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零五章 國本

顏真卿沉聲應諾,身邊傳來李瑁的責怪聲:“顏真卿,你怎麼回事?陛下親自來賑濟百姓們,你也不安排安排。弄這些衣衫襤褸的百姓們在這裡,這是要給陛下難堪麼?你是不是將全城的叫花子都給聚集於此了?你安得什麼居心?”

顏真卿一愣,面沉如水拱手道:“壽王殿下此言何意?”

“何意?這些百姓不知禮數,陛下車駕前來都沒人跪迎接駕,一個個都跟木頭桿子似的。還有,你既提前安排,怎不篩選些衣著整潔之人?這些人這副樣子,你是給誰難堪?給父皇難堪麼?”李瑁冷聲道。

顏真卿眉頭緊鎖看了玄宗一眼。他發現玄宗似乎並沒有制止李瑁之意,心中明白這些話恐怕也是玄宗想說的,只是他不想親自說出口來罷了。

“壽王殿下此言差矣。陛下心憂百姓疾苦前來賑濟乃是愛民之心,天恩仁慈之舉,可不是來走過場的。下官確實被告知要篩選受恩百姓,以免冒犯天顏。但下官認爲,陛下既是來賑濟難民,便該知道百姓的現狀和疾苦,而不能弄虛作假。壽王殿下說我顏真卿將全城的叫花子都召集於此來給陛下難堪,下官可當不得如此言語。實際上此處之民皆爲劍南隴右等地的難民的常態。他們沒吃沒穿沒地方住,從亂起至今已經快十個月的時間,天天便在饑荒顛沛之中渡過,難道壽王還指望他們衣著整潔面目乾淨麼?能活著便是大幸了。”顏真卿沉聲道。

“你這是危言聳聽,哪有你說的那麼嚴重?本王並非沒有在城中走動,也沒見情形如此嚴重。”李瑁斥道。

顏真卿沉聲道:“壽王殿下當真深入難民聚集之地探訪過麼?王相國在四城設立了難民聚居之地,集中賑濟的十餘處難民聚居之所壽王去過麼?走在大街上可不算是探查難民之苦,因爲那是位了城中正常秩序考慮,沒有讓這些百姓們在大街上自由出入。真實情形壽王知道幾分?”

“你顏真卿又來了成都幾日?倒像是很瞭解情形一般。”李瑁曬道。

顏真卿沉聲道:“下官接手才數日,自然未能全面瞭解,但這幾日我都是在各處難民聚集之地巡察,難民們的處境我還是瞭解的。倒要問問壽王,你知道劍南等地難民有多少麼?每日需要多少糧米賑濟麼?壽王知道有多少百姓沒有禦寒的居所麼?有多少人沒有禦寒冬衣麼?”

李瑁咂嘴道:“我怎知道?我又不是主管此事之人。”

顏真卿淡淡道:“壽王既全不知情,便不要妄下結論。難民的現狀便是眼前的這個樣子,我之所以沒有做安排,便是要陛下和諸位王爺和官員們都看看百姓們在遭什麼罪。他們都是我大唐子民,他們在受苦受難,我們難道還要掩飾他們的處境不成?”

李瑁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片刻後不甘心的道:“即便如此,陛下車駕親臨,他們怎麼連一點感恩之心也無,一個跪拜的都沒有,這是失禮之行。你該命人告訴他們立刻跪迎聖駕纔是。”

顏真卿道:“壽王殿下,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他們陷於水火之中,又怎麼苛求他們禮節完備?只要朝廷賑濟得當,平叛得力,讓他們能吃飽穿暖迴歸故土,他們自然會對陛下感恩戴德。否則強迫他們又有何用?”

“你……”李瑁被噎的滿肚子火氣,偏偏鬥嘴他是鬥不過顏真卿的,那日和顏真卿初次見面的一場爭論便沒有得手,此刻已經是第二次失敗了。

“說的好啊,顏中書。這番話甚是有理。”有人在旁大聲道。李瑁氣的要命,轉頭看去,發現說話的是自己的二十六弟豐王李珙。

“二十六弟,看來你見這些百姓怠慢父皇倒是很高興了。”李瑁冷冷道。

“十八皇兄,你也不用給我扣大帽子。局勢如此糜爛,難道還要粉飾太平弄虛作假不成?楊國忠安祿山這些人當年可都是在父皇面前乖巧的很,滿口甜言蜜語的哄騙父皇,然而他們確實口蜜腹劍的逆臣。一個誤國,一個謀逆,難道不該引以爲鑑?”李珙挺身針鋒相對的道。

