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九章 落幕

陳文並不打算爲圖一時之快而往自家身上潑上一身毫無意義的髒水,但懲罰和折磨卻是必要的。

當天晚上離開了軟禁曹從龍的寓所,陳文便再沒有卻理會過。數日後,由府城中的兩座大宅子改建的昭忠祠和忠烈祠也先後進行了隆重的首祭。

昭忠祠建於督師大學士朱大典的故居,爲的是祭奠在金華之屠中死難的百姓。陳文著人將金華府城分爲幾十個塊區域,按照區域的方位修建亭臺,在亭臺內樹立銘刻著本區域內遇難百姓的石碑,以爲永紀。最重要的大殿,主祭的則是督師大學士朱大典,另外如幕僚杜學伸、參將俞繼音等文武官員配祀其旁。而昭忠祠外,還有馬進寶的跪像,至於如博洛般其他參與金華之屠的滿清主要將帥,外面的廣場地方足夠,只等著日後將他們一一擒獲或是挖出後再鑄跪像。總要讓後世記住這段苦難的過往,以及屠戮華夏生民者的下場。

關於朱大典的祭祀,作爲同鄉和曾經的幕僚,孫鈺在明軍光復府城後穩定了義烏縣的局勢便回到闊別已久的府城,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祭奠儀式。

等到昭忠祠修建完畢,孫鈺便推了主持祭祀的責任,由陳文當先祭祀。不過待祭祀結束,看著主殿裡朱大典以及那些曾經的同僚們的塑像,孫鈺還是不由得淚流滿面,一句“此生未能有幸與諸君同死實乃一生憾事”的懇切話語將陳文聽得一時無語。

然而,直到片刻之後,重新緩過勁來的孫鈺看著陳文卻是滿臉笑意。因爲他很清楚,他未能同死,但卻有幸爲那些先死者記下姓氏,修建祠堂,讓後人銘記,使他的那些同僚們能夠得到永世的香火供奉,這就已經夠了。

而這一切,都是從在大蘭山勸說陳文留在浙江開始的……

與昭忠祠不同,忠烈祠祭奠的則是他這支金華明軍的陣亡烈士。他們爲驅除韃虜、恢復華夏舊地而戰死,應該得到後人的銘記和血食。只是和昭忠祠不同的是,忠烈祠前的跪像並非是滿清的官員,而是剛剛因發動叛亂而被囚禁的前浙江巡撫曹從龍,因爲他的所作所爲導致了局勢再度有利於清軍,辜負了這些將士們的犧牲。

結束了祭奠,雖然如抄沒家產、分地等諸多事情需要他去分心,但陳文還是帶著抄沒來的大批糧草返回了龍遊。

“現在才六月,還有半年的時間,抓抓緊,還能做很多事情。”

………………

陳文返回的衢州之時,遙遠的北方,已經淪爲虎狼巢穴的紫禁城中,滿清的高官顯宦們在此前設計先破陳文,再戰鄭成功的那座大殿裡相顧無言,反倒是先前還在爲馬進寶推卸責任的端重親王博洛已經不在了,反倒是多了個敬謹親王尼堪,弄得在場的索尼、鰲拜和洪承疇等人還有些不適應。

出乎他們的意料,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金華明軍提前出兵,順利的擊退了督標營,不只拿下來了龍遊縣城,還將浙閩總督陳錦包圍在了衢州府城之中。而被他們寄予厚望的杭州駐防八旗卻與提標、撫標這兩支浙江綠營精銳一同頓兵城下。只是他們並不清楚,那座名爲安華鎮棱堡的防禦體系已經開始逐漸演變爲浙江清軍的噩夢。

由於陳文在浙江的攻勢,福建的鄭成功再沒了歷史上一波接一波的援閩浙江綠營的干擾,穩穩當當的將漳州府城爲得裡三層外三層。漳州府城雖然屯糧甚多,但是長期的圍困,連一個援兵都看不見的日子,卻還是導致了人心惶惶程度的進一步提升。尤其是最近的一個月,已經開始出現清軍逃出城向福建明軍投誠的現象,或許過不了多久,這場圍城就將會以清軍的崩潰而宣告結束。

除此之外,與這兩支東南明軍無關的西南戰場,四月時已經改奉永曆天子爲皇明正統的西賊餘孽,一個叫做李定國的明軍大帥攻陷了靖州,續順公沈永忠北躥,西南明軍收復了湖南絕大多數的府縣。而這個李定國,此刻卻正在向廣西進軍,看那份架勢似乎是打算恢復兩廣,進而與東南明軍連成一片。

短短半年的時間,情勢急轉直下,西南那邊且不說,東南戰場上,浙江的陳文牽扯了滿清在東南太多的機動兵力。不只是福建的鄭成功,江西戰場上的那個平江伯張自盛據上報也已經突圍而出,若非剛剛得到的消息,陳文由於後方的監軍文官發動叛亂而被迫回師平叛,只怕現在衢州已經丟了,江西和浙江的明軍徹底連成一片。

