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010【夜襲】

第10章 010【夜襲】

對於聰明人而言,有些道理一點就通。

王用士、費映環、魏劍雄等人,完全陷入了思維誤區,只想著如何防守縣城,卻沒考慮過可以主動出擊。

畢竟這是崇禎元年,農民起義還沒成爲普遍現象。

作爲知縣,王用士第一次遇到農民軍,而他手裡只有少數衙役,守城都還得連夜招募鄉勇。

趙瀚獻策,純屬臨時起意,甚至不清楚敵軍情報。

當時,他看到李主簿的頭顱,被人拎著沿街示衆,這才下定決心賭一把。

能殺主簿平民怨,知縣是個狠人??!

既然是狠人,那就給出冒險計策。這叫看人下碟,也叫問客殺雞。

若換成一個庸碌之官,趙瀚肯定獻保守之策,他纔不會自討沒趣呢。

再次返回縣衙,待遇又不一樣,有吏員全程護送引導。

趙瀚雖然立下大功,卻並未沾沾自喜,態度恭敬的拱手說:“敢問老先生尊姓大名。”

估計是王知縣殺人立威,趙瀚又得知縣賞識,這個文吏不敢怠慢,賠笑著回答:“免尊,姓楊,喚作守中,縣衙禮房一小吏而已。”

“原來是楊先生?!壁w瀚恭維道。

文吏忙說:“不敢當先生之稱。”

一路閒聊,漸至縣衙大門口。

大門西側設一門亭,地面明顯磨損嚴重,想必平時經常有人進出。

趙瀚隨口詢問:“那是什麼所在?”

文吏介紹道:“此乃申明亭,專用於和解小案?!?

趙瀚頗感興趣,忙問其細節。

經過文吏一番解釋,趙瀚的固有認知被顛覆,原來明代審案不是直接擊鼓升堂。

縣衙大門西側,必建有申明亭。

財產糾紛、打架鬥毆等民事案件,得先到申明亭進行勸解。

案件雙方的裡甲長官,還有縣衙的相關文吏,一起對當事人陳說利害。若能庭外和解,則用不著打官司。若雙方都不肯讓步,那就擬狀擊鼓立案,由縣太爺親自升堂審理。

是不是非常熟悉?

司法調解??!

這玩意兒是朱元璋首創的,可以把各地州縣長官,從雞毛蒜皮的小事裡解放出來。

當然也有缺陷。

隨著大明吏治敗壞,縣衙主官們開始怠政,啥事兒都讓文吏去處理。文吏可以和裡甲長勾結,在司法調解階段,威逼當事人讓步,導致弱勢方總是吃啞巴虧,許多積年老吏甚至因此掌控民事大權。

既然穿越回到古代,就必須瞭解各種社會情況,否則今後打官司都不知道該走哪扇門。

見趙瀚問這問那,似乎對縣衙很感興趣,文吏主動客串起了導遊。

他指著縣衙的第二道門說:“此乃儀門,並不常開。只有知縣上任、迎接貴賓、祭祀慶典……此類喜慶日子,纔會打開儀門出入。”

趙瀚立即領會:“禮儀之門。”

“小公子正解,”文吏又指著儀門東側的偏門,“此乃人門,又稱喜門,供縣尊及親隨出入?!?

趙瀚指著西側的偏門問:“那道門呢?”

文吏解釋:“那是鬼門,又稱絕門。用於提審重犯,或者押解死囚赴刑?!?

趙瀚說道:“晦氣?!?

“可不正是晦氣嗎?靠得近些都陰風陣陣。”文吏笑著說。

儀門之內是大堂,知縣升堂審案的地方。

大堂東西兩側,是錢糧庫和武備庫,縣衙六房分置左右。錢糧庫由縣丞負責,相當於財務室兼檔案室;武備庫由典史負責,裡頭放著刑具、兵器及其清單。

“前面便是宅門,在下不便再送。”文吏止步道。

趙瀚拱手說:“多謝?!?

宅門隔絕內外,有門房看守,想見知縣必須通報,不給錢一般不讓進,俗稱“走門子”。

宅門之內是二堂,知縣真正的日常辦公場所,穿過二堂纔到知縣的起居內宅。

趙瀚一路走走停停,牢記縣衙佈局。

這玩意兒是制式的,南北通行,記住一個就記住全部。

“小公子,你回來啦,”侍女笑道,“醫館剛把藥送來,我正準備去煎煮呢?!?

