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零五章 心離

玄宗笑道:“罷了,房琯的事我們便不再說了,殺也殺了,雖有過,但也畢竟是我大唐曾經的相國。朕也不想再提他了。朕叫你今晚來見,卻是爲了另外一件事要和你商議。”

王源道:“陛下請說。臣未必能拿什麼主意,除了殺敵作戰,臣其他的事情一概不懂。”

玄宗呵呵笑道:“你這是太自謙了,其實你不僅領軍作戰在行,政務上也很有想法。譬如你今日關於朝廷政務的那一番話,朕午後細想了一番,覺得甚是有理。如今的局勢確實不宜過多養兵,而是要積極開墾屯田,多種糧食,以防止即將到來的窘迫之境。東南州府兵馬不多,若安祿山的叛軍攻擊東南,怕是舉手之勞,到那時我們的錢糧便將枯竭了,這可是一件巨大隱患。錢糧一斷,大事便休。你能想到這麼長遠,比之房琯不知高明瞭多少,所以朕覺得你看得清楚,想的清楚,是個理政之才。”

王源搖頭道:“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道理,朝中很多人都明白,倒非臣所獨知。”

玄宗搖頭道:“顯而易見怎麼沒人跟朕提起?知道了不說又有何用?一個個渾渾噩噩的混日子,哪一個能擔負責任?在朕看來,唯有你纔是認真的爲大唐社稷考慮的。”

王源當然不會信他的鬼話,玄宗最善於的便是這一套,灌迷魂湯他最拿手。這套虛僞的言行王源早已看的多了。

“……故而朕思來想去覺得,朕只能將一切託付給你才成。所謂能者多勞,既然於政務大局上你有清晰的判斷,你不得不爲朕擔起朝廷政務的責任來。房琯死後,相國之位無人能居,朕認爲只有你才能擔當相國之位,不知你意下如何?”玄宗微笑看著王源。

王源沉吟不語,玄宗此舉表面上看是重用自己,並且藉此彌補雙方的關係的,看上去是對自己表達更大的信任的舉動,但在王源看來,卻飽含深意。要王源當相國已經不是玄宗第一次提出來了,以前王源以平叛之事無法分神爲由拒絕了之後,玄宗才選擇了其他人。而現在玄宗重提,又是在房琯得罪了自己被殺之後,這時機看似妥當,其實卻很有講究。

房琯死了,王源繼任。房琯又是因爲挪用王源的軍糧被王源逼迫而死,這前後的因果關係不免令人遐想。這無疑又給王源增加了一條可以在街頭巷尾朝野之間可以議論的點。很多人一定會造出王源爲了當相國而逼著陛下殺了房琯的流言。事情的重點會從房琯挪用軍糧之罪而轉移到因爲爭奪相國之位而導致的相互傾軋上來。

這不是無聊的揣度,而是一定會發生。玄宗不可能不知道會有這樣的流言出來。而玄宗這麼做的目的恐怕也正是要有這些流言漫天流傳。玄宗這是要將自己一步步的抹黑,一步步的爭取所有人的同情,將自己慢慢推到萬人唾罵的境遇之中。這麼做也是爲將來清算自己做準備。

王源承認自己自從來大唐之後,對待人和事不免變得多疑和陰謀論,但這麼多年的經歷表明,並非自己神經過敏,而是這年頭的人都太過奸詐。特別

是在廟堂上打滾的人,每一步的舉動都有其背後的深意,一個不小心便入其觳中後悔莫及。這些事王源都曾親歷,不勝枚舉。而王源自己也用圈套設計過他人,譬如楊慎矜之死,譬如王鉷之死。實際上很早以前,王源便明白了要想在朝堂之中廝混便不得不變得比他們還奸詐和兇狠的道理。

玄宗目不轉睛的看著王源,他知道王源一定會拒絕。不是因爲王源謙遜,而是因爲大唐官員名義上管軍便不能管政,二者相權之下,王源是一定會選擇抓著兵馬不放的。這也是以前王源拒絕相國之位的原因。

果然,玄宗的耳中聽到了王源的拒絕之言:“陛下,臣可不敢擔任此重責。臣年紀太輕,經歷太少,而相國之職舉足輕重,臣可不敢接這個擔子。臣那些話都是皮毛之言,可不能以此爲憑。當真要理政的話,還是需要大智慧之人才成。”

玄宗搖頭道:“以年紀閱歷爲藉口都是不對的,年紀的大小不能代表才能的大小。特別是對你王源而言。你二十歲便平了南詔,誰能做到?二十一歲便擊潰了吐蕃國?我大唐誰人能比肩?二十一歲便身兼我大唐兩道節度使,古往今來誰人能及?如今你才二十三歲,正是風華正茂建功立業之時,他人還在爲前途奔波,你已經是我大唐的兵馬大元帥,何人能及你之才能?朕一直將你視爲我大唐異數,或許老天知道我大唐有此一劫,所以出了文武全才之人助朕渡過難關。故而,朕相信你一定能勝任相國之職。你放心,朕不僅讓你管理政務,朕還一樣讓你統帥兵馬平叛。能者多勞,非常時期什麼軍政分離的規矩也顧不得了,朕就指望著你既替朕平息叛亂,又替朕統率百官渡過難關。王源,朕是誠心誠意的,難道你竟不理朕的誠意麼?莫非要朕低聲下氣的求你不成?”

