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章 王命(上)

此次擴軍,南塘營的中軍火器隊擴編幅度最大,從原先的十個小隊一百二十人增加到三十二個小隊三百八十四人,作爲戰陣中堅的鴛鴦陣殺手隊則從八個哨擴編爲十二個哨。其中前四個哨與中軍火器隊的第一至第十六小隊混編組成了一個全新的作戰單位——第一局,只是從番號上還暫時保留著火器隊的名號。

除此之外,中軍工兵隊也增加了一倍的編制,只有中軍騎兵隊因爲缺少馬匹而幾乎沒有得到什麼擴大。如果加上新近成立的炮兵和軍醫兩隊,那支曾經算上文書、伙伕和鎮撫兵等非戰鬥人員纔不過只有六百出頭的南塘營,此間光戰兵就達到了一千一百餘人,而那支被陳文暗地裡稱之爲“第一混編加強連”的第一局也擁有了將近四百戰兵。

如此規模的軍隊對於已經失去了穩定根據地的大蘭山明軍而言著實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根據王江的計算,即便是一省再省之下,這樣的規模最多也只能支撐到年底。甚至到不了年底,最多再有個半年的時間,這支軍隊就會把整個大蘭山老營徹底拖垮。

如此一來,設法打出去這支軍隊便是唯一的生路,因爲只有佔據新的根據地才能保證這支從歷史的夾縫裡掙脫而出的明軍繼續生存下去,直到光復兩京的那一天,而這也是陳文說服王江全力支持此次擴軍的理由。

只不過,對於陳文而言,他並不著急於出兵一事,因爲去年的歷史改變的幅度並不是很大,他依舊可以按照那些歷史記載去見縫插針,而這也是此時他手中最大的王牌。

此次的訓練較之成軍和第一次擴軍時也要細化了起來,分爲四個階段。同時訓練的時間也顯得更長,甚至即便是老兵比例最高的第一局也要到六月底才能徹底完成訓練,更不要說其他部隊了。

眼下已經完成了的第一階段訓練主要是加強新兵對於軍法條例的認識和理解、聽懂軍令和金鼓、通過講述軍史和四明山殿後戰的戰史提升新兵的信心和忠誠、以及強化新兵的體能。當然,這期間老兵也不會閒著,由於擴大和修改編制,其中一部分軍官和士兵得到了職務的提升,而他們也要重新開始適應在隊列中的新位置。

大半個月下來,效果到還不錯,尤其是陳文讓殿後戰中表現優異的軍官和士兵給新兵演講後,這些新入伍的士兵們在訓練和學習軍法條例的過程中也顯得更加用心了。

由於第一階段的訓練已經結束,出於勞逸結合和節省軍糧的考慮,陳文給所有的營兵放了一天的假。

此刻已是中午,完成了訓練和懲罰的軍官和士兵們開始急忙忙的出營。前段時間的成親潮,南塘營中不少的軍官和士兵都有了家室,難得放一天假,自然是要趕著回家。而那些尚未成親的,也大多有家人住在附近,放假時與家人團聚也是應有之意,只有吳登科是一個例外。

前段時間的成親潮,由於下聘的實在太多,甚至一度導致了天臺山地區聘禮的金額呈直線上漲的態勢。雖然作爲南塘營的高級軍官,吳登科也並不差這點兒錢,但是他卻完全沒有哪個心思去考慮這事情。

訓練已經結束,申請出營的軍官和士兵們也大批大批的離開了營地,見沒什麼事兒了,吳登科回營帳拿了些東西也趕忙往轅門走去,而他的目的地則是先前教授他寫字的那位先生的家。

剛剛抵達天臺山時,整個南塘營一邊要監督修繕營地,一邊還要協助安頓百姓,就連日常的訓練都停了。直到忙完這一切後,年也過完了,訓練才重新開始,而陳文也重新開始了針對軍官們的兵法講解。

講解兵法的同時,陳文也安排了一個從寧波來的讀書人給這些軍官進行掃盲。只不過這個滿嘴之乎者也的童生實在酸的不行,讓吳登科總是覺得越聽下去腦子越迷糊的樣子,只是迫於無故不得擅自離營的軍令才勉強爲之,此間既然放假了,吳登科自然還是要趕去找先前教授過他的那個老先生,好把這段時間的功課補上。

