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四四章 獻船

王源嚥了口吐沫,收回目光繼續道:“可是這辦法恐也難實行,剛纔我看了碼頭邊的船隻,雖然數量不少,但都是中小船隻。據你所言,這裡的航道既寬且深,這樣的船恐怕無用。另外,百姓們須得快速撤離,也沒有人手去搬運泥包上船。船無泥石壓住,輕易便會被他們移走。”

那女子微微點頭,輕移蓮步來回走了幾步,忽然停步沉聲道:“我崔家的運糧的三艘大船可合用麼?”

王源一驚道:“小姐之意是?”

那女子沉聲道:“我崔家大船長十三丈,寬三丈三,高度也有三丈多。深水河道最深處不過三四丈,可擇一處稍窄河道,三船鑿沉堵塞河道。三艘船上還有大量的糧包和貨物,正好可以當做壓船的泥石之用。”

王源驚訝道:“小姐竟然肯這麼做麼?那可是你崔家的財產,船上的糧食和貨物可值一大批的錢呢。”

“糧食和貨物的損失雖然可惜,但若能擋住叛軍的船隊,拖延他們的時間,爭取足夠的時間的話,倒也值了。否則叛軍長驅直入,進入江南之地,遍地塗炭,要這些東西又有何用?”女子輕聲道。

王源大喜過望,快步上前一把握住女子的手抖動道:“小姐深明大義,王某感激不盡。這下可好了,真能如此,必能拖延叛軍的步伐。”

王源也是太激動了,居然忘了這裡是大唐,可不能輕易的去和女人握手。那女子面紅耳赤,忙將綿軟的手掌從王源的手中抽走,皺眉道:“王校尉自重。”

王源忙縮手道歉,但臉上卻毫無歉意,笑容滿面的掀開簾子衝了出去。女子捂著被王源捏的有些微痛的手掌,暗忖此人孟浪。但一想此人是因爲有辦法阻擋叛軍的進攻而高興,怕也是無心之失。女子本就是豁達大方之人,片刻後便也不再介懷。

雙寰婢女從簾幕外進來,詫異問道:“小姐,這個人怎麼了?差點把小婢撞了跟頭。一路笑咪咪的就跑了。小姐給他什麼好處了?瞧把他高興的。”

女子白了婢女一眼,沉聲道:“誰給他好處了?替我拿披風來,咱們到碼頭上去。”

碼頭上的混亂正在加劇,聞聽叛軍即將到來,必須立刻撤離的消息,數萬百姓們四處奔走亂成一團。馬縣令帶著人手勉力維持著秩序,聲嘶力竭的喊著話要百姓們不要慌張,以免踩踏死傷。但因爲人手太少,根本無法平息混亂的情形。馬縣令滿頭大汗,忙的手足無措。

王源從竹棚出來,見此混亂情景眉頭大皺,快步奔向馬鵬舉所在之處。馬鵬舉看見王源忙迎了上來,高聲道:“相……那個……王將軍,可怎麼辦,百姓們都亂了,也不聽指揮。”

王源皺眉道:“沒你這麼笨的縣令,哪有將造成恐慌的消息直接宣佈的,這可不大亂了麼?”

馬鵬舉囁嚅道:“那現在怎麼辦?”

王源看了一眼四周,三步兩步跑上卸下來堆積在一起的高高的糧堆上。順便伸手從一名師爺手中將一本大大的賬簿搶到手裡,捲成一個喇叭筒,站在糧堆上方,將喇叭筒湊在口邊,運足中氣大聲叫道:“諸位鄉親,我乃神策軍王相國派來協助百姓們撤離的官員,神策軍旦夕便至,諸位父老鄉親切莫驚慌。”

