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章 十進制

三個人割了三大背籃豬草,就拿著工具返回部落,這個時候已經將近八點了,八點半大家就要外出工作。

但此時部落裡已經有很多戶人忙完了農活,很多人坐在屋門口織草裙草衣、或是搓繩子,大家都十分珍惜非採集的時間。

三人來到榆嫂家的屋後,只見屋後面有一頭被綁著脖子和前腿的大肥黑豬,那黑豬的肚子有點隆起,是懷孕的豬,大家都十分期待這頭黑豬能生出多少頭豬寶寶,陳昊也是相當的期待。

部落人還爲這頭豬蓋了一個小草棚,能遮風擋雨,但養豬是很髒的,豬會在這裡拉了很多屎,這就要勞煩榆嫂去清理了。

將灰灰菜倒下來,榆嫂就開始給這頭黑豬餵食。

陳昊將所有工具遞給風裡希,讓她帶回家,而他則去找老祖母。

老祖母正好坐在屋前,她又在教一名年輕女子在數腳趾。

陳昊來到她面前,道:“太,找我有事嗎?”

老祖母就讓那個年輕女子先回去,接著看向陳昊說道:“對,覡和虎今日要前往朱襄氏部落,我想讓你帶著漁獵隊,守衛族人。”

部落外出採集時,都會分出一些男人到附近一邊採集一邊警戒,以前是狩正虎去領導,現在老祖母卻讓陳昊頂替他的位置。

“我明白了。”陳昊點了點頭。

“對了,太,你爲什麼教別人數腳趾?”

陳昊想起了老祖母之前還教阿水數腳趾,他還以爲數著玩的,可今早又看到老祖母教別人數腳趾,這事就肯定不是數著玩那麼簡單,陳昊想弄個明白。

老祖母示意陳昊坐下來,並把手指和腳趾伸出來。

而老祖母自己也將腳趾和手指伸出來,兩人的四十個手指腳趾對向著。

“一...”

“二...”

“三...”

老祖母一邊教陳昊每數一個數,就伸出一個手指,同時,老祖母還在地上畫上一條橫。

老祖母一邊數,一邊畫橫,特別是老祖母畫四五六的時候是真的畫出四五六條橫。

這下子,陳昊明白了,老祖母是在教部落人數數,不過她的數數方法是真的有幾個數就畫幾個橫,根本不會文字!

她數到十以上的時候,還是繼續畫十道橫,一直畫,二十以上也是畫出二十以上道橫...

她畫的時候,還教陳昊一邊伸出手指和腳趾的數量,超過二十後,就加上對方的手指和腳趾。

就這樣,當老祖母畫到四十的時候,老祖這才用一個圓圈代替,還對陳昊說:“四十。”

這下,陳昊終於明白了,原來老祖母在教部落人數數,不過老祖母以及媧氏使用的進數制竟是四十進制,這是多麼繁瑣啊,比慄陸氏的五進制還要繁瑣得多!

可能媧氏某個先祖一直用數手指的方法記人數,然後兩個人交流都用雙方的手指代替數目,於是就產生了超繁瑣的四十進制!

“太,你知道五十是什麼意思嗎?”陳昊又問道。

老祖母當場懵了,因爲她知道的最大的數目,只知道四十,按照四十進制的說法,是四十又十,根本不能表達五十!

陳昊想了想,便在地面上寫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然後又在這些漢字的下面各畫上對應的橫。

“一,一。”

“二,二。”

...