今天一早,浙閩總督陳錦的八百里加急已經送到御前,陳文平息了叛亂,似乎有再戰衢州的打算,而杭州方面的清軍還在那座安華鎮頓兵不前,所以他希望滿清朝廷能夠抽調“真滿洲大兵”前來助剿。

滿八旗軍乃是滿清皇帝最核心的奴才,與炮灰一般的綠營兵不同,就連漢八旗和蒙八旗都比不了,自然輕易不會使用。而且隨著圈地、投充的擴大化,原本的滿洲大兵們開始在北直隸享受富貴,對於南下與明軍血戰也出現了一定的牴觸情緒。

可是即便如此,在經過了激烈的討論後,在座的權貴們還是決定派出一支大軍南下,以護軍統領阿爾津爲定南將軍,會同固山額真馬喇希一同南下。不僅僅是浙江的陳文,最好一舉將鄭成功之流的東南明軍徹底剷除。至於兵進廣西的李定國,還是讓兩廣的漢人藩王們去應對,暫時還沒必要再動大兵。

大致的方向已經議定,只是具體的細節還需要在議政時商討。現如今,洪承疇勉強擠進了奴酋福臨的核心團隊,但是陳文這個他從未聽說過的世襲武將的出人意料的表現還是讓他的籌謀落空了些許。

不光是先人一步的預判,他的身份也是一個謎團。

直隸總督在天津右衛的記錄裡不光找不到餘丁陳文,就連從洪武朝的青州左衛開始查起,世襲百戶陳有弟的記錄也沒有,導致了以親屬相要挾的手段無法使用,著實讓他感到了一些不尋常。

難道,陳文只是化名,天津右衛世襲百戶也是虛構的身份。若真是如此,或許在這個武將背後還有一個更大的反清集團。只不過,要不要去調查清楚,現在的洪承疇還有一絲猶豫不決。

………………

永曆六年七月十二,自抵達福建已有大半年的時間了,魯監國朝的文武勳貴們在鄭成功的排擠下已經大批大批的轉投到福建明軍的旗下,就連錦衣衛楊燦出發時僅存的三位勳貴中,英義伯阮駿和平夷侯周鶴芝也先後領了鄭軍的差遣,只有定西侯張名振以及極少數的文官還在曹從龍策動陳文兵進臺州的幻想中苦苦支撐。

可是今天,隨著陳文派出的使者抵達金門行在,魯監國君臣目瞪口呆的聽著陳文的親兵隊長張俊將曹從龍之亂的細節娓娓道來,就連魯監國都已經淪落到吃紅薯的境地的君臣們相顧無言,連陳文預料中的指摘都出口。因爲他們知道,曹從龍的魯莽行徑導致了雙方已經徹底撕破了臉皮,陳文那邊已經徹底指望不上了。

看著文武兩班僅存的這些老臣子,魯王朱以海彷彿老了十歲一般,嘆了口氣,隨即便派人去將鄭成功幕下的一位文官請來。

“殿下,再等些時日,或許還有轉機也說不定呢。”

聞言,魯監國搖了搖頭,繼而苦笑道:“此番,雲霖乃是爲了寡人才會如此,元輔無須再勸了。”

片刻之後,鄭成功幕下的那個負責招待魯監國的文官壓抑著激動的心情趕到作爲大殿的廳堂,在行禮過後,只見魯監國將冠冕一摘,繼而說道:“勞煩閣下告知威遠侯,從今日起,孤願自去監國號,奉桂藩永明王爲皇明正統。”

原本的歷史上,魯王乃是在三月便自去監國號,可是隨著陳文光復金華,魯監國集團寄希望於藉此重振旗鼓而導致了曹從龍之亂的發生,一直遷延到了現在魯監國集團才改奉永曆天子爲正統,以中興大明爲號的各路明軍纔算是在名義上歸到了一個天子的旗下。

與此同時,魯監國自去監國號,也意味著曹從龍之亂的審判權的轉移。只不過,原本是藉此希望曹從龍能夠有機會活下去的,但是隨著這一天,陳文的預言開始一一得到印證,永曆六年的除夕夜,前浙江巡撫曹從龍在來自於靈魂深處的不斷拷問中選擇了自裁。因爲他已經失去了迎接可能出現的悲劇的勇氣,同時他也很清楚,他此前的所作所爲已經沒有資格活著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第三卷,風起,完)