李珙此言一處,四周的空氣都似乎變得冰冷,這話說的太冒失了些,這等話誰敢當著玄宗的面說出來?李珙太不知輕重進退了。就連顏真卿也嚇了一條,這些話他也是不敢說的。

玄宗的臉色陰沉的像個鍋底。李瑁知道玄宗心中一定惱怒之極,本想開口添油加醋幾句,讓自己這個二十六弟感受一下父皇之怒。然而他尚未開口,玄宗沉聲喝道:“李瑁,還不退下,幹你該乾的事情去。”

李瑁趕忙住嘴,忽然意識到自己重任在肩,還有大事要辦,於是策馬退下,帶著數名隨從悄悄出了北城門絕塵而去。李珙不知輕重,還以爲玄宗呵斥李瑁是認同自己的那番話,喜滋滋的湊上前來。

“李珙,這些話是王源教你的吧,跟著他你倒是長進了不少啊。”玄宗淡淡道。

“倒也不全是王

相國的教誨,兒臣自己也悟出來不少。”李珙得意的道。

玄宗道:“很好,你學會自己悟出道理了,很是難得。既然如此,你不該跟在朕身邊做些閒務,而該回去閉門讀書參悟大道。你回去吧,朕不能耽擱你長進學問。”

李珙意識到玄宗的話意不對勁,愕然道:“父皇……兒臣……”

“還不退下。朕的話你也要違抗麼?是不是要跟朕來一番激辯?”玄宗喝道。

“兒臣……不敢。”李珙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般癟了下去,到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惹怒了父皇了。

“二十六弟,快回去悟道吧,改天跟咱們幾個兄長也談談大道理,讓咱們也長長見識。”十三皇子穎王李璬幸災樂禍的冷笑道。

“是啊是啊,二十六弟,兄長們都想聽你的教誨呢。”十二皇子儀王李璲在旁冷笑附和道。

李珙面如死灰,無言拱手退下。

玄宗轉頭來對著顏真卿溫言道:“顏真卿,你很好,朕的身邊正需要你這樣耿直的臣子。你做的對,原該毫不隱瞞,讓朕知道實情。朕最恨受人矇蔽了。李瑁的話你不要放在心上,他也是出於對朕的維護,見到百姓們無禮,便忍不住說話了。”

顏真卿忙道:“陛下聖明,是臣之過。臣事前安排了他們行禮迎駕,卻不知百姓們怎麼就不遵照而行。臣這便去讓他們跪迎聖駕。”

玄宗擺手道:“不必了,強扭的瓜不甜,朕沒有保護好他們,也不怪他們如此待朕。咱們還是抓緊時間賑濟百姓爲好,然後朕還想聽聽你關於目前百姓急缺多少物資和居處的稟奏呢。”

顏真卿長鞠拱手道:“遵旨。”

……

初更時分,王源府中前廳之中燭火閃爍,幾道簡單的菜餚擺在桌上,王源坐在主位,顏真卿韋見素分別坐在左右客位。這二人正是應王源之邀來府中商談事情的。

婢女送上了最後一道冒著熱氣的菜餚後退下,王源伸手抓起酒壺爲兩人斟酒。顏真卿和韋見素忙起身連道不敢,王源執意替二人斟滿了酒,舉杯笑道:“二位,回成都來這幾日大夥兒都忙的不可開交,也沒時間來聚上一聚。雖然我府中酒無好酒菜無佳餚,只是尋常的幾樣酒菜,但也算是我的心意,咱們也算是聚一聚聊一聊。來,喝酒。”

顏真卿和韋見素忙捧起酒杯,三人一飲而盡。

“吃菜吃菜。”王源用筷子指著熱騰騰的幾盤菜道:“這幾盤菜雖然不是什麼好菜,但這可都是我的夫人親自下廚炒的菜。聞聽兩位來做客,我家夫人便決定親自下廚弄菜。話說平日我都沒這般口福讓她下廚做菜給我吃,今日倒是沾了二位的光了。”

韋見素和顏真卿一聽,連聲道:“這可如何是好?怎能讓相國夫人親自下廚?罪過罪過。”

王源笑道:“她的意思是感謝你們爲我提輕之勞。政事堂中你我三人爲首,但實際上事兒大多是你們二位操勞,我卻是個不善於理政的。我家夫人親自下廚便是感謝你們幫我做了許多事情。來,嚐嚐手藝如何?”

