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

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

中元4338年,崇禎十四年,冬。

黃帝紀年本該用“開元”,爲避免與唐代年號混淆,趙瀚特地下令改名爲“中元”。

根本不用趙瀚去聯絡,李自成、羅汝才又鬧起來了。

他們先是從陝西逃出,迅速拿下甘肅鎮。攛掇邊鎮士兵鬧餉,殺死甘肅鎮的邊將,擴軍至三萬人,踏雪踩冰重新殺進陝西。

投降滿清的陝西邊將,爲了籌集軍糧,到處搶掠士紳。

滿清非但對此縱容,駐紮於陝西的八旗兵,甚至親自加入搶劫團伙。

於是乎,李自成、羅汝才殺來之後,大量士紳徵募鄉勇跟隨。陝西士紳,竟然與李自成合作一起抗清,而且許多士紳散盡家財募兵!

旬月之間,李自成就攻佔臨洮府、洮州衛、靖虜衛、岷州衛、寧夏中衛、鞏昌府和平涼府。

李自成再度佔領半個陝西,如今正在猛攻漢中!

這就是滿清快速擴張的惡果,對地方毫無控制力。當調集主力前往河南之後,一羣降兵降將,根本扛不住李自成的反攻。許多迫於壓力降清的士紳,甚至是大明邊將,紛紛選擇重新歸附李自成。

無奈之下,多爾袞只能派遣兩萬八旗軍,立即前往陝西跟李自成作戰。

四川,同樣是冬季作戰。

黃幺、秦良玉聯合出兵,涪州(涪陵)、長壽二縣,守城將領直接望風而降。

拿下長壽之後,東北邊的墊江縣,知縣竟然派差役前來,請求黃幺分兵接手墊江。

這位墊江知縣,竟還是大明的官兒,山高路遠,一直沒人去打他……

黃幺派了三百農兵過去,又讓隨行官吏前往分田。

隨著地盤擴大,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官吏。大量預備吏員等著轉正,大量正式官吏等著升遷,不知多少讀書人盼著打仗。

甚至連恢復科舉的呼聲,都被這些官吏壓下去。

老子辛辛苦苦做事升官,憑啥要急著恢復科舉?難道讓你們跑去考進士,各種空降當官,分分鐘蹲在老子頭上拉屎?

不僅商人、農民擁護趙瀚,貧寒士子階層,也是趙瀚的鐵桿支持者。

他們早就科舉無望,甚至沒錢繼續應考。在趙瀚治下,卻能輕鬆做吏員,能力強的一兩年就能當官,能力差的也能慢慢往上熬。

這些人,纔是明代士子的主體,許多甚至被考得厭惡八股取士!

比如剛上任的長壽知縣馮厚敦,雖然出身於小康家庭,但也極度厭惡八股取士。消磨半生,還得花錢買官,也只做了個江陰訓導,也就是江陰縣官方學校的助教。

趙瀚佔領江南的當年,馮厚敦就報名當預備吏員,如今已然升遷爲七品知縣。

放在大明,他助教做到死都別想當官。

不過,歷史上他雖然沒有當官,卻被譽爲“抗清三公”。

本來已經歸順滿清的江陰縣,由於多爾袞下達“剃髮令”,一羣秀才歃血爲盟,表示寧可斷頭、不可斷髮。

秀才們殺死知縣,推舉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爲首領,全城官民團結起來抗清。

十二萬江陰義兵,面對數萬清軍,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中途還敢出城作戰,最終被火炮轟塌城牆。

城破之日,無一投降,奮力巷戰,全城僅活老幼53人。

閻應元被俘後不肯下跪,被刺穿脛骨,英勇就義。

陳明遇在城破之後力戰而亡。

馮厚敦面朝南明小朝廷的方向上吊自盡。

史稱,江陰八十一日。

雖然不像野史說的那樣,殺死了三王十八將。但確實有三個滿清王爺前來督戰,分別是博洛、尼堪和孔有德。

正所謂:八十日戴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萬人同心死義,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抗清三公”裡的陳明遇、馮厚敦,如今都在趙瀚麾下做文官。

還剩一個閻應元,江陰八十一日的總指揮,目前不曉得蟄伏在哪裡。

馮厚敦在長壽縣上任之後,立即帶領隨行官吏,先把城內的統治搞定。然後跟農會一起,以縣城爲中心,開始重新編造戶籍並分田。

另外,這裡是大同軍的物資中轉站,他還得配合軍方的工作。

一個軍官從船上下來,快步跑到縣衙:“馮知縣,黃將軍有令,請立即組織木匠,打造攻城器械,運到重慶府再組裝!”