王源中氣充沛的聲音擴散出去,左近慌亂奔跑的百姓們聽的真切,一聽朝廷的兵馬很快就要到達,頓時心中稍安,也平靜了下來。

王源連喊三聲,百姓們紛紛停下了忙亂的腳步迷茫的看著糧堆上站著的王源。

“諸位父老鄉親,神策軍兵馬追著叛軍的身後已經趕來了,叛軍不是神策軍的對手,你們不要驚慌,聽從指揮。你們聽清楚了,因爲叛軍在前,我們怕他們會攻擊清江縣,故而請父老鄉親們有序撤離此城,以免遭受塗炭。叛軍抵達這裡還有七八個時辰,諸位撤離的時間還足夠。請父老鄉親們聽從馬縣令的指揮,有序回城,收拾貴重物品,統一按照指揮往南撤離。大夥兒注意,只帶貴重物品便可,特別是別失散了孩子家人。其餘的糧食被褥什麼的都不用帶,全部藏起來別被叛軍得到便好。鄉親們放心,你們都會得到妥善的安置,不要慌亂。”王源高聲大叫道。

“那軍爺,咱們還能回來麼?”有百姓高聲問道。

“當然,我向你們保證,你們不久便可回來。所以你們一定要聽從指揮,你們一亂,更耽誤時間。所以千萬別亂。有序撤離,聽從指揮。”王源扯著嗓子叫道。

“好好,我們聽官府的,聽神策軍軍爺的。”百姓們大叫道。

“多謝了!你們放心,神策軍不會讓你們遭受叛軍屠戮的。”王源攻拱手,跳下糧堆來,快步來到馬鵬舉身邊。

馬鵬舉忙拱手道:“多謝多謝,還是您也辦法。”

王源擺手道:“快安排百姓有序進城,一片片的從南城撤離,不要擁堵踩踏。讓衙役團練們維持秩序。天黑前百姓要全部撤離。”

馬鵬舉連聲道:“下官遵命。相國您呢,不跟下官進城麼?”

王源搖頭道:“我已經跟崔家人商議好了,他們答應將三艘運糧大船作爲填塞河道之用,我一會兒便跟他們一起上船,沉船塞絕河道去。”

馬鵬舉愕然道:“崔家大小姐同意你這麼做?”

王源道:“當然,否則我說這個作甚?”

馬鵬舉一挑大指道:“還是相國面子大。”

“莫廢話了,各自辦事去。抓緊時間。”王源道。

馬鵬舉忙連聲答應,轉身便走。王源忽然問道:“你剛纔說什麼崔大小姐?

是那竹棚中的那個女子麼?”

馬鵬舉忙轉身答道:“是啊,崔家老爺子崔道遠的長孫女,閨名叫崔若瑂,是崔家家主崔道遠的長子之女,被崔道遠視爲掌上明珠。崔家的生意和各項事務都是她在打理處置。小小年紀,比男子還要精明厲害呢。”

王源點頭擺手,馬鵬舉拱手而去。

王源到了拴馬的地方牽了馬匹快步行往碼頭上去。來到碼頭上,但見幾名崔家護院正擡著從竹棚之中搬出的茶幾物事等物上船。王源擡腳便要往一條靠近碼頭大船上去,卻見船頭一名艄公擺手叫道:“王校尉是麼?我家大小姐請王校尉上後面的那條船。”

王源朝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南邊數十步外的碼頭邊靠著一艘精美的樓船,雖然船隻不大,但這船明顯比這些運糧的大船豪華華美了不知多少倍。那搬著茶幾桌案等物的護院們也正朝那艘船上行去。

王源忙牽馬行去,沿著顫顛顛的跳板走上了那艘船的船頭,有護院上前來牽走馬匹。王源整了整衣衫,往船中的船艙中行去,但見雕花落地木門之外,那雙寰小婢正笑吟吟的站在門口。

“王校尉,我家小姐請你進廳說話。”

王源拱手道謝,邁步進了船樓大廳。船廳中空無一人,陽光從一側的落地彩花雕窗的鏤空之處射進來,在船廳的地上投下斑駁明暗的影子。陽光照射之下,船廳中顯得明亮乾淨一塵不染,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清香之氣。