第一百二十五章 前進(中)第三十七章 訂製第十二章 大捷第一百一十八章 地裂第五十四章 加瓦第二章 變化第二十六章 啓程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見歡(上)第二章 生意第一百零六章 天崩(六)第三十二章 迫降第六十一章 變相(下)第十四章 異類第一百一十二章 郡王(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弊案第四十七章 新血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進(上)第三十五章 東陽縣(上)第三十五章 東陽縣(上)第一百五十章 毀城第二十一章 遲來的正義(二)第五十七章 決裂第二十一章 救贖第五十二章 亂起(三)第三十七章 東陽縣(下)第十五章 爭競第一百四十一章 叛徒之死第六章 君臣第一章 寄託第三十章 救贖第九十一章 隔江第七章 打斷第一百二十五章 前進(中)第四十三章 破襲第二十四章 胚胎第九十一章 血祭第四十二章 衡陽!(上)第四十九章 本色(下)第一百零五章 調整第一百三十二章 經典第五十三章 比試(下)第七十章 明與越(上)第八十三章 掙扎(中)第五十七章 追!(三)第八十七章 宣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變數(上)第二十五章 遲來的正義(六)第八十四章 掙扎(下)第十二章 越王之封第一百一十章 天崩(完)第三十六章 野望(下)第九十四章 故技(上)(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別第二十二章 措手第五十七章 串聯(三)第五十九章 反思第七章 腳步第四十三章 歸來第八十八章 殺之一字(上)第九十七章 倔強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兵(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兵(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逆轉未來(八)第十六章 摧枯拉朽(中)第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五十八章 追!(完)第一百零七章 環境第五十三章 雙王會(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八十六章 緋聞(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預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王內訌(中)第二十章 喜憂第一百零六章 前進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朔風(下)第九十四章 質變(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郡王(上)第七十五章 義之所至第九十六章 變起第五十九章 織網(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勝券在握(上)第二十二章 魔盒第一百零四章 花街第一百二十章 革新第十一章 蘭若寺第四十九章 忠誠第十一章 勝負第四十三章 破襲第三十三章 輻射(中)第七十一章 明與越(下)第一百零三章 銅金華第三十七章 暗度(三)第六十六章 閃擊(上)第二十九章 星君(下)第三十四章 輻射(下)第七十三章 世襲第七十一章 爆發第五十七章 移鎮第十章 加速(下)
第一百二十五章 前進(中)第三十七章 訂製第十二章 大捷第一百一十八章 地裂第五十四章 加瓦第二章 變化第二十六章 啓程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見歡(上)第二章 生意第一百零六章 天崩(六)第三十二章 迫降第六十一章 變相(下)第十四章 異類第一百一十二章 郡王(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弊案第四十七章 新血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進(上)第三十五章 東陽縣(上)第三十五章 東陽縣(上)第一百五十章 毀城第二十一章 遲來的正義(二)第五十七章 決裂第二十一章 救贖第五十二章 亂起(三)第三十七章 東陽縣(下)第十五章 爭競第一百四十一章 叛徒之死第六章 君臣第一章 寄託第三十章 救贖第九十一章 隔江第七章 打斷第一百二十五章 前進(中)第四十三章 破襲第二十四章 胚胎第九十一章 血祭第四十二章 衡陽!(上)第四十九章 本色(下)第一百零五章 調整第一百三十二章 經典第五十三章 比試(下)第七十章 明與越(上)第八十三章 掙扎(中)第五十七章 追!(三)第八十七章 宣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變數(上)第二十五章 遲來的正義(六)第八十四章 掙扎(下)第十二章 越王之封第一百一十章 天崩(完)第三十六章 野望(下)第九十四章 故技(上)(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別第二十二章 措手第五十七章 串聯(三)第五十九章 反思第七章 腳步第四十三章 歸來第八十八章 殺之一字(上)第九十七章 倔強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兵(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兵(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逆轉未來(八)第十六章 摧枯拉朽(中)第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五十八章 追!(完)第一百零七章 環境第五十三章 雙王會(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八十六章 緋聞(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預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王內訌(中)第二十章 喜憂第一百零六章 前進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朔風(下)第九十四章 質變(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郡王(上)第七十五章 義之所至第九十六章 變起第五十九章 織網(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勝券在握(上)第二十二章 魔盒第一百零四章 花街第一百二十章 革新第十一章 蘭若寺第四十九章 忠誠第十一章 勝負第四十三章 破襲第三十三章 輻射(中)第七十一章 明與越(下)第一百零三章 銅金華第三十七章 暗度(三)第六十六章 閃擊(上)第二十九章 星君(下)第三十四章 輻射(下)第七十三章 世襲第七十一章 爆發第五十七章 移鎮第十章 加速(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康保县| 五台县| 越西县| 海门市| 南投市| 沁阳市| 任丘市| 宿松县| 湖北省| 高雄市| 海城市| 彰化县| 喀喇沁旗| 获嘉县| 中西区| 德化县| 沅江市| 富民县| 唐山市| 武安市| 堆龙德庆县| 博兴县| 安丘市| 登封市| 多伦县| 个旧市| 布拖县| 徐汇区| 长子县| 安仁县| 伊金霍洛旗| 易门县| 定襄县| 彭山县| 黑龙江省| 东辽县| 眉山市| 巴彦县| 隆回县| 河曲县|