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8章 376【大同鎮大捷】

第378章 376【大同鎮大捷】

山谷之中。

哨騎散出數裡遠,搜山隊也被派往沿途山嶺探尋敵蹤。

忽見數千敵軍步卒,放下兵器坐於前方,有敵將捆負荊條跪在道中。

一個哨騎試探著奔去,問道:“前方何人?”

那將領跪立而起,朗聲回答:“罪將賀九儀,率領部衆跪迎吳王殿下!”

“你跟我走,其他人原地不準動!”哨騎說道。

這兩天,敵方的運糧民夫,已經逃得七七八八。糧草由於無法全部帶走,也被張獻忠的部將燒了一些。

不管張獻忠有沒有帶著騎兵離開,這仗都已經沒法打了。

說是有幾萬步卒精銳,真正能打的也就一兩萬,主要是張獻忠各部擴軍太厲害。而且近一年編練的新軍,大部分都沒分到田產,他們更類似於屯田兵,不打仗的時候還得種地交租。

如此軍隊,打順風仗還好,打逆風仗隨時可能潰逃。

連續半個多月的攻城,損兵折將,士氣狂跌。

趙瀚帶兵一路追擊,不僅民夫大量逃亡,張獻忠的步卒也陸續逃散。

此時此刻,終於出現成規模投降的隊伍。

賀九儀被押到趙瀚面前,噗通跪地道:“罪將賀九儀,拜見吳王殿下!”

趙瀚問道:“你是哪裡人?”

“罪將祖籍鄖陽。”賀九儀回答。

“不是張獻忠的老營出身?”趙瀚又問。

賀九儀回答說:“啓稟吳王,罪將本是鄖陽良民,讀過幾天書,也識得幾個字。因不堪官府盤剝,又兼張獻忠帶兵殺來,罪將便主動投軍做了流寇。張獻忠盤踞湖北之後,爲了拉攏本地人,也是爲制衡老營將官,便不斷提拔罪將的職位。”

“原來如此。”趙瀚非常理解張獻忠的做法,因爲趙瀚自己,也在提拔非江西籍的軍官。

賀九儀說道:“罪將麾下的六千步卒,多爲屯田軍士,只有千餘戰兵,並未做下太多惡事,懇請吳王寬宏大量。罪將不求別的,只求解甲歸田做一農夫。”

“張獻忠留下的步兵主帥是誰?”趙瀚問道。

賀九儀說道:“主帥名叫王復臣,是個陝西人,已經跟隨張獻忠征戰十年。吳王容稟,據罪將猜測,從前方谷地出山的皆爲疑兵。真正的步卒精銳,已被王復臣帶著翻越北邊山嶺,此時多半在劉河鎮方向搶渡蘄水河。”

“就怕他們不去那邊。”趙瀚笑道。

太湖縣有三千農兵,從花亭湖進入山中,沿山間穀道出發,已經卡死了蘄水河形成的狹窄河谷。

最好張獻忠的騎兵,也能去那邊接應精銳步兵。三面環山,北邊通道被卡死,只剩下西邊的缺口,盧象升的騎兵已經趕過去,趙瀚的大軍一到就能合圍。

趙瀚吩咐說:“給你個將功折罪的機會。”

賀九儀大喜:“請吳王示下,罪將定然萬死不辭!”

趙瀚說道:“你依舊帶著你的兵,武器也不收繳你們的。打出大同軍旗號,不準劫掠,沿途收攏潰兵,勸降還沒潰逃的敵軍!”

“是!”

賀九儀連連磕頭。

趙瀚不怕賀九儀臨陣反水,此人收編的士兵越多,就越無法有效指揮。

真要兵力變成兩三萬,賀九儀指揮行軍都困難,帶著一堆降卒倒戈純屬天方夜譚。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不是誰都能做韓信。

當即,趙瀚帶著大軍加速出山,賀九儀跑前面去招降雜兵。

等離開山嶺地帶之後,賀九儀麾下已有三萬兵,其中還夾雜著大量民夫。別談指揮作戰,行軍都亂七八糟,分成十多股小團體,跟著賀九儀一起走而已,只盼著大同軍的後勤送糧食來吃飯。

來到平地,賀九儀分出自己的部將,臨時擔任降兵隊伍的軍官,好歹能夠勉強指揮一萬多人。

“報!”