“王校尉請坐,這是新沏的茶水,王校尉請隨便用。”雙寰小婢小憐跟隨王源進來,笑嘻嘻說著。

王源拱手道謝,那婢女小憐徑自從廳旁的簾幕後消失,顯然這船廳的另一側別有天地。王源百無聊賴的四下裡看了幾眼,船廳中倒也沒什麼好的擺設,王源倒也明白,這畢竟是一條船,行船顛簸,也擺不了什麼名貴瓷器,古董花盆什麼的點綴。喝了幾口茶水,王源走到紅木案幾旁,伸手翻看擺在桌案上的一本線裝書。

那是一本《商訓》。王源想起了馬縣令的話,碼頭上竹棚中的那位崔家大小姐崔若瑂是崔家家主崔道遠的長孫女,崔家的家族生意以及門中一般事務都是她在掌管。看這女子看的書本,便可得到印證。確實是在時刻鑽研商道。

王源隨手翻了幾頁,忽聽一個美好的聲音在廳中響起:“王校尉,怎麼不坐下喝茶?”

王源忙擡頭看去,但見那名叫崔若瑂的女子不知何時已經來到了船廳之中。廳中光線明亮,此刻王源看的更是真切。眼前這崔家大小姐的容貌當真美貌絕倫,明亮的光線照耀下,更顯得膚白如玉,無一絲一毫的瑕疵。此刻她長身玉立,披著紫紅滾金邊的尾地絲絨披風,更顯得雍容華美,氣質不凡。

“哦,崔小姐,在下有禮了。茶我已喝了,多謝招待。”王源拱手笑道。

崔若瑂的目光落到了案上被王源翻來的書本上,緩步而來,伸手將那本《商訓》拿了起來,微笑道:“王校尉見笑了,這是我平日有暇隨便翻看的書本。王校尉定覺得很是無趣吧。”

王源搖頭道:“我並不這樣認爲。這本《商訓》是春秋時的巨賈陶朱公的心血之作,於商道一門有精闢的見解。據說已經失傳了,卻沒想到這裡還有一本。”

崔若瑂睜大美目詫異道:“哦?想不到王校尉居然對商道也有見識?想你們這樣的人不是應該看兵法作戰之類的書籍麼?”

王源笑道:“小姐說的是,我們這些行伍之人,是該熟讀兵法的。不過世間萬物其理相通,不該畫地爲牢各自禁錮。商道兵道乃至其他諸方面都時觸類旁通相互關聯的。小姐當知這位寫《商訓》的陶朱公的原名叫什麼吧。”

崔若瑂微笑道:“不是范蠡麼?春秋是越王勾踐手下的第一謀臣麼?”

王源笑道:“正是他。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後,范蠡便退隱化名陶朱公經商,成一代巨賈。世人尊其爲‘商聖’。然而,這范蠡當年可不僅僅是一名勾踐手下的謀臣而已。他可是權謀兵事盡皆精通。越女西施的美人計,勾踐的臥薪嚐膽堅忍之計都出於他的謀劃。越王出兵吳國,他也是領軍的將領。這個人還精於道家之術,可算是個全才呢。我認爲,他之所以後來可以成爲富甲天下的陶朱公,正是因爲他精通各道,融會貫通。將之用在經商上,自然是如魚得水,水到渠成了。這個人也是有情有義的,相傳他後來救走了西施,還娶了她,也算是彌補自己的計策給西施帶來的傷害了。倒也成就了一段佳話。”

崔若瑂眼中的驚訝掩飾不住,面前這個校尉居然能說出這一番道理來,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這番道理在家裡的時候,她的爺爺崔家家主崔道遠也有過類似的訓誡。自己的爺爺崔道遠自然是博學多智,說出這些話來也不足爲奇。但這個年輕的校尉憑什麼說出這些話來?