“我立即就辦,請黃將軍稍待幾日。”馮厚敦說道。

趙瀚沒有撥發太多糧草,黃幺無法徵調足夠民夫,一切全靠長江水運。就連打造攻城器械,也在長壽縣進行,做好了零件運去重慶府城外組裝。

“轟轟轟轟!”

重慶江面,正在爆發一場水戰。

由於三峽險灘太多,趙瀚的大型戰船,都沒有開到四川來,來的全是中小型戰艦。

王祥擁有水師戰船三百多艘,全是商船改裝,正在跟大同水師打得熱鬧。

風向不對,大同水師沒有使用“化學武器”。

但是,大同水師有火炮!

雖然全是小型佛朗機炮,卻足以壓制只有弩箭的重慶水師。

雙方交戰三個小時,八十多艘大同水師戰艦,擊沉重慶戰船二十多艘,還有十多艘被打得千瘡百孔。

“王爺,打不得了,陸將軍請求撤軍!”

王祥大怒:“如何打不得?我軍還有戰艦三百艘,敵軍戰船不足一百艘。全部衝上去,貼近了接舷!”

王祥,家奴出身,是王應熊的僕人。

此時本該罷官在家的王應熊,由於趙瀚佔領江南,崇禎大量啓用西南和北方人士,王應熊被召去擔任內閣大臣。先是被李自成打得半死,繼而趁機出逃,如今被堵在山東無法歸鄉。

王應熊的僕人王祥,早在崇禎六年便做了參將,後來被調去鎮守巴中。

由於盜賊蜂起,重慶府士紳大辦團練,王祥趁機帶兵過來,在王家的支持下迅速壯大。如今不但佔領半個重慶府,而且把順慶府(南充、廣安等地)也拿下。

這貨現在的身份,是大明定興王。

並非自立爲王,而是大明隆武皇帝冊封的!

是的,四川冒出個大明隆武皇帝。一羣川中軍閥,突然不想打了,在大明遺臣和士紳的串聯下,擁立蜀王朱至澍爲隆武皇帝。

重慶的王祥,被封爲定興王;遵義的吳尚賢,被封爲永興王……一口氣封了六個王爺、十一個侯爺。

打出大同旗幟的楊展,被一羣王爺圍在中間,此時已經徹底懵逼了。

若非黃幺、秦良玉及時出兵,楊展必定改旗易幟,先投靠大明隆武皇帝再說。

蜀王朱至澍,或者說大明隆武皇帝,雖然只是個傀儡,卻名義上佔據大半個四川。

王祥喊道:“再派使者,去成都向皇帝求援!他孃的,都是給大明打江山,憑啥老子一個人頂著?”

已經派出去三波求援使者,王祥心急如焚,又派去第四波。

重慶水師主將陸國輿更鬱悶,他麾下三百多條戰船,全他孃的是樣子貨。就連水兵,也多爲船工,還有不少是朝天門碼頭的苦力。

跟正規水軍打仗,還打個屁啊?

好不容易衝過去,貼近了幾條敵船接舷,結果大同水兵一陣排槍,就嚇得重慶水兵落荒而逃。

陸國輿是個儒商,秀才功名,家裡跑長江運輸的。他不想打仗,只想做生意!

可全家都在重慶城內,他不敢投降。

眼見自己的戰船,一艘艘被擊沉,又一艘艘被俘虜,陸國輿很想對著王祥大喊媽賣批。

交戰到第四個小時,六十多艘重慶戰船,被大同水師給當場俘虜。

陸國輿仗著船多,指揮水軍去接舷。接著接著,就把自己給接崩了,大同水兵只要開槍,重慶水兵就瞬間潰散。大同水兵跳幫過來,重慶水兵集體趴在甲板上投降。

都是些船工和苦力,當兵不過一兩年,而且飢一頓飽一頓,爲啥要給當官的賣命?

由於害怕遭到炮擊,許多重慶戰船,主動貼上去被俘虜。看起來英勇無畏,其實一碰就降,到後來都懶得做樣子了,大量戰船指揮官選擇投降。

陸國輿見勢不妙,帶領殘餘戰艦主動撤退,在朝天門碼頭登岸退回城中,嚇得連戰船都不敢要了。

“你竟敢帶兵臨陣脫逃!”王祥大怒。

陸國輿吼道:“不跑等著全軍覆沒嗎?對面皆爲水師精銳,有火銃和火炮。我麾下只有一羣船工和苦力,別說火銃火炮,就連弓箭都不多。王爺讓我如何作戰?”

王祥手按刀柄,猶豫片刻,最終說道:“你帶兵一起守城!”