王源沒想到玄宗連最後那些話都直接說了出來,坦言讓自己既領兵又管政。這是鐵了心要讓自己坐上相國的位置。如此一來,既達到他想要達到的目的,又能在翻臉之前榨乾自己最後一滴智慧和本事爲他服務。不愧是坐在高位多年的帝王,手段高明無比。

“陛下,臣深感陛下誠意,但臣確實沒準備好。相國之職干係重大,那是統帥百官,管理大唐政務的要職,我不能因爲此職位官高位顯便草率的答應。居其位善其事纔是對大唐社稷負責。然而陛下一片赤誠相待,臣也不想忤逆陛下之意。這樣吧,此事容我考慮一晚,臣也自己掂量掂量是否勝任。明日或者臣會有了答案,又或許明日一早陛下便想到了另外合適的人選也未可知。”王源沉聲道。

玄宗搖頭道:“其實你無需考慮,沒有比你更合適的人選了。當然,朕也不急於要你同意,你今夜回去好好的想一想,明日再答覆朕便是。”

王源道:“臣明日一早便需趕回軍中了。”

玄宗皺眉道:“那便爲朕耽擱一日,這也是件大事,朕想知道你最後的決定。”

王源無奈之下,點頭答應。這件事王源其實已經做好了決定,他的決定便是接受相國的職

位。王源並不在乎玄宗背後的目的,也對相國這個職位沒什麼真正的興趣。在目前情形下,相國的職位只是個擺設,其實並無太大的權力。而王源決定接受這個職位,那純粹是因爲相國的位置更有利於自己,王源再不想有人佔著相國的位置再拖自己的後腿,給自己添亂了。而且玄宗也承諾了,相國和大元帥的職位並不衝突,這種情形下,王源倒也不必去擔心會被迫放棄兵權的問題。既然魚和熊掌可兼得,爲何不取之?

然而王源並不想這麼爽快的答應下來,他要給玄宗些煎熬,讓他今晚睡不著覺。而且太爽快的答應,也正給了他人口實,說自己早就基覬覦相國之位了,所以要矜持一次。

玄宗聽到王源同意推遲一天離開成都,心裡很是高興。玄宗也有玄宗的計劃,他已經想好了明日該如何讓王源答應就任相國的辦法。

“陛下,臣也有事要跟陛下說,陛下若無他事,臣可否奏陳?”

“哦?你有事要說?快說快說,朕今日叫你來便是爲了相國之職的事情,除此之外朕已無事了。”玄宗笑道。

王源道:“臣這次回來見識了幾位殿下爲了平叛所做的積極的行動,臣甚是感動。皇家上下同仇敵愾,這正是該有的氣象。雖然出了房琯這檔子事,但皇子們爲國效力的出發點是好的,這一點讓臣甚是欣慰。然而此時募兵訓練都是不適合的,所以壽王等皇子希望領軍平叛的事情暫時恐怕要擱置。”

玄宗忙道:“那還用說?朕已經下令解散所募之兵了。現在可沒錢糧給他們募兵。”

王源微笑道:“陛下明鑑,雖則不能募兵,但皇子們想爲國效力的激情是值得褒揚的,不能打擊他們爲國效力的這份心思。故而,臣想奏請陛下,這次臣去軍中,陛下可指派皇子跟著我一起爲國征戰。不知陛下認爲妥當否?”

玄宗楞道:“有這個必要麼?”

王源笑道:“此舉有利平叛。一則皇子在軍中可提振軍民士氣,皇子和平民士兵同生死,這是最好的提振士氣的辦法。二則,隨軍皇子可以作爲軍中監門官,以免有人說我神策軍連監門官都不設,有違規制。”

玄宗哈哈笑道:“第一點朕同意,第二點朕覺得毫無必要。朕早說過,絕不干涉軍務之事,又怎會設監門官?這樣吧,你這個提議很好,派皇子和兵馬共生死,乃是提振士氣之舉。朕的兒子們當中確實有不少天天要吵著去殺敵的,朕便給你指派一個。但有一點,不能優待,只能作爲普通的將軍和士兵一起作戰。便是戰死疆場也沒什麼。”

王源笑道:“原該如此,我並不打算優待。說句陛下不愛聽的話,皇子若是戰死疆場,那將是他的榮耀反而會青史留名。不過陛下我也提醒您注意,戰場上刀劍無眼,很可能會發生意外,派出的皇子一定要慎重,很可能會受傷甚至戰死。臣把話說在頭裡。”

玄宗微笑道:“朕也是領軍打過仗的人,這一點不用你提醒。明日朕給你個人選便是。”

(本章完)