“殿下,張獻忠的騎兵,試圖偷襲我軍圍困蘄水城的部隊。被我軍哨船發現之後,偷襲無果,強攻無力,現已消失無蹤。蘄水縣的守軍投降,我軍已佔領蘄水縣城。”

這是個好消息,拿下蘄水縣城,趙瀚能用於圍剿的兵力,瞬間就增漲到七萬多人。

張獻忠還真會跑,先去奔襲圍困蘄州的大同軍,接著又去奔襲圍困蘄水的大同軍。

怎奈大同農兵著實厲害,以優秀的兵員素質,讓張獻忠的兩次奔襲都無功而返。若是換成官兵被這樣搞,一奔一個準兒,衝過去就是潰逃,張獻忠早就能翻盤了。

張獻忠的機動作戰能力,讓趙瀚極爲頭疼。

大同軍的超強士氣和紀律性,同樣讓張獻忠抓瞎。

彼此內心,都萌生出無力感。

對此,趙瀚只有一個強烈意識:多多買馬,趕緊擴建騎兵部隊,否則今後還要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

浠水河岸。

張獻忠臉色陰沉,他感覺這次回不去了。

近百里長的浠水河,每隔兩裡,就有幾條小漁船在遊弋。每隔五里,就有幾條小型戰船。

張獻忠的騎兵剛剛出現,河中小漁船就開始吹號,一條接一條吹響號令,附近的小型戰船立即開動。

他成功偷渡蘄水,卻很難偷渡浠水。

而在更西邊,尚有一條巴水。

三條河全部發源於大別山,由北向南流入長江。張獻忠若想帶兵返回腹地,就必須橫渡這三條河流,否則只能一頭扎進大別山裡。

張獻忠還就真鑽大別山了!

不鑽山還能咋辦?

不但自己鑽進大別山,還派人回去傳令,讓王復臣帶著真正的精銳也進大別山。

張獻忠的南路大軍,出征時有十萬士卒、二十萬民夫、糧食輜重無數。而今能夠逃進大別山的,只剩騎兵七千、馬隊五千、步卒一萬二千,其餘人口和糧食全部喪失。

騎兵和馬隊還好說,步卒一直在沿途逃散,能剩一萬二千人進山,已算王復臣統兵能力極強。

……

蘄水與其支流交匯處,從太湖縣過來的三千農兵,已經用土木、石塊搭建好簡易營寨。

王復臣帶著一萬二千步卒至此,早就已經軍糧殆盡,只能沿途搶劫山裡的窮苦百姓。這是孫可望治下的百姓,也沒剩啥口糧了,能有幾斤雜糧夠上萬人搶的?

眼見前方有大同軍的營寨,王復臣心驚膽戰,立即帶兵順著支流河谷向西北跑。

那個方向有一小鎮,名曰大同鎮。

幾百年之後,還會有個大同水庫,不過目前只是山中小湖泊。

李正率領部隊從南邊追來,一人雙騾,壕氣十足。

沿途見到一些山中民居,不但糧食被搶,而且往往全家慘死,敵人爲了隱藏行蹤選擇屠村滅口。

這是張獻忠的地盤,他們屠的是自家村落!

一路見到百姓慘狀,僅被屠的村落就有三個,大同軍將士早已憋了滿肚子怒火。

僥倖逃生的百姓,看到大同士卒救治村民,立即從藏身地點跑出來,主動給大同軍充當山中嚮導。

“敵軍向西北逃竄了!”簡易營寨中的友軍提醒。

山中嚮導連忙說道:“將軍,咱們要快點追。過了大同鎮,前方有四條通道,到時候可就不好追了!”

“大同鎮?”李正喜歡這個名字。

山中嚮導說:“就是大同鎮,還有一個大同湖。”

李正哈哈大笑:“這名字吉利,該當大同軍在大同鎮殺敵破賊。全軍加速追趕!”

