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四五章 陷落

(謝:在鳥看書、moshaocong的打賞,謝:playmoonhw、100個可能、奔波勞碌v、沙碎、一葉青竹、劍山青枝蓮等兄弟的票。)

數日之前,玄宗連夜離開長安的消息在次日清晨被朝臣們知曉。這個消息不亞於洛陽和潼關陷落那般讓人震驚。所有人都明白,所謂‘西巡’不過是冠冕的說話,其實陛下就是逃出長安了。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朝中衆臣驚恐萬分,很快,朝臣們都開始收拾家當準備逃離長安。陛下都跑了,長安城必是守不住了,此時不逃更待何時?

不久後,官員們的倉皇行爲引發了全城的大恐慌,陛下逃離長安的消息也很快傳遍的全城,而這個消息的潛臺詞便是,長安受不住了,叛軍要到了。百姓們既恐慌又沮喪,同時又有一種被陛下欺騙的感覺。前幾日還張榜公示,信誓旦旦的說長安穩如泰山,告誡百姓們不要驚慌,說什麼陛下和長安共存亡,要求軍民一心死守長安,而下一刻,陛下自己便帶著皇子貴妃跑了。

但現在,百姓們也無暇去責罵計較這些了,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逃出長安或者留在長安。答案很顯然,洛陽城中的慘劇被倖存者帶到京城之後,在無人相信安祿山的叛軍會對百姓們秋毫無犯,沒有人願意留在即將被叛軍佔領的長安等待被叛軍踐踏殺戮的命運,他們要逃離這裡。

於是乎,短短一上午的時間,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開始收拾東西,攜兒帶女開始逃亡。驚慌失措的百姓們擠滿了長安平日裡寬闊的幾乎看不見人的街道,擠滿了四城的十幾座城門口的廣場。長安城的人口本就超過了百萬之衆,再加上從洛陽等地逃難而來的幾十萬難民,匯聚成了百萬逃亡的難民大軍,充斥了每一處街道。他們擁擠叫嚷擁堵在道路上、街道口、城門前,哭喊聲哀嘆聲不絕於耳,一副末日將至的景象。

然而,朝廷中並非沒有站出來主持局面的。譬如平日唯唯諾諾看似沒什麼主見,甚至陛下逃出長安都沒被通知的左相陳.希烈,此刻他是長安城中的最高官長,他便成了一些不願逃離的官員的主心骨。

陳.希烈倒也硬氣了一把,得知消息之後首先便召集了十幾名長安禁軍的將領來政事堂,告訴他們,誰都能走,但他們不能走。陛下雖離開長安,但卻不等於放棄長安,要求這些禁軍將領們約束兵士,加強工事死守長安,決不能和百姓們一樣想著逃走。

禁軍將領們普遍有著較強的自信,很多人其實根本沒把叛軍放在眼裡。加上城中尚有近六萬禁軍兵馬,足夠時防守城池,於是他們拍著胸脯保證定會守住長安城,絕不會容叛軍攻入長安。

陳.希烈很是欣慰,爲了進一步的穩定民心,他下令關閉長安城的十幾座城門,拒絕讓百姓和官員外逃。並且派人在城門口宣講,說

流傳的消息都是謊言,希望百姓們安心回家,長安城一定不會被破云云。

百姓們哪裡聽得進這些鬼話,上百萬百姓擁堵在城門口,大聲叫罵著要求打開城門。不少激進之人開始用石塊朝守城士兵身上砸,還有不少人開始縱火燒街,形勢眼看便要陷入不可控的局面。陳.希烈無奈下令開城門放百姓出城。於是乎,就像是出籠的羊羔一般,螻蟻般涌出城門的百姓瞬間鋪滿了長安城四周的雪原,黑壓壓的百萬之衆的難民像是一朵移動的烏雲一般讓人驚悚。

難民們出了城之後先是迷茫於往何處而去,但很快他們便確定了逃難的方向。那便是往西逃走。一來這是叛軍前進的反方向,二來這是陛下逃離的方向,三來西邊是王節度使的劍南隴右所在,而王節度使手握十萬大軍,這也是大唐目前僅有的兵馬了。這三條無論從那一條看都是往西比較安全,於是黑壓壓的逃難大軍頂著寒風拖兒帶女不約而同的往西逃去。

百姓們的瘋狂大逃亡持續了兩天時間,膽小的第一天跑了大半,留下來的都是些有家有業故土難離之人,或者是根本不信長安會論落於叛軍之手的百姓。然而,現實逼著他們不得不走,因爲在第二天的午後,叛軍的騎兵先頭兵馬便已經抵達了長安城下。

雖然那只是兩萬騎兵而已,對於長安城而言,這兩萬兵馬尚不足以攻破堅固的城池,但人人都知道這兩萬軍的到來意味著什麼,那意味著叛軍的大軍即將抵達。而當這兩萬叛軍抵達之後,長安城的四城城門將緊緊關閉,再不會任任何人出入了。於是趕在之前的一個時辰,不少人及時的逃了出去,剩下的約莫十幾萬百姓便全部無法外逃,被徹底圈在了長安城這座巨大的墳墓之中。這些人當中大多數爲老弱之人,他們無法承受這樣的天氣下逃難的艱辛,他們寧願死在長安城中,也不願去受顛沛流離之苦。

