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亡羊補牢

接到了清理西湖的任務,拆城開始趕工。劉大和那些來自於提標營的監(jiān)工們用皮鞭督促著他們當初的主子加班加點的工作,恢復杭州的市容環(huán)境,可謂是下了極大的心力。不過有事幹,他們就很滿足,畢竟那些沒事情乾的,十有八九是要進苦力營當苦力,修建杭嘉湖的軍事設施的,而他們則在這裡美滋滋的,有事苦力幹,沒事幹苦力,這就是差別。

在杭州待了三天,陳文便啓程趕往南昌,此前的飛鴿傳書是快,但卻並不能讓事態(tài)停滯下來。

然而,現在的局勢還遠沒有穩(wěn)定下來,陳文不知道鄭成功會不會兵敗南京,但他卻知道,濟度大舉南下之前,他是不可能一舉下滅掉雄踞雲、貴、湘及廣西、四川部分地區(qū)的秦藩系統(tǒng)的西南明軍。可若是孫可望在濟度南下後發(fā)難,或者是兵力被大量牽制於西南,兩線受敵,甚至還很可能遭到廣東、福建等地的多線進攻,那就真是危如累卵了。

現在,孫可望在試探他,同時也是不想讓他擴張得太過順利。這些,只有陳文返回到南昌,纔會有一個破解的可能。

陳文踏上了趕往南昌的路途之時,兵部尚書張煌言率領的那支明軍還在招降納叛的旅程之中。

從五月十二鄭成功大軍抵近南京城下,張煌言便開始了收復長江上游的旅程。之所以說是旅程,而非征程,乃是因爲張煌言這一路上實在順利得有些不像話。

張煌言檄文開路,一路只是行軍,所到之處地方官吏清軍無不反正,甚至往往是這支孤弱之兵尚未抵近,就早有使者前往軍前聯(lián)絡反正事宜。相較之下,還要在瓜州、鎮(zhèn)江苦戰(zhàn)的鄭成功和絞盡腦汁計算杭州清軍的陳文,可謂是天差地別一般。

不可否認,如今的張煌言借了鄭成功和陳文的勢頭,但是也同樣不能否認的是,地方的士紳在此前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否則長江上游的各路清軍怎麼會那麼輕易的就選擇反正。

除此之外,張煌言治軍亦是十分嚴格。剛剛抵達太平府的蕪湖縣,有一兵買面值四分銀卻止與十文,張煌言立斬之。軍紀嚴明,自然更受地方士紳百姓們擁戴,大軍行進自是更爲無往不利。

在如許多的努力之下,張煌言順勢收復了太平府、池州府和寧國府等地,已經與江浙明軍形成了實際上的接壤,甚至染指到了長江北岸的一些州縣。此時此刻,張煌言本人也已經進入到了寧國府的府城所在。

騎在馬上踏入城門,在地方官的引導下行進,路旁俱是本地的百姓夾道歡迎,爲的就是能夠重睹漢官威儀。甚至若非衙役們竭力的維持秩序,只怕早就衝上來湊近上來了。

“民心可用啊。”

這句話,短短十來天,張煌言已經說了不知多少次,但每次看到這一幕幕他卻都還是忍不住要付之於口。

“大司馬所言甚是,末將亦是深以爲意。只是……”

由於張名振的提前去世,總制陳六御在那時還沒有抵達崇明,尤其是當時鄭成功還在全身心的籌備南京之戰(zhàn),對於藉機吞併張名振所部沒有什麼興趣,所以如今張煌言的這支軍隊,兵力和戰(zhàn)力上遠比歷史上的南京之戰(zhàn)時期要更爲雄厚,包括羅蘊章、馬龍等張名振的部將俱在軍中。

類似的對話已經出現過多次,張煌言深知羅蘊章的擔憂之處到底是什麼,這幾天他也仔細想過,也確實是時候解除這些擔憂了。

“欣慰會稽藩陣斬嶽樂,收復杭州等地,本官準備去杭州一趟,親自拜見,以解除雙方之間的誤會。”

這個誤會,不只是他跟著鄭成功搶在陳文前進攻南京,更重要的還是關於魯監(jiān)國的問題。

魯監(jiān)國朝初立,張煌言就是以舉人的身份進入朝堂爲官,後來相應吳勝兆反正,事有不成,也曾在四明山區(qū)結寨,與大蘭山的王翊、王江關係都是不錯。而陳文雖是王翊的部將出身,也接受過魯監(jiān)國的爵位和官職,但是一場曹從龍之亂,雙方矛盾爆發(fā),其結果就是魯監(jiān)國自去監(jiān)國號。

如今大家都是奉桂藩的永曆天子爲主,但是舊主的安危始終在張煌言的心上。事涉至尊位,必將是鮮血爲墨,東南兩大強藩,鄭成功出自唐藩,而陳文亦是與魯藩不睦,不談永曆如今的處境,只怕稍有變亂,這兩個傢伙都會設法將魯藩這個隱患清除掉,他們才能安枕。

“大司馬,延平藩那邊?”