韋見素和顏真卿連連謙遜,夾了菜入口,菜燒的一般,但兩位依舊讚不絕口,高挑大指。三人喝了幾杯酒,吃了幾口菜,酒入血液流轉循環,頓時謹慎拘謹之心散去,氣氛也變得自然了許多。

“相國,卑職跟你稟報一下賑濟難民之事,以及下午陛下去賑濟百姓的事情吧。相國忙碌,可能不知道下午的情形。”顏真卿放下筷子摸了一把鬍鬚上的菜汁道。

王源笑道:“今日不是來請你們談賑濟之事的,不過顏先生要談,我也想聽聽情形。今日我去城外勘察成都周邊防務之事,卻沒有隨同陪駕。”

“是啊是啊,陛下也說了,相國事務繁忙,不去陪駕也情有可原。”韋見素笑道。

顏真卿道:“其實陛下此次要親自賑濟,我是不同意的,只是沒能勸阻住陛下。”

王源笑道:“哦?何出此言?陛下出面賑濟,豈非更讓難民感受皇恩浩蕩?”

顏真卿道:“相國,眼下時間緊迫,陛下這麼一折騰又耽擱了我兩天時間。天氣越來越冷,百姓們的安置迫在眉睫。現在不是賑濟糧食的時候,相國撥給的十幾萬石糧食已經基本保證了難民們的糧食供應,經陛下之手還是經我們之手發放都是一樣的。現在最急迫的便是過冬的房舍安置,陛下若是這次賑濟能真正解決一些難民的住處安置,倒纔是正經。只是發發糧食而已,在我看來卻是不必了。”

王源哈哈笑道:“顏先生說話還是這般不管不顧,幸虧是咱們私底下說話,要是讓陛下聽到了,還不氣的大罵你一頓。”

韋見素笑道:“相國不知道呢,顏先生下午在陛下面前也是這麼說的呢。壽王質疑百姓不跪迎聖駕,還說顏先生將全城的叫花子和不識禮數的百姓弄去北城給陛下難堪,顏先生

好一頓教訓壽王呢。”

王源笑道:“哦?怎地又和壽王槓上了?”

顏真卿自顧自喝了一口酒道:“說起來我就有氣。大唐已經到了這地步了,有些人還是頤指氣使,不知艱難。陛下去賑濟其實也是好事,但卻要我提前篩選些衣著整潔面目乾淨的百姓去冒充難民,說是不能讓陛下太過難堪?這是什麼道理?把賑濟當做作秀麼?七八名王爺前呼後擁的帶著隨從浩浩蕩蕩的前往,他們當是在陪駕出巡遊玩麼?我都不願多說他們,連王相國都騰出了宅院安置了十名難民,我以此事請求王爺們能效仿相國爲朝廷表率,然而他們的回答沒把我氣死,都這個時候了,還只顧著爲自己著想。哎,,陛下英明一世,皇子們怎麼都這麼……不成器。全無乃父之風。”

顏真卿一口喝乾了杯中酒,自己伸手拿酒壺斟酒,滿臉激憤之意。顯然在安置難民住宅之事上受了皇子們的氣。

“顏中書,可不要口不擇言。傳出去可了不得。”韋見素忙勸阻道。

“傳出去?咱們這裡三個人,,誰會傳出去?相國會說麼?除非韋左相你去稟報。再說了,我顏真卿可不怕被陛下知道,傳到陛下耳中我也不怕你,當著陛下的面我也敢說。”顏真卿叫道。

韋見素愕然道:“這是什麼話?我怎會去告訴陛下?我的意思是,說這些也無用,王爺們都是蜜罐子裡泡大的,他們很多事都不明白,你著急上火也是無用。”

顏真卿哼了一聲不出聲,韋見素看著王源道:“相國勸解勸解他,他這幾日壓力頗大,受了不少氣,心中怕是不平和。”

王源微笑點頭,對顏真卿道:“顏先生,莫要生氣,事情若是好辦,有豈輪得到你顏真卿來辦?隨便找個人不就成了?正因爲難辦,我才舉薦了你來辦嘛。韋左相說的很在理,少抱怨,多做事,但求問心無愧便可。王爺們不願帶頭接納安置難民過冬也沒什麼?還有大批的人是願意的,何必去爲他們生氣?”