“王校尉,看來你頗不簡單啊。”崔若瑂美麗的面龐上露出一絲笑意來。

王源忙擺手道:“慚愧慚愧,你莫聽我胡說八道,我這個人就是容易胡說八道。經商我是一竅不通。對了,崔大小姐,咱們是不是該起錨動身了。時間緊迫,可耽擱不得。”

崔若瑂明眸閃爍,點頭道:“正該如此,不過剛纔你的話可不是胡說八道,改日有暇,倒要討教一番。”

王源後脖子流汗,忙哈哈帶過,崔若瑂舉步出了船廳,王源在後跟上。兩人上了船頭甲板上,但見碼頭上人頭涌動,但已經不再是一片混亂,百姓們排著隊有序的進城去。王源鬆了口氣。

“王校尉,咱們應該往

北邊而去,尋找一處合適之處是麼?”崔若瑂問道。

王源點頭道:“往北去,越遠越好。越遠便越能將叛軍阻隔在遠處,給下游百姓撤離和防守準備爭取更多的時間。”

崔若瑂微微點頭,低聲囑咐身邊的婢女幾句,婢女立刻向幾名護院傳達了崔若瑂的命令。一名護院朝著幾艘停泊在前的大船揮手示意。不久後幾艘大船緩緩離岸,艄公槳手們一起劃船,將大船掉頭往北,沿著運河河道溯流而上。

……

三艘大船由慢而快往北而行,王源所在的樓船緊緊跟隨。看的出來,崔家的劃船槳手和船伕都是好手,幾艘大船行的速度飛快,一路沿著運河寬闊的水面迅捷而行。

王源站在船頭看著河面,果然這運河河道寬闊深廣,河水清澈,但河水之下黑黝黝一片,目力難及河底。一路上的河道幾乎沒什麼變化,這不免讓王源眉頭緊鎖。因爲這麼寬的河道,三艘大船也未必能將河道阻塞住,若是尋不到合適的地點恐怕這堵塞航道的辦法也是無功而返的。

不知不覺中日上中天,已經到了午時。船上的廚房準備了飯食,崔若瑂和婢女自去樓船倉內用飯,王源倒是單人獨桌在船廳之中吃飯。雖然菜式精美,味道也不錯,但王源心中焦灼,也沒什麼胃口,簡單的吃了幾口便推箸不食。

起身後再次來到船頭往河道前方眺望。初春的日光之下,河道上碧波粼粼,河岸兩旁的垂柳枝條在風中飛舞,也犯出隱隱的嫩綠色來,這才發現,原來河道兩旁的景色原來是如此之美,可惜自己的沒有心情欣賞。

“王校尉,是否飯菜不合口味麼?我聽人說,你只吃了一小碗便不吃了。王校尉喜歡何種口味的飯菜,我讓廚下給你重新做過。”崔若瑂用了飯後也帶著婢女來到了甲板上。

“多謝崔大小姐,飯菜很好,比我在軍中吃到的不知好了多少倍。只是我沒有胃口罷了。”王源聞聲忙回頭行禮。

崔若瑂笑道:“王校尉是在映射我們太過鋪張浪費是麼?”

王源忙擺手道:“崔小姐多心了。雖然北地艱苦,缺衣少食,但也未必要讓天下人都受那樣的苦。難道天下一人飢寒,其餘人便都要跟著挨凍受餓不成?”

崔若瑂點頭道:“你這話倒是說的實在,不瞞你說,我們江南一些人成天叫嚷著說,北邊在打仗,陛下和軍民們在受苦,我們應該節衣縮食,和他們同甘共苦。然而他們自己卻不肯脫了錦緞,每日三餐無肉便不喜,在我看來他們都是僞君子。朝廷遭難這是事實,南方錢糧富足理應支援,但也不能看見人吃點好的穿點好的便拿大帽子壓人。我崔家和江南其餘幾家大族爲朝廷也盡了不少力,我們雖然家道殷實,但那也不是我們的過錯。”

王源笑道:“聽起來,小姐好像甚是不忿。”

崔若瑂擺手道:“倒也不是不忿,而是朝廷其實對我們這些大族太過苛刻。有些事……哎!不說也罷。對了,王校尉因何而愁眉不展,我們這不正在實施阻擋叛軍的計劃了麼?”

