土官,合起來十萬兵可得,朝廷如何平叛?還不是要招安!

即便做不了皇帝,一個實權節度使有指望的,當務之急是聯繫……”

“不好啦……”

這托兒話未說完,便見一個家丁慌忙衝了進來,叫道:“家主,朝廷軍隊突然出現在寨子外,怕是要動手了。”

陳方大驚,問道:“來了多少人?”

“約有五千人馬。”

陳方稍稍安心,道:“來啊,讓所有家丁全部上寨牆,其餘人隨我上去查看。”

陳家所在,與其說是寨子,不如說是集鎮。

佔地方圓三裡有餘,周圍還有一圈八尺高的石牆,其位置還是在一座山頭上,易守難攻地緊。

到了寨牆上,只見皇旗之下,一將端坐馬上,左右軍兵已經設好了牀弩投石機。

看官軍如此大動干戈,陳方緊張了。

嚴格算起來,陳家也是軍伍將門出身,自然知道牀弩和投石機的威力。

安排衆多家丁守禦時,官軍陣中奔出一騎到了近前,喝道:“土官陳方不遵朝廷號令,罪行確鑿,現革去官職,回京查辦。

所有反抗,視爲謀反,定株連三族,附從者亦殺無赦!

若是擒獲陳方者,賞錢十萬,出任橫州六曹之一!”

陳方聽得惱火,大喝道:“來啊,射死那廝!”

聞令,左右家丁立刻放箭。

見箭雨來襲,那使者立刻退卻,然而軍陣中傳來一陣咯吱聲,只見投石機長桿猛地彈起,五十餘黑點猛地向著寨子落來。

“正愁沒有立威對象,正好拿你陳家開刀!”

在吳革冷笑中,黑點已經砸在了寨牆上。

叮啉咣啷,陶罐破碎。

寨牆都是大石塊壘砌的,當然不會被區區陶罐砸破,然而瀰漫開來的火油味,讓陳方大驚失色。

二百八十三 龐秋霞一百七十三 三百萬貫五十五 開封紙貴二百七十九 宮中事三百二十一 犧牲五十二 文鬥十一 初練三百二十二 正面剛二百二十 收心一百八十三 來啊,互相傷害啊九十四 又救一女一百七十四 棄嬰、丁口錢和慈善七十七 運河水城十二 殺人正紀二百五十三 民心所向二十三 拐人不成六十六 劫囚三百三十五 金人的迎接三百一十九 應對無題三十七 錢不夠用二百九十 淮西平定一百三十二 單身狗的福音二百四十 趙佶病危二百四十 趙佶病危二百六十九 壺關戰事二百五十五一百七十四 棄嬰、丁口錢和慈善一百三十八 強軍雛形三百四十六 西夏九十四 又救一女一百九十四一百八十一 局勢七十八 冤家五十四 賞罰二百四十三 東京變亂二百六十二 婺州之變二百三十 實在太難了二百三十六 馬城民事十五 太美一百七十八 牛鼻子真牛三十一 失之東隅一百四十八 趙楷發難二百八十六 謀取杭州三百三十九 殺子證道二百六十八 勸進三百零七 太原一百二十三 再鬥明教三百二十四 教門變革三百二十一 犧牲二百四十一 三寇動向九十五 進城三百二十四 教門變革二百九十二 搦戰一百六十九 高俅出兵五十一 強邀一百一十八 狗咬狗一百四十九 三王子吃癟一百九十六 趙楷死了二百一十九 整肅三十五 東宮機構一百六十六 第一場六十一 船沉啦一百七十八 牛鼻子真牛二百七十二 大軍進揚州二百八十三 龐秋霞二百三十四 菜雞二百二十八 還是要做皇帝一百零一 酣戰二百八十二 劫囚二百三十九 秦晉之好?無題二百五十四二十六 魏勇上山無題二百六十七 改土歸流策二百五十八 宮牆破三百二十 雪天議事三百一十二 雙王會面三百二十三 拼命七十二 二次收穫二百八十六 謀取杭州一百九十四 發狂的趙楷九十二 潤州城外三十五 東宮機構一百五十九 東宮文臣一百九十九 開封府開張三百二十 雪天議事二百六十二 婺州之變一百二十六 四傑相投三百零四 江寧內外一百零六 意外收穫一百一十四 水利專家六十三 錢財仍缺一百一十九 幸得殿下出手三百 好基友一起死二百五十六 遮掩的殺機二百一十八 水上豪傑二百一十四 要當爹了二百零七 突發變故
二百八十三 龐秋霞一百七十三 三百萬貫五十五 開封紙貴二百七十九 宮中事三百二十一 犧牲五十二 文鬥十一 初練三百二十二 正面剛二百二十 收心一百八十三 來啊,互相傷害啊九十四 又救一女一百七十四 棄嬰、丁口錢和慈善七十七 運河水城十二 殺人正紀二百五十三 民心所向二十三 拐人不成六十六 劫囚三百三十五 金人的迎接三百一十九 應對無題三十七 錢不夠用二百九十 淮西平定一百三十二 單身狗的福音二百四十 趙佶病危二百四十 趙佶病危二百六十九 壺關戰事二百五十五一百七十四 棄嬰、丁口錢和慈善一百三十八 強軍雛形三百四十六 西夏九十四 又救一女一百九十四一百八十一 局勢七十八 冤家五十四 賞罰二百四十三 東京變亂二百六十二 婺州之變二百三十 實在太難了二百三十六 馬城民事十五 太美一百七十八 牛鼻子真牛三十一 失之東隅一百四十八 趙楷發難二百八十六 謀取杭州三百三十九 殺子證道二百六十八 勸進三百零七 太原一百二十三 再鬥明教三百二十四 教門變革三百二十一 犧牲二百四十一 三寇動向九十五 進城三百二十四 教門變革二百九十二 搦戰一百六十九 高俅出兵五十一 強邀一百一十八 狗咬狗一百四十九 三王子吃癟一百九十六 趙楷死了二百一十九 整肅三十五 東宮機構一百六十六 第一場六十一 船沉啦一百七十八 牛鼻子真牛二百七十二 大軍進揚州二百八十三 龐秋霞二百三十四 菜雞二百二十八 還是要做皇帝一百零一 酣戰二百八十二 劫囚二百三十九 秦晉之好?無題二百五十四二十六 魏勇上山無題二百六十七 改土歸流策二百五十八 宮牆破三百二十 雪天議事三百一十二 雙王會面三百二十三 拼命七十二 二次收穫二百八十六 謀取杭州一百九十四 發狂的趙楷九十二 潤州城外三十五 東宮機構一百五十九 東宮文臣一百九十九 開封府開張三百二十 雪天議事二百六十二 婺州之變一百二十六 四傑相投三百零四 江寧內外一百零六 意外收穫一百一十四 水利專家六十三 錢財仍缺一百一十九 幸得殿下出手三百 好基友一起死二百五十六 遮掩的殺機二百一十八 水上豪傑二百一十四 要當爹了二百零七 突發變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州市| 宁远县| 栾川县| 屏东县| 延津县| 深圳市| 贺兰县| 灵石县| 布拖县| 深州市| 沙河市| 绥德县| 晋宁县| 龙里县| 新野县| 历史| 资源县| 尉犁县| 白沙| 巴林右旗| 许昌市| 长乐市| 水富县| 安达市| 木兰县| 光泽县| 临泽县| 清徐县| 新丰县| 平度市| 泉州市| 斗六市| 嘉兴市| 历史| 黄浦区| 上蔡县| 金乡县| 花垣县| 黑水县| 克什克腾旗|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