當然,城中還有好幾萬禁軍兵馬。雖然有近兩萬兵馬,但剩下的士兵尚有近五萬人,他們在陳.希烈等少數官員和七八名禁軍將領的率領下準備同叛軍決一死戰,證明他們是無畏的大唐忠臣。

大唐天寶九年正月二十八,安慶緒史思明率十五萬大軍抵達長安城下,於當日巳時末展開了對長安的攻城戰。禁軍的戰鬥力再一次得到了檢驗,那只是一幫老爺軍。當叛軍以蜂擁之勢猛攻東城城門的時候,城頭的禁軍的惶恐是顯而易見的。雖然機械的彎弓射箭,阻撓著叛軍的攻城,但幾乎每個人的心中都打著隨時拔腿逃跑的打算。

雖然一開始,禁軍依靠著高大的城牆防衛工事給叛軍巨大的殺傷,但當叛軍祭出了從潼關之戰中繳獲的神威炮和雷霆彈開始猛烈轟擊城門的時候,形勢立刻便變得不可收拾起來。只聽說過神威炮之名,卻根本沒見過神威炮發射雷霆彈的禁軍士兵萬萬沒想到的是,叛軍也擁有了這種攻城利器。

他們不知道那只是王源送給高仙芝的幾十架神威炮和數百發雷霆彈而已,打完了雷霆彈,這些神威炮也不過只是擺設,最多投射些石塊之類的。他們還以爲叛軍已經擁有了這種攻城利器,那麼城頭的堅守其實已經變得毫無意義,憑著這種攻城利器,叛軍可以很快轟塌城牆或者城門,長安城跟本守不住。

這種情緒很快蔓延全軍,即便是領軍的將領的心理也接近崩潰,這些神威炮成了壓垮他們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兩發雷霆彈落在城牆上爆裂,帶走方圓三丈內的幾十名禁軍的性命之後,不知是誰叫了一聲:“逃吧,城守不住了,留下來只是等死。”

於是,在這一嗓子之後,城頭的禁軍士兵開始了大潰敗和大逃亡。他們抱頭逃下城牆,無視將官的喝令沒命的往城裡跑,搶了馬匹便往西城外逃走。大潰敗像瘟疫一般席捲全軍,半個時辰內城頭的禁軍士兵跑了個乾乾淨淨。留下的只有陳.希烈和少量的京城民團堅守城牆。

午後未時初刻,失去了禁軍把守的長安城牆被叛軍輕鬆攻破,陳.希烈帶著少量兵馬和敵進行肉搏,但卻已經無濟於事。僅僅小半個時辰之後,東城門洞開,叛軍開始蜂擁進城。而.陳.希烈和堅守的幾千名京城團練的兵馬也盡數被屠。陳.希烈一輩子唯唯諾諾,唯有在長安一戰中給他的人生劃上了個圓滿的句號。他一一介書生之質,堅持守城到了最後,最後死於叛軍亂刀之下。他兌現了他死守長安的諾言。相比之下,他效忠的那個男人卻正倉皇逃竄在西去的路上。

叛軍幾乎可以用不費吹灰之力來形容便拿下了大唐的都城長安。大唐最後的聖地徹底淪陷在叛軍的鐵蹄之下。雖然安慶緒在嚴莊的建議下下達了嚴禁燒殺搶掠擾民的命令,但安慶緒的命令顯然對史思明以及奚族、(東)突厥的幾路兵馬無約束力。他們連安祿山的命令都不一定聽,更何況是這個在他們看來毫無能力的小崽子。於是乎長安城被迫的當日,洛陽城破之後的一幕再次上演。叛軍們在城中盡情狂歡盡情劫掠,殺的血流成河,搶的盆滿鉢滿,一個個如魔鬼一般恣意縱橫。

安慶緒毫無辦法,和嚴莊商議後便只能以手下兵馬將皇城大明宮興慶宮等重要皇家宮殿之處保護起來,不受這幫傢伙的劫掠。此舉招致了史思明等人的不滿,但安慶緒以安祿山下令保護皇宮重地爲藉口,這才讓史思明等將領偃旗息鼓,不至於將幾處皇宮劫掠一空。

長安城破的消息傳到洛陽,在洛陽皇宮中花天酒地享受著帝王般生活的安祿山哈哈大笑不已。洛陽長安盡歸於自己之手,陛下倉皇西逃,大唐氣數已盡。看來,自己當皇帝的時機已經到了。

安祿山立刻下令,命長安兵馬駐紮休整,召嚴莊安慶緒史思明以及其他各路將領來洛陽商議登基之事。安祿山已經迫不及待了。

(本章完)