長達半年的學習,吳登科認識了不少字,也可以閱讀一些直白的文章,甚至還能書寫一些文字。只不過對於自勉爲笨鳥先飛的吳登科而言,研讀兵書眼下還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畢竟要在研讀的時候理解其中的奧妙,這可不是剛剛脫離了文盲行列,勉強進入了半文盲行列的他能夠做到的。

拿著這些天整理出來的一些關於讀書的問題,吳登科急匆匆的向營地不遠的那個村子走去。由於南塘營的軍餉始終還在發放,不遠的那個村子已經有了一個長期的集市,他準備購置一點禮物再過去。雖然眼下也不太富裕,但尊師重道還是要講的嘛。

走到了村外,一個捂著屁股一瘸一拐的身影吸引了吳登科剎那的注意,尤其是那廝竟然還穿著明軍的軍服,實在有些惹人矚目。不過在那一瞬間之後,他也再沒什麼興趣了,而是繼續向著他記憶中的那家出售蜜餞果子的小店走去。

並非是吳登科缺乏好奇心,只是眼前這人他實在太熟悉了——第一批入營的老兵、常年蟬聯受罰排行三榜榜首的惹禍精、四明山殿後戰中在受傷行動不便的情況下堅持戰鬥到最後的戰鬥英雄,整個南塘營中又有幾個人不認識呢?

一手捂著屁股,一手拄著木棍,安有福一瘸一拐的向村中走去。本來隨著石大牛的出現,鎮撫兵對於甲哨第四殺手隊的注意力已經開始轉移到了這個傻蛋身上,他安有福挨罰的次數越來越少,估計距離從那個由鎮撫兵和營兵們私設的排行榜的榜首掉落下來也不遠了。

誰知道四明山殿後的那一戰打完後,這個笨蛋不光把擅自脫離隊列的毛病改了不說,對軍官的服從性也愈加的高了,就連訓練也刻苦了很多倍。對此,幾個隨著第一局這個新戰鬥單位成立而調來的軍官對他都表示了極大的好感,認爲這纔是一個優秀士兵應該具備的素質。

反觀安有福,雖然在擴編中憑藉著大蘭山校場比試和四明山殿後戰的出色表現獲得了晉升,但是從長槍手升任第一伍長位置的長牌手後,這種從奮力刺殺到保護隊友兼推動戰陣前進的角色轉換過程,還是讓他感到極其的不適應。而這種不適應的結果,就是在出現問題後被拉去受罰。當然,隨著受罰的次數增加,他在排行榜的地位也愈加的牢不可破了。

沒過多久,安有福便來到了一座小院門口,這是丁克己家分配的居所。自從大蘭山老營遷播至此,本著照顧陣亡將士家屬的原則,南塘營僱傭了民夫在這個距離老營最近的村子裡爲那些陣亡的或是傷殘無法返回軍隊的士兵和他們的家屬修建了一些房屋。

丁克己在殿後戰中陣亡,除去拿到了一份燒埋銀子,以及軍功和斬首的賞錢外,每個月還可以支取些糧食,他家中的妻子和獨子的日子暫時也還過得去。只是孤兒寡母的沒了家中的頂樑柱,很多體力活就變得困難許多了,所以安有福一有時間便會來幫忙做些。如此,除去全了丁克己的臨終囑託外,安有福的內心深處也會舒服一些。

今天早晨訓練時和新來的隊長鬧了些矛盾,結果被鎮撫兵以頂撞上官的罪名拉下去打了一頓板子。即便擦過了傷藥,這屁股還是有隱隱作痛,只是今天得到的喜訊,卻須得趕快告訴丁家嫂子,也讓他們提前高興高興。

敲了敲小院的柴門,一個身影從正對著的屋門裡竄了出來,見門外是安有福,便立刻打開了院門。

“娘,安叔叔來啦。”

衝出來的乃是丁克己的獨子丁俊傑,這半大小子眼下已經十一歲了,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安有福每次來都會給他帶些吃食,所以混得分外的熟絡。院門已打開,安有福卻並沒有進來,只是笑著將一個巴掌大小的紙包交給了丁俊傑。