第六九零章 疑雲第一七三章 拜訪第三零二章 落定第八九六章 幽處第七五五章 秘居(續)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第一零二章 是非第三八八章 登門第七七九章 土屋第七八一章 妙用第六五五章 聖旨第七七三章 燒殺第八七五章 留名第一千零七章 癡狂第一三五章 朝會第五零四章 安心第一零五四章 內訌第七五一章 高府第二二一章 阻撓第一零六章 神技第二一七章 借力第六五二章 眼見第二六九章 劇本第四三零章 強弩第七四三章 馬嵬(十一)第一八三章 別駕第五三八章 送藥第九四四章 獻船第七一二章 洛陽第一三零章 要挾第一零九八章 不解第一零八章 珠聯第七四四章 馬嵬(十二)第一七四章 條件第九四六章 共乘第三三七章 互殘第一一二六章 歸位第三二五章 雄武第六零二章 戰局(續)第六零五章 奪城第一七三章 拜訪第六六七章 重逢第一千零八章 將行第一六七章 難民第三二二章 狼心第三零六章 不歡第四八一章 和平第一千零九章 離別第二八六章 成炊第八二二章 荒唐第七四九章 時機第二五七章 定計第六六七章 重逢第一零一一章 條件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五八六章 夜巡第九零一章 藏嬌第一零六五章 補給第八九三章 奇法第二二一章 阻撓第一一一八章 功臣第五九二章 馬背第九十五章 添新第四七八章 談判第八五二章 雷厲第八十五章 共識第一零四八章 夜論第一一三五章 初定第一一三七章 除根第二六一章 道觀第五七五章 絕處第四八七章 高手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三七零章 緘口第一千零五章 執拗第六五七章 凌辱第三一六章 避見第三五七章 名將第九二五章 圖窮第七九六章 疑問第五一零章 鉗斷第五七零章 家事(續)第五九八章 揭穿第一零九五章 救星第五三二章 難關第八七一章 夜遁第三零八章 指示第七二六章 彷徨第一五七章 下泉第六七一章 鉅款第一二二章 巧語第六八五章 三杯第一八零章 醋意第六十一章 抽薪第八二九章 搏殺第二零二章 險境第一一二八章 造勢第五十章 紙團第五七六章 無生第六八四章 重會
第六九零章 疑雲第一七三章 拜訪第三零二章 落定第八九六章 幽處第七五五章 秘居(續)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第一零二章 是非第三八八章 登門第七七九章 土屋第七八一章 妙用第六五五章 聖旨第七七三章 燒殺第八七五章 留名第一千零七章 癡狂第一三五章 朝會第五零四章 安心第一零五四章 內訌第七五一章 高府第二二一章 阻撓第一零六章 神技第二一七章 借力第六五二章 眼見第二六九章 劇本第四三零章 強弩第七四三章 馬嵬(十一)第一八三章 別駕第五三八章 送藥第九四四章 獻船第七一二章 洛陽第一三零章 要挾第一零九八章 不解第一零八章 珠聯第七四四章 馬嵬(十二)第一七四章 條件第九四六章 共乘第三三七章 互殘第一一二六章 歸位第三二五章 雄武第六零二章 戰局(續)第六零五章 奪城第一七三章 拜訪第六六七章 重逢第一千零八章 將行第一六七章 難民第三二二章 狼心第三零六章 不歡第四八一章 和平第一千零九章 離別第二八六章 成炊第八二二章 荒唐第七四九章 時機第二五七章 定計第六六七章 重逢第一零一一章 條件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五八六章 夜巡第九零一章 藏嬌第一零六五章 補給第八九三章 奇法第二二一章 阻撓第一一一八章 功臣第五九二章 馬背第九十五章 添新第四七八章 談判第八五二章 雷厲第八十五章 共識第一零四八章 夜論第一一三五章 初定第一一三七章 除根第二六一章 道觀第五七五章 絕處第四八七章 高手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三七零章 緘口第一千零五章 執拗第六五七章 凌辱第三一六章 避見第三五七章 名將第九二五章 圖窮第七九六章 疑問第五一零章 鉗斷第五七零章 家事(續)第五九八章 揭穿第一零九五章 救星第五三二章 難關第八七一章 夜遁第三零八章 指示第七二六章 彷徨第一五七章 下泉第六七一章 鉅款第一二二章 巧語第六八五章 三杯第一八零章 醋意第六十一章 抽薪第八二九章 搏殺第二零二章 險境第一一二八章 造勢第五十章 紙團第五七六章 無生第六八四章 重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迁安市| 连城县| 东平县| 库尔勒市| 图木舒克市| 江孜县| 龙井市| 浦城县| 建水县| 天祝| 吐鲁番市| 江津市| 北辰区| 新蔡县| 沾化县| 临汾市| 兴安盟| 江北区| 望都县| 龙南县| 密云县| 江阴市| 禄劝| 高唐县| 揭东县| 日土县| 汉中市| 昌图县| 延寿县| 永胜县| 洱源县| 且末县| 富源县| 宁波市| 贡觉县| 浏阳市| 茂名市| 泰州市| 嘉祥县| 洪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