趙瀚忙說:“讓姐姐費心了。”

交談幾句,侍女自去煎藥。

趙瀚來到病牀前,手貼小妹的額頭,還是有些發燙,但體溫已經降下來。

就怕又反覆,忽起忽落,讓人揪心。

趙瀚起身走到窗前,推開窗戶看外面景色,心裡想的卻是夜襲是否順利。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五百壯士很快募集,而且還多出來幾十個。

王用士將這五百多壯士,臨時編爲十二伍。

又挑選二十四人,分別擔任伍長、伍副。也不做旗令訓練,只說擊鼓便前進,聽到敲鑼就撤退。

戰場出錯無所謂,反正他們的敵人更爛。

殺豬造飯,填飽肚子,再喝一碗壯行酒,王用士就親自率領部隊出發。

打著火把前進,王用士邊走邊說:“大昭兄,還打算繼續科舉?”

費映環一手握著劍柄,一手高舉火把,嘆息道:“吾弱冠之年便中舉,會試已考了二十年,總不可能半途而廢吧?”

“若一直科舉不第,難不成還要再考二十年?”王用士勸道,“別再考了,使錢去吏部走門路,以你費氏先祖的蔭澤,輕輕鬆鬆就能弄到一個知縣。”

費映環嘀咕道:“我考進士,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整個鉛山費氏。”

王用士不再說話,感覺費映環怪可憐的。

鉛山費氏,在第六代、七代和八代達到頂峰,每代平均兩個進士,舉人和秀才更是無數。

叔侄連登一甲,父子並中五魁,兄弟同爲閣部。

何其風光!

可從第九代開始,鉛山費氏開始衰落,竟連一個進士都不出。

第十代更慘,全是些秀才,費映環屬於唯一的舉人。

他是全族的希望,費氏主宗,還有分出去的橫林費氏、河口費氏、烈橋費氏、鵝湖費氏……都指望他光耀家族,費映環怎敢不繼續考下去?

費映環道:“休提這些,今日酣暢殺賊,也算沙場建功了?!?

王用士搖頭慨嘆:“這算哪門子的沙場建功?一羣餓得走投無路的饑民而已。大昭兄打仗在今夜,愚弟打仗卻在今後,造福一方纔是我的戰場。靜??h百廢待興,不知得耗多少心血,才能夠恢復些許生氣。”

費映環安慰道:“你安民,我讀書,與君共勉吧?!?

“噠噠噠噠!”

黑暗中,一騎奔來。

魏劍雄翻身下馬:“縣尊,公子,快將火把滅了。”

王用士問道:“敵情如何?”

魏劍雄譏笑道:“那賊首踏破天,根本就不會打仗。別說派出哨探,竟連營寨都不扎,亂賊散住於鎮內民房,只在鎮外扔出幾人守夜?!?

王用士瞬間安心,此戰必然勝利,當即下令道:“火把全部熄滅,前後抓住同伴腰帶,嘴裡銜著筷子噤聲行軍!”

五百多勇士,漸漸接近獨流鎮。

費映環、魏劍雄主僕倆,帶二百多人埋伏於鎮南待命。

王用士親率二百多人,繞去鎮東準備突襲。

鎮西是運河。

鎮北留給亂民潰逃。

王用士悄然繞去小鎮東側,稍許歇息準備,對揹著大鼓的陳典史說:“你來擊鼓!”

“遵命!”陳典史頗爲忐忑,又有些興奮。

王用士又說:“傳令下去,點燃火把!”

“咚咚咚咚咚!”

“殺呀,蕩平賊寇!”

寂靜深夜,沉悶的鼓聲響起,一支支火把被點燃,同時伴隨激烈的喊殺聲。

鎮南方向,費映環立即率衆響應。

幾百臨時招募的勇士,將三千多支火把插在地上,又揮舞著火把嘶聲大喊,瞬間造成千軍萬馬的假象。

(本章完)

