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臺上的人滔滔不絕,口若懸河,這更加透露出了這個男人深厚的文學底蘊以及滿腹的才華。腹有詩書氣自華,原來,男人也可以如此。諾言,如果當初你學了中文,是不是也會是這個樣子?
——米萊
“自我介紹一下,我姓白。”話說完,右手便拿起粉筆,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白字。
從這個男人簡單的開場白中,米萊便可以斷定,他和方諾言是一個地方的人。然而,說實話,這個男人的性格並不像B市人。至少,他的開場白透露出了這點。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從他的口中說出,聲音並不大,也並沒有太多的氣魄。
擡起頭看了看黑板,如方諾言一樣,這個姓白的男人也寫得一手好字。米萊忽然感覺奇怪,這個世界是不是都顛倒了。女人的字寫得越來越難看,而男人的字寫得越來越好看。
字如其人,這句胡一點也不假。他的字如他的人一樣好看。
文弱書生,這是米萊對這位白老師的第一印象。
“學好語文,其實最關鍵的不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書本以外的知識。多讀書,纔是最重要的。”
聽到這句話後,米萊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是的,她很贊同這句話。
然而接下來的一切,卻出乎了米萊的意料。
“曹操做了丞相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做了主公。”
手拿著語文教科書的男人並沒有講課,反而講起了三國。
曹操、周瑜、孫權、劉備、大小喬、董卓、諸葛亮,男人將三國裡的人物關係分析的清清楚楚,講的是惟妙惟肖。
而米萊並不太喜歡讀三國,所以對裡面的人物關係並不甚瞭解。聽了他的分析後,米萊對三國漸漸產生了興趣,人物關係也越發地明朗,因此米萊也越發地欣賞這個男人。
一連兩節課都是如此。
到了第三節課,這位白老師終於切入了正題。
第一課,是毛澤東的一首詞。
“大家先自己讀一遍這首詞,一會兒我有問題。”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讀到這句話,米萊忽然感受到了一種魄力。
好喜歡這句話,好喜歡。
“好了,大家安靜一下。我想問,讀完了這首詩,大家有什麼感受?”
“來,吳敏,你說一下。”
“嗯,嗯。”吳敏支吾了半天也沒有說出來。
“好,先坐下再想想。米萊,你怎麼想?”
“嗯,大氣。”想到自己剛纔讀到的那句話,米萊毫不猶豫地說了出來。
“嗯,這首詞的確給人一種很大氣的感覺。讀著就會有一種力量積蓄在心裡。毛澤東是一位領導者,這首詩無疑體現了他的氣魄。”
“還有別的嗎?”白老師又繼續叫人。
就這樣,一節課就過去了。
諾言,原來不只是江南出才子,每個地方都有才子。他何其有幸,能夠幹自己喜歡的職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你沒有他那麼幸運。諾言,未來的我會有他那麼幸運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