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名

“各位爭論的話題無非是此戰之後咱們該攻城還是不攻城的問題,但我想的卻不是這些。此次我大唐討伐吐蕃國之事,我私下裡和不少人探討過這個問題。我等爲大唐臣子,其實不該妄測聖意,但既然身爲臣子卻又不能不爲陛下分憂,不得不爲大唐著想,故而雖有犯忌之嫌,卻也不能不有所思索。”王源緩緩開口道。

“哥舒大帥,李大帥,咱們都是奉命出征的領軍之帥,我很想知道你們對這次討伐吐蕃的態度。說白了,你們認爲咱們這次討伐吐蕃是爲了滅了吐蕃國,還是僅僅是爲了石堡城之戰而報復吐蕃國?”王源看著哥舒翰和李光弼問道。

哥舒翰沉默不語,李光弼皺眉想了想道:“王節度使,這個問題我也想過多次。其實這本不該是我們想的問題,應該是朝廷的決策纔是。”

王源搖頭道:“李大帥此言差矣,朝廷基於何種原因作出決策?還不是根據戰局麼?朝廷的態度不用我來贅言,不久前你們都接到了陛下的旨意,說要我們進軍邏些城拿下吐蕃國國都。這便是要我們滅了吐蕃國的意思。而若我沒理解錯的話,朝廷一開始的初衷不過是爲了石堡城之戰的大敗而報復懲罰吐蕃國罷了。演變到以滅國爲目的,已經和初衷相悖了。”

李光弼點頭道:“確實如此,朝廷一開始的目的確實是爲石堡城之戰的大敗而報復吐蕃國。但隨著三路大軍的節節勝利,陛下定有了滅國之心。”

王源微笑道:“這就是了,看來你我的理解都無誤。然問題是,以報復爲目的的作戰和以滅國爲目的的作戰是大大不同的。從兵力,出兵策略,兵備等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我直白了說,此次討伐吐蕃國,三路大軍從三個方向攻入吐蕃,若是以報復爲目的,這倒是能夠理解。但若是以滅國爲目的,你不覺的這樣的出兵方式有些可笑麼?本身我三路大軍的總數量也僅有十八九萬而已。且不說這十八九萬的兵力是否能夠滅國,就算能夠憑此兵力滅吐蕃國,也該兵力集結,從一個方向突破,尋求決戰決勝,方可滅了吐蕃國。而非四處開花,最後導致各處兵力都佔劣勢,將本就不佔優勢的兵力還分散出擊。你認爲這種出兵的方式可行麼?”

“這個……本人不敢臆斷。”李光弼皺眉道。

王源笑道:“李大帥,你不敢說,我卻敢說。要想滅國,朝廷一開始便該將兵力集結於一個方向,長驅直入纔是。而且也不該是我們這十八九萬兵馬,起碼應該多一倍的兵力纔有可能。朝廷並非不知吐蕃的實力,他們在青海湖之戰中曾經有過數日增援四十萬兵力的先例,朝廷難道不知道?只能說,勝利矇蔽了雙眼,以爲吐蕃人都是紙糊的,竟然改變了初衷,打起滅國的主意來,這纔是最要命的。哥舒大帥和李大帥在納木錯湖的全軍覆沒,說起來是兩位大帥的冒進,但教我說,那是陛下和朝廷的錯,他們若不是想當然的覺得吐蕃

國可滅而下旨要奪取邏些城的話,你們又怎會這麼不小心,闖入了吐蕃人的伏擊圈?那一敗不是你們的責任,那是陛下的責任。”

衆將驚訝的看著王源,沒人敢說話。大帥當衆指謫陛下的不是,誰也不敢接一句嘴。

李光弼和哥舒翰也嚇了一跳,李光弼忙道:“王節度使萬萬不要亂說,那一敗是我和哥舒將軍的錯,不是朝廷的原因。”

王源笑道:“罷了,你硬是要往身上攬責,我又有什麼法子?你們也不要慌張,這些話我已經寫在了給陛下的奏摺上,陛下不久之後便要親自讀到這些話了,話是我說的,和你們沒關係。”

“啊?大帥,你這是做什麼?可不能胡來啊。”李宓忙道。

王源擺手道:“放心,若陛下因爲這些逆耳忠言而治罪於我,那我也認了。我寫這封奏摺也不是專門去指責陛下,而是爲了另外一件大事罷了。我想提醒朝廷考慮清楚,到底是要滅國還是讓吐蕃簽訂城下之盟,咱們撈些實際的好處爲好。要滅國,便請朝廷再增兵二十萬來。只有將吐蕃尚存的二十萬兵馬盡數殲滅,滅國纔有可能。若朝廷不增兵,想滅國是絕無可能的。我劍南軍和安西軍這八九萬人就算全部都拼了命,也是攻不下邏些城的。這便是我的態度。這封奏摺我已經命人將內容送給了高仙芝高大帥參閱,高大帥同意我的看法,他表示若要上奏,他願意聯名上奏。”