陸家是重慶大族,不但土地衆多,而且生意也做得大,王祥還真不敢亂殺。

大同水師統領古劍山,這回親自來四川作戰,因爲他是四川本地人。

水戰大獲全勝之後,古劍山笑道:“王先生請吧。”

王應熙是王應雄的胞弟,大同軍攻克南京時,王應熙正在南京大牢裡度假,如今已是翰林院文學館的學士。

這貨從朝天門碼頭拾級而上,站在城下大喊:“我是王應熙,快快開城投降!”

王祥頓時臉色劇變,千說萬說,他只是王家的家奴。即便割據一方,也是藉助王家勢力,許多王家人還在他手下做官爲將呢。

特別是金紫門那邊,負責帶兵守城的,正是王應熙的親兒子。

王祥立即帶兵奔往金紫門,半路悄悄傳令。

來到金紫門之後,不由分說,便將王應熙的兒子砍死,城中也有軍隊殺向王家。

這貨迅速召集士紳,恐嚇道:“一旦城破,大同軍就要沒收你們鄉下的田產,還要抄家殺人,把諸位在城中的產業也搶去。想要保住身家,就隨我奮力守城,陛下(蜀王)定然派兵前來救援!”

王祥不可能投降,他跟楊展是死敵,也跟秦良玉多次發生矛盾。

而今,秦良玉和楊展都已經投靠趙瀚,他怕自己投降之後,會被楊展給設計弄死。

楊展確實勇猛,但有性格缺陷。他對喜歡的人極好,對不喜歡的人非常小心眼,甚至到了睚眥必報的程度。

樊一蘅此刻站在城樓上,他是王祥的軍師,罷官之前擔任寧夏巡撫。

在樊一蘅看來,成都的隆武皇帝就是個笑話,不如早早投了南京皇帝,還負隅頑抗個啥?

半夜,樊一蘅串聯士紳放火獻城,他早受不了王祥這個得勢猖狂的家奴!

就在黃幺攻佔重慶府時,雲南天波府沐家,擁立岷王朱企豐(金字旁,鐸的異體字)爲帝。

這位岷王,是從湖南逃過去的。

雲南山高路遠,直到冬天,才知道崇禎上吊的消息。一羣遺臣,攛掇著黔國公沐天波,迅速的在雲南擁立岷王爲“振武皇帝”。

此時此刻,中國五帝並存。

南京的大同皇帝趙瀚,北京的大清皇帝福臨,陝西的大順皇帝李自成,四川的大明隆武皇帝朱至澍,雲南的大明振武皇帝朱企豐(金字旁)。

(本章完)