“九,九。”

“十,十。”

陳昊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地教導老祖母,讓老祖母明白繁瑣的數目可以用簡單的漢字替代。

老祖母也是認真地聽著,就像一個乖巧的學生。

接著陳昊教她十一至二十的數目,由於老祖母採用的是四十進制,在她的意識裡四十以下的數目,是知道是什麼的,只是陳昊的方法是簡化了她的橫條數目表達。

接下來,陳昊又畫了四個十字,四個十字下面都有十根橫條,這四個十都整齊地分成成四分,讓人一目瞭然。

“太,九之後是十。”陳昊教導著。

“十。”老祖點了點頭。

“十一。”

“十一。”

“二十。”

“二十。”

“二十是指兩個十。”

“嗯,兩個十...是二十。”

“四十,四個十。”

“四十。”

老祖母表現得非常好,很快就弄懂了四十之內的數目和漢字的表達方法。

“四十,加一,所以是四十一。”陳昊開始教老祖母更大的數字,目的是讓她明白四十之後不能歸一。

這個也容易,跟老祖母的四十進制差不多。

最後,陳昊又畫了八十條橫,按照老祖以前的說法是兩個四十,但此刻,陳昊卻跟她說是八個十,稱呼八十。

老祖母認真地看著陳昊教導的方法,她開始明白十進制的意義。

毫無疑問,十進制比老祖母的四十進制要先進得多。

十進位值制的記數法是古代世界中最先進、科學的記數法,對世界科學和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李約瑟所說的:“如果沒有這種十進位制,就不可能出現我們現在這個統一化的世界了。”

世界上大多數的文明都採用十進制,但部落人卻使用四十進制,這可能是與媧氏部落的歷史有關,瑪雅人使用二十進制,而古巴比倫更是使用六十進制,但無論如何,十進制纔是最大衆化的。

至少陳昊本身學習的知識就是與十進制密切相關,所以,他現在決定正式糾正部落人的進制,並且傳授部落人十進制,以及數目漢字,慢慢取代部落人的結繩記事。

老祖母看著地面上一個個數目漢字,和一個個以十個橫爲一組的數目,她開始明白到陳昊說的十進制遠比她的四十進制要方便和先進得多。

“昊,你怎麼會知道...這些...”老祖母看向陳昊,眼神裡充滿詫異。

“這是先祖的傳授!你懂的!”陳昊一臉認真地說道。

老祖母點了點頭,開始在地上畫寫數目漢字,這些漢字太有用了,簡單幾畫,就能將數十條橫表達出來。

陳昊想了想,便在周圍撿了二十五塊小石頭,放在老祖母的面前。

“太,你看著哦,這是二十五塊小石頭,我現在拿走十塊,還剩下十五塊。”陳昊說罷,還真取走十塊石頭。

老祖母認真地聽著,他看到陳昊隨便拿了一些石頭,也不去數剩下的石頭,她就有點奇怪了,於是她親自去數剩下的石頭。

這一數,老祖母便感到十分震驚,這果然剩下十五塊石頭,他是怎麼知道的?

陳昊看著老祖母那驚訝的眼神,便說道:“這叫減法,是四則運算中的一種,也是先祖告訴我的。”

老祖母有點不相信,又從剩下的十五塊石頭中取走七塊,然後她把剩下的石頭蓋住,並道:“昊,還有多少石頭?”

“八塊!”陳昊爽快地說道。

老祖母鬆開手,逐一數了數,發現果然如此!

