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豬腦子嗎?
次日,早例會結束後,王雨晨問劉小夏,“夏哥,你知道興邦投資嗎?”劉小夏點了點頭,“知道,騙子公司。對外宣稱是炒期貨的,月收益在百分之七八。”
“你爲什麼說它是騙子公司?”王雨晨問道。
“你想想,月收益按8%計算,九個月翻翻。興邦的投資起點,是20萬。假如他真有這個本事,即便需要融資,也完全可以和大機構融資。爲什麼要從普通老百姓手裡融資呢?多辛苦啊!再說,期貨可以加槓桿,一千萬本金,兩年都可以掙到十億了。”
王雨晨皺了皺眉,“夏哥,我聽說,他們的投資起點,也調整到一百萬了,也拿到了私募管理人牌照。”
“那我就不清楚了,我在簡信的時候就知道這家公司,我感覺是騙子。你是有客戶在裡面投資嗎?”
“對,還是個大客戶。在興邦放著兩千多萬。據他說,張瑋是個官二代,舅舅是省J分區S令。期貨操盤能力非常強,三次爆倉,又三次翻身,實力非常強。東山高速上個月也投資了興邦,兩個億。”
“真的假的?”劉小夏有些不相信,“這典型的是騙子公司,東山高速也敢投資?”
“我也感覺這家公司的收益很誇張,去年的收益,更是翻了兩番。但我客戶說,很多領導,包括公A部門的一些領導,家裡的錢都放在興邦裡面。我也不知道真假。”王雨晨說道。
“是真的。”鄭國棟聽到兩人的對話,起身走過來,說道:“我高中同桌,他家裡是做眼鏡生意的。他爸爸是我們當地的ZX委員,他就在興邦投資放著三百多萬。每個月都可以掙七八個點。都說張瑋的背景很深。我聽說,很多當G的,資金都在裡面。”
劉小夏有些無語,“傻子太多,騙子都不夠用了。興邦是不是騙子公司,我不敢興趣。我懷疑東山高速投資兩億的真實性。東山高速可是G企,膽子會這麼大嗎?”
“我感覺我客戶沒有說謊,要不你打聽打聽?”王雨晨建議道。
“好,我找人打聽打聽。如果東山高速連興邦的產品都敢買,咱們的產品,他們肯定能買。”劉小夏說道。
楊星站起身,插話道:“我一個同事,跳槽到東山高速了,在投資部門,我可以問問他。”
“太好了,你問問。我太好奇了。”
楊星當即打電話,事情竟然是真的。上個月,東山高速認購了興邦投資兩個億的產品額度。
我勒個去!
至於更具體的信息,楊星朋友只是普通員工,也不瞭解。
劉小夏感覺有些魔幻,東山高速負責投資的人,腦子是怎麼想的?這明顯是典型的旁氏騙局啊!
豬腦子嗎?
劉小夏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走進辦公室,給高曉霞打電話。高曉霞是S令部的,消息靈通,劉小夏想打聽下張瑋和省J分區S令的關係。
出乎劉小夏的意料,高曉霞竟然知道興邦投資和張瑋,她說道:“張瑋這個人我知道,他之前只是一名普通戰士。據我瞭解,他在部隊,應該是沒有背景的。”
“姐姐,你怎麼知道的興邦投資呢?”劉小夏問道。
“我們有些同事在裡面投資,聽說半年翻一番,我感覺不太靠譜,你哥哥也說是騙子,怎麼可能這麼掙錢。你覺著靠譜嗎?”
“我覺著也不靠譜,這麼高的收益,根本不需要融錢,更沒必要從老百姓手裡融錢。期貨交易,是需要對手盤的,又可以加槓桿,根本不需要很多錢。”劉小夏說道。
“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我只是聽說搞的聲勢挺大的,你爲什麼要打聽張瑋?”
“我一直認爲這是家騙子公司,但東山高速竟然投資了兩個億,我又有些懷疑我的判斷錯了!東山高速也不是傻子,又是國有企業。”劉小夏解釋道。
高曉霞眼睛一亮,有些興奮的說道:“真的嗎?這樣的話,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投一點?”
“姐姐,我建議敬而遠之。張瑋對外宣稱,說省J分區S令是他舅舅,我總感覺這是個騙子。”
高曉霞應該是有些動心,“我打聽打聽,一會給你回電話。”
高曉霞辦事效率很高,半小時不到,她便回了電話,“小夏,張瑋沒有任何背景,父母都是農民。至於和省J分區S令的親屬關係,更是子虛烏有。他這麼宣傳,確實存在問題。”
“姐姐,興邦投資,敬而遠之比較好。等我想想辦法,打聽一下東山高速爲什麼投資。我堅持認爲他是騙子。”劉小夏說道。
“好,你哥哥也不會同意。你有消息,記得告訴我一聲。我有個同事在裡面投資。”
“好的,姐姐。”
掛斷電話,劉小夏起了心思。東山高速連興邦投資的產品都可以買,找點關係,讓他們買盛唐財富的產品,豈不是輕而易舉?
劉小夏第一個想到的是蘇航,但蘇航卻搞不定,和東山高速沒有直接的關係。
第二個,自然是徐明。因爲離得很近,劉小夏直接來徐明單位找他。
“東山高速,是因爲徵地成本不斷提高,從很早就開始玩金融,資本證券化,降低融資成本。去年,它成了威州商業銀行的大股東,銀行、證券、保險、融資租賃、房地產,它什麼都搞。它投資興邦,還真有可能。”徐明說道。
“哥,你怎麼看興邦投資?”
“典型的騙子公司,連考慮都不用考慮。別說一個月賺百分之七八,就是一個月賺百分之一,大把的錢也都來找他了。”徐明笑著說道:“融資炒股的,十有八九,都是騙子。”
“興邦是炒期貨。”
“炒期貨的更是騙子。期貨這麼高的槓桿,真有掙錢的本事,不需要大張旗鼓的融資。東山高速也真夠亂的。裡面估計也是一羣不懂金融的人,瞎搞。”徐明說道。
“哥,東山高速,你有熟悉的關係嗎?”劉小夏問道。
徐明搖搖頭,“沒有。他們一把手叫孔亮,最早的時候,是在長途汽車站工作。我知道一個人,和孔亮的關係非常好,他閨女上大學,分數不夠,都是孔亮找人辦的。我可以聯繫他試試。但我和他關係非常一般,不一定能成。”
“東山高速買興邦的理財,國Z委不管嗎?”劉小夏好奇的問道。
“嗨。國Z委的人屁都不懂,都不需要糊弄,合同名字寫的複雜點,他們就看暈了。東山高速的情況比較特殊,它接觸資本市場非常早,不斷的上市融資,發債融資。因爲資金成本低,發展速度快,省裡很喜歡。所以,這家企業有些特殊。我聯繫聯繫,你也別抱太大希望。我感覺懸。”
“哥,晨曦財務,我們拿下來了。其他財務公司,你有熟悉的嗎?”劉小夏又問道。
“認識,但不熟悉。財務公司雖然是金融機構,銀監局管的相對多一些,但也非常有限。還是他們集團說了算,晨曦你是怎麼拿下來的?”
劉小夏便把郭鵬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
“多招聘些資源型員工,是最好的辦法。其他財務公司,如果你指望銀監局或者是我們,基本沒有用。”徐明說道。
劉小夏點了點頭,“哥,我明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