騾子奔跑的聲音,在山谷之中迴響。

大約追出兩裡地,兩個哨騎奔回:“李都督,前方敵軍列陣,估計南邊山嶺也有伏兵。”

“減速行軍!”李正立即下令。

王復臣也是沒有辦法,李正率軍騎著騾子追趕。除非他再次翻山越嶺,否則根本別想甩掉。

在翻山越嶺之前,必須把大同鎮搶了補給軍糧!

王復臣列陣的地方,是山谷的最窄處。

北邊是河,南邊是山,中間谷地寬約250米。

李正帶了八千人過來,其中一半是火銃兵。

下騾之後,先從另一頭騾子背上,拿出棉甲讓全軍都穿上。

接著,踏出整齊步伐列陣前進,並且分出兩千近戰兵,朝南排列應付山中可能出現的敵軍。

王復臣也把火銃兵列在最前方,他們的火銃五花八門,有張獻忠自己打造的火銃,有從官兵手裡搶來的火銃,也有明初使用的三眼銃。

5000雜牌火銃兵,對陣4000大同火銃兵。

雙方點燃火繩,一點一點靠近,三眼銃沒有火繩,還得手拿火摺子前進。

250米的寬度,根本無法排開。

大同士卒走了一陣,便不再往前,留在相對較寬的地帶,這裡的寬度足有一里多。

雙方對峙,都不再往前走。

王復臣有些著急,大同軍再往前一里地,山中伏兵就能殺下來包圍。李正停止行軍的地方,恰好在狹窄處之外,雖然可以兩面夾擊,但包圍是不可能完成的。

而且,大同軍一人雙騾,另一匹騾子放著糧食,在這兒對峙一整天都可以。

王復臣的麾下卻都餓著肚子,昨天只吃了一頓飯,今天也只吃了一頓飯。必須儘快解決戰鬥,才能去前面的大同鎮搶糧!

無奈之下,王復臣只能主動前進,來到河谷更寬的地帶,雙方的軍陣都能順利展開。

“舉銃!”

大約五十步時,王復臣下令三段射。

“砰砰砰砰!”

張獻忠的精銳火銃兵,將近五千人開始射擊。

無人倒下。

這麼遠的距離,別說無法瞄準,就算真的打中了,也別想擊穿棉甲防禦。

王復臣只能讓士卒原地填裝彈藥,大同軍紋絲不動,竟然等著敵人慢慢填裝。

重新填彈之後,王復臣下令前進,大約四十步時停止。這個距離,已經能勉強擊穿棉甲,張獻忠的火銃兵不敢靠得更近。

“砰砰砰砰!”

又是三段射。

十七個大同火銃兵倒下,還有兩個倒下之後,竟然原地爬起來,棉甲讓他們保住了性命。

“前進!”

李正拔出腰刀,全軍徐徐踏前。

敵方火銃兵慌忙填裝彈藥,但大部分人手忙腳亂,王復臣用令旗指揮伏兵攻擊側翼。

數千伏兵從山中殺出,其中一千大同火銃兵,齊刷刷向左轉,小跑著在自家側翼排列陣型。

前方的三千大同火銃兵,依舊還在徐徐前進。

三十步距離,還是沒有停下,居然要走到更前面射擊。

王復臣那邊,有人重新填裝好彈藥,已經無法聽從軍令,開始零星朝大同軍射擊。

“砰砰砰!”

大同火銃兵,又倒下一人。

終於,雙方距離二十步時,大同火銃兵齊刷刷舉槍。

“放!”

“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

將近三千人,二十步距離,快速完成三段射。

張獻忠的精銳火銃兵,如同割麥子般倒下。王復臣嚇得心驚膽戰,他還沒做出反應,麾下火銃兵就全部潰了。

“上刺刀!”

大同火銃兵裝上刺刀,朝著敵軍衝鋒殺去。這下不但敵方火銃兵潰逃,就連近戰步卒都跟著崩潰,王復臣的督戰隊都一起崩了。

側翼也開始接戰。

一千大同火銃兵,同樣是二十步距離,一輪齊射便擊潰兩股敵人。

近戰步卒立即頂上,火銃兵退下來上刺刀。

側翼敵軍衝到半路,發現自家的正面戰場潰散,立即嚇得轉身就逃,數千人亂哄哄的奔進山中。

張獻忠放棄步兵是很明智的,本來就士氣低落,遇到二十步才射擊的大同火銃兵,誰他孃的能扛得住?