顏真卿長嘆道:“我可不是爲了他們不願接納安置難民而生氣,我是憂心……憂心於大唐江山社稷,憂心於未來誰能成爲合格的繼位之人。皇子們都這麼不成器,連簡單的安民平亂的道理都不懂,大唐未來還有希望麼?陛下一旦龍馭上賓,誰可爲繼?”

王源一愣,旋即微笑道:“原來顏先生是憂心於此,難道顏先生已經在考慮國本之事了麼?”

顏真卿看著王源道:“不是顏某指謫相國的不是,這件事本來相國該挑頭計議的。太子之位空懸,陛下也已年邁,國本之事懸而未決,軍心民心都難安定。此乃第一等要務,而相國你至今不起頭上奏,率羣臣計議此事,此乃相國之失。”

王源愕然苦笑道:“又怪上我了?”

韋見素也苦笑道:“顏中書是不是喝多了,這事兒怎麼能怪相國?相國領兵在外出生入死,這一年來幾無餘暇,在成都待的時間不足一月,哪有時間來計議此事?莫忘了,你可是相國冒死救出來的,現在來說這樣的話。”

顏真卿叫道:“我寧願相國先定國本再去救我,哪怕是我死了也沒什麼。”

韋見素斥道:“顏中書,你可真的喝醉了。”

王源忙擺手笑道:“顏先生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在顏先生心中是社稷爲先的,個人生死榮辱倒是其次了。這纔是高風亮節忠貞之臣呢。那麼顏中書既然提及此事,可見此事非顏中書一人心中所想。咱們今日正好三個人也聚在一起,何妨談談這太子之位的事情,計議一下合適的人選,也好早日解決這國本之憂,你們看如何?”

王源叫這兩人前來,本就是要商議上本奏議立太子之事,沒想到自己還沒來得及開口,喝了幾杯酒的顏真卿倒是先說出來了,這倒省了王源起話頭。不知道顏真卿是當真認爲立太子是迫在眉睫之事,還是他看出來自己今日請他們前來的用意而提前說出來,若是後者的話,王源倒對顏真卿刮目相看了。這說明這個顏真卿可並不迂腐固執,而是心細如髮揣摩到了自己的心思。此舉若非是故意試探,便是有逢迎自己之意了。

顏真卿拍手叫好,韋見素也微笑道:“相國既有此議,咱們說說此事也自無妨。其實也沒什麼好計議的,相國說皇子當中誰是合適的人選,咱們便一起上奏便是。”

“這是什麼話?國本乃極爲慎重之事,怎可如此隨意?要論,也要將幾位皇子的優劣對比一番,推舉出最合適的人選才是。豈能潦草從事?那是對大唐江山社稷的不負責任。”顏真卿連連搖頭道。

韋見素甚是無語,他其實早就揣摩出今日王源邀請他們前來的來意,甚至他都能揣摩出王源心目中的那個人選來。顏真卿也不知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非要跳出來說這些話。這個人說好聽點是耿直單純,說難聽點其實就是迂腐愚蠢,不懂眼下情勢如何。

(本章完)