王源指著河道道:“這河道如此寬闊,我擔心計劃難以奏效。三艘大船也未必能堵塞航道。”

崔若瑂看了看北邊蜿蜒的運河河道,點頭道:“我說過,這一段數十里的河道都經過疏浚,確實不是好的堵塞之處。不過再行四五十里水道,河道便會變狹窄了些。王校尉放心,事兒是一定能成功的。”

王源皺眉道:“再行四五十里麼?”

“是啊,有何不妥麼?”崔若瑂覺察有異。

王源沉聲問道:“四五十里水道,按照現在的速度,大概要行多少時辰?”

崔若瑂想了想道:“大約四五個時辰吧。這是往北逆行,故而船快不起來。”

王源皺眉道:“四五個時辰麼?再加上鑿船所費時間,恐要六個時辰。不好。”

“怎麼?”崔若瑂嚇了一條,一雙美目驚訝的盯著王源的臉瞧。

“我們和叛軍的船隻相向而行,他們是楊帆順流而下,我們是逆流而上。叛軍按照正常速度大約七八個時辰便抵達清江。刨去咱們行的這數十里的溯流路程,我們抵達合適的地點,他們豈非也將要抵達那裡?萬一要是碰上了,那可是麻煩事。”

崔若瑂一愣,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蹙眉道:“可是這裡的河道也堵不嚴實,堵了也沒用啊。就算把我這艘樓船鑿沉了,也是不成的。”

王源沉思片刻,咬牙道:“罷了,小姐靠近前船,我去前面大船上去,小姐掉頭回去。我帶著這三條大船往前去。”

崔若瑂皺眉道:“你是怕出了事我逃不脫是麼?”

王源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雖然只是猜測,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小姐已經獻出了三艘大船,已經盡了心力了。豈能讓你再涉險。這險我可以冒,小姐沒必要跟著冒險了。”

崔若瑂搖頭道:“不可。我之所以跟來,可不是爲了看熱鬧。三艘大船上船伕槳夫四五十人,我跟著來便是船鑿沉之後讓他們能安然脫身的。我若是回頭,他們怎麼辦?你們難道要跟著船一起沉下去不成?不成。船可以沉,我崔家的人不能死,我崔家可是仁義之家,不會看著他們沒命而不管的。”

王源盯著崔若瑂詫異的看了幾眼,心中對崔氏家族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從這崔若瑂的言行之中,可知崔氏家族自有其一套行事之道。王源似乎明白了些什麼,這些大家豪族之所以淵源千年,發枝散葉屹立不倒,便可從其行事之道中得見一斑。

(本章完)