部落根本沒有數學教育和四則運算,像老祖母這樣的老人,根據她自己的經驗,能算出十以下的加減已經是相當了不起了。

眼下這個小子,竟然能在二十多塊石頭裡面,能夠隨時知道加減的數量,實在讓她這個部落裡最年長的人自嘆不如。

“太,這樣吧,等你熟悉了我教你的漢字和十進制,我就教你怎麼能快速知道取走多少石頭和剩下多少石頭。”陳昊看著老祖母說道。

這個時代的人可是連小學一年級都沒上過,他們當然不懂得如此簡單的加減法。

第426章 養馬易村第186章 反曲弓與狩獵第71章 十進制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20章 建造雞欄第393章 大獲全勝第529章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7章 釣蛙第498章 新形勢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554章第204章 石灰場第338章 佔山爲王(三)第171章 秋季貿易(下)第463章 基礎科學理論第184章 犁第436章 第二關第396章 女媧失利第59章 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第466章 新軍糧第13章 小溪抓魚忙第152章 朱襄氏族的養殖場第332章 財政稅收第121章 蒲草與製品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124章 藥與草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359章 十年春第261章 城市規劃第78章 割禾第521章 能人第501章第127章 林中套獵物第432章 重農抑商政策第39章 長石第197章 初級工業產品的成效第438章 收編第476章 印染第100章 換鹽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338章 佔山爲王(三)第469章第14章 採花菇第514章 有才能的人第138章 新漁具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243章 水桶與牛第165章 養魚業第417章 私塾與姓氏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具第483章 刺頭第34章 全民種菜第42章 投矛器和窯第80章 貨物第16章 魚頭花菇湯第374章 殖民守軍第241章 鹽貿(下)第4章 窮得吃草第75章 收益與風險第369章 奴隸市場(上)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510章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550章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119章 發明大舞的陰康氏族第91章 造鞋(上)第539章第11章 馴野雞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61章 生變第86章 市日的收穫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357章 割地賠款第454章 朱襄族的陰謀第132章 我是老中醫第336章 佔山爲王(一)第381章 傳術第343章 圍城(上)第514章 有才能的人第514章 有才能的人第434章 關口第521章 能人第501章第319章 防具(下)第16章 魚頭花菇湯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267章 防備第430章 決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133章 馴化禽畜第146章 血親復仇第504章 特殊行動第258章 工場倉庫第479章 脅迫第145章 另一個族羣第424章 騎兵第287章 鹽的來源
第426章 養馬易村第186章 反曲弓與狩獵第71章 十進制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20章 建造雞欄第393章 大獲全勝第529章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7章 釣蛙第498章 新形勢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554章第204章 石灰場第338章 佔山爲王(三)第171章 秋季貿易(下)第463章 基礎科學理論第184章 犁第436章 第二關第396章 女媧失利第59章 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第466章 新軍糧第13章 小溪抓魚忙第152章 朱襄氏族的養殖場第332章 財政稅收第121章 蒲草與製品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124章 藥與草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359章 十年春第261章 城市規劃第78章 割禾第521章 能人第501章第127章 林中套獵物第432章 重農抑商政策第39章 長石第197章 初級工業產品的成效第438章 收編第476章 印染第100章 換鹽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338章 佔山爲王(三)第469章第14章 採花菇第514章 有才能的人第138章 新漁具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243章 水桶與牛第165章 養魚業第417章 私塾與姓氏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具第483章 刺頭第34章 全民種菜第42章 投矛器和窯第80章 貨物第16章 魚頭花菇湯第374章 殖民守軍第241章 鹽貿(下)第4章 窮得吃草第75章 收益與風險第369章 奴隸市場(上)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510章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550章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119章 發明大舞的陰康氏族第91章 造鞋(上)第539章第11章 馴野雞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61章 生變第86章 市日的收穫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357章 割地賠款第454章 朱襄族的陰謀第132章 我是老中醫第336章 佔山爲王(一)第381章 傳術第343章 圍城(上)第514章 有才能的人第514章 有才能的人第434章 關口第521章 能人第501章第319章 防具(下)第16章 魚頭花菇湯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267章 防備第430章 決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133章 馴化禽畜第146章 血親復仇第504章 特殊行動第258章 工場倉庫第479章 脅迫第145章 另一個族羣第424章 騎兵第287章 鹽的來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阳县| 沾益县| 梁平县| 阆中市| 洪江市| 克东县| 山丹县| 怀集县| 弋阳县| 托里县| 靖西县| 当阳市| 洛隆县| 渝中区| 太仆寺旗| 当雄县| 黄浦区| 平江县| 藁城市| 新干县| 白河县| 安达市| 临颍县| 邻水| 河间市| 南漳县| 开平市| 鄄城县| 靖西县| 泾源县| 饶河县| 澎湖县| 深水埗区| 青海省| 明星| 嵊州市| 武平县| 奈曼旗| 陵川县| 汽车|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