第九四五章 沉舟第四八零章 逼蠱第三五二章 山行上架感言第六七六章 池畔第三三五章 馬腳第一四零章 綁架第六九九章 清算第二十七章 離去第二六九章 劇本第一八八章 察覺第一五四章 月滿第三四五章 夜戰第三八九章 故事第四一三章 大戰(續)第三二七章 消失第一零三零章 狂歡第九五八章—九八八章 長夜(四)第三二二章 狼心第二六二章 殺戮第七三二章 危急第四四七章 西進第八零七章 豐王第九四八章 豪族第一一四章 夜談第一零七三章 極辱第四八八章 風雲第五五九章 進軍第一八三章 別駕第七七四章 擊西第七五五章 秘居(續)第三九八章 重騎第五章 西市第一零四九章 還劍第六八二章 芳辰第一四三章 武鬥(續)第二三四章 報復第九五一章 備戰第一三九章 馬料第六五七章 凌辱第五七四章 藍圖第四五二章 得手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一零一四章 復返第六零六章 隘城第一零一四章 復返第三七二章 回京第一零七一章 潰敗第九二零章 破局(續四)第四八零章 逼蠱第六零二章 戰局(續)第八二八章 飛渡第五十六章 名士第八三六章 三城(續)第三六六章 猶疑第三八七章 真相(二)第九十一章 友誼第八七二章 夜遁(續)第五十二章 墨寶第四八五章 失算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名第三九四章 立威第五一七章 洪流第九九二章 長夜(八)第三零四章 嚴峻第七二四章 劇變第五二四章 三天(續)第五七六章 無生第四二四章 阿蘿第六七五章 封賞第三一六章 避見第二七零章 激將第七六零章 靈犀第六一四章 糧倉第一零五零章 人非第八二二章 荒唐第一零四九章 還劍第七四一章 馬嵬(九)第五三三章 癥結第二二一章 阻撓第八七五章 留名第九五一章 備戰第六一七章 亂戰第一七四章 條件第七五一章 高府第四五六章 進攻第四九六章 刺殺(續)第四一五章 大戰(續三)第三五九章 釋疑第三十四章 人面第二四五章 謀略第八二八章 飛渡第七八二章 對策第二四五章 謀略第九零六章 國本(續)第三七九章 心機第一零六七章 算盤第九九八章 鏖戰第一零六一章 夜訪
第九四五章 沉舟第四八零章 逼蠱第三五二章 山行上架感言第六七六章 池畔第三三五章 馬腳第一四零章 綁架第六九九章 清算第二十七章 離去第二六九章 劇本第一八八章 察覺第一五四章 月滿第三四五章 夜戰第三八九章 故事第四一三章 大戰(續)第三二七章 消失第一零三零章 狂歡第九五八章—九八八章 長夜(四)第三二二章 狼心第二六二章 殺戮第七三二章 危急第四四七章 西進第八零七章 豐王第九四八章 豪族第一一四章 夜談第一零七三章 極辱第四八八章 風雲第五五九章 進軍第一八三章 別駕第七七四章 擊西第七五五章 秘居(續)第三九八章 重騎第五章 西市第一零四九章 還劍第六八二章 芳辰第一四三章 武鬥(續)第二三四章 報復第九五一章 備戰第一三九章 馬料第六五七章 凌辱第五七四章 藍圖第四五二章 得手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一零一四章 復返第六零六章 隘城第一零一四章 復返第三七二章 回京第一零七一章 潰敗第九二零章 破局(續四)第四八零章 逼蠱第六零二章 戰局(續)第八二八章 飛渡第五十六章 名士第八三六章 三城(續)第三六六章 猶疑第三八七章 真相(二)第九十一章 友誼第八七二章 夜遁(續)第五十二章 墨寶第四八五章 失算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名第三九四章 立威第五一七章 洪流第九九二章 長夜(八)第三零四章 嚴峻第七二四章 劇變第五二四章 三天(續)第五七六章 無生第四二四章 阿蘿第六七五章 封賞第三一六章 避見第二七零章 激將第七六零章 靈犀第六一四章 糧倉第一零五零章 人非第八二二章 荒唐第一零四九章 還劍第七四一章 馬嵬(九)第五三三章 癥結第二二一章 阻撓第八七五章 留名第九五一章 備戰第六一七章 亂戰第一七四章 條件第七五一章 高府第四五六章 進攻第四九六章 刺殺(續)第四一五章 大戰(續三)第三五九章 釋疑第三十四章 人面第二四五章 謀略第八二八章 飛渡第七八二章 對策第二四五章 謀略第九零六章 國本(續)第三七九章 心機第一零六七章 算盤第九九八章 鏖戰第一零六一章 夜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都县| 开平市| 略阳县| 慈利县| 大悟县| 苗栗县| 灌阳县| 慈溪市| 娄底市| 昌宁县| 阜康市| 龙井市| 织金县| 井陉县| 蒙山县| 加查县| 嘉鱼县| 日土县| 邻水| 通州市| 胶州市| 怀远县| 临漳县| 二连浩特市| 万全县| 耒阳市| 独山县| 新野县| 综艺| 雷州市| 凉城县| 黄龙县| 巴塘县| 固原市| 保定市| 平山县| 克山县| 安康市| 淳安县| 辰溪县|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