張煌言統(tǒng)領的現在的這支魯王系統(tǒng)明軍,吃的糧餉皆是由福建明軍提供的,引起誤會,終究不是什麼好事。

“本官會提前向延平藩寫信解釋的。”

軍隊一路前行,很快就抵近到府衙,知府見狀連忙湊到張煌言的馬前,拱手便是一禮。

“有請大司馬入府衙升帳。”

“有勞了。”張煌言拱手回禮,卻轉而說道:“升帳不急,還是先去文廟吧。”

“大司馬所言甚是,下官考慮不周,還請大司馬恕罪。”

“府尊無需如此,閣下主動反正,是有大功的。”

對於這些反正官員和清軍,張煌言秉承著留用的態(tài)度,軍務的整理和官員的升遷、調換和降職,都可以等局勢安定下來再說,一切暫時還是以平穩(wěn)爲上。

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文廟,這裡是供奉孔子及儒家先賢的所在,張煌言一行入文廟,隆重拜謁,而後坐明倫堂。當此時,寧國府的博士、諸生皆儒冠潔服,竟有數百人之多。

明倫堂上,講古說理,論夷夏之防,這都是少不了的,張煌言更是拿出了浙江邸報上呂留良的文章講解清廷矇蔽讀書人的手段和陰謀,引起了儒生們不住的拊掌而贊,更有不少儒生打定了主意要投筆從戎,到張煌言的軍前贊畫軍務。

出了文廟,張煌言在府衙升帳議事,軍務沒什麼好談的,無非是安撫那些反正官員和武將,讓他們帶好各自的手下,日後收復了南京纔好論功行賞云云。而到了晚上,張煌言則要宴請本地的士紳,他們在寧國府反正之中做了很多的工作,日後統(tǒng)治此間亦是少不了他們的助力,自當要好生安撫。

如今南明的形勢在陳文的努力下已經是一片大好,他們趕上了這股東風,也是竭盡全力的想要儘快將清軍驅逐出江南。眼下的長江以南,除去湖廣北部的釘子戶以及福建和廣東的歷史遺留問題外,滿清的控制區(qū)已經被侷限於南京、廣德府、蘇州府和常州府這極小的區(qū)域,江浙和福建這兩系三支明軍對他們已經形成了實際上的包圍,幾乎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南京光復的那一天。

“張司馬,據學生所知,會稽藩如今已經攻陷了杭州……”

“不是據說,是確實已經攻陷了杭州,蕭啓元那賊在巡撫衙門自殺,現在會稽藩的東陽營已經控制了黃花關。”

話不是張煌言回答的,他對此也同樣是一無所知。說話的那個縉紳是從杭州逃出來的,不是因兵禍,只是因爲陳文在浙東和江西丈量田畝,還對一些士紳進行了處罰,風聞此事,他自不敢多待,連夜逃到寧國的岳丈家中避禍,正好趕上了寧國府反正,張煌言入城。

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所謂黃花關,是有名的吳越古道,扼守寧國府和杭州府的交界之處,這裡被江浙明軍據有,那麼寧國府也就將暴露在陳文的兵鋒之下。

“都是朝廷的王師,不至兵戎相見吧。”

一個士紳怯生生的說道,立刻就遭到了那個逃亡而來的士紳的譏諷:“什麼王師,陳賊在浙江擅改祖制的事情做得多了,那廝就是個亂臣賊子,遲早會造反的。”

“這位先生,還請慎言!”

話一出口,登時便是一片驚呼,但卻立刻被張煌言所喝止。他本就是讀書人,當初沒有處理實務經驗時,這等揣測還會將信將疑,但是在朝中和軍中多年,自是能看出這裡面的門道,與其說是他們憤慨於陳文變更祖制,不如說是陳文損害了他們的權益,所以就要儘可能的抹黑。這是慣用的伎倆,張煌言也見得太多。別人不提,魯監(jiān)國的那些舊臣對陳文的誹謗就多得能把臺灣海峽填平了,眼下也就見怪不怪了。

“延平藩大舉北上,事前也曾與會稽藩商議,得到了會稽藩的贊同。從而纔有了會稽藩派遣麾下大將長安伯馬信領南塘營那等老營頭攻略松江府,自領大軍與嶽樂決戰(zhàn),以牽制韃子援兵。若說會稽藩心存私念,於錢塘江畔坐觀嶽樂大軍北返,杭州豈不是唾手可得,屆時北上坐收漁人之利,何須如此大費周章?”