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464章 462【南京見聞】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67章 066【趙濯塵】第228章 226【擴張計劃提前】第864章 860【那萊王復國】第361章 359【春聯】第684章 681【三路開花】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761章 758【騎士比武】第532章 529【天子親耕】第253章 251【三十人奪城】第3章 003【津門風雨】第817章 814【商人的需求】第772章 769【回國】第930章 926【兩個國公沒了】第878章 874【平南軍民府】第328章 326【三原主義】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748章 745【海難漂流記】第30章 030【龐夫子】第1055章 1051【大宛,大宛!】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214章 212【官匪密約】第680章 677【一步錯,步步錯】第361章 359【春聯】第997章 993【炸城】第971章 967【爲國納妾】第972章 968【大金礦】第287章 285【集體去江西】(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38章 436【海魚和海帶】第391章 389【賺翻了的鄭氏】第820章 817【張煌言】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55章 054【自力更生】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580章 577【瓦剌歸附】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263章 261【斷糧就能收回澳門】(爲企鵝大第424章 422【軍心與紀律】第394章 392【黃帝紀元與新曆】第81章 079【黑夜盜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68章 964【分封開拓?】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392章 390【龍華民】(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28章 226【擴張計劃提前】第561章 558【礦工】第77章 上架感言第493章 490【以血還血】第688章 685【又是個不守軍紀的】第409章 407【孤身奪城】(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371章 369【堅守】第706章 703【mafang】第704章 701【八國聯軍】第965章 961【SSS級大皇帝】第121章 119【朝堂】第975章 971【外敵入侵】第828章 825【一人俘虜數百】第836章 832【小國林立】第37章 感謝各位大神!第847章 843【不止航海家那麼簡單】第503章 500【一直圍到死】第570章 567【追擊】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681章 678【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37章 235【孽畜】第321章 319【朝鮮廢主】第787章 784【朱洪武再世?】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617章 614【樂不思蜀】第182章 180【知縣的遺言】第266章 264【鄭氏父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55章 951【聰明人】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896章 892【石油】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1021章 1017【祖國是中國】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726章 723【緬甸侵土】第517章 514【熱氣球】第1076章 【番外六】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593章 590【安南侵土】第583章 580【固始汗?歸義王!】第41章 040【天元術?】第679章 676【墮落的武官】第247章 245【商賈獻城】第977章 973【資深流寇的戰法】第87章 085【黃家鎮,黃老爺】(爲企鵝大佬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415章 413【反覆橫跳】第56章 055【紅油辣子】第783章 780【喀爾喀蒙古崛起】
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464章 462【南京見聞】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67章 066【趙濯塵】第228章 226【擴張計劃提前】第864章 860【那萊王復國】第361章 359【春聯】第684章 681【三路開花】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761章 758【騎士比武】第532章 529【天子親耕】第253章 251【三十人奪城】第3章 003【津門風雨】第817章 814【商人的需求】第772章 769【回國】第930章 926【兩個國公沒了】第878章 874【平南軍民府】第328章 326【三原主義】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748章 745【海難漂流記】第30章 030【龐夫子】第1055章 1051【大宛,大宛!】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214章 212【官匪密約】第680章 677【一步錯,步步錯】第361章 359【春聯】第997章 993【炸城】第971章 967【爲國納妾】第972章 968【大金礦】第287章 285【集體去江西】(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38章 436【海魚和海帶】第391章 389【賺翻了的鄭氏】第820章 817【張煌言】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55章 054【自力更生】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580章 577【瓦剌歸附】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263章 261【斷糧就能收回澳門】(爲企鵝大第424章 422【軍心與紀律】第394章 392【黃帝紀元與新曆】第81章 079【黑夜盜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68章 964【分封開拓?】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392章 390【龍華民】(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28章 226【擴張計劃提前】第561章 558【礦工】第77章 上架感言第493章 490【以血還血】第688章 685【又是個不守軍紀的】第409章 407【孤身奪城】(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371章 369【堅守】第706章 703【mafang】第704章 701【八國聯軍】第965章 961【SSS級大皇帝】第121章 119【朝堂】第975章 971【外敵入侵】第828章 825【一人俘虜數百】第836章 832【小國林立】第37章 感謝各位大神!第847章 843【不止航海家那麼簡單】第503章 500【一直圍到死】第570章 567【追擊】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681章 678【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37章 235【孽畜】第321章 319【朝鮮廢主】第787章 784【朱洪武再世?】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617章 614【樂不思蜀】第182章 180【知縣的遺言】第266章 264【鄭氏父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55章 951【聰明人】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896章 892【石油】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1021章 1017【祖國是中國】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726章 723【緬甸侵土】第517章 514【熱氣球】第1076章 【番外六】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593章 590【安南侵土】第583章 580【固始汗?歸義王!】第41章 040【天元術?】第679章 676【墮落的武官】第247章 245【商賈獻城】第977章 973【資深流寇的戰法】第87章 085【黃家鎮,黃老爺】(爲企鵝大佬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415章 413【反覆橫跳】第56章 055【紅油辣子】第783章 780【喀爾喀蒙古崛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泉县| 隆回县| 湖口县| 娄底市| 额尔古纳市| 天长市| 浦江县| 紫金县| 延长县| 赤壁市| 通山县| 密山市| 稻城县| 锦屏县| 株洲市| 孙吴县| 将乐县| 延庆县| 崇文区| 双柏县| 泾源县| 抚顺市| 永昌县| 得荣县| 怀安县| 泗水县| 梁平县| 朝阳市| 保靖县| 诏安县| 吴桥县| 乐平市| 温宿县| 云阳县| 邢台县| 祁东县| 新乡市| 措勤县| 曲靖市| 库尔勒市| 揭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