第三三二章 循跡第六八一章 瑞兆第一零一一章 條件第一一零二章 潛入(續)第三十六章 拉攏第一零八章 珠聯第一零一七章 末路第六五五章 聖旨第六一五章 烈火第八三一章 中牆第九九八章 鏖戰第六六六章 冒犯第七二七章 倉皇第九四四章 獻船第七零九章 完備第八零九章 鬧劇第五三二章 難關第五三四章 破爛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七八零章 封鎖第七一四章 佞人第六二六章 尋覓第四十章 場面第六六九章 相爭第四五一章 潛入第六五九章 等待第一零一三章 窮途第五八五章 贈書第八零七章 豐王第六二三章 散心第八十一章 東樓(續)第一五七章 下泉第九四一章 單騎第六二八章 重圍第九九五章 進攻第二九七章 如簧第三五八章 誤會第六零七章 無路第九三二章 奪城(三)第四九七章 對決第五八七章 進軍第四八八章 風雲第五八二章 訪客第五九六章 莫名第三七五章 爛局第十七章 送信第四三六章 擺佈第九八九章 長夜(五)第八四九章 接應第二一三章 牽扯第一三四章 醉臥第六一七章 亂戰第三二七章 消失第九九一章 長夜(七)第七九七章 迂迴第七九九章 內情第九三八章 方向第四八三章 凱旋第三二二章 狼心第二十五章 詩會第一零一五章 驚情第一一二章 變化第八零五章 心離第九四七章 揚州第七五三章 和善第八八二章 歸來第一零二四章 大禮第七三七章 馬嵬(五)第八八七章 驚聞第八二五章 壺關第四二一章 進軍第七十八章 規矩第六十九章 意外第六二四章 幽谷第八十章 東樓第一九二章 欲動第四五七章 火海第三七六章 抉擇第三二三章 恩怨第四三三章 追究第七五二章 責任第七九一章 暗流第五三四章 破爛第一七四章 條件第一零二九章 重器第六五二章 眼見第一五五章 桃夭第三十二章 伯樂第六二八章 重圍第六零九章 衆議第八五一章 混亂第一零七九章 黑騎第一零八九章 血夜(下)第一七三章 拜訪第六百四十五章 會師第四一五章 大戰(續三)第五四八章 重逢第七二七章 倉皇第九四三章 貴女第七九二章 擇機
第三三二章 循跡第六八一章 瑞兆第一零一一章 條件第一一零二章 潛入(續)第三十六章 拉攏第一零八章 珠聯第一零一七章 末路第六五五章 聖旨第六一五章 烈火第八三一章 中牆第九九八章 鏖戰第六六六章 冒犯第七二七章 倉皇第九四四章 獻船第七零九章 完備第八零九章 鬧劇第五三二章 難關第五三四章 破爛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七八零章 封鎖第七一四章 佞人第六二六章 尋覓第四十章 場面第六六九章 相爭第四五一章 潛入第六五九章 等待第一零一三章 窮途第五八五章 贈書第八零七章 豐王第六二三章 散心第八十一章 東樓(續)第一五七章 下泉第九四一章 單騎第六二八章 重圍第九九五章 進攻第二九七章 如簧第三五八章 誤會第六零七章 無路第九三二章 奪城(三)第四九七章 對決第五八七章 進軍第四八八章 風雲第五八二章 訪客第五九六章 莫名第三七五章 爛局第十七章 送信第四三六章 擺佈第九八九章 長夜(五)第八四九章 接應第二一三章 牽扯第一三四章 醉臥第六一七章 亂戰第三二七章 消失第九九一章 長夜(七)第七九七章 迂迴第七九九章 內情第九三八章 方向第四八三章 凱旋第三二二章 狼心第二十五章 詩會第一零一五章 驚情第一一二章 變化第八零五章 心離第九四七章 揚州第七五三章 和善第八八二章 歸來第一零二四章 大禮第七三七章 馬嵬(五)第八八七章 驚聞第八二五章 壺關第四二一章 進軍第七十八章 規矩第六十九章 意外第六二四章 幽谷第八十章 東樓第一九二章 欲動第四五七章 火海第三七六章 抉擇第三二三章 恩怨第四三三章 追究第七五二章 責任第七九一章 暗流第五三四章 破爛第一七四章 條件第一零二九章 重器第六五二章 眼見第一五五章 桃夭第三十二章 伯樂第六二八章 重圍第六零九章 衆議第八五一章 混亂第一零七九章 黑騎第一零八九章 血夜(下)第一七三章 拜訪第六百四十五章 會師第四一五章 大戰(續三)第五四八章 重逢第七二七章 倉皇第九四三章 貴女第七九二章 擇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丘北县| 平武县| 常熟市| 烟台市| 灯塔市| 疏附县| 西乌| 五华县| 灵石县| 曲麻莱县| 永德县| 黑河市| 龙川县| 台北县| 栖霞市| 太仓市| 涟水县| 拉孜县| 江永县| 来安县| 达日县| 辉县市| 青海省| 双峰县| 肃北| 芷江| 永胜县| 梁河县| 洪湖市| 石棉县| 桃源县| 浪卡子县| 广德县| 来安县| 上犹县| 中卫市| 洛宁县| 元谋县| 隆尧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