衆人首次聽到王源做了這樣的行動,均感詫異。原來王源早已合格高仙芝就此事做了溝通,這是要聯名上奏要朝廷表明態度了。

“兩位大帥,今日既然討論此事,我也不能不徵求你們二位的意見,我的意思是,朝廷不能這麼變來變去唯唯諾諾,若決心滅國,便做出要滅吐蕃的動作來,而不能期望出現奇蹟。現在的情形也說白了,朝廷期望的奇蹟並不會出現。這就好像期望一個人一餐吃一大鍋飯一樣。雖然這個人很強壯,飯量也不小,但這一大鍋飯卻是無論如何也吃不下的。若朝廷調不來兵馬,便派欽差來授權我們同吐蕃國議和,訂立城下之盟。咱們這些兵馬雖然滅國無望,但是給他們壓力逼著他們訂立城下之盟還是可以的。”

衆人微微點頭,都開始認真的思索這個問題。

“你們剛纔討論的攻城不攻城的問題,其實不是攻下和不攻下的問題,而應該考慮,是攻下此城爲好,還是不攻下爲好。若要攻下此城其實也很容易,大軍在此休整等待下一批補給的到來,下一批補給中有一千枚新造的霹靂彈。這樣咱們便有兩千多枚霹靂彈。我相信只需朝著匹播城頭將這兩千多枚霹靂彈都丟上去,此城必破。但這樣到底好還是不好?破了此城後,此城中的兵馬必會西撤至邏些城。邏些城的格局你們都清楚,背靠高山坐落高原之上,大河環繞,地勢險要。城中再有個二十萬兵馬守著,不付出個十幾二十萬兵馬的性命,想拿

下此城怕是癡人做夢。那麼我們付出傷亡攻下匹播城又有何用?反倒堅定他們固守邏些城的信心。人什麼時候最容易屈服,?那便是明知將死,卻有著一絲活命的機會。一旦沒了退路,反倒將生死置之度外了。既給他們壓力又給他們活路,便會讓他們屈服。當然,朝廷若是能調集二三十萬大軍來,那便另當別論了。但我想,朝廷恐怕派不來這麼多兵馬,突厥契丹虎視眈眈,朝廷怕是不敢冒這個險。所以和議是最完美的結局。”

王源侃侃而談,將心中的想法和盤托出。朝廷僥倖的心理和玄宗好大喜功卻不看實際情形的作法讓王源很不感冒,這一次他決定主動主導此事,決不能讓玄宗的好大喜功害了自己苦心經營的劍南軍。玄宗已經將王忠嗣毀了,哥舒翰和李光弼也毀在他的好大喜功上,自己可沒那麼蠢,需要點醒玄宗纔是。

李光弼和哥舒翰沉思良久,兩人從內心中其實都是贊同王源所說的,但他們也只是想想而已,從不敢真正的去表達出來,更別說上奏朝廷要求朝廷如何如何了。王源的所言所爲讓兩人自慚形穢,之前對王源兩人其實都是抱著輕蔑的態度的,聽到這個人的名字都會聯想到外界對於王源的一些不好的傳言。什麼出身市井,什麼攀附權貴,什麼爲了上位甘做面首云云。但實際上和王源接觸這數日以來,兩人對王源有了新的改觀。此人是有真本事大智慧大膽量的,與之相比,自己二人才是庸碌之輩,根本不及他十之一二。

“兩位大帥,你們若有顧慮的話,我也不勉強你們。這件事我和高大帥已經決定了,我二人將聯名上奏朝廷,要求朝廷給予答覆。數日之後,高仙芝大帥將率兵前來於我劍南大軍匯合,反正我劍南軍的補給是通暢的,加固營寨,吐蕃人也沒膽量來進攻我們,我們便在此靜候朝廷的消息,根據朝廷的聖旨進行下一步的動作。”王源沉聲道。

王源的話語中帶著一絲絲微不可覺的輕蔑,哥舒翰和李光弼當然能察覺出來。三路大軍,現在只有北路軍全軍覆沒,兩位大帥成了光桿司令,藉助劍南軍的庇護才得以有機會立功恕罪。哥舒翰和李光弼本就已經對這些敏感的很,現在,王源徵求兩人的意見兩人又不敢應答,事後一定更是被人所輕視。想到這裡,哥舒翰和李光弼覺得不能再這麼唯唯諾諾下去,此刻必須要表達出態度來,否則自己兩人便從此便威名掃地了。

“王節度使,我們同意你的提議,那奏摺上我二人願意聯名簽署上奏,請求朝廷給予答覆。”李光弼沉聲道。

“對,我們願意聯名上奏。”哥舒翰也甕聲甕氣的道。

王源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來,起身一拍桌案道:“好,果然兩位大帥終沒教王某失望,咱們四人聯名上奏,朝廷便該好好的考慮此事了。咱們盡所能讓這場戰事善始善終,於朝廷,於個人,於衆將士都是一件大好事。”

(本章完)