張謊言分析入理,那些士紳雖說是蠻橫慣了,但卻也不敢頂撞張煌言這等未來的依靠。剛剛侃侃而談者無不吶吶不言,其他人也不是打圓場,就是岔開話題,只是張煌言的態(tài)度代表了很多事情,其中的一些也著實讓他們感到了不安。

這些無不在張煌言的眼中,此番的目的是安撫,他既要緩和民間的情緒,防止其上升到不同系統(tǒng)明軍的對立上,更要拉攏住人心,後面的事情,尤其是未來的北伐纔好有個穩(wěn)定的後方和糧餉來援。

“本官思慮過了,過些時日,待局勢穩(wěn)定了,本官當親往杭州拜見會稽藩,總要向會稽藩說明,士紳大多還是心向朝廷和王師的,如諸君這般就是例子,至於那一小撮數典忘祖的敗類自當嚴懲,但卻不可爲一葉而障目。”

“張司馬說的好,正當如此。”

“張司馬真乃吾輩楷模,天下有張司馬這等賢能,大明中興有望啊。”

“正是如此,當爲張司馬浮一大白。”

“……”

陳文讓他們不滿的無非是清丈田畝等事,張煌言若是能說服陳文,鄭成功那裡也不可能再如此了。士紳的利益得以保全,這纔是關鍵的問題,既然張煌言答應了,讚美還是少不了的,也絕沒有必要吝惜的。

飲宴過後,士紳們紛紛告辭,不過激動還是免不了的,比如回去寫封書信與熟識,講述一些他們力勸張煌言出頭去設法說服陳文的故事,比如把這段豐功偉績寫在私人筆記之中,都是應有之義。

形勢一片大好,張煌言也很是高興,只是南京光復的消息始終沒有傳來,倒是一大隱憂。於寧國府待了數日,每日皆是安撫,總算是穩(wěn)定住了民心。

這期間張煌言也曾派人往廣德府去勸降,那邊的滿清文武顯然還在猶豫不決當中。降與不降,向誰投降,這都是問題,如今江浙明軍佔據苦嶺關,張煌言所部則駐紮於寧國府,據說鄭成功還在圍攻北面的南京,實在難以選擇,尤其是陳文這邊還表現出了匪夷所思的剋制的情況下。

時間一天天過去,很快就到了永曆九年的五月二十四,這是對江南戰(zhàn)局而言至關重要的一天,鄭成功在觀音山遭逢慘敗後撤出長江,消息很快就傳播了開來,接到消息的自然也少不了徽州總兵張應祥。

“大帥,海寇敗了,浙匪好像也沒有北上的打算,馬總督那邊還說鄭親王快到了,這時候咱們還是得儘快決斷啊。”

“本帥知道!”

被王孚忽悠得放棄了徽州信地,他原本是打算全軍援救南京,結果王孚來回來去的在他和樓繼業(yè)之間串線,實在耽誤了太多的時間,以至於他竟然沒有能趕上大敗鄭成功的這場輝煌大勝。

這是遺憾,更是隱患。他放棄了信地,定然是要被治罪的,原本是想要既避開陳文的兵鋒,又能回去打福建明軍混功勞,誰知道來晚了,無功可立,弄不好就是死路一條了。

不想被治罪就只有投降明軍一途,可是現在,濟爾哈朗已經上路了,那可是滿清入關前就已經成名的親貴大王,老一代八旗軍中僅存的名將,誰知道接下來江浙明軍抗不扛得住這一雷霆一擊啊。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陷入死局之中的張應祥登時便急得如油鍋上的螞蟻一般,直到了良久之後,他才猛然間想到,好像這江南大地上,還有一個第三方勢力存在,尤其是還是文官領兵,倒是個立功的好去處。