第五二零章 山居第一一三二章 崩塌第三三九章 誘敵第四六三章 情仇第二一六章 治安第一九五章 李邕第二三零章 共識第九一二章 羣攻第四二七章 意外第七零七章 恨嫁第一零五九章 牛刀第五二四章 三天(續)第二九九章 入土第一零六五章 補給第二十一章 殺機第八五四章 地形第二八二章 因果第五一四章 請求第七八九章 伏擊第一二一章 多疑第二零一章 路鬥第一零六七章 算盤第四五五章 試驗第二六三章 一炬第一一零七章 先手第七七七章 消息第一零六六章 兵臨第一九四章 請命第二二九章 逃離第八零四章 面和第八五一章 混亂第八七二章 夜遁(續)第七六十四章 竹林第四一八章 防毒第二五九章 道長第一一九章 赴會第一零四四章 內情第九零三章 弱點(續)第四一九章 虛驚第九二零章 破局(續四)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一九二章 欲動第八三三章 晉王第四二零章 來信第九四七章 揚州第二七四章 入套第三七七章 和氣第一千零三章 遊春第七六八章 顛沛第八一二章 生機第四四七章 西進第九四五章 沉舟第五五五章 單純第五七九章 驚鳥第七九四章 遊說(下)第一一二七章 死撐第四七四章 惡魔第一零四四章 內情第三八五章 新曲第八一一章 袒露第一四三章 武鬥(續)第九三三章 奪城(四)第六六八章 天價第六百四十九章 天雷第一零一九章 凱旋第一零九八章 不解第一七零章 舌戰第五九六章 莫名第六十章 姐妹第八一四章 靈犀第一一一七章 不服第八九零章 神離第四三五章 等待第三二六章 禁地第三三四章 覺察第八四一章 夜戰第五二五章 違心第一一三一章 戲弄第一零六七章 算盤第二四七章 推心第六六零章 非人第一千零九章 離別第三八七章 真相(二)第三四三章 背水第三六零章 長路第八七六章 回程第一九九章 落定第四六六章 大局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第三十二章 伯樂第二一四章 掩飾第二零八章 接頭第一零五三章 急切第四八四章 團圓第二六十四章 審問第四四三章 交戰第八五零章 危機第五四五章 擔憂第一零七七章 煎熬第一零五零章 人非
第五二零章 山居第一一三二章 崩塌第三三九章 誘敵第四六三章 情仇第二一六章 治安第一九五章 李邕第二三零章 共識第九一二章 羣攻第四二七章 意外第七零七章 恨嫁第一零五九章 牛刀第五二四章 三天(續)第二九九章 入土第一零六五章 補給第二十一章 殺機第八五四章 地形第二八二章 因果第五一四章 請求第七八九章 伏擊第一二一章 多疑第二零一章 路鬥第一零六七章 算盤第四五五章 試驗第二六三章 一炬第一一零七章 先手第七七七章 消息第一零六六章 兵臨第一九四章 請命第二二九章 逃離第八零四章 面和第八五一章 混亂第八七二章 夜遁(續)第七六十四章 竹林第四一八章 防毒第二五九章 道長第一一九章 赴會第一零四四章 內情第九零三章 弱點(續)第四一九章 虛驚第九二零章 破局(續四)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一九二章 欲動第八三三章 晉王第四二零章 來信第九四七章 揚州第二七四章 入套第三七七章 和氣第一千零三章 遊春第七六八章 顛沛第八一二章 生機第四四七章 西進第九四五章 沉舟第五五五章 單純第五七九章 驚鳥第七九四章 遊說(下)第一一二七章 死撐第四七四章 惡魔第一零四四章 內情第三八五章 新曲第八一一章 袒露第一四三章 武鬥(續)第九三三章 奪城(四)第六六八章 天價第六百四十九章 天雷第一零一九章 凱旋第一零九八章 不解第一七零章 舌戰第五九六章 莫名第六十章 姐妹第八一四章 靈犀第一一一七章 不服第八九零章 神離第四三五章 等待第三二六章 禁地第三三四章 覺察第八四一章 夜戰第五二五章 違心第一一三一章 戲弄第一零六七章 算盤第二四七章 推心第六六零章 非人第一千零九章 離別第三八七章 真相(二)第三四三章 背水第三六零章 長路第八七六章 回程第一九九章 落定第四六六章 大局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第三十二章 伯樂第二一四章 掩飾第二零八章 接頭第一零五三章 急切第四八四章 團圓第二六十四章 審問第四四三章 交戰第八五零章 危機第五四五章 擔憂第一零七七章 煎熬第一零五零章 人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瑞丽市| 西乌珠穆沁旗| 叙永县| 郁南县| 吉安县| 图们市| 集安市| 盐亭县| 卢氏县| 武川县| 高陵县| 吴桥县| 富民县| 锡林浩特市| 瑞安市| 开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渭源县| 依安县| 天柱县| 广东省| 灵宝市| 花莲县| 义乌市| 宣威市| 富顺县| 龙泉市| 沙洋县| 秦安县| 收藏| 平顺县| 鸡西市| 邢台市| 白朗县| 凤山县| 文昌市| 巫溪县| 夹江县| 虞城县|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