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如燕篇:只緣感君一回顧, 爲君相思暮與朝》
聲聲慢聲聲淡
奏一生淒寒
一回眸羈絆千年
卻怕是相思看不見
繁華亂繁華散
只想要與你比肩
愛恨的感覺
愛原來也可以屬於我的人間
放原來是那麼容易做到
彈指花開花落
前路有多艱
不放棄不後悔
一起來撥雲見日
彈指花開花落
爲君相思暮與朝
看雲卷看雲舒
讓我依靠你到老
彈指花開花落
爲君相思暮與朝
看雲卷看雲舒
讓我依靠你到老
“如燕,如燕,你在哪兒?如燕, 我來找你了!”
我從來不曾奢望今生還能與你在一起, 卻不想, 我真的等到了。
我原以爲我今後的日子, 就是要帶著穎兒, 帶著你給我留下的的孩子,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生活,沒有叔父, 沒有你,眼睜睜的看著改朝換代, 眼睜睜的看著我們曾經一起做過的努力付諸東流。
在蛇靈的那麼多年, 是我這一生中, 最暗無天日的日子,直到, 我遇見了你。
初見,我是大名鼎鼎的狄閣老冒牌的侄女,而你不知道。
初見,你是狄閣老最貼心的不茍言笑的衛隊長,而我不理解, 不理解你的嚴肅。
爲了執行我的任務, 我曾經要你偷偷帶著我出去, 而你卻不曾因爲我是宰相的侄女就對我格外開恩, 直到我留書出走, 偷偷地尾隨你身後,你發現了我, 最終無奈的帶上了我這個尾巴。
我還記得你發現我的那個晚上,我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殺手也是人,也會餓啊!你看著我捧著一個饃饃狼吞虎嚥,居然笑了,說沒有人跟我搶,我居然也笑了,因爲我第一次發現,原來威震天下的李將軍,也會笑。
就這樣,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居然惺惺相惜。
而我,雖然早已發覺,卻自欺欺人的告訴自己,我是站在你對立面的人,我不會喜歡你,更不會愛上你。
當假蘇顯兒假裝傷害我而你說我是你的累贅時,我明明知道你是爲了救我,卻是心頭一怔,是啊,我只是一個累贅,甚至,是你身邊的□□。
在崇州城因爲我的報信而導致你的受傷,在你背中三箭頹然倒下還跟叔父說我一直在你身邊爲我開脫的時候的時候,從小刀頭舔血的我,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痛,刻骨銘心的痛。
原來,我還是愛上你了,而你,是我不該愛的人,因爲有朝一日,我會親手結束你的性命。
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會反水,也許是爲了你,也許是爲了我從沒有感受過的親情。
明知道救下了你們,我就在劫難逃,可我還是做了。
因爲,我不容許任何人傷害你。
哪怕是親手把我養大的大姐。
哪怕是我自己。
也許我從來太走運,因爲我沒曾想到過,在我對你芳心暗許的同時,你對我,已有私心。
私心。
兩個字,就足矣了。
你從來不會言愛,私心,便是你對我的愛最好的證明。
從此,我變成了狄如燕。
我不曾想過有朝一日可以成爲你的妻,在你可以爲我扔下手中的刀的時候,我便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狄如燕。
只要與你比肩就好,哪怕即使還要刀頭舔血,哪怕即使還要如履薄冰。
我沒有想過,我真的會成爲你的妻,你明媒正娶的妻。
其實我知道,你早已經厭倦了官場上的人心叵測和戰場上的刀光劍影,但你有你必須履行的職責,你有著與叔父一樣悲天憫人的情懷,你不會放棄家國,放棄社稷,放棄黎民!
那麼,我便陪著你,一起面對一切艱難,陪你走過一次又一次險阻,又有何妨?
狄如燕,從來不是要被人保護在手心裡的女子,她是要與心愛的人在一起,面對一切風雨的女子。
不是沒有預感,但只是不敢想象,上蒼真的如此憐惜你我,願意給我們一個孩子。
但終究是我太容易相信別人,讓我自己身陷囹圄,讓你和叔父,也會整日整夜焦灼不安。
在得知這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已經打好了主意,如果你離開了這個世界,那我帶著孩子,一同去另一個世界找你,我們一家三口,在另一個世界團聚!
相愛,不是爲了告別,但往往卻是事不遂人願,在愛情最爲驚天動地的時候,面臨分別。
直到上官憶兒來玄冰潭看我。
她的一番話讓我明白,愛一個人,不是可以爲他去死,而是爲了他,堅強的活著。
所以我會堅強的活著。
正是我堅強了,才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只緣感君一回顧,爲君相思暮與朝。
我從來是一個太幸運的人。
愛慕你的女子那麼多,終是隻有我狄如燕與你比案齊眉,比翼雙飛。
我終於等到了你實現心願的那一天,與你一起,卸甲歸田,雖是不復曾經有過的富貴,但是再也沒有了繁雜塵世喧囂的紛擾,只是我們男耕女織,帶著穎兒和珩兒,遠遠勝過了一切的一切。
又過了十五年,叔父離開了人世。
不足五十歲的你竟一夜之間,有了白髮。
你對我說,如燕,在我心裡,大人,就是我的父親,他對於我來說,比親生父親,還要重要。
我明白,在我心裡,他亦不是叔父,而是家公。
是叔父成就了一個揚名天下的李元芳。
是叔父最早看透了你我之間的感情,所以爲你保全了一個我。
也是叔父,親自教導穎兒和珩兒,讓兩個孩子,成爲方圓百里最德才兼備的孩童。
我卻還要忍著痛安慰你,叔父應經沒有遺憾了,他活了九十三歲,看破了人間的一切,看淡了所有的宦海沉浮,天下江山社稷黎民,他做到了,他保全了,就沒有遺憾了。
叔父去了,我們的路還很長。
也許在某個天下需要你的時候,你會再次拿起幽蘭劍,到那時,我一會與你同行,不止我,還有穎兒,還有珩兒。
也許叔父操勞一生,真的爲黎民百姓打造了一個太平盛世,那我們便隱居一輩子,到我們兩鬢花白的時候,賢女孝婿,佳兒佳婦,共享天倫。
其實有很多恩怨,都早已不是恩怨了。
我終歸沒有想到,穎兒的夫君,是錦孃的兒子,珩兒的媳婦,竟然是靈袖的女兒。
我們都在一起經歷了太多。
太多了的太多,卻在幾十年後都成了過眼煙雲。
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