第六章 新桃(三)第二十一章 執(zhí)念第一章 南北第十章 答案(中)第四十四章 山雨至第四十七章 同步(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望(二)第二十章 喜憂第十二章 大捷第八十四章 勝利第十五章 震動(上)第四十四章 馬進寶(中)第八十八章 殺之一字(上)第二十七章 桃花源第七十四章 陰晴圓缺(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前進(下)(第一更)第二十八章 演技(二)第八十二章 可逆第八十五章 四省會剿第五十六章 串聯(lián)(二)第六十六章 閃擊(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宿命(中)第三十三章 輻射(中)第十四章 分期第一百三十章 奇兵(上)第六十四章 關寧軍第五十二章 運去(上)第十五章 震動(上)第四十六章 末路第六十八章 震驚第一章 寄託第七十六章 勁草(五)第四十三章 殊途第三十八章 敵意第六十章 歧途第七十章 潼關懷古(中)第三十九章 同力(一)第一百章 圍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四章 收穫第四十九章 十月圍城第二十八章 遷民第七十九章 贈禮第五十七章 誓師第一百零九章 天崩(九)第六十八章 離合第四十八章 言商第一百二十五章 前進(中)第二章 生意第三十章 隱憂第一百四十七章 輪迴(中)第十三章 文武第六十七章 三天(上)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九十五章 質變(四)第二十三章 緊迫第一百四十六章 輪迴(上)第十八章 方向第九十三章 偏方(上)第二十五章 編劇第二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七)第五十一章 亂起(二)第四十九章 卷平崗(中)第十五章 恆心第五十五章 佈局(上)第一百一十章 天崩(完)第十七章 摧枯拉朽(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西子湖畔第七十五章 義之所至第四十六章 抗壓第二十二章 遲來的正義(三)第三十五章 野望(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京(上)第八十二章 縮影第一章 整飭第二章 罪罰第五章 交易第五十五章 佈局(上)第三十四章 相望第六十二章 破圍(五)第四十二章 半渡而擊(完)第十六章 李定國第二十七章 星君(上)第四十七章 改寫(上)第三十一章 新酒第六十四章 新春(上)第四十八章 卷平崗(上)第六十二章 相見(下)第五十八章 破圍(一)第三十九章 同力(一)第二十五章 天誅(中)第十九章 王翊第六十三章 相見(上)第四十八章 本色(上)第七章 新桃(四)第五十九章 復起第九十七章 曙光初現(上)第一百五十章 毀城第五十六章 串聯(lián)(二)第九十一章 血祭
第六章 新桃(三)第二十一章 執(zhí)念第一章 南北第十章 答案(中)第四十四章 山雨至第四十七章 同步(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望(二)第二十章 喜憂第十二章 大捷第八十四章 勝利第十五章 震動(上)第四十四章 馬進寶(中)第八十八章 殺之一字(上)第二十七章 桃花源第七十四章 陰晴圓缺(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前進(下)(第一更)第二十八章 演技(二)第八十二章 可逆第八十五章 四省會剿第五十六章 串聯(lián)(二)第六十六章 閃擊(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宿命(中)第三十三章 輻射(中)第十四章 分期第一百三十章 奇兵(上)第六十四章 關寧軍第五十二章 運去(上)第十五章 震動(上)第四十六章 末路第六十八章 震驚第一章 寄託第七十六章 勁草(五)第四十三章 殊途第三十八章 敵意第六十章 歧途第七十章 潼關懷古(中)第三十九章 同力(一)第一百章 圍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四章 收穫第四十九章 十月圍城第二十八章 遷民第七十九章 贈禮第五十七章 誓師第一百零九章 天崩(九)第六十八章 離合第四十八章 言商第一百二十五章 前進(中)第二章 生意第三十章 隱憂第一百四十七章 輪迴(中)第十三章 文武第六十七章 三天(上)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九十五章 質變(四)第二十三章 緊迫第一百四十六章 輪迴(上)第十八章 方向第九十三章 偏方(上)第二十五章 編劇第二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七)第五十一章 亂起(二)第四十九章 卷平崗(中)第十五章 恆心第五十五章 佈局(上)第一百一十章 天崩(完)第十七章 摧枯拉朽(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西子湖畔第七十五章 義之所至第四十六章 抗壓第二十二章 遲來的正義(三)第三十五章 野望(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京(上)第八十二章 縮影第一章 整飭第二章 罪罰第五章 交易第五十五章 佈局(上)第三十四章 相望第六十二章 破圍(五)第四十二章 半渡而擊(完)第十六章 李定國第二十七章 星君(上)第四十七章 改寫(上)第三十一章 新酒第六十四章 新春(上)第四十八章 卷平崗(上)第六十二章 相見(下)第五十八章 破圍(一)第三十九章 同力(一)第二十五章 天誅(中)第十九章 王翊第六十三章 相見(上)第四十八章 本色(上)第七章 新桃(四)第五十九章 復起第九十七章 曙光初現(上)第一百五十章 毀城第五十六章 串聯(lián)(二)第九十一章 血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龙泉市| 札达县| 关岭| 五家渠市| 叶城县| 通江县| 磐安县| 靖边县| 鲁山县| 广南县| 启东市| 泸州市| 扬中市| 门源| 宁陵县| 海门市| 偏关县| 河源市| 白玉县| 离岛区| 阿巴嘎旗| 巴马| 额尔古纳市| 靖安县| 旬阳县| 石河子市| 社会| 仁布县| 伊宁市| 桃园县| 柏乡县| 甘肃省| 勐海县| 景东| 治县。| 高淳县| 吉木萨尔县| 崇左市| 团风县| 托克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