聞言,一個粗布麻衣、穿著很是素淨的婦人連忙走了出來。

“安家叔叔來啦,還站在門外作甚,快進來坐。”

丁克己在世時安有福就去過丁家那時的居所,後來的喪事雖然南塘營的軍需官也給了些燒賣錢,但是整個喪事期間的事務卻都是安有福等幾個平日裡和丁克己交好的同袍幫忙操持的,喪事結束後,安有福也總會來幫忙做些體力活,甚至從來不進屋子,丁家這等小戶人家自然也不會太過顧及。

聽到這話,安有福才走了進來,繼而說道:“小弟今天是來告訴嫂子一個好消息的,小弟聽劉隊頭說,將軍今早開會時提到,這次的新兵訓練結束後就會出兵收復失地,想來那時丁三哥的田土撫卹應該就能下來了。”

安有福所說的劉隊頭便是他和丁克己、石大牛他們這幫人以前的上司,也是曾經的甲哨第四殺手隊的隊長,不過此人眼下已經升任爲一個新兵哨的哨長,否則也不可能有資格那麼早就得到下半年會出兵的消息。

至於那份所謂的田土撫卹,則是陳文在四明山殿後戰後公佈的撫卹辦法,只是這項撫卹由於沒有穩定的根據地,所以一時間還兌現不了罷了。

“安家叔叔,這可是真的?”聽到這個消息,丁氏的心情不由得爲之一振,眉宇間也浮現出了一絲名爲希望的神采,畢竟有了田土纔會有未來不是,只是轉瞬之間她的面上卻又沾染上了一絲憂色。“奴家一介女流……”

丁氏所憂慮的並非是田土無人耕種,而是丁家現下沒有家族作爲依託,僱傭了佃戶很可能會被人所欺。在古代並非地主就有著絕對的優勢,如果地主家無拳無勇,在地方上沒有勢力,和官府也說不上話,被蠻橫一些的佃戶欺負也是正常的。只是這等事情在正常情況下很少發生,即便發生也多是在富農,或者是如丁氏一般的孤兒寡母身上,因爲他們相對要弱勢一些,尤其是後者。

聽到這話,安有福不由得一笑,隨即說道:“嫂子請放心,將軍是不可能看著他麾下將士的遺孤爲那等刁民所欺的。就算是將軍顧及不到,我等弟兄也都還在,誰敢欺上門來先得問問我等答不答應!”

“那奴家就放心了。”

寒暄了幾句,安有福便把柴火砍了,又把水缸挑滿,才匆匆的趕回軍營。

屁股上還有傷,看來明天是不能和那幾個同袍一起喝酒了,對於明天的假期,安有福的計劃還是趴在牀上養傷,畢竟放假結束就要開始第二階段的訓練了,那時的訓練任務更重,弄不好就又得被打得下不了牀……