“追殺敵軍!吹衝鋒號!”

“嘟嘟嘟嘟噠噠嘟嘟噠嘟……”

漫山遍野到處追趕,張獻忠的部隊已然潰散,大同士卒卻五人一組追擊。

四下到處是山嶺,全殲很難做到,最終還是跑了三千多敵人。

這些逃跑的敵人,已經失去建制,不可能再聚攏成軍,多半幾十上百人一股當土匪。

趙瀚拿下地盤之後,還得組織農兵剿匪,否則匪患將非常嚴重。

敵軍主帥王復臣,被李正攆著跑了,奔出數裡累得癱倒,終於在大同鎮西邊的大同湖邊,被大同士卒給活捉。

至此,張獻忠的南路軍步卒被全殲,只剩騎兵和馬隊。

那些傢伙順著河谷,一路搶掠至英山縣。

英山縣城在大別山中,同樣是張獻忠的地盤。騎兵和馬隊可以在此補給糧草,然後順著河谷繼續逃竄。

趙瀚很難追上,張獻忠也很難出山。

趙瀚乾脆懶得再管了,調遣民夫在各個主要出山口,修建臨時營寨堵住去路,再讓農兵來營寨裡駐守。

至於主力部隊,全面攻打沿途城池。

張獻忠大敗的消息傳來,黃州府轄內的州城和縣城,幾乎都是望風而降。

既然抓不住張獻忠,把他的地盤全佔了便是!

(求月票。)

(本章完)