第二六十四章 審問第六九六章 募兵第六二七章 反饋第一零一五章 驚情第一一二一章 阿郎第七三零章 密謀第五八八章 天驕第一一零一章 潛入第一八零章 醋意第二九二章 夜奔(續)第二章 過去第三七三章 夜宴第五零三章 流言第八四七章 潰逃第五一二章 意圖第五三六章 手段第二三九章 度勢第八六七章 伏擊(續)第九五六章 長夜(二)第七一零章 畢現第四零三章 敵營第四三五章 等待第二二七章 禁忌第八九九章 窺伺第一八二章 吉溫第五四六章 京城第五二九章 心機第六二九章 死戰第七四零章 馬嵬(八)第七七三章 燒殺第五章 西市第三章 重來第四三二章 人禍第二四四章 狂濤第一一二八章 造勢第六零九章 衆議第一一零一章 潛入第一四九章 胡旋第七二八章 夢魘第八三九章 小城第九十六章 家園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十四章 不睦第一三三章 困居第三八二章 求肯第六零三章 夜襲第一一三七章 除根第四零五章 黑鍋第五七四章 藍圖第一一三八章 琴曲第五四九章 沆瀣第六三零章 窮途第六八五章 三杯第四二七章 意外第一七三章 拜訪第四五二章 得手第三零九章 破局第三九二章 豪宅第四七零章 戲耍第一九八章 人選第四四二章 大壩第八二四章 太行第七十六章 底細(續)第一七七章 蜜酒第四四八章 兵臨第四七五章 抓狂第七五六章 秘居(續二)第六八一章 瑞兆第一零九零章 英雄第二六一章 道觀第五九九章 盾傘第五零四章 安心第六零六章 隘城第一三二章 探友第七零三章 人禍第二七六章 萬全第一五五章 桃夭第五一七章 洪流第五十三章 狼狽第一零八零章 殺著第六九三章 剖析第四一一章 戰前第六百章 人道第四四二章 大壩第四三九章 驚魂第七八五章 底牌第一六六章 馴馬第八十六章 雙贏第九九八章 鏖戰第一千零三章 遊春第一零九九章 道理第一一二二章 反攻第二十四章 機會第五九八章 揭穿第六六九章 相爭第八六一章 廢寨第四一四章 大戰(續二)第九三八章 方向第三三四章 覺察第一四四章 興趣
第二六十四章 審問第六九六章 募兵第六二七章 反饋第一零一五章 驚情第一一二一章 阿郎第七三零章 密謀第五八八章 天驕第一一零一章 潛入第一八零章 醋意第二九二章 夜奔(續)第二章 過去第三七三章 夜宴第五零三章 流言第八四七章 潰逃第五一二章 意圖第五三六章 手段第二三九章 度勢第八六七章 伏擊(續)第九五六章 長夜(二)第七一零章 畢現第四零三章 敵營第四三五章 等待第二二七章 禁忌第八九九章 窺伺第一八二章 吉溫第五四六章 京城第五二九章 心機第六二九章 死戰第七四零章 馬嵬(八)第七七三章 燒殺第五章 西市第三章 重來第四三二章 人禍第二四四章 狂濤第一一二八章 造勢第六零九章 衆議第一一零一章 潛入第一四九章 胡旋第七二八章 夢魘第八三九章 小城第九十六章 家園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十四章 不睦第一三三章 困居第三八二章 求肯第六零三章 夜襲第一一三七章 除根第四零五章 黑鍋第五七四章 藍圖第一一三八章 琴曲第五四九章 沆瀣第六三零章 窮途第六八五章 三杯第四二七章 意外第一七三章 拜訪第四五二章 得手第三零九章 破局第三九二章 豪宅第四七零章 戲耍第一九八章 人選第四四二章 大壩第八二四章 太行第七十六章 底細(續)第一七七章 蜜酒第四四八章 兵臨第四七五章 抓狂第七五六章 秘居(續二)第六八一章 瑞兆第一零九零章 英雄第二六一章 道觀第五九九章 盾傘第五零四章 安心第六零六章 隘城第一三二章 探友第七零三章 人禍第二七六章 萬全第一五五章 桃夭第五一七章 洪流第五十三章 狼狽第一零八零章 殺著第六九三章 剖析第四一一章 戰前第六百章 人道第四四二章 大壩第四三九章 驚魂第七八五章 底牌第一六六章 馴馬第八十六章 雙贏第九九八章 鏖戰第一千零三章 遊春第一零九九章 道理第一一二二章 反攻第二十四章 機會第五九八章 揭穿第六六九章 相爭第八六一章 廢寨第四一四章 大戰(續二)第九三八章 方向第三三四章 覺察第一四四章 興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亚市| 聂荣县| 富平县| 霍城县| 凤翔县| 天全县| 喀喇| 新营市| 筠连县| 鄂托克旗| 新乡县| 江城| 青州市| 玉龙| 西藏| 平和县| 陆川县| 陵川县| 交口县| 陇川县| 上饶市| 彝良县| 容城县| 防城港市| 桂平市| 南宁市| 博湖县| 宁陕县| 云安县| 莒南县| 社会| 扶绥县| 定陶县| 青浦区| 菏泽市| 黄平县| 上栗县| 石狮市| 双城市| 峨眉山市| 乾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