第四十三章 破襲第二十章 資助第二十章 喜憂第七十一章 觀念第一百五十二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零一章 天崩(一)第四十章 同力(二)第五十一章 盜首(下)第十三章 攪動第二十章 否定第四十二章 同力(四)第六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七章 星君(上)第九章 答案(上)第六十九章 潼關懷古(上)第二十章 遲來的正義(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朔風(中)第八十八章 殺之一字(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逆轉未來(六)第九十八章 曙光初現(中)第三十九章 萌芽(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彈幕時間第二十八章 遷民第十五章 震動(上)第五十八章 串聯(四)第三十四章 相望第五十一章 首映第六十五章 圈套第九十四章 偏方(下)第六十九章 尤當報也第十章 殺手鐗第十九章 初封第三十三章 蘿蔔第四十二章 同力(四)第十二章 剿撫第十六章 震動(下)第五十章 設局第六十二章 不寧第七十四章 勁草(三)第四十三章 歸來第四十七章 意如何(下)第一百零一章 破壁第一百零六章 前進第三章 君之所欲第九十四章 偏方(下)第二十四章 胚胎第六十九章 三天(下)第三十八章 萌芽(上)第八十二章 岔路口(下)第五十八章 婉拒第一百三十九章 殺王(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驚變第八十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王內訌(中)第三十三章 新軍(下)第一百一十章 天崩(完)第一百一十一章 超越第六十三章 再剿第一百一十章 困境(上)第三章 腐儒第四十三章 破襲第五十三章 工業第六十二章 秀才造反第四十九章 忠誠第九十七章 倔強第十二章 算賬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下)第三十八章 暗度(完)第七十二章 平叛第一百二十六章 變數(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御前會議第六十五章 反應(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君系漢否第二十三章 遲來的正義(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化解第六十九章 過江第十章 加速(下)第九章 陣戰第十六章 在路上第三十二章 新軍(中)第一百零九章 天崩(九)第七十四章 陰晴圓缺(下)第九十六章 故技(下)第二十七章 桃花源第三十三章 波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情理之中(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逆轉未來(三)第十一章 水漲第十四章 俱進第二十八章 演技(二)第四十八章 改寫(下)第一百四十章 殺王(五)第八十五章 爭論第七十九章 誓言第八十三章 籌謀第一百一十七章 名正而言順第三十二章 輻射(上)第一百零六章 天崩(六)第二十二章 魔盒第五十八章 婉拒
第四十三章 破襲第二十章 資助第二十章 喜憂第七十一章 觀念第一百五十二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零一章 天崩(一)第四十章 同力(二)第五十一章 盜首(下)第十三章 攪動第二十章 否定第四十二章 同力(四)第六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七章 星君(上)第九章 答案(上)第六十九章 潼關懷古(上)第二十章 遲來的正義(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朔風(中)第八十八章 殺之一字(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逆轉未來(六)第九十八章 曙光初現(中)第三十九章 萌芽(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彈幕時間第二十八章 遷民第十五章 震動(上)第五十八章 串聯(四)第三十四章 相望第五十一章 首映第六十五章 圈套第九十四章 偏方(下)第六十九章 尤當報也第十章 殺手鐗第十九章 初封第三十三章 蘿蔔第四十二章 同力(四)第十二章 剿撫第十六章 震動(下)第五十章 設局第六十二章 不寧第七十四章 勁草(三)第四十三章 歸來第四十七章 意如何(下)第一百零一章 破壁第一百零六章 前進第三章 君之所欲第九十四章 偏方(下)第二十四章 胚胎第六十九章 三天(下)第三十八章 萌芽(上)第八十二章 岔路口(下)第五十八章 婉拒第一百三十九章 殺王(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驚變第八十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王內訌(中)第三十三章 新軍(下)第一百一十章 天崩(完)第一百一十一章 超越第六十三章 再剿第一百一十章 困境(上)第三章 腐儒第四十三章 破襲第五十三章 工業第六十二章 秀才造反第四十九章 忠誠第九十七章 倔強第十二章 算賬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下)第三十八章 暗度(完)第七十二章 平叛第一百二十六章 變數(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御前會議第六十五章 反應(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君系漢否第二十三章 遲來的正義(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化解第六十九章 過江第十章 加速(下)第九章 陣戰第十六章 在路上第三十二章 新軍(中)第一百零九章 天崩(九)第七十四章 陰晴圓缺(下)第九十六章 故技(下)第二十七章 桃花源第三十三章 波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情理之中(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逆轉未來(三)第十一章 水漲第十四章 俱進第二十八章 演技(二)第四十八章 改寫(下)第一百四十章 殺王(五)第八十五章 爭論第七十九章 誓言第八十三章 籌謀第一百一十七章 名正而言順第三十二章 輻射(上)第一百零六章 天崩(六)第二十二章 魔盒第五十八章 婉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南丰县| 色达县| 民乐县| 桂东县| 九台市| 长治市| 博兴县| 上虞市| 永德县| 任丘市| 长兴县| 长垣县| 新闻| 无锡市| 百色市| 贵南县| 宣化县| 西城区| 永济市| 和顺县| 鄂托克旗| 宁国市| 噶尔县| 宜宾市| 名山县| 全南县| 丹东市| 突泉县| 若尔盖县| 中牟县| 抚远县| 偏关县| 定安县| 土默特左旗| 九江县| 固镇县| 陵水| 濉溪县| 剑川县| 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