第473章 471【江山圖畫裡】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576章 5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474章 472【業餘皇室狩獵】第757章 754【英荷戰爭】第298章 296【家有賢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00章 896【熱情體貼的西班牙人】第463章 461【日本使團】第192章 190【督師的手段】(爲盟主“v尼瑪第931章 927【賞罰】第295章 293【浙中秀才起義】第535章 532【試探】第374章 372【救援】第597章 594【今之澳門】第652章 649【急行追擊】第783章 780【喀爾喀蒙古崛起】第757章 754【英荷戰爭】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718章 715【龐太師論政】第858章 854【抽籤駐防】第11章 011【賊敗】第724章 721【相差懸殊的平民教育】第1035章 1031【鄉士與村吏】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77章 上架感言第658章 655【墾殖】第315章 313【殉國者多】(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464章 462【南京見聞】第996章 992【殺俘】第667章 664【麻煩的婚事】第390章 388【四川局勢】第14章 014【奉劍童子】第946章 942【朝鮮的思想劇變】第991章 987【倭將奴和扶桑姬】第707章 704【苦哈哈的荷蘭陸軍】第165章 163【酣戰】第999章 995【漠北】第298章 296【家有賢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76章 【番外六】第931章 927【賞罰】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583章 580【固始汗?歸義王!】第630章 627【久米三十六漢姓】第625章 622【皇帝要納妃】第783章 780【喀爾喀蒙古崛起】第177章 175【搶掠】第163章 161【誰是反賊?】(爲盟主“這個是第953章 949【北緯38.65度線】第736章 733【哈巴羅夫開大眼兒】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848章 844【官方走私】第583章 580【固始汗?歸義王!】第385章 383【女官考試】第198章 196【贛州水戰】(爲盟主“暫時空缺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639章 636【戰法の奧義】第936章 932【木薯和人口】第136章 134【士紳組團】(爲盟主“皎皎明月第832章 828【幾何問題】第779章 776【江蘇鹽政】第335章 333【即將北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42章 639【憲法刊行】第570章 567【追擊】第1042章 1038【幕府副將軍】第407章 405【大戰爆發】第128章 126【就抱一會兒】第6章 006【踏破天】第604章 601【羣架】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547章 544【黃河血戰】第431章 429【瘟疫與洪水】第392章 390【龍華民】(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05章 303【兵不血刃殺穿浙江】(爲訂閱投第750章 747【島主進化史之二】第913章 909【東科會盟】第498章 495【合兵馬尼拉灣】第827章 824【浪人林老實】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993章 989【尼布楚】第658章 655【墾殖】第668章 665【倉頡館】第771章 768【瀆神者?】第24章 024【訓詁學】第62章 061【詭辯】第463章 461【日本使團】第680章 677【一步錯,步步錯】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19章 019【鬼話連篇】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1069章 1065【終章四】第628章 625【嘉禾祥瑞】第332章 330【大同正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468章 466【朝鮮變天】第246章 244【精銳得有限】第198章 196【贛州水戰】(爲盟主“暫時空缺
第473章 471【江山圖畫裡】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576章 5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474章 472【業餘皇室狩獵】第757章 754【英荷戰爭】第298章 296【家有賢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00章 896【熱情體貼的西班牙人】第463章 461【日本使團】第192章 190【督師的手段】(爲盟主“v尼瑪第931章 927【賞罰】第295章 293【浙中秀才起義】第535章 532【試探】第374章 372【救援】第597章 594【今之澳門】第652章 649【急行追擊】第783章 780【喀爾喀蒙古崛起】第757章 754【英荷戰爭】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718章 715【龐太師論政】第858章 854【抽籤駐防】第11章 011【賊敗】第724章 721【相差懸殊的平民教育】第1035章 1031【鄉士與村吏】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77章 上架感言第658章 655【墾殖】第315章 313【殉國者多】(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464章 462【南京見聞】第996章 992【殺俘】第667章 664【麻煩的婚事】第390章 388【四川局勢】第14章 014【奉劍童子】第946章 942【朝鮮的思想劇變】第991章 987【倭將奴和扶桑姬】第707章 704【苦哈哈的荷蘭陸軍】第165章 163【酣戰】第999章 995【漠北】第298章 296【家有賢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76章 【番外六】第931章 927【賞罰】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583章 580【固始汗?歸義王!】第630章 627【久米三十六漢姓】第625章 622【皇帝要納妃】第783章 780【喀爾喀蒙古崛起】第177章 175【搶掠】第163章 161【誰是反賊?】(爲盟主“這個是第953章 949【北緯38.65度線】第736章 733【哈巴羅夫開大眼兒】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848章 844【官方走私】第583章 580【固始汗?歸義王!】第385章 383【女官考試】第198章 196【贛州水戰】(爲盟主“暫時空缺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639章 636【戰法の奧義】第936章 932【木薯和人口】第136章 134【士紳組團】(爲盟主“皎皎明月第832章 828【幾何問題】第779章 776【江蘇鹽政】第335章 333【即將北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42章 639【憲法刊行】第570章 567【追擊】第1042章 1038【幕府副將軍】第407章 405【大戰爆發】第128章 126【就抱一會兒】第6章 006【踏破天】第604章 601【羣架】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547章 544【黃河血戰】第431章 429【瘟疫與洪水】第392章 390【龍華民】(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05章 303【兵不血刃殺穿浙江】(爲訂閱投第750章 747【島主進化史之二】第913章 909【東科會盟】第498章 495【合兵馬尼拉灣】第827章 824【浪人林老實】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993章 989【尼布楚】第658章 655【墾殖】第668章 665【倉頡館】第771章 768【瀆神者?】第24章 024【訓詁學】第62章 061【詭辯】第463章 461【日本使團】第680章 677【一步錯,步步錯】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19章 019【鬼話連篇】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1069章 1065【終章四】第628章 625【嘉禾祥瑞】第332章 330【大同正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468章 466【朝鮮變天】第246章 244【精銳得有限】第198章 196【贛州水戰】(爲盟主“暫時空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南县| 定南县| 香河县| 鸡泽县| 攀枝花市| 治县。| 师宗县| 威信县| 和静县| 巨鹿县| 都兰县| 阜宁县| 绥宁县| 株洲市| 清远市| 年辖:市辖区| 河曲县| 汤原县| 宿迁市| 扎兰屯市| 钦州市| 那坡县| 肇庆市| 建始县| 兴文县| 深州市| 梁河县| 钟山县| 蚌埠市| 贵阳市| 始兴县| 威宁| 苍溪县| 珠海市| 陈巴尔虎旗| 吉隆县| 左权县| 平昌县| 信丰县| 江门市|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