第738章 735【神靈般的契丹皇帝】第997章 993【炸城】第512章 509【大方城亂戰】第39章 038【神來之筆】第479章 476【垃圾間諜】第412章 410【先殺雜兵】(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22章 819【節旄】第806章 803【體察聖意】第1078章 【番外八】第814章 811【大同律和付梓法】第332章 330【大同正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186章 184【軍政調整】(爲盟主“第二次睜第206章 204【特殊情況】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376章 374【狡猾的張獻忠】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65章 064【欺負你們讀書少】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371章 369【堅守】第707章 704【苦哈哈的荷蘭陸軍】第120章 118【軟弱的地主階級】第392章 390【龍華民】(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01章 299【不如回家種番薯】(爲企鵝大佬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815章 812【興大獄】第428章 426【多爾袞撤軍】第1025章 1021【財政充裕】第1035章 1031【鄉士與村吏】第54章 053【鴛鴦譜】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1062章 1508【憶往昔】第744章 741【莫名其妙的戰鬥】第23章 023【賣官鬻爵】第374章 372【救援】第686章 683【先登】第835章 831【再收屬國】第19章 019【鬼話連篇】第763章 760【買官制振興法國】第141章 139【瑣事】第591章 588【人爲財死】第496章 493【串聯土著友軍】第591章 588【人爲財死】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225章 223【一千包圍兩萬】第152章 150【整頓內部】第812章 809【哭門叩闕】第781章 778【國之基石】第985章 981【冠帶進京和皇帝笑話】第104章 102【天下大同】(爲盟主“樹猶如此第925章 921【畏罪自殺】第451章 449【趙菩薩的信徒】月末總結兼十月衝榜第405章 403【曆法與文字】第93章 091【趙老爺救命】第805章 802【物議洶洶】第208章 206【山中之民】第281章 279【欣欣向榮與腐敗衰朽】(爲企鵝第362章 360【嚇退張獻忠】(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67章 165【喜上加喜】第632章 629【薩摩藩的反應】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332章 330【大同正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775章 772【東宮官】第831章 828【內訌與戰機】第395章 393【跑馬圈地】第212章 210【招撫?】(爲盟主“KevinDu12第997章 993【炸城】第904章 900【島上生活】第384章 382【皇室教育和爵位問題】第373章 371【回擊】第635章 632【圍城打不了援】第49章 048【俠耶?匪耶?壯士耶?】第623章 620【漸漸爛掉的八旗兵】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107章 105【實戰練兵】(爲盟主“起點八百第77章 上架感言第843章 839【顯微鏡】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4章 004【殺人越貨】第830章 827【圍城舞會】第90章 088【揚州瘦馬】(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86章 982【三皇子的錢途】第755章 752【中國禮儀】第185章 183【虎將】第956章 952【擴張時代】第921章 917【皇帝也是史家】第699章 696【荷蘭戰俘】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191章 189【走出閨閣】第200章 198【滿地打滾費如鶴】第850章 846【邊境驛站】第383章 381【國號 年號 內外製度】第567章 564【內亂與起義】第908章 904【發鈔】
第738章 735【神靈般的契丹皇帝】第997章 993【炸城】第512章 509【大方城亂戰】第39章 038【神來之筆】第479章 476【垃圾間諜】第412章 410【先殺雜兵】(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22章 819【節旄】第806章 803【體察聖意】第1078章 【番外八】第814章 811【大同律和付梓法】第332章 330【大同正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186章 184【軍政調整】(爲盟主“第二次睜第206章 204【特殊情況】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376章 374【狡猾的張獻忠】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65章 064【欺負你們讀書少】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371章 369【堅守】第707章 704【苦哈哈的荷蘭陸軍】第120章 118【軟弱的地主階級】第392章 390【龍華民】(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01章 299【不如回家種番薯】(爲企鵝大佬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815章 812【興大獄】第428章 426【多爾袞撤軍】第1025章 1021【財政充裕】第1035章 1031【鄉士與村吏】第54章 053【鴛鴦譜】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1062章 1508【憶往昔】第744章 741【莫名其妙的戰鬥】第23章 023【賣官鬻爵】第374章 372【救援】第686章 683【先登】第835章 831【再收屬國】第19章 019【鬼話連篇】第763章 760【買官制振興法國】第141章 139【瑣事】第591章 588【人爲財死】第496章 493【串聯土著友軍】第591章 588【人爲財死】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225章 223【一千包圍兩萬】第152章 150【整頓內部】第812章 809【哭門叩闕】第781章 778【國之基石】第985章 981【冠帶進京和皇帝笑話】第104章 102【天下大同】(爲盟主“樹猶如此第925章 921【畏罪自殺】第451章 449【趙菩薩的信徒】月末總結兼十月衝榜第405章 403【曆法與文字】第93章 091【趙老爺救命】第805章 802【物議洶洶】第208章 206【山中之民】第281章 279【欣欣向榮與腐敗衰朽】(爲企鵝第362章 360【嚇退張獻忠】(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67章 165【喜上加喜】第632章 629【薩摩藩的反應】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332章 330【大同正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775章 772【東宮官】第831章 828【內訌與戰機】第395章 393【跑馬圈地】第212章 210【招撫?】(爲盟主“KevinDu12第997章 993【炸城】第904章 900【島上生活】第384章 382【皇室教育和爵位問題】第373章 371【回擊】第635章 632【圍城打不了援】第49章 048【俠耶?匪耶?壯士耶?】第623章 620【漸漸爛掉的八旗兵】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107章 105【實戰練兵】(爲盟主“起點八百第77章 上架感言第843章 839【顯微鏡】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4章 004【殺人越貨】第830章 827【圍城舞會】第90章 088【揚州瘦馬】(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86章 982【三皇子的錢途】第755章 752【中國禮儀】第185章 183【虎將】第956章 952【擴張時代】第921章 917【皇帝也是史家】第699章 696【荷蘭戰俘】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191章 189【走出閨閣】第200章 198【滿地打滾費如鶴】第850章 846【邊境驛站】第383章 381【國號 年號 內外製度】第567章 564【內亂與起義】第908章 904【發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城县| 延寿县| 德格县| 丹凤县| 蓬莱市| 高碑店市| 郯城县| 仲巴县| 清徐县| 德安县| 九龙城区| 穆棱市| 公安县| 黑水县| 沧源| 淳安县| 醴陵市| 山东| 镇江市| 邹城市| 泸定县| 泗洪县| 武义县| 广丰县| 奉贤区| 滨海县| 文安县| 深州市| 黑山县| 南开区| 洛隆县| 博客| 淳化县| 石狮市| 文登市| 纳雍县| 华宁县| 芦山县| 